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寵什麼驚的成語

寵什麼驚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30 12:49:13

Ⅰ 驚成語有哪些

帶驚的成語有哪些

一鳴驚人、
驚濤駭浪、
驚弓之鳥、
大驚失色、
大吃一驚、
驚魂未定、
驚世駭俗、
驚心動魄、
貌不驚人、
石破天驚、
觸目驚心、
大驚小怪、
受寵若驚、
擔驚受怕

Ⅱ 驚的成語有哪些

匕鬯不驚 匕:羹匙;鬯:古時用鬱金草釀黑黍而製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憂,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
邊塵不驚 邊:邊境;驚:震動。比喻邊境安定無戰事
怵目驚心 驚:震驚。看見事態嚴重,心裡感到震驚
觸目驚心 觸目:眼睛看到;驚:震驚。看見某種嚴重情況而內心震驚。形容事態嚴重,引起震動
耽驚受怕 擔受驚嚇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大吃一驚 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驚才風逸 指驚人的才華像風飄逸
驚惶失措 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驚魂動魄 形容十分恐懼
驚喜交集 交集:交錯在一起。又吃驚,又高興
寵辱不驚 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寵辱若驚 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打草驚蛇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鴨驚鴛鴦 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大驚小怪 形容對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動魄驚心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狗吠不驚 吠:狗叫聲。狗偶爾的叫聲不會引起驚慌。形容社會太平安定。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雞犬不驚 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驚鴻艷影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驚天動地 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濤駭浪 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驚慌失措 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麼辦才好。
驚心悼膽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師動眾 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
驚猿脫兔 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驚愕失色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驚喜若狂 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驚世駭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驚喜欲狂 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於興奮的情壯。
驚魂未定 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驚心動魄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翩若驚鴻 比喻美女的體態輕盈。
肉跳心驚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石破天驚 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受寵若驚 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心驚膽戰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心驚肉跳 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相驚伯有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後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一鳴驚人 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語不驚人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一座皆驚 在座的人都感到驚奇。
游雲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自相驚憂 自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驚心奪目 指內心震動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見慣不驚 〖解釋〗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神色不驚 〖解釋〗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
被寵若驚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吃驚受怕 受驚駭。
打草蛇驚 見「打草驚蛇」。
打鴨驚鴛 見「打鴨驚鴛鴦」。
擔驚受恐 見「擔驚忍怕」。
膽喪魂驚 同「膽裂魂飛」。
吊膽驚心 猶言吊膽提心。
動地驚天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凍浦魚驚 指晉王祥卧冰求鯉事。《晉書·王祥傳》:「王祥字休徵,琅邪臨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葯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後因以「凍浦魚驚」為孝親之典。
憤風驚浪 狂風駭浪。
狗吠之驚 謂小驚憂。
鬼哭神驚 形容極度驚恐。
駭浪驚濤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駭目驚心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
鶴怨猿驚 形容對官場厭倦,有意歸隱的心情。
魂驚膽顫 形容驚恐萬分。
魂驚膽落 形容驚恐萬分。
魂驚魄落 形容極度驚恐。
魂驚魄惕 形容十分震驚。
雞犬無驚 見「雞犬不驚」。
驚才絕艷 見「驚才絕艷」。
驚采絕艷 謂文采驚人,辭藻華美。
驚耳駭目 耳聞目見後內心震驚。
驚風駭浪 喻使世俗震動、極不尋常。
驚風怒濤 喻生活中的艱辛險惡。
驚皇失措 同「驚惶失措」。
驚慌失色 見「驚惶失色」。
驚惶萬狀 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惶無措 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幺辦才好。
驚慌無措 同「驚惶失措」。
驚魂奪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驚魂落魄 同「驚魂喪魄」。
驚魂喪魄 形容十分恐懼。
驚魂攝魄 見「驚魂奪魄」。
驚魂失魄 同「驚魂喪魄」。
驚見駭聞 見「驚耳駭目」。
驚起梁塵 《太平御覽》卷五七二引漢劉向《別錄》:「漢興以來,善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後因以「驚起梁塵」形容歌聲高妙動人。
驚群動眾 見「驚師動眾」。
驚肉生髀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劉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
驚神破膽 形容極其恐懼。
驚神泣鬼 形容震動很大,十分感人。
驚世駭目 謂使世人見而驚奇。
驚世絕俗 謂卓絕特異,使世人震動。
驚世震俗 見「驚世駭俗」。
驚濤巨浪 同「驚濤駭浪」。
驚濤怒浪 同「驚濤駭浪」。
驚天地,泣鬼神 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驚喜交加 兩種事物同時出現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驚弦之鳥 見「驚弓之鳥」。
驚心悲魄 謂使人心中震動和悲哀。
驚心慘目 眼見之後內心震動,感到悲慘。
驚心褫魄 見「驚心喪魄」。
驚心怵目 同「驚心駭矚」。
驚心吊膽 形容十分害怕或擔心。
驚心吊魄 見「驚心動魄」。
驚心駭目 同「驚心駭矚」。
驚心駭神 謂內心感到十分震驚。
驚心駭矚 謂看到後內心感到震驚。
驚心裂膽 見「驚心破膽」。
驚心破膽 謂內心十分震驚、恐懼。
驚心喪魄 亦作「驚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懼。
驚心眩目 震動人心,耀人眼目。
驚愚駭俗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驚。
狼顧麕驚 比喻驚恐萬狀。
雷驚電繞 雷鳴電閃。比喻落筆如飛的筆畫。
鸞跂鴻驚 比喻書法筆勢飛舉之態。
妙語驚人 妙語:有深意或動聽的語言。絕妙動聽的語言令人吃驚。
鳥驚鼠竄 見「鳥駭鼠竄」。
鳥驚魚駭 像鳥、魚那種受驚的樣子。
鳥驚魚潰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鳥驚魚散 見「鳥散魚潰」。
拍案驚奇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嘆。明末凌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鵲反鸞驚 同「鵲返鸞回」。
失驚打怪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失驚倒怪 猶失驚打怪。驚恐;慌張。
天驚石破 形容巨響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驚。
聞寵若驚 猶言受寵若驚。
心驚膽顫 見「心驚膽戰」。
心驚膽寒 同「心驚膽戰」。
心驚膽裂 同「心驚膽戰」。
心驚膽落 同「心驚膽戰」。
心驚肉戰 見「心驚肉跳」。
躭驚受怕 猶言擔受驚嚇。
眩目驚心 使人眼花心驚。
一坐皆驚 見「一坐盡驚」。
一坐盡驚 謂滿座皆驚服。
魚驚鳥散 見「魚潰鳥散」。
猿驚鶴怨 猿猴驚恐,鶴哀怨。形容凄涼悲哀的氣氛。多指因戰亂,人死於戰場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鶴怨」、「鶴怒猿啼」。
自相驚擾 自己人互相驚動,引起騷亂
匕鬯無驚 〖解釋〗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同「匕鬯不驚」。
擔驚忍怕 〖解釋〗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驚惶失色 〖解釋〗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肉顫心驚 〖解釋〗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肉跳神驚 〖解釋〗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虛驚一場
半夜敲門不吃驚 比喻沒有做過什麼虧心的事,心裡很踏實
半夜敲門心不驚 比喻沒有做過什麼虧心的事,心裡很踏實
又驚又喜 既驚訝又高興

Ⅲ 龐什麼什麼驚成語

寵辱不驚:【基本解釋】: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拼音讀法】專:chǒng rǔ屬 bù jīng

【使用舉例】:不過他經的大風大浪太多,雖未到~,名利皆忘的境地,卻已能不動聲色,淡然置之。(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近義片語】:置之度外

【反義片語】:患得患失、寵辱若驚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人豁達的性格

【成語出處】:晉·潘岳《在懷縣》詩:「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Ⅳ 被寵若驚字開頭的成語

驚天動地、驚弓之鳥、
驚濤駭浪、驚風怒濤、
驚慌失措、驚愕失色、
驚蛇入草、驚風駭浪、
驚惶失措、驚恐萬狀、

Ⅳ 寵什麼什麼驚成語

寵辱不驚 [chǒng rǔ bù jīng]
基本釋義
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內
褒義
出 處
《新唐書·盧承慶容傳》:「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寵辱若驚 [chǒng rǔ ruò jīng]
基本釋義
驚:驚惶不安。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出 處
先秦·李耳《老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Ⅵ 帶驚的成語有哪些

帶驚的成語有哪些? :
一鳴驚人、
驚濤駭浪、
驚魂未定、
驚世駭俗、
大驚失專色、
驚弓之鳥、
驚心動魄、屬
大吃一驚、
貌不驚人、
觸目驚心、
膽顫心驚、
打草驚蛇、
膽戰心驚、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驚天地,泣鬼神、
受寵若驚、
擔驚受怕、
驚天動地、
寵辱不驚、
石破天驚、
大驚小怪、
神驚鬼怕、
失之若驚、
受怕擔驚、
見善若驚、
得之若驚、
心驚膽懾、
驚猿脫兔、
心驚膽裂

Ⅶ 有驚和寵的成語

寵辱不驚
發音 chǒng rǔ bù jīng
釋義 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出處 晉·潘岳《在懷縣》詩:「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示例 不過他經的大風大浪太多,雖未到寵辱不驚,名利皆忘的境地,卻已能不動聲色,淡然置之。(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近義詞 置之度外
反義詞 患得患失 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
發音 chǒng rǔ ruò jīng
釋義 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出處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受寵若驚
發音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釋義 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出處 《老子》第十三章:「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省躬無有,被寵苦驚。」 受寵若驚的故事
近義詞 大喜過望
反義詞 麻木不仁

被寵若驚
發音 bèi chǒng ruò jīng
釋義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出處 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參法從,省躬無有,被寵若驚。」

聞寵若驚
發音 wén chǒng ruò jīng
釋義 猶言受寵若驚。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Ⅷ 寵什麼什麼驚的成語

寵辱不驚
寵辱若驚

Ⅸ 有寵和驚的成語

寵辱復不驚_【拼 音】:chǒng rǔ bù制 jīng【解 釋】:寵:寵愛;辱:羞辱.對受寵或受辱都不感到驚訝;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驚寵辱」.【出 處】:《新唐書·盧承慶傳》:「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示 例】:許多科技工作者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從不考慮個人得失;可謂~.

Ⅹ 帶驚的成語有哪些

驚、
石破驚、
鳴驚、
驚弓鳥、
驚魄、
驚濤駭浪、
寵辱驚、
觸目驚、
受寵若內驚、
拍案驚奇、
驚慌失措、
驚世駭俗容、
驚肉跳、
膽戰驚、
驚怪、
翩若驚鴻、
打草驚蛇、
吃驚、
驚失色、
驚泣鬼神、
驚才絕艷、
驚惶失措、
驚恐萬狀、
怵目驚、
膽顫驚、
擔驚受怕、
驚魂未定、
矯若驚龍、
寵辱若驚、
寵若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