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眼腮耳熱成語

眼腮耳熱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16:21

⑴ 腮耳有什麼成語

【撾耳撓腮】:zhuā ěr náo sāi,撾:敲擊。敲敲耳朵,撓撓臉頰。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窘態。
【搔頭抓耳】:sāo tóu zhuā ěr,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作謂語、賓語、狀語;指焦急的神態。
【抓耳搔腮】:zhuā ěr sāo sāi,形容焦急、苦悶,生氣時想不出辦法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麼辦才好的樣子。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焦急、生氣、心亂等。
【撓腮撧耳】:náo sāi juē ěr,抓搔腮頰,揪扯耳朵。形容慌亂焦急。作賓語、狀語;指慌亂焦急。
【撧耳揉腮】:yōng ěr róu sāi,形容焦急無計的樣子。同「撧耳撓腮」。作賓語、狀語;指焦急無計的樣子。
【撾耳揉腮】:zhuā ěr róu sāi,撾:敲擊;揉:來回擦或搓。抓抓耳朵,搓搓臉頰。形容窘迫的樣子。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窘態。
【抓耳撓腮】:zhuā ěr náo sāi,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焦急、生氣、心亂等。
【撧耳頓足】:yǎn ěr dùn zú,用手抓耳,以腳頓地。形容束手無策。作謂語、狀語;用於人的困境。
【抓腮挖耳】:zhuā sāi wā ěr,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麼辦為好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用於處事。
【爬耳搔腮】:pá ěr sāo sāi,指急切無奈的樣子。作定語、狀語;指人的神態。
【扒耳搔腮】:pá ěr sāo sāi,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作定語、狀語;指人的神態。
【撧耳撓腮】:juē ěr náo sāi,形容焦急無計的樣子。作賓語、狀語;指焦急無計的樣子。
【耳不離腮】:ěr bù lí sāi,兩種關系十分接近、親密。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頓足搓手】:dùn zú cuō shǒu,頓:以腳扣地;搓:手相摩。形容著急惋惜的樣子。作謂語、狀語;指著急的樣子。

⑵ 帶耳的成語有哪些

耳濡目染、交頭接耳、耳聽八方、面紅耳赤、忠言逆耳。
1、耳濡目染
【解釋】: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自】: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譯文】: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2、交頭接耳
【解釋】:交頭:頭靠著頭;接耳:嘴湊近耳朵。形容兩個人湊近低聲交談。
【出自】: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譯文】:不許頭靠著頭湊近低聲交談,不許大聲喧嘩。
3、耳聽八方
【解釋】: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警。
【出自】: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十六回:「為將之道,須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譯文】:為將之道,必須要眼觀四處,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
4、忠言逆耳
【解釋】: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出自】:韓非子·戰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葯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譯文】:良葯苦口,而智慧的鼓勵而喝的,知道他進入而已自己病了;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而第二主聽的,知道他可以獲得成功的。
5、面紅耳赤
【解釋】:臉比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出自】:朱熹·宋《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譯文】:現在的人有點小利與害,就到了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幾乎沒有喜怒。

⑶ 抓耳撓腮類的成語

深思熟慮 [shēn sī shú lǜ]
[解釋] 反復深入地考慮。
搓手頓腳 [cuō shǒu dùn jiǎo]
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

⑷ 什麼耳什麼腮的成語

抓耳撓腮
【解釋】: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示例】: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眉花眼笑。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
【近義詞】:搓手頓腳、心急火燎、無可如何
【反義詞】:鎮定自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形容人焦急、生氣、心亂等神情

⑸ 抓耳撓腮 成語

【成語來】抓耳撓腮

--------------------------------------------------------------------------------

【拼音】源zhuā ěr náo sāi

ZDIC.NET 漢 典 網

【解釋】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示例】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眉花眼笑。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

【近義詞】搓手頓腳、心急火燎、無可如何

【反義詞】鎮定自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形容人焦急、生氣、心亂等神情

⑹ 成語什麼耳什麼腮

扒耳搔腮_成語解釋
【拼音】:pá ěr sāo sāi
【釋義】: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出處】: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於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⑺ 與「耳」有關的成語

  1. 面紅耳赤、

  2. 耳聰目明、

  3. 掩耳盜鈴、

  4. 震耳欲聾、

  5. 耳熟能詳、

  6. 抓耳撓腮、

  7. 充耳不聞、

  8. 交頭接耳、

  9. 洗耳恭聽、

  10. 俯首帖耳、

  11. 耳濡目染、

  12. 如雷貫耳、

  13.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14.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15. 肥頭大耳、

  16. 隔牆有耳、

  17. 耳目一新、

  18. 歷歷在耳、

  19. 不堪入耳、

  20. 忠言逆耳、

  21. 掩人耳目、

  22. 耳不離腮、

  23. 耳聞不如面見、

  24. 言猶在耳、

  25. 袖手充耳、

  26. 賃耳佣目、

  27. 三耳秀才、

  28. 酒酣耳熱

  29. 耳聽心受、

  30. 雙珠填耳、

  31. 耳食之徒、

  32. 苦口逆耳、

  33. 耳順之年、

  34. 垂頭塞耳、

  35. 稗耳販目、

  36. 發明耳目、

  37. 撾耳撓腮、

  38. 耳不忍聞、

  39.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40. 耳鬢廝磨、

  41. 牆風壁耳、

  42. 盜鍾掩耳、

  43. 目達耳通、

  44. 疾雷不及塞耳、

  45. 屬垣有耳、

  46. 掩耳而走、

  47. 黃耳寄書、

  48. 屬人耳目、

  49. 善言不入耳、

  50. 接耳交頭、

  51. 耳虛聞蟻、

  52. 悅人耳目、

  53. 廢耳任目、

  54.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55. 帖耳俯首、

  56. 抓頭挖耳

  57. 耳口相傳、

  58. 眩目震耳、

  59. 舌敝耳聾、

  60. 鼎鐺有耳、

  61. 耳鬢相磨、

  62. 傾耳戴目、

  63. 兩豆塞耳、

  64. 方面大耳、

  65. 耳熱眼花、

  66. 附耳射聲、

  67. 耳視目聽、

  68. 耳目喉舌、

  69. 嵬眼澒耳、

  70. 迅雷不及掩耳、

  71. 眼花耳熱、

  72. 嵬目鴻耳、

  73. 耳目眾多、

  74. 三日耳聾、

  75. 耳聾眼黑、

  76. 口耳並重、

  77. 馬耳春風、

  78. 秋風過耳、

  79. 口耳之學、

  80. 濯纓洗耳、

  81. 在人耳目、

  82. 發皇耳目、

  83. 褎如充耳、

  84. 耳聞眼睹


⑻ 含耳成語有哪些

面紅耳赤、
耳聰目明、
掩耳盜鈴、
震耳欲聾、
耳熟能詳、
抓耳撓腮、
充耳不聞、
交頭接耳、
洗耳恭聽、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貫耳、
掩人耳目、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肥頭大耳、
耳目一新、
歷歷在耳、
隔牆有耳、
忠言逆耳、
不堪入耳、
稗耳販目、
耳聞不如面見、
耳食之徒、
屬人耳目、
善言不入耳、
迅雷不及掩耳
耳不離腮、
言猶在耳、
三耳秀才、
袖手充耳、
酒酣耳熱、
耳聽心受、
賃耳佣目、
掩耳而走、
發明耳目、
垂頭塞耳、
耳順之年、
耳不忍聞、
苦口逆耳、
雙珠填耳、
目達耳通、
疾雷不及塞耳、
屬垣有耳、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眩目震耳、
撾耳撓腮、
盜鍾掩耳、
牆風壁耳、
耳視目聽、
耳目眾多、
帖耳俯首、
耳鬢廝磨、
鼎鐺有耳
傾耳戴目、
馬耳春風、
耳虛聞蟻、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耳鬢相磨、
過耳春風、
黃耳寄書、
抓頭挖耳、
耳口相傳、
舌敝耳聾、
方面大耳、
眼花耳熱、
接耳交頭、
耳聾眼黑、
雙豆塞耳、
嵬眼澒耳、
耳提面命、
逆耳忠言、
廢耳任目、
三日耳聾、
口耳之學、
悅人耳目、
兩豆塞耳、
耳熱眼花、
不絕於耳、
附耳低言、
清耳悅心
嵬目鴻耳、
口耳並重、
拭目傾耳、
耳後生風、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當耳邊風、
東風射馬耳、
褎如充耳、
道聽耳食、
發皇耳目、
亂人耳目、
眼瞎耳聾、
耳目喉舌、
傾耳側目、
耳聞不如目見、
濯纓洗耳、
秋風過耳、
附耳密談、
疾雷不暇掩耳、
妥首帖耳、
附耳低語、
以耳代目、
過耳之言、
聊復爾耳、
隔窗有耳、
順耳悅目、
耳目股肱
耳食之言、
黃耳傳書、
賴有此耳、
六耳不同謀、
西風貫驢耳、
言不入耳、
垂首帖耳、
逆耳利行、
附耳射聲、
瞽曠之耳、
撾耳揉腮、
耳熱眼跳、
耳聞眼睹、
挖耳當招、
在人耳目、
疾雷不及掩耳、
豁人耳目、
耳聽八方、
法不傳六耳、
過耳秋風、
庸耳俗目、
春風不入驢耳、
佯打耳睜、
東風吹馬耳、
撧耳頓足、
耳聾眼花、
躡足附耳
伏首帖耳、
耳不旁聽、
口耳相傳、
傾耳拭目、
搔頭抓耳、
垂耳下首、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言提其耳、
捷雷不及掩耳、
耳軟心活、
出口入耳、
洗耳投淵、
面命耳訓、
耳目之欲、
傾耳注目、
耳聞則誦、
洋洋盈耳、
風吹馬耳、
耳滿鼻滿、
傾耳而聽、
杜耳惡聞、
頓足捩耳、
耳邊之風、
目擊耳聞、
長目飛耳、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禾頭生耳
側耳傾聽:
眼跳耳熱: 眼皮跳動,耳朵發熱。指內心感到不安
眼瞎耳聾: 看不見也聽不到。比喻對周圍情況完全不了解
袖手充耳: 袖手:藏手於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聞不問,漠然置之
危言逆耳: 正直的規勸聽起來不順耳。
嵬目鴻耳: 猶言動人觀聽。同「嵬眼澒耳」。
嵬眼澒耳: 猶言動人觀聽。亦作「嵬目鴻耳」。
挖耳當招: 見別人舉手挖耳朵,卻誤以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屬人耳目: 屬:集中在一點。指引人注意。
舌敝耳聾: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搔頭摸耳: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塞耳盜鍾:
竊鍾掩耳:
竊鍾掩耳: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欺欺人
牆風壁耳: 牆透風,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耳提面訓:
耳根清浄:
盜鍾掩耳:
稗耳販目: 比喻見聞淺薄的人
在人耳目: 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後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屬垣有耳: 有人靠著牆偷聽。
遮人耳目: 遮:遮掩。遮掩他人視聽。指玩弄手法,掩蓋真相。
遮掩耳目: 指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抓耳搔腮: 形容焦急、苦悶,生氣時想不出辦法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麼辦才好的樣子。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褎如充耳: 褎:常帶笑容。面帶笑容,塞耳不聞。
以耳代目: 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掩耳盜鍾: 捂住耳朵偷鍾。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掩耳盜鍾:

⑼ 帶腮和耳的成語

抓耳撓腮
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

抓耳搔腮
形容焦急、苦悶,生氣時想不出辦法的樣子。也形容高興得不知怎麼辦才好的樣子。
扒耳搔腮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爬耳搔腮
指急切無奈的樣子。

撓腮撧耳
抓搔腮頰,揪扯耳朵。形容慌亂焦急。

⑽ 帶耳和腮的成語

抓耳撓腮
撓: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幫子。形容心裡焦急而無法可想的樣子。
耳不離腮
接近,親密
撾耳撓腮
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撾耳揉腮
搓搓臉頰。形容窘迫的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