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渾身麻木的意思

成語渾身麻木的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1-28 06:55:45

㈠ 形容麻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麻的成語有哪些:

麻木不仁
哀莫大於心死
望洋興嘆

㈡ 形容人麻木的成語

發聾振聵 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發蒙振聵 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警憒覺聾 發出很大的聲音,使昏聵的人覺醒,耳聾的人感知。比喻用語言文字等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出處: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賢士大夫主持風教,固宜默握其權,時與釐定,以為警憒覺聾之助,初非徒娛心適志已也。」
麻木不仁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啟瞶振聾 比喻喚醒糊塗與麻木不仁者。
習以為常 習:習慣。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很平常了。
出處:《魏書·太武五王傳》:「將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後族,故無妾媵,習以為常。」《逸周書·常訓》:「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
越瘦秦肥 比喻痛癢與己無關。
出處: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
詐痴不顛 指假裝痴呆。
詐痴佯呆 指假裝痴呆。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權依了他們處法,詐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別圖再報。」
詐啞佯聾 假裝啞巴聾子。指置身事外。
出處:《群音類選·官腔類·雙忠記·睢陽陷守》:「身在伍倫中,怎做得詐啞佯聾,為官食祿,直須盡職輸忠。」
昭聾發聵 使耳聾的人也能夠聽到。比喻用語言文字等給人以極大的啟發,即使糊塗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振聾發聵 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知白守黑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出處:《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織白守黑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哀莫大於心死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出處:《莊子·田子方》:「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㈢ 陣陣發麻是成語嗎

你好,
陣陣發麻不是成語,
頭皮發麻是成語,
如滿意請採納

㈣ 形容麻木的成語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解釋】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版界事物反應遲鈍權或漠不關心。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貶義。常用於感情冷酷;對悲慘、困苦的事情毫無反應。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仁;不能讀作「yén」。

【辨形】仁;不能寫作「人」。

【近義詞】無動於衷

【反義詞】耳聰目明、見微知著、眼疾手快

【辨析】~與「無動於衷」有別:兩者都有「漠不關心」的意思;但~語義較重;含貶義;「無動於衷」為中性成語;可以形容意志堅決。

【例句】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之後;她對任何事物都採取~的態度。

㈤ 表示麻木的成語

絡繹不絕,人來人往抄,萬人空巷,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人聲鼎沸 摩肩接踵 門庭若市 川流不息 趨之若鶩 摩肩接踵 揮汗如雨 人聲鼎沸 蟻集蜂聚 人頭攢動,蜂擁不絕.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川流不息 門庭若市 絡繹不絕 揮袖成雲 萬人空巷 人聲鼎沸 熙熙攘攘 千軍萬馬 人來人往 成千上萬 琳琅滿目 迎接不暇 數不勝數 恆河沙數 人山人海 紛至沓來 水泄不通數不勝數 不計其數 不可勝數 不勝枚舉 不可枚舉 不可勝計 不可勝紀 琳琅滿目 眼花繚亂 目不暇接 浩如煙海 俯拾即是 成千上萬 多如牛毛 不知凡幾 舉不勝舉

㈥ 麻痹意識是成語嗎

麻痹意識不是成語,
麻痹大意:【基本解釋】: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回惕性。

【拼音答讀法】:má bì dà yì

【近義片語】:掉以輕心、漫不經心、粗心大意

【反義片語】: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歇後語】:猴子跌山

㈦ 形容 麻木的成語

哀莫大於心死
麻木不仁
望洋興嘆

㈧ 關於「麻木」的成語有哪些

1、呆若木雞 2、無可奈何 3、力不從心 4、麻木不仁 5、望洋興嘆

1、呆若木雞 dāòmù

[釋義]: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造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後,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後,當即呆若木雞。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2、無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釋義]: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造句]:大哥同楊太守來拿我,實是一毫不知,既被他連累,也無可奈何了。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太子聞之,弛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記·周本紀》:「禍成矣,載可奈何。」

3、力不從心 lì bù cóng xīn

[釋義]: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造句]: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爭閱歷和知識能力,擔當編選陳毅同志詩詞的工作確是力不從心。

[出處]:《後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力不從心的故事

㈨ 關於麻木的成語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貶義
出 處

《後漢書·班超傳》:「衰老被病;頭發無黑;兩手不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