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常見的虛詞

成語常見的虛詞

發布時間: 2021-01-27 12:50:16

㈠ 有虛詞的成語

虛費詞說、
一面虛詞、
詞鈍意虛、
虛詞詭說

㈡ 正確使用現代漢語中的虛詞,實詞和常用成語

詞按照語法功能的區別,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 與「實詞」相對的就是虛詞。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根據能同哪些實詞或短語發生關系,發生什麼樣的關系,可以把虛詞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漢語是虛詞特別豐富的語言,這是由漢語特性決定的。漢語的虛詞是封閉的,包括極不常用的不過1000個左右,掌握漢語幾百個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說是學好漢語的關鍵。副詞能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介詞不能單獨充當謂語;經常附著在名詞、代詞、動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有些介詞可附著在動詞後構成一個整體,相當於一個動詞。實詞是開放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所編的《現代漢語詞典》收實詞五萬多條,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收了九萬多條,就一般常用的詞來說,大約也在二萬五千左右。虛詞的數目則要少得多,就現代漢語里的虛詞來說,大約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個左右。虛詞數量雖少,但重要性從總體上說不亞於實詞,就個體說比實詞還要重要。有人把實詞比作人體的血肉、骨頭、毛發,把虛詞比作人體的經絡。這比喻當然也不一定恰當,但這主要在說明虛詞數量雖少卻非常重要。因為虛詞的運用往往會牽涉到整個句子的結構,影響到整個句子的意思。我們要是把某些個實詞(如「桌子」「饅頭」「電燈」)取消掉,對我們說話當然會有些影響,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至少不會影響到正常交際。可是我們如果把現代漢語里的「的、了、吧、不、也、嗎、呢」去掉了,那影響可就大了,就會影響到正常交際。由於虛詞在數量上要比實詞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亞於實詞,甚至大於實詞,因此虛詞在交際中的使用頻率比實詞要高得多。像「的」「了」,它們的使用頻率竟高達3~5%,這是任何一個實詞沒法相比的。虛詞在各種語言里都占極重要的地位,而在漢語中尤其顯得重要。漢語就其語法來說是屬於分析型的,它「缺少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漢語既沒有俄語、法語、英語里那種形態標志和曲折變化,也沒有日語、朝鮮語里那種粘附形式。這樣,虛詞在漢語中擔負著更為繁重的語法任務,起著更為重要的語法作用。因此,我們漢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語文修養,外族人要學習漢語,不能不重視虛詞的運用。

㈢ 公務員考試中常用成語,近義詞,虛詞辨析

1.文不加點
【錯誤理解】對於此成語,容易出現望文生義的情況,容易理解成「文章沒有標點」,這就大錯特錯了!
【正確釋義】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比喻作文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出自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2.差強人意
【錯誤理解】不能讓人滿意。
【正確釋義】原指能振奮人的意志,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資治通鑒·漢記》:「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 漢 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3.不刊之論
【錯誤理解】不能刊登的言論。
【正確釋義】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無懈可擊。
嚴復《原強》:「學問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竊之為術,而大有功焉。故曰:民智者,富強之願。此懸諸日月不刊之論也。」
4.不忍卒讀
【錯誤理解】讀物沒什麼可看的。
【正確釋義】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除了以上成語,高頻易錯成語還有不足為訓、望其項背、目無全牛等等,這些成語的意思你都了解嗎?近幾年公務員考試中邏輯填空這一部分呈現高頻詞彙增多的趨勢,這對我們考生來說是一個好的消息,但是我們該如何積累更高效,中公教育專家在這里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第一:反復研讀真題,真題中所有出現過的成語都要熟練掌握,不僅要懂得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
第二:成語要一組一組的積累,形似、意近放在一塊記憶。比如,當我們做題看到「南轅北轍」,我們能聯想到含義與之相近的「背道而馳」「針鋒相對」「分道揚鑣」,就放在一塊兒積累。
第三:勤查字典,只要是感覺比較模糊的詞語就要查字典,准確記憶,才能在近義詞同時出現時准確區分。

㈣ 有虛詞的成語

之乎者也
【拼音】復:zhī制 hū zhě yě

【解釋】: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出處】:宋·文瑩《湘山野錄》:「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示例】: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叫人半懂不懂的。
【近義詞】: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義詞】:的了嗎呢
【歇後語】:孔夫子講學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老學究
【成語故事】: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來到朱雀門前,抬頭看見門上寫著「朱雀之門」,問身邊大臣趙普,為什麼要加「之」字,趙普告訴他「之」字是作助詞用的,湊成四字吉利。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了什麼事情?」

㈤ 正確使用詞語(包含成語) 學案(一) 實詞和虛詞

正確使用虛詞,屬於「正確使用詞語」的重要范疇。高考考查的頻率大,除了與實詞放到一起考查詞語的選用之外,在第五條「辨析並修改病句」考點,第六條「語言表達要簡明、連貫、得體」考點,也常常考到虛詞。這三條的能力層級都是D級。因此,我們必須重點掌握。高考虛詞考查核心是「靈活使用」。近幾年高考考查內容有三類:1、辯析虛詞使用正確與否;2、修改使用不當的虛詞3、辯析選擇用法相近或易混的關聯詞語。歷年高考語文卷,虛詞考查佔了相當分值.《考試說明》關於「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中,虛詞有三條涉及。第四條「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包括關聯詞的選用和虛詞的正確

㈥ 關聯詞都是虛詞嗎成語都是實詞嗎

我們一抄般是把漢語的詞分為襲實詞和虛詞兩大類,但在某些具體詞類(如副詞、嘆詞) 的歸...如果從意義上看,表示具體概念、意義實在的是實詞,不表具體概念,意義虛靈的是虛詞,那麼副詞既實且虛,就是一般所謂的半實詞,而嘆詞則是虛詞.所以說關聯詞都是虛詞,成語都是實詞.

㈦ 公務員考試實詞,虛詞,易錯成語

【權力 權利】
權利:是指依照法律和章程應當享有的權力和利益,其和「義務」相對。
權力:表回示政治上的強制答力量,也可以表示在職責范圍內的管理和指揮權。
【推脫 推託】
推脫:側重指擺脫、開脫,使之與自己無關,多指推脫責任、問題或與自己相關的事情等;
推託:側重借故拒絕,指婉言謝絕、表示不接受,後面經常帶有托詞或者表示拒絕的原因,多指推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推託」是有借口、托辭和原因的,而「推脫」偏重結果。
【實行 施行】
實行:用行動來實現(綱領、政策、計劃等),「實行」的內容較抽象。如「實行改革」。
施行:表示按照某種方式或辦法去做,「施行」內容顯得較為具體。如「施行手術」。另外,施行還可指法令規章等公布後從某時起發生的效力。如「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遏止 遏制】
遏止:著重於「止」,使停止,不再進行,結果要麼被阻止,要麼繼續發生。對象常是來勢兇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戰爭、進攻、暴動、潮流等。
遏制:著重於「制」,壓制住、控制住,不使發作,或不使隨便活動,其結果有可能還是會發生。對象常是自己的某種情緒(喜怒哀樂等),有時是敵人或某種力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