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六年級解釋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

六年級解釋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10:48

1. 六年級上冊兩字詞語意思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成語、四字詞解釋

第一單元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別有深意:另有一種深層意思。

左沖右撞:指找不到目標亂來一通。

意味深長: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行色匆匆;匆忙趕路的神態。

奇妙無比:稀奇巧妙的程度沒有其他可以比得過。

不拘一格:不局限與一種規格或形式。

年過花甲:年紀已超過六十歲。

第二單元

懸崖峭壁:形容山勢險峻。

狂風怒號:猛烈的風大聲吼叫。

惹人譏笑:讓別人譏諷和嘲笑。

寢不安席:無法安然入睡。

思潮起伏:接二連三的思想活動。

可見一斑: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碧空如洗:青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明凈。

波濤起伏:形容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

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毫不動搖退縮。

牙牙學語: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第三單元

心驚肉跳:多指因擔心災禍臨頭而恐慌不安,肌肉抽筋。

自言自語:無人對白﹐自己跟自己說話。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倒霉。

縫縫補補:用針和線把原來不在一起或開了口的東西連上。

大吃一驚: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流連忘返:留戀不舍,美好的景緻令遊客流連忘返。

身無分文:非常貧窮,身上沒有一點錢財。

溜之大吉:偷偷走開或一走了事。

十指連心:1、謂十個指頭的痛楚都與心息息相通。 2、比喻關系異常密切。

怒目圓睜:發怒時瞪大了眼睛。

興高采烈:形容興致很高,情緒飽滿。深者意

第四單元

和藹可親:和藹:和氣,謙遜。指一個人的修養很好,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滔滔不絕: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也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完沒了。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世外桃源:一個與世隔絕,安居樂業的好地方,用以比喻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2. 如何指導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義

(一)找與讀
既然要解釋文中某個詞語,首先就要學生在文中找到該詞語,找到詞語後,還要將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找到,然後反復的讀。當然,有時僅讀一句話可能還不夠,這就需要去讀更多的話,這樣才能找到這個詞語的意思。並且,老師在教學時,對於一些很難的詞語,要學會用生活中的事例將其通俗化,簡單化。

(二)替代法
有時,一些詞語的意思很難判定,反復讀它所在的句子也難判定,這時,我們可以採用「替代法」來解決,這一方法對形容詞尤其管用。替代法是指當一個詞語很難說出它的意思時,我們可以先不看這個詞語,而是根據全文,用另外的語言(一句話或詞語等)去替代它,只要與全文表達的意思不矛盾、把它與「詞語」所在的句子連起來讀的通順,那麼,這句話就是這個詞語在本文的意思。當然,這需要在正確理解全文的基礎上進行。這也正說明「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對理解全文有重要的作用。
教學案例一:
有一篇描寫灕江的短文,第一句話是:「我的家鄉有一條美麗的灕江」,然後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講灕江的美。文章最後:灕江的景色「美不勝收」……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美不勝收」的意思。
對於這道題,可以採用「替代法」,按下面步驟進行:
(1)先暫不看這個詞語,則該詞語所在的句子就只剩下:灕江的景色( )
(2)本文主要描寫灕江的景色,我們就該自問:「灕江的景色到底怎樣呢?」
(3)從文章一開始就知道灕江美麗,學生讀了全文後也很容易知道灕江景色美,這時,我們把「美」放到括弧中去,就變成「灕江的景色(美),與全文不矛盾,因此,就能判定「美不勝收」的意思與「美」相關。
(4)如果只寫一個 「美」 字,顯得不夠理想,我們只需加一些修飾詞:「非常,特別」,該詞語的意思就是:「非常美,特別美」。
(5)強調其在文中的意思:本文指「灕江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特別的美」。學生理解到這個程度就很不錯了,我們不能苛求。

(三)搭配法
搭配法是同學們根據已擁有的知識,根據詞語搭配規律判斷某個詞語後面該搭配什麼,如生活 ,可以表示兩種情況:好或者不好。
舉例說吧,如:
蟋蟀和別的動物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們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們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卧室。

聯繫上下文理解「隨遇而安」,作者從、、這三個方面寫了它不肯隨遇而安。 這道題目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解釋「隨遇而安」,《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是: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顯然這樣的解釋不是學生聯繫上下文所能感悟到的。即便是學生在考題中寫出了《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隨遇而安」的准確解釋,教師也不能完全判其為「正確」。那是因為: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了詞語的意思,這只是淺層次的學習,而深層次的學習則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談出自己的理解,況且題目中已經明確地要求學生要「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完成此題,首先要「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既然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則更多地還是要強調學生的自主感悟,通過閱讀這段話中的一詞一句,將句子聯系起來去思考,來談自己所理解的「隨遇而安」的意思。這才是詞語教學的歸宿與落腳點。

3.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詞語10個(要最難的,不要出了第一單元就行了)按要求解釋加點字的成語(難的)

常用成語解釋
和藹可親——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唉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後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黯然失色—— 黯然:暗淡的樣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澤、光彩
慷慨激昂——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安步當車—— 安步:慢步行走。以慢步行走當作坐車
安之若素—— 素:平常。指身處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
B

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縱橫捭闔—— 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
略見一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個方面,斑:斑紋
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碑:紀功碑。
並行不悖—— 彼此同時進行,不相妨礙
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篳路藍縷—— 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
剛愎自用—— 固執己見,對阻止、勸告或建議不耐煩
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
明辨是非—— 明確地分辨是與非。形容判斷力強
按部就班—— 「按」本作「案」。部:門類。班:次序。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後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
不寒而慄——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不孚眾望—— 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令人信服
不負眾望—— 不辜負群眾的期望。負:辜負
不三不四—— 不想這個不像那個。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遺餘力—— 遺:留下。不留下剩餘的力量。指毫無保留地使出一切力量
不落窠臼—— 窠臼:老套子。比喻有獨創性,不落俗套
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或地位、輩分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
不可開交—— 開交:結束,解決。形容無法擺脫或不能了結
不刊之論—— 刊:修改。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脛而走—— 脛:小腿。走:跑。沒有腿而能夠跑。比喻事物用不著推行就能到處流傳
斑駁陸離—— 斑駁:多種顏色夾雜在一起的樣子。陸離:色彩繁雜、變化多端的樣子。形容色彩錯雜不一
別出心裁——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
別具一格—— 格:風格。另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
包羅萬象—— 包:包括。羅:網羅。萬象:各種景象。形容內容非常豐富,應有盡有,無所不包
博聞強識——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C

層出不窮—— 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沒有窮盡
瞠目結舌——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時語塞。形容驚駭的樣子
縱橫馳騁——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放開馬快跑。 形容往來賓士,沒有阻擋,也指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相形見絀—— 互相比較之下,一方顯得很遜色
川流不息—— [行人、車馬等] 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地行進
窮奢極侈—— 極端奢侈,也說「窮奢極欲」
鞠躬盡瘁—— 不辭勞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措手不及—— 來不及處理
處心積慮—— 存在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痴心妄想—— 根本辦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實際的希望
蠢蠢欲動—— 蠢蠢:蟲子爬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緩慢行動。也比喻敵人或壞分子准備進行活動
車水馬龍—— 車像流水,馬如游龍。形容車馬來來往往的熱鬧景象
差強人意—— 差:尚,稍微。強:振奮。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錯綜復雜—— 錯綜:縱橫交錯。形容頭緒很多,情況復雜
當仁不讓—— 當:面對。仁:正義之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後以「當仁不讓」表示應做之事,就應積極主動去做,不能推託
出爾反爾—— 原指你怎麼對人行事,人也怎麼還報你。現多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觸類旁通—— 觸:接觸。通:通曉。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規律或知識,就能夠以此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
誠惶誠恐—— 誠:實在。惶、恐:害怕。非常驚慌害怕,也指心中驚恐不安
粗茶淡飯—— 簡單的、粗劣的飯食。形容清苦的生活
躊躇滿志—— 躊躇:得意的樣子。形容從容自得、心滿意足

D
殫精竭慮—— 用盡精力和心思。殫:竭盡
簞食壺漿—— 指百姓犒勞歡迎軍隊。簞:盛飯的竹器。壺:盛水器。漿:米湯
大顯身手—— 身手,本領、才能。充分地顯示出自己的才能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指見多識廣、懂得大道理的人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後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隊伍人少但強而有力
獨樹一幟—— 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創造獨特風格,自成一家
燈紅酒綠—— 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後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鼎力相助——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多用於求人相助時的客氣話
動輒得咎—— 輒:就。咎:罪過。一有舉動就會獲罪或受到責備
得不償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E

耳濡目染—— 濡:沾染。因經常聽到看到而不知不覺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 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耳提面命—— 命:教導。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F

流言蜚語——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發憤圖強—— 振作起來,謀求強盛
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決不後退。比喻決心戰斗到底
肺腑之言—— 謂由衷而發的真話
名副其實—— 名稱與實質相合一致
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返璞歸真—— 璞:樸素。歸:回到。真:純真。去掉外表的裝飾,返回到質朴、純真的狀態
鳳毛麟角—— 鳳毛:鳳凰的毛。麟角: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匪夷所思—— 匪:平常。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紛至沓來—— 接連不斷地到來
付之一笑—— 付:交給。用一笑來對待,表示毫不介意
風聲鶴唳(li)—— 形容驚慌疑懼,自相驚擾
附庸風雅—— 附庸:依附,追隨。風雅: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大雅》、《小雅》,後泛指有關詩文方面的事。指為了假充斯文而與名士結交,從事文化活動
反躬自問—— 躬:身體。回過來責問自己

G

亘古未有—— 從古到今從未有過
沽名釣譽—— 沽:買。釣:騙取。用某種手段騙取名譽
事必躬親—— 凡事都親自去做
蠱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顧影自憐—— 顧盼自己的身影,獨自可憐嘆惜。形容身世悲涼、失意
陰謀詭計—— 想達到某種目的的壞計謀、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計劃;尤指不懷好意或應受指責的奸計
光怪陸離—— 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樣式多。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姑息養奸—— 姑息:無原則的寬容。養奸:助長壞人壞事。由於無原則的寬容而助長惡人做壞事
甘之如飴(yi)—— 飴:麥芽糖。像飴糖那樣甜美。比喻甘願承受艱難困苦
官樣文章—— 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做樣子給人看的虛文濫調
功敗垂成—— 垂:接近,將要。事情在將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含惋惜意
姑妄言之—— 姑:姑且。妄:隨便。指姑且隨便說說,未必一定有理或可信
過猶不及—— 過:過分。不及:不夠。事情做的過了頭就像做的不夠一樣,都不合適

4.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四字成語的解釋(包括成語中單個字的解釋)

一成不變yīchéngbùbiàn
[釋義] 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版變或固守陳法。
[語出權] 《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正音] 一;不能讀作「yì」。
[辨形] 成;不能寫作「誠」。
[近義] 原封未動
[反義] 千變萬化 瞬息萬變 變幻莫測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否定句。一般作謂語。

5. 一年級到六年級成語及解釋

1.歡聲雷動: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呼的動人場面。
2.欣喜若狂: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示例:全班同學~,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學慶祝。
3.載歌載舞: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示例:春節晚會上,穿著節日盛裝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載歌載舞,歡慶節日。
4.燈火輝煌:形容夜晚燈光明亮的繁華景象。
5.春暖花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示例:~,我帶著孩子們在田園里做活。
6.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出處: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7.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8.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示例:北國依然春寒料峭,南國卻已~了。
9.精衛填海: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10.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示例: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的精神。

6. 六年級草原四字成語解釋

《草原》一課中的成語有:翠色慾流、一碧千里、襟飄帶舞

1、翠色慾流

解釋:翠綠的顏色好像就要流淌出來一樣,形容綠到了極致。

讀音:cuì sè yù liú。

引證:老舍《草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例句:你看那楊樹剛長出嫩葉,翠色慾流,惹人喜愛。

2、一碧千里

解釋: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形容在一個十分廣闊的范圍內全是綠色。

讀音:yí bì qiān lǐ。

引證:老舍《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例句:看著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我的心情豁然開朗。

3、襟飄帶舞

解釋:衣襟和裙帶隨風舞動。

讀音:jīn piāo dài wǔ。

引證:老舍《草原》:「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例句:海風吹過岸邊,婆娑的綠樹迎風搖曳,海邊的人襟飄帶舞。



(6)六年級解釋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擴展閱讀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已選入人教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一課、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課。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描寫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

作者在最後引用了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抒發了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和對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全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大草原十分美麗,作者對此贊嘆不已。

第二部分(2~4自然段),熱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快要離開了,大家十分不舍。

7. 小學生六年級成語解釋丶造句

1. 一擁而入:體育場的大門剛一打開,球迷們就一擁而入。

2. 怒氣沖沖:沖沖:感情激動的樣子。形容非常生氣。《不知為什麼,他怒氣沖沖地走進了教室。》

3. 聚精會神:聚、會: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4. 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說話。《在路口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老人,坐在那裡自言自語。》

8. 六年級語文單元考試的題型有基礎知識、還有什麼

生字類考題
1、讀准字音:主要是對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讀音要能夠辨別清楚,防止混淆。特別是多音字,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和不同的詞義確定讀音。我們課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積累,了解它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讀什麼音。有些漢字讀音完全相同,我們稱它們為同音字。同音字雖然音同,但字形和字義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區分。

【常見題型】
(1)多音字組詞。
(2)選擇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3)給一個音節寫出3個(或若干個)以上的漢字。

2、認清字形:漢字的筆畫比較復雜,要認清字的形體,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以及間架結構,要注意區別形近字,做到書寫正確。形近字是指形體相似、差別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個別部件易混淆,如「辯」和「辨」;有的是結構單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筆形易混,如「見」和「貝」;有的是筆畫多少、長短易混,如「末」和「未」。區別形近字,我們要養成一絲不苟的好習慣,從字音、字形、字義上仔細區別。

【常見題型】
(1)寫出漢字的筆畫(或筆順)。
(2)按漢字的結構要求寫字。
(3)加(或換)偏旁組字再組詞
(4)選字填空。
(5)區別形近字組詞。
(6)找出錯別字並改正。
(7)把下面繁體字的簡化字寫出來。

3、理解字義,會查字典:不同的漢字表達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義,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表達的意思也不同。我們要能夠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字義。我們還要能運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數筆畫查字法」來熟練地查字典,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字義,正確用詞,提高我們的識字能力。

【常見題型】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2)讀一讀,給句子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字義。
(3)根據一個字的不同意思組詞。

詞語類考題

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是我們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一)我們要正確地認讀和書寫學過的詞語,懂得意思,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

中高年級的學生,尤其要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及同一詞語的不同含義,才能准確地使用詞語,也才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理解詞語不能靠死記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詞典得到確切的解釋外,還可以採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把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一絲不苟」。「苟」就是「馬虎」,「一絲不苟」就是「一點也不馬虎」。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富裕」就是「富足」。還有的詞可以用簡潔的語言作解釋。如「慷慨」就是「情緒激昂的樣子」。

3、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義。

4、注意詞的褒貶義。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判斷詞的感情色彩。如,「果斷」和「武斷」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驕傲」則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見題型】
(1)給帶點字寫出(或選擇)正確的解釋。
(2)一詞多義。
(3)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或是同一個詞語的不同意思)
(4)判斷詞語的感情色彩。(或按詞語的感情色彩分類。)

(二)我們要能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

漢語詞彙豐富多彩,它的特點之一就是近、反義詞很多。近義詞中,意義完全相同的叫等義詞。辨析近義詞,要注意:

1、分辨意義上的細微差別。有的是詞義范圍大小不同,如「戰斗」和「戰爭」;有的是詞義輕重不同,如「優秀」和「卓越」。
2、分辨色彩上的細微差別。有褒貶之分;書面語和口語之分。
3、分辨用法上的細微差別。有些通常固定地和某些詞語搭配,如「簡單」和「簡朴」,「簡朴」可以和「作風」搭配成「作風簡朴」,而不大和「簡單」搭配成「作風簡單」;有些在適用的對象上有上、下之分,如「愛護」則多是上對下,「關愛」則都可以用。

辨析反義詞時要注意:
(1)詞義是同一范圍。
(2)詞性要相同。
(3)有的反義詞有一個,有的反義詞不只一個。

【常見題型】
(1)寫出近義詞(或反義詞)。
(2)找出句子中的近反義詞。
(3)選詞填空。

(三)要會正確地搭配詞語,給詞語歸類。

詞語搭配的基本要求是准確。在搭配時,除了要注意詞語的搭配是否符合習慣,還要注意近義詞意思上的細微差別。做詞語歸類時關鍵要讀讀這些詞語,想想這些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分為哪幾類,再按照一定的類別一個個地寫。

【常見題型】
(1)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2)將前後搭配得當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3)選擇正確的詞語。
(4)將下列詞語分類。
(5)按要求寫詞語。
(6)畫出不是同一類的詞語。
(7)按順序排列詞語。

(四)要能正確使用成語。

成語是我們五年級同學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認真掌握課文中的一些成語,還要注意課後的積累,做到不僅會寫成語,不寫錯別字;知道成語的來源(古代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古代詩文、人民群眾的口語)、意思,尤其是其中一些關鍵字的意思;還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常見題型】
(1)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2)根據意思寫成語。
(3)解釋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
(4)判斷成語是否正確,並改正。
(5)區分成語的感情色彩。
(6)寫近義、反義成語。
(7)將成語按要求歸類。
(8)按要求寫成語(如按來源寫,按季節寫,按數字寫等)
(9)寫出成語中的故事、主人翁等。

句子類考題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學習句子是進行閱讀、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學會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對於含義深刻的句子,要體會所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們要能正確地用詞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為四種類型: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按照句子的結構,又可分為單句和復句等。在單句中,我們要知道區別什麼是完整的句子;在復句中,我們要知道前後兩個句子是什麼關系,該用什麼合適的關聯詞。

句子常見的練習有以下幾種: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給定的詞語或關聯詞,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變換句式。通常要求變換的句式有:「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敘述和間接敘述;陳述句和反問句。做這樣的練習,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確是要變換什麼;二要注意變換後的句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問句時,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詞加強語氣,「難道不」、「怎麼會」等;四要改後認真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是否符合我們的語言習慣,有沒有漏寫某些內容,寫錯別字等。

3、擴句和縮句。擴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幹詞;其次,在主幹詞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語,修飾詞語可以添加一處或多處,只要合適就行;再者,把擴好的句子讀一讀,看是否通順,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縮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麼」或者「什麼」「怎麼樣」兩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幹詞;再次,去掉修飾的詞語,把主幹詞語連成完整的句子。擴句和縮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對症下葯。常見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1)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語,或缺謂語,或缺賓語)→添加缺少的成分
(2)用詞不當(如,近義詞或關聯詞用錯)→換合適的詞語
(3)搭配不當(如,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語言習慣)→改成合適的搭配
(4)語序混亂→調整語序
(5)前後矛盾→改或刪
(6)重復羅嗦→刪
(7)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錯誤,或是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
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對句子的改動一定要小,有時句子的毛病不只一處,要仔細分辨,還要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改完後認真讀一讀,檢查檢查。

5、句子的修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反問。每一種修辭手法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要注意的是:
(1)區分比喻和擬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兩類事物,通常有比喻詞(當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類的詞,但不是比喻句,我們要仔細辨別);擬人是把事物當人來寫,要有人的動作、表情、語言。
如,「小鳥在歌唱。」是擬人句,而「小鳥像個歌唱家。」則是比喻。
(2)誇張既有誇大也有縮小,但要注意必須以生活真實為基礎,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進行,才會使人覺得自然合理。
(3)排比注意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片語或句子,且意思相聯、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大體相當。
(4)設問和反問要注意區別。設問和反問都有明知故問的特點,但設問是自問自答,答案在問題外;反問是問而不答,答案就在問句中。
我們應該多讀讀課文中運用修辭手法描寫的句子,體會它們的用法,並背誦積累下來。

6、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讀懂文章的基礎。句子有難易之分,難懂的句子大致有這樣幾類:內容距離生活實際遠的;結構較為復雜的;含義比較深刻的;對表達文章情感、思想有較大作用的。理解這些句子,一要主動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關鍵詞語,聯繫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對整個課文的內容、情感的理解聯系起來。

7、整理句序。這要求將一些順序混亂的句子,按正確的順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以准確表達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意圖。做這類練習,可以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1)仔細閱讀每句話或每組句子,理解它們的主要內容。
(2)綜合各句的意思,想想這句話主要說的是什麼內容。
(3)想想全段的內容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順序的依據。如:按事情發展順序,還是時間順序;是方位,還是總分等。
(4)按確定的順序排列。
(5)按排好的順序仔細讀幾遍,看排得對不對,如果發現問題就進行調整,直到排得通順連貫為止。

9. 六年級解釋下列加點字注音h並解釋詞語的意義

jiong 第三聲 風格十分的不一樣,相去甚遠。
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形容非常美妙,沒專有什麼可以比得上屬它。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認為當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qin 四聲 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lai 四聲 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
ao 二聲 遠游;漫遊
璀璨 cui can 三聲和四聲 意為形容光彩奪目,非常絢麗.
gui 一聲 形容異常美麗,可與玫瑰相媲美。

10.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窮人 這篇課文中的詞語的解釋

舒適: 舒服,安適。
憂慮:擔憂,思慮。
抱怨:指埋怨,一般指對事情不滿。
寡婦:指死去了丈夫的婦女。
蜷縮: 身體彎曲的縮著。
顧惜: 顧全,愛惜。
自作自受: 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擔後果。
忐忑不安: 形容人心神不定。
心驚肉跳: 形容擔心禍患臨頭,害怕不安。
洶涌澎湃: 形容聲勢浩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