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解釋拼音

成語解釋拼音

發布時間: 2021-01-28 14:24:07

A. 用一個成語解釋

口沒遮攔

【拼音】: kǒu méi zhē lán

【解釋】: 指說話沒任何顧忌,信口胡言。

【出處回】: 高陽答《胡雪岩全傳·紅頂商人》:「這位『大人』的口沒遮攔,也是出了名的。」

【拼音代碼】: kmzl

【近義詞】:不吐不快、口無遮攔、口不擇言

【歇後語】: 醉漢的嘴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說話

B. 中學生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拼音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無緣無故:沒有來由的。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狂風暴雨:猛烈的大風,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機: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無虛席:坐位沒有空著的,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沒有想到或料到。 驚心動魄:形容給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養尊處優: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多含貶義)。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較小的事情或事物。 萬象更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發生新的變化。 張燈結綵:將燈籠和彩色的綢布懸掛起來。 鬨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別無所求:沒有多餘的要求。 蜂擁而至:象蜂群似的擁擠的來到這里,比喻人比較多。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義、有價值. 重於泰山:比喻死得很偉大。 輕於鴻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閑:游盪成性,不好勞動。 落荒而逃: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 魚貫而入:像游魚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接連著(走)。 滿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 聞所未聞:從未聽到的。 與世隔絕:與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斷絕來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和效果。 司空見慣: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 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用於貶義)。 見微知著: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嫦娥奔月:神話中由人間飛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黃子孫:指中華民族的子孫。 積勞成疾:長期經受勞累而患病。 風華正茂:風采和才華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量的大小等)出於人們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饒有趣味:豐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煉成鋼:比喻久經鍛煉成為堅強的英才。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意見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獨出心裁:構思籌劃,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不恥下問:形容虛心好學。 發憤圖強:下定決心謀求發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舉一反三:比喻善於學習,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觸類旁通:接觸同類事物,由其類推出通曉其他事物。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 革故鼎新:革除舊的,建立新的。 實事求是:弄清事實,求得正確的結論。 精益求精: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 標新立異:指特意創新與眾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張。 各抒己見:各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古代的優秀遺產,使它為今天服務。 捨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問題,而考慮細枝末節。 迎難而上:遇到困難不退縮。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無緣無故:沒有來由的。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狂風暴雨:猛烈的大風,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機: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無虛席:坐位沒有空著的,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沒有想到或料到。 驚心動魄:形容給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養尊處優: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多含貶義)。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較小的事情或事物。 萬象更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發生新的變化。 張燈結綵:將燈籠和彩色的綢布懸掛起來。 鬨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別無所求:沒有多餘的要求。 蜂擁而至:象蜂群似的擁擠的來到這里,比喻人比較多。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義、有價值。 重於泰山:比喻死得很偉大。 輕於鴻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閑:游盪成性,不好勞動。 落荒而逃: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 魚貫而入:像游魚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接連著(走)。 滿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極遠的地方。 聞所未聞:從未聽到的。 與世隔絕:與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斷絕來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績和效果。 司空見慣: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 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多用於貶義)。 見微知著: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或問題的實質。 嫦娥奔月:神話中由人間飛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黃子孫:指中華民族的子孫。 積勞成疾:長期經受勞累而患病。 風華正茂:風采和才華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量的大小等)出於人們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饒有趣味:豐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煉成鋼:比喻久經鍛煉成為堅強的英才。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意見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獨出心裁:構思籌劃,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不恥下問:形容虛心好學。 發憤圖強:下定決心謀求發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舉一反三:比喻善於學習,由此及彼,觸類旁通。 觸類旁通:接觸同類事物,由其類推出通曉其他事物。 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 革故鼎新:革除舊的,建立新的。 實事求是:弄清事實,求得正確的結論。 精益求精: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 標新立異:指特意創新與眾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張。 各抒己見:各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古代的優秀遺產,使它為今天服務。 捨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問題,而考慮細枝末節。 迎難而上:遇到困難不退縮。 沒有拼音

C. 1000個成語及解釋拼音

1、敏而好學 mǐn ér hào xué
釋義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2、廢寢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釋義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3、真才實學 zhēn cái shí xué
釋義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4、嫉惡好善 jí è hào shàn
釋義嫉:憎恨;好:喜歡。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
5、好聲好氣 hǎo shēng hǎo qì
釋義形容語調柔和,態度溫和。
6、豪情壯志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釋義豪邁的情感,遠大的志向。
7、浩氣長存 hào qì cháng cún
釋義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氣永遠長存。
8、好學深思 hào xué shēn sī
釋義喜歡學習,勤於思考。
9、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釋義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10、全神貫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釋義貫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1、專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釋義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12、一絲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釋義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13、手不釋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釋義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14、學而不厭 xué ér bù yàn
釋義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15、博學多聞 bó xué ō wén
釋義見多識廣、博學多才
16、篤志好學 dǔ zhì hǎo xué
釋義篤志:專心一志,立志不變。專心致志,勤奮好學。
17、學海無涯 xué hǎi wú yá
釋義學海:知識。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
18、不愧下學 bù kuì xià xué
釋義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19、品學兼優 pǐn xué jiān yōu
釋義兼:都。思想品德和學業都很優秀
20、博學多才 bó xué ō cái
釋義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1、困而學之kùn ér xué zhī
釋義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22、學貫中西 xué guàn zhōng xī
釋義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23、學富五車 xué fù wǔ chē
釋義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24、毫不動搖 háo bù dòng yáo
釋義絲毫也不會改變意志。
25、毫不猶豫 háo bù yóu yù
釋義毫:一點兒;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一點兒也不遲疑。
26、美味佳餚 měi wèi jiā yáo
釋義指上等的、第一流的食品,精緻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27、快馬加鞭 kuài mǎ jiā biān
釋義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28、物美價廉 jià lián wù měi
釋義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29、百折不撓 bǎi zhé bù náo
釋義折:挫折;撓:彎曲

D. 100個成語帶有拼音、解釋並造句的有哪些

  1.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釋】:形容風景優美。

    【出自】: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示例】:我的家鄉是個~的好地方。

  2. 柳暗花明[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釋】: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出自】:唐·王維《早朝》詩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鳳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灑換離顏。」

    【示例】:十二月十三日之晨,我心酸腸斷,以為從此要嘗些人生失望與悲哀的滋味,誰知眼前有這種~的美景。

  3. 美不勝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釋】:勝:盡。美好的東西很多,一時看不過來。

    【出自】:清·錢泳《履園叢話·藝能·治庖》:「惟魚之一物,美不勝收。」

    【示例】:展覽館里展出的各種工藝品琳琅滿目,~。

  4. 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

    【解釋】: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示例】:一切藝術的道理也是這樣,單一必然導致枯燥。而豐富多采、~則是絕大多數人所歡迎的。

  5. 暴風驟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示例】: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驚散。

E. 常見的帶拼音和解釋的成語有哪些

1、【敏而好學】 mǐn ér hào xué 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2、【廢寢忘食】 fè專i qǐn wàng shí 廢:停止。顧不屬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3、【非同兒戲】 fēi tóng ér xì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4、【飛珠濺玉】 fēi zhū jiàn yù 形容水的飛濺猶如珠玉一般。

5、【非常之謀】 fēi cháng zhī móu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F. 求20個成語,格式是拼音+成語+解釋,越快越好

一、徒有其表 [ tú yǒu qí biǎo ]

【解釋】:空有其外表,不實在。

【出自】: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嵩既成,上擲其草於地,曰:『虛有其表耳。』」

【譯文】:我已經完成,在地上扔的草,說:「空有其表而已。」

二、外強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釋】:干: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里空虛。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譯文】:現在乘不同產以從軍事,和恐懼而變,外強中干……,進退兩難,旋轉也能,你一定會後悔的。

三、外強中瘠 [ wài qiáng zhōng jí ]

【解釋】:外表上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出自】:清·黃鈞宰《金壺浪墨·英國被兵》:「英夷與俄羅斯兩國交惡,俄羅斯方爭印度於英夷,積歲構兵,外強中瘠。」

【譯文】:英國和俄羅斯這兩國關系惡化,俄羅斯正在和英國爭奪印度,連年交戰,外表上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虛弱。

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

【解釋】: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出自】:明·劉基《誠意伯集·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飲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譯文】:看他坐在高堂,騎大馬,喝酒喝得人特別肥胖的,哪一個不是威風八面令人害怕,哪一個不是家世赫赫,又有哪一個不是金玉其外,破棉敗絮其中啊。

五、華而不實 [ huá ér bù shí ]

【解釋】: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譯文】:而且外表好看,內容空虛,怨恨的聚集的場所。

六、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釋】: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譯文】:毛先生一到楚國而使趙國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我不敢再看過。

七、一諾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釋】: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譯文】:得到黃金一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個諾言。

八、說一不二 [ shuō yī bù èr ]

【解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形容說話算數。

【出自】:清·張春帆《宦海》第四回:「這個時候的邵孝廉,就是個小小的制台一般,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庄制軍沒有一回駁過他的。」

九、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譯文】: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

十、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釋】: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出自】:周 孔子編訂《詩經·衛風·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譯文】:有說有笑心喜歡,信誓旦旦定終身。

十一、見利忘義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譯文】:那些出賣朋友的人,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十二、利令智昏 [ lì lìng zhì hūn ]

【解釋】: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麼都忘了。

【出自】:漢 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趙勝)負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譯文】:俗話說:『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平原君(趙勝)背著馮亭胡說,使趙國失陷長平四十多萬人,邯鄲幾乎滅亡。

十三、見錢眼開 [ jiàn qián yǎn kāi ]

【解釋】:看到錢財,眼睛就睜大了。形容人貪財。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一回:「棄舊迎新,見錢眼開,自然之理。」

【譯文】:丟掉舊的喜歡新的,見到錢財,眼睛就亮了,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

十四、忘恩負義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釋】:恩:恩惠;負:違背;義:情誼,恩誼。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出自】:北齊 魏收《魏書·蕭寶夤傳》:「背恩忘義,梟獍其心。」

【譯文】: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他們的心就像動物一樣。

十五、負義忘恩 [ fù yì wàng ēn ]

【解釋】: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出自】: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一個個背槽拋糞,一個個負義忘恩。」

【譯文】:一個個背對著槽開始丟垃圾,一個個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

十六、千奇百怪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解釋】:形容各種各樣奇怪的事物。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殺人竟不償命,不殺人到要償命,死者生者,怨氣沖天,縱然官府不明,皇天自然鑒察,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機會來了此公案。」

【譯文】:殺了人卻不償命,不殺了人到要償命,死是生的,怨恨之氣沖天,即使對官府不明確,天地自然鑒察,千奇百奇怪的,真是巧合出來了這個公案。

十七、奇形怪狀 [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

【解釋】: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

【譯文】:到了牛渚磯,發現水深不可測,世人說他的下面有很多怪物,我就著犀牛角而照亮,一會兒見水裡的魚類覆蓋火,奇奇怪怪的形狀,有時會看到乘著馬車,穿紅衣服的人。

十八、駭狀殊形 [ hài zhuàng shū xíng ]

【解釋】:猶言奇形怪狀。

【出自】:清·祝德麟《海嘯》詩:「陽侯拜,天吳舞,駭狀殊形不可數。」

【譯文】:拜著陽侯,跳著天吳舞,奇形怪狀的樣子多得數不清。

十九、鬼形怪狀 [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

【解釋】:猶言奇形怪狀。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出自】:明代方汝浩 《禪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邊,驀然城門開處,突出四個夜叉,生得鬼形怪狀,面目猙獰,種種奇異之像。」

二十、怪模怪樣 [ guài mú guài yàng ]

【解釋】:形態奇怪。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龍老三,你還不把那些衣服脫了?人看著怪模怪樣。」

G. 求成語及它的拼音和解釋(越多越好)

http://www.zdic.net/cy/search/?cy_sec=2&q=%E5%B0%86
漢典網的成抄語詞典,不僅能查成語還能查詞語和字。
成語的拼音和解釋都齊全,還有出處,用法等等。

H. 始終一貫的成語解釋,拼音,語法,用法,發音

【成語】:始終一貫

【解釋】:自始至終都一樣。

【拼音/發音】:shǐ zhōng yī guàn

【語法/用法】:作定語、狀語;用於做事等

【簡拼】:szyg

【出處】: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中國不但應當和中國人民的始終一貫的良友蘇聯相聯合,而且應當按照可能,……」

【近義詞】:始終如一

I. 成語400個解釋和拼音

自圓其說zìyuánqíshuō
[釋義] 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版使圓滿;說:觀點;權論點。
[語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正音] 說;不能讀作「shuì」。
[辨形] 圓;不能寫作「園」。
[近義] 無懈可擊 滴水不漏 天衣無縫 面面俱到
[反義] 自相矛盾 漏洞百出
[用法] 多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J. 各盡所能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所能,能力。指各人把自身的能力毫無保留地施展或貢獻出來。用來指每個人都盡了自己全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