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後面可以跟賓語的

成語後面可以跟賓語的

發布時間: 2021-01-28 06:42:06

成語在句子中運用時不能跟賓語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呢

我感覺就是習慣問題,約定俗成的。比如:津津樂道,司空見慣等,我們只能說「我對這種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卻不能說「我早已司空見慣了這種現象」。

❷ 什麼叫不能帶賓語的成語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用作謂語時,後面不可接賓語。出奇制勝:指版用奇兵、奇技制服敵權人,奪取勝利。也比喻用對方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勝。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漠不關心:形容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一點也不關心。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漠不關心」。司空見慣:形容經常看到,不足為奇。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司空見慣」。求全責備:指對人或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求全責備「。妄自菲薄:指沒有根據的過分地小看自己。不能用於別人,作謂語不能帶賓語。發揚光大:指充實發展使美好的事物更加顯得盛大。作謂語不能帶賓語。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毫不關心。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耳濡目染:經常看到聽到,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視而不見:看見了同沒看見一樣。形容不關心,不注意。作謂語不能帶賓語。津津樂道:不具備帶賓語功能。

❸ 有可以接賓語的成語

貌似成語中 動賓結構的很多 不用再接。。。

❹ 有可以接賓語的成語嗎

有!
先來看下賓語的定義:
賓語是動作、行為的對象,是動作的承受者。賓語由名詞、代詞、不定式或相當於名詞的詞、短語來擔任。
能接的有很多,樓主可以擺幾個(要接成語的)出來

❺ 不能帶賓語的成語(詳細點的,謝謝)

1.妄自菲薄——指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或自輕自賤。它屬於不及物性的自動詞,不能帶賓語。可以說「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誤例:「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應輕易滿足自己的成就。」
【成語】: 妄自菲薄
【拼音】: wàng zì fěi bó
【解釋】: 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舉例造句】: 單靠這幾個人辦不出什麼大事。但對於自己,蓀甫從來不肯「妄自菲薄」。 ★茅盾《子夜》三
2.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它只能做謂語或定語,可以說「我有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作家要和人民肝膽相照」,但不能做狀語說「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誤例:「假如我們的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麼一定會寫好的作品。」
【成語】: 肝膽相照
【拼音】: gān dǎn xiāng zhào
【解釋】: 肝膽:比喻真心誠意。比喻以真心相見。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趙令畸《侯鯖錄》:「同心相親,照心照膽壽千春。」
【舉例造句】: 弟與公子以肝膽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實言相告。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3、出奇制勝:用奇兵或奇計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想不到的方法來取勝。誤例:他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了。
【成語】: 出奇制勝
【拼音】: chū qí zhì shèng
【解釋】: 奇:奇兵,奇計;制:制服。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出處】: 《孫子·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舉例造句】: 統率所部,出奇制勝,將法人所佔越南各城,迅圖恢復。 ★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4、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誤例:他積累了很多資料,寫作時能信手拈來一些經典素材。
【成語】: 信手拈來
【拼音】: xìn shǒu niān lái
【解釋】: 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麼思考。
【出處】: 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舉例造句】: 惹一番信手拈來斧痕。 ★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
5、漠不關心:形容對人或事物冷淡,一點也不關心。誤例:只要有愛心的人就不能漠不關心災區兒童。有些領導幹部漠不關心群眾的疾苦。
【成語】: 漠不關心
【拼音】: mò bù guān xīn
【解釋】: 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五回:「人家競相傳抄,什襲以藏,而子孫漠不關心。」
【舉例造句】: 好比看古代或是異國的故事,漠不關心。 ★葉聖陶《英文教授》

❻ 有關於成語後面不能帶賓語的例句嗎

不要動手動腳!
爾等馬前受死!
其實帶不帶賓語主要是語言習慣和詞性的版問題,賓語是受動詞,中文權里有的時候在一個地方作賓語另一個地方可以做主語、謂語、補語都行。所以如果真的要較真說後面不能跟賓語的,不外乎兩種情況,第一種句子本身就包含賓語,第二種句子本身不包含動詞。

❼ 有哪些不能加賓語的成語要常見的。

平易近人、評頭品足、萍水相逢、迫在眉睫、破釜沉舟、破鏡重圓、璞玉渾金
多啦,一般都是不能加賓語的。

❽ 翹首以盼 這個成語的釋義,用法,例句,最主要的是,它後面能不能帶賓語

(翹首以盼)不是成語,類似(翹首以待)才是成語,(翹首以待)後版面是能帶賓語的!

翹權首以待
qiáo shǒu yǐ dài
【解釋】翹首:抬起頭。形容殷切盼望
【出處】王朔《無人喝彩》:「李緬寧趕到公共汽車站,車已停穩,開了前後車門上下客。他擠在人堆里翹首以待。」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謂語、狀語;用於期盼
【近義詞】翹首跂踵、翹首引領
【例句】我們翹首以待她的好消息吧
【英譯】be on the tiptoe of expectation

❾ 常見不帶賓語的成語

常見不能帶賓語的成語
有如下幾種類型:
(1)與心理感覺有關的:知恩圖報、感同身受、回誠惶誠恐答、無所畏懼、樂善好施、心馳神往、心領神會、愛莫能助、漠不關心、戀戀不舍、念念不忘、不堪設想、妄自菲薄、置之不理等。
(2)與眼睛(視覺)有關的:熟視無睹、視而不見、司空見慣、拭目以待、令人側目、側目而視、等量齊觀、顧影自憐、另眼相看、刮目相看等。
(3)與耳朵(聽覺)有關的:洗耳恭聽、側耳細聽、充耳不聞、置若罔聞、聞所未聞、俯首聽命、言聽計從等。
(4)與口(味覺或說話)有關的:侃侃而談、誇誇其談、混為一談、津津樂道、能說會道、頭頭是道、坐而論道、能言善辯、吞吞吐吐、不知所雲、不可理喻、無可非議、無可厚非、熟讀成誦、相提並論、一概而論等。
(5)兼有多種感覺的:耳濡目染、耳熟能詳、傾耳注目、不聞不問、閉目塞聽等。
(6)其他類型的:信手拈來、指手畫腳、惟命是從、出奇制勝、求全責備、運籌帷幄、小題大做、無中生有、發揚光大、脫穎而出、犯而不校、斤斤計較、錙銖必較等。

❿ 成語後接賓語的

不能來帶賓語的成語侃源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用作謂語時,後面不可接賓語。出奇制勝:指用奇兵、奇技制服敵人,奪取勝利。也比喻用對方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勝。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漠不關心:形容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一點也不關心。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漠不關心」。司空見慣:形容經常看到,不足為奇。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司空見慣」。求全責備:指對人或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可改為「對。。。。。。求全責備「。妄自菲薄:指沒有根據的過分地小看自己。不能用於別人,作謂語不能帶賓語。發揚光大:指充實發展使美好的事物更加顯得盛大。作謂語不能帶賓語。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毫不關心。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耳濡目染:經常看到聽到,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作謂語不能帶賓語。視而不見:看見了同沒看見一樣。形容不關心,不注意。作謂語不能帶賓語。津津樂道:不具備帶賓語功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