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懷落

成語懷落

發布時間: 2021-01-28 06:49:21

1. 成語胸懷酒落的意思

胸懷磊落: 心地光明正大。

2. 什麼落什麼懷成語

【訏謨定命】,度量大,有志未伸描述胸懷的成語,難以施展,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開懷暢飲】:假借事物抒發胸懷:城市和官署,顯示誠意:遠眺,顯示誠意。 【磊落不羈】。 【雞鳴起舞】。 【磊落跌盪】。 【光明磊落】,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寬豁大度】: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銜。舊指處理軍國大事:謙虛。 【抗懷物外】。胸懷大的謀劃來確定政令。形容才能傑出,指難以揣度的心機。 【心無城府】。②指胸懷遠大。 【開懷痛飲】:比喻敞開胸懷,十分暢快:最高的道德。 【上德若谷】:城府。 【豁目開襟】,建樹宏大功業:峪:開誠。 【懷才不遇】。 【磊瑰不羈】,又有廣博的學識和主張,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敞開胸懷:胸懷寬廣。形容傑出人物胸懷廣大,可以容納一切。 【開誠相見】。 【慷慨悲歌】;谷。 【痌瘝在抱】。 【磊磊落落】,胸懷廣闊。 【大義凜然】、長江與淮河的合稱,無所隱藏。 【有度有識】、或敬畏的樣子:懷。也形容胸懷坦盪。胸懷坦白,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同「磊落不羈」:開誠。比喻胸懷坦盪。胸懷哀痛之情:形容胸懷坦白,令人敬畏。 【悲歌慷慨】:抱,高尚,正大光明:城府:放開胸懷:達人。 【披襟解帶】,開闊胸襟:溪谷:開懷:抗:情緒激昂地唱歌;大觀。比喻敞開胸懷: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行為無所拘忌。 【磊浪不羈】,指難以揣度的心機,為人卻胸懷坦白。 【不事城府】,又有德行:游目,想得開。 【胸有邱壑】。指胸懷寬闊的人看得遠。 【寬懷大度】:嚴肅。既有才學:才能:城市和官署,致真誠之意:在胸懷中。比喻胸懷坦盪:一一分明的樣子。 【懷材抱德】,舉止不受約束:超然而無所拘忌;士;凜然,顯示出真心實意:正義;壑:對人抱著寬大的胸懷:心胸豁達的人:懷藏:襟懷;在抱:全面徹底的觀察:形容胸懷坦盪。 【兒女情多。比喻胸懷寬廣:心情無所拘束。 【大度君子】,坦白無私,氣量寬宏的人:大。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舊時指讀書人,無所隱藏。 【托物感懷】;谷:通「亢」,風雲氣少 光明磊落河漢江淮 懷才不遇 懷材抱德 豁目開襟 雞鳴起舞開誠布公 開誠相見 開懷暢飲 開懷痛飲 慷慨悲歌 抗懷物外 寬大為懷 寬懷大度 寬豁大度 魁壘之士 了無城府 磊瑰不羈 磊浪不羈 磊磊落落 磊落不羈 磊落跌盪 披襟解帶 棄書捐劍 山容海納上德若谷 痌瘝在抱托物感懷銜哀致誠心無城府胸有邱壑訏謨定命虛懷若谷 抑塞磊落英雄閑日月游目騁懷有度有識 正義凜然 【昂霄聳壑】。為人正直:含著,比喻疾苦,社會斗爭題材少:形容胸懷寬廣。比喻敞開胸懷:胸懷:心地光明坦白、或敬畏的樣子:訏謨。 【河漢江淮】,以抒發悲壯的胸懷。極目遠視。 【寬大為懷】。 【游目騁懷】:胸懷寬闊。由於胸懷正義而神態庄嚴:光明磊落,往遠處想,胸懷坦盪的人。形容待人誠懇;襟、漢水:敞開胸懷,令人敬畏;識:磊落。胸懷才學但生不逢時,指難以揣度的心機:山谷,風雲氣少】:閑:開懷。胸懷坦白,胸懷大局的氣概少:形容心地抑鬱。 【山容海納】。由於胸懷正義而神態庄嚴,舉止不受約束:磊落:魁壘:指胸懷大志,胸懷。也形容志氣高昂,頗有見地,聳立山壑;多指屈居微賤而不得志,心地坦白:胸懷,盡情飲酒,宏謀:病痛:虛:嚴肅,度量大。形容十分謙虛:昂霄聳壑 悲歌慷慨 不事城府 達人大觀 大度君子 大義凜然 兒女情多。 【銜哀致誠】:度:塵世,盡情飲酒。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昂。胸懷高尚。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裡:高,心中記得許多山水勝狀。比喻胸懷坦盪;騁懷,舉止不受約束:情緒激昂地唱歌:胸懷寬闊:形容胸懷坦盪:黃河:豁目:見識,超越世俗之外、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大義:開闊眼界,無所隱藏:形容胸懷坦盪。高出霄漢。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懷如同山谷一樣深廣。 【達人大觀】。縱目四望:城市和官署;才:城府,十分暢快:大計。 【英雄閑日月】。 【虛懷若谷】:心情無所拘束:度量。 【魁壘之士】。 【開誠布公】。指以誠心待人。 【了無城府】;物。 【抑塞磊落】。 【棄書捐劍】;懷,開闊心胸。英雄人物心胸如日月般寬廣:凜然:痌瘝;跌盪:上德:①指見多識廣。既有寬廣的胸懷。 【正義凜然】

3.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版,便想到了河水權的源頭。原句出自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庾信的《徵調曲》。

原文:

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翶翔於禮園。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白話譯文:

黎民百姓應當以仁義為本,就像耕種和種植糧食一樣重要;君子應當自由飛翔在禮教的園上。

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

(3)成語懷落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有名的文學家。在公元544年,梁元帝派他出使西魏。可沒多久,梁朝被西魏滅掉。西魏王非常賞識庾信,就留他在西魏的國都長安做官。庾信不願意,可是又走不了。他在長安一直住了近30年,心裡非常思念故土。

他在《徵調曲》中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表達了他對故土的思念之情。這句話後來就演變成「飲水思源」這個成語。

4. 四個字的成語都有什麼

對牛彈琴、如魚得水、鳥語花香、為虎作倀、黔驢技窮、畫龍點睛、抱頭鼠竄、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鶴發童顏、狗急跳牆、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畫蛇添足 鼠目寸光 鼠肚雞腸 鼠竊狗盜 鼠牙雀角 貓鼠同眠

5.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什麼意思

1、「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其意為:吃到樹上結的果實,便想專到了結果實的樹;喝屬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來源,表達了詩人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2、原文
《徵調曲六》
(南北朝)庾信
正陽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翶翔於禮園。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
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
浮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
赤玉則南海輸贐,白環則西山獻琛。
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6. 表示懷念落淚的成語

愛賢念舊 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出處: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於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
北風之戀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出處:《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恆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
春露秋霜 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
蒓羹鱸膾 蒓:蒓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
蒓鱸之思 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
睹物傷情 看到東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傷感動情。形容深切的懷念。睹:看見。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一:「今雖年久,尚然記憶。睹物傷情,不覺哀泣。」
風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
感今懷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晉·潘岳《為諸婦祭庚新婦文》:「彷彿示行,故瞻弗獲;伏膺飲淚,感今懷昔。」
感今思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宋·劉珙《滿江紅·遙壽仲固叔誼》詞:「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詩:「瞻彼日月,迅過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故宮禾黍 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出處:《詩經·王風·黍離》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
紅豆相思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處: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懷土之情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迴文織錦 比喻有關相思的絕妙詩文。
出處:典出《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魂馳夢想 形容思念萬分。
魂勞夢斷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睏乏。
魂牽夢縈 形容萬分思念。
出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家弦戶誦 家家都不斷歌誦。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懷念。也形容詩文流傳很廣。
出處:清·張祖廉《定盦先生年譜外紀》卷上:「先生嘗寫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戶誦之文也。』」
蒹葭伊人 蒹葭:初生的蘆葦;伊人:那個人。指一心尋求思戀而不曾會面的人。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眷眷之心 眷眷:愛戀。依戀不舍之心。
出處:《漢書·文帝紀下》:「既定漢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豈有異哉。」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出處: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離情別緒 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出處:宋·歐陽修《梁州令》:「離情別恨多少,條條結向垂楊縷。」
戀戀不舍 戀戀:愛慕,留戀。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捨不得離開。
出處:《史記·范睢傳》:「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間,故釋公。」宋·王明清《揮塵後錄》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劇談,戀戀不能舍。」
戀戀難舍 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捨不得離開。同「戀戀不舍」。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子牙戀戀難舍,有兩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戀棧不去 棧:養牲畜的棚子或柵欄。戀棧:牲畜留戀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貪戀官位,不想離去。
出處:《晉書·宣帝紀》:「駑馬戀棧豆。」
流連忘反 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5回:「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反。」
流連忘返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流溺忘反 猶言流連忘反。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留連不舍 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舍」。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舍。」
留戀不舍 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落月屋樑 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出處: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眠思夢想 睡夢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處:《醒世悟言·李玉英獄中訟冤》:「且說那禁子貪愛玉英容貌,眠思夢想,要去奸他。」
暮想朝思 形容時時刻刻都在想念。
念念不忘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出處:《朱子全書·論語》:「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出處:《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拳拳在念 拳拳:懇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牽掛著。
出處: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老夫自登仕路以來,與兄弟張鎬,數載不能相會,未知進取功名也流落四方,老夫常切切之心,拳拳在念。」
人琴俱逝 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清·王鵬運《韁村詞序》:「人琴俱逝,賞音闃然。」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出處:《晉書·王徽之傳》:「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兩亡 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人亡物在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入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出處: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殊深軫念 非常悲痛地懷念。
霜露之感 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出處:《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霜露之思 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出處:《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出處:晉·陶潛《停雲詩序》:「停雲,思親友也。」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物是人非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出處:宋·李清照《武陵春》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在人亡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行思坐籌 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同「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出處: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行思坐憶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出處: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眼穿腸斷 眼穿:望眼欲穿。眼慾望穿,腸欲盼斷。形容盼望、相思之極。
出處:宋·柳永《安公子》詞:「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
楊柳依依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一見傾心 傾心:愛慕。初次見面就十分愛幕。
出處:《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
一日三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處:《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三歲 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出處:《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三月 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出處:《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依依惜別 依依:留戀的樣子;惜別:捨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捨不得分開。
出處:宋·陸游《舟中對月》:「百壺載酒游凌雲,醉中揮袖別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意惹情牽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音容笑貌 談笑時的容貌和神態。用以懷念故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情。
出處:《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處:南朝宋·謝庄《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雲樹之思 比喻朋友闊別後的相思之情。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晝思夜想 晝: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極深。
無可奈何花落去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出處:宋·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處:《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7. 落( )下( ) 正( )( )懷,成語

落井下石 ; 正中下懷

落井下石 —— 指看見人要掉進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正中下懷 —— 正合自己的心意。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8. 免若落喜懷針谷虛狡找其中四字成語

根據謎面提示,
最虛懷若谷,
這個成語就是

9. 誓似針水懷落虛谷若,組成語

虛懷若谷抄
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出處]
《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例句]
我們要像老李那樣在工作和學習中保持虛懷若谷的精神。
[近義]
平易近人 心懷若谷 器欲難量 謙虛謹慎 ...
[反義]
從諫如流 目中無人 妄自菲薄 一意孤行 .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