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色彩失當專題教案
① 容易對象用錯(包括謙敬失當等),褒貶色彩不一,不合邏輯,重復矛盾的成語有哪些
報刊圖書經常用錯的有
炙手可熱
差強人意
始作俑者
萬人空巷
等等
② 成語色彩誤用的意思
一 望文生義「搭錯車」
因為要表達的話中有某個字眼恰與成語中某個字相同,甚至意義也接近,於是便錯用該成語。例【如】:
1、走進大廳,她爽朗一笑,引來眾人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
2、老張被兒子因車禍致殘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幾點)的事弄得疲憊不堪。
3、相聲小品的發展趨勢也一樣,數量越多,質量越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夠使人滿意)。
4、事故的隱患越來越明顯,廠領導還是認為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以致釀成了大禍。
5、他多年勤奮工作,不孚眾望(孚,使人信服),被選為模範。
6、標點重要,寫文章,怎麼可以文不加點(形容寫文章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二、褒貶不明「入歧途」 有些成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使用的時候如果不分褒貶之義,便會出錯。【如】:
1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藝術愛好者趨之若騖(貶義指成群的人爭先恐後地跑過去)競相觀摩。
2、這一期看來又得延期出版,來稿雖多,但都是不刊之論(褒義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3譚嗣同是甘願為改革流血的始作俑者(貶義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值得稱贊。
4、這個飯店的服務質量之差是有口皆碑(褒義指對突出的好人好事的一致贊揚)但又別無去處,難啊!
5我國體育健兒又取得了驚人的好成績,人們無不彈冠相慶(貶義比喻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多比喻壞人上台)。
6、多年來父母傾注心血扶育我,對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難書(貶義指罪惡極其多)。7、這一段時間,劉翔這個名字是炙手可熱(貶義比喻氣焰勝,權勢大)
③ 成語復習教案教案教學設計,高考成語復習教案
新知識是copy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④ 急求:容易出現感情色彩不當的成語。謝謝
在最有感覺的時候,她沒有停下腳步,那麼,也不必在一起走完那段路之後,回頭去尋找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感覺,路已經走完。
愛情中最傷感的時刻是後期的冷淡,一個曾經愛過你的人,忽然離你很遠,咫尺之隔,卻是天涯。曾經轟轟烈烈,曾經千回百轉,曾經沾沾自喜,曾經柔腸寸斷。
.......
⑤ 形容暗淡無光失去原有的色彩打一成語
【黯然無色】:à抄n rán wú sè,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變得暗淡無光。作謂語、定語;一般指物體。亦作暗淡無光。
暗淡無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愁雲慘淡 慘淡:暗淡。原指陰沉沉的雲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⑥ ★謙敬失當的成語.ppt
忝列門牆一孔之見才復疏學淺德薄制才疏掛一漏萬不情之請笨鳥先飛一枝之棲恭敬不如從命忝列門牆:忝,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師門。信筆塗鴉:形容字寫得很壞。一孔之見: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才疏學淺:見識不廣,學問不深。德薄才疏:薄,淺;疏,空虛。品行和才能都很差。不情之請:客套話,不合情理的請求(向人求助時稱自己的請求)。笨鳥先飛: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後,比別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棲:只求得到一個藏身的地方,是自謙不存奢望的求職用語。恭敬不如從命:與其態度謙遜有禮,不如遵從人家的意見。
⑦ 五顏六色 成語教案
五光十色、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萬紫千紅、流光異彩
色彩斑斕、奼紫嫣紅紆朱曳紫回 青過於藍答 五彩斑斕 磨礱砥礪 紅腐貫朽 紅飛翠舞 浮翠流丹
大紅大綠 逞嬌呈美 慘澹經營 五色繽紛 五彩繽紛 天香國色 青出於藍
輕描淡寫 目迷五色 濃墨重彩 花里胡哨 國色天香 呼盧喝雉 面不改色
花花綠綠 花紅柳綠
⑧ 使用成語切忌褒貶失當
有的成語本身就有明顯的褒貶色彩,成語從感情色彩上可以分為褒義中性,貶義三種類型,在成語的使用過程中必須明辨褒貶,否則就容易造成貶義詞褒用,褒義詞貶用的錯誤。不辨色彩主要表現在褒貶誤用、語體色彩不當等方面。如「粉墨登場」,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含譏諷之意,現在很多人把它當成貶義詞或中性詞,「無獨有偶」,表示不好的人或事有兩個十分相似含貶義,現在很多人把它當作褒義詞,「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是褒義詞,不少人去把它理解為水平低了,不能發表的言論。「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警惕是褒義詞,人們很容易把它以目中無人聯系起來造成褒義貶用。
⑨ 中考成語專題復習教案
新知來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源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⑩ 褒貶失當的成語及意思
「褒貶失當」不是成語,含「褒貶」的成語只有4個:
1、褒貶與奪
bāo biǎn yǔ ó
【解釋】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外篇自敘》:「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准格。」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對人的態度
【例句】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誠一時之俊也。 ◎《晉書·祖逖傳》
2、筆削褒貶
bǐ xuē bāo biǎn
【解釋】筆:記載。削:刪改。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也指用文字褒揚、貶斥人或事。
【出處】無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修改文章
3、不置褒貶
bù zhì bāo biǎn
【解釋】置:安放,這里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贊,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結構】動賓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指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近義詞】不置可否
4、一字褒貶
yī zì bāo biǎn
【解釋】褒:贊揚,誇獎;貶:給予不好的評價。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記事論人,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出處】晉·杜預《左傳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結構】主謂式成語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指作文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