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賓和禮的成語

帶賓和禮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1 08:28:23

㈠ 帶「賓」字的成語有哪些

  1. 相敬如賓xiàng jìng rú bīn :形容互相尊敬。

出自: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

2.賓隨主便bīn suí zhǔ biàn:形容有禮貌。

3.賓至如歸bīn zhì rú guī :形容溫馨像家裡一樣。

出自: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壞晉館垣》:「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形容客人到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裡一樣。形容招待客人親切周到。

4.賓客盈門bīn kè yíng mén :形容好客客人多。

出自:

《舊唐書·竇威傳》:「時諸兄並以軍功緻仕通顯,交結豪貴,賓客盈門,而威職掌閑散。」

5.賓朋滿座bīn péng mǎn zuò :形容盛大客人多。

㈡ 帶兵和禮的成語

先【禮】後【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解 釋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專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它強屬硬手段解決。
用法
作謂語、賓語、分句;指辦事方法巧妙
近義詞
先文後武
反義詞
突然襲擊、不宣而戰

㈢ 帶禮的成語有哪些

彬彬有禮、
禮賢下士、
禮尚往來、
分庭抗禮、
先禮後兵、
克己復禮、
以禮相待、
禮儀之專邦、
來而不往非禮屬也、
傲慢無禮、
禮輕情意重、
頂禮膜拜、
博文約禮、
禮義廉恥、
敦詩說禮、
儉不中禮、
以禮悔禍、
磕頭禮拜、
詩禮之訓、
言之有禮、
情禮兼到、
禮度委蛇、
詩禮傳家、
禮奢寧儉、
詩禮人家、
至心朝禮、
導德齊禮、
衣冠禮樂、
焚香禮拜、
各不為禮

㈣ 帶禮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一:分庭抗禮[ fēn tíng kàng lǐ ]
1. 【解釋】:庭:庭院;抗禮:平等行禮。原指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現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
2.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3. 【示例】:知縣此番便和他~,留著吃了飯,叫他拜做老師。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二:先禮後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
1. 【解釋】: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2.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3. 【示例】:你這~方法實在高明。
三:彬彬有禮[ bīn bīn yǒu lǐ ]
1. 【解釋】: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2. 【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
3. 【示例】: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三回
四:以禮相待[ yǐ lǐ xiāng dài ]
1. 【解釋】:用應有的禮節接待。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九回:「趙樞密留住禇堅,以禮相待。」
3.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五:禮賢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
1. 【解釋】: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2. 【出自】:《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聖人垂訓;驕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書·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3. 【示例】: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

㈤ 帶禮和兵的成語

先禮後兵
發音復 xiā制n lǐ hòu bīng
釋義 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示例 你這先禮後兵方法實在高明。
近義詞 先聲奪人
反義詞 突然襲擊

㈥ 禮和賓能組什麼成語

哀告賓服拼音:
āi
gào
bīn

解釋:
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回示依服、服從。後泛指答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願意服從。
出處: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見他慌悚躊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賓服。」
用法:作謂語;表示服從
詞性:貶義成語
近義詞:跪地求饒

㈦ 要大量帶有"禮"字或"和"字的四字成語!

您所查詢的關鍵詞 為:【 禮 】

成 語 釋 義
知書達禮 有文化,懂禮貌。
以禮相待 禮:禮儀;待:對待。用應有的禮節來對待別人
先禮後兵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克己復禮 克: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
詩禮之訓 子女遵承父親的教誨。
詩禮之家 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禮義廉恥 有禮節,講道義,尚廉潔,知羞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准和規范
禮儀之邦 禮儀:禮節和儀式;邦:國家。指講究禮節和儀式的國家
禮賢下士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來而不往非禮也 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禮尚往來 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禮崩樂壞 指封建禮教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儉不中禮 指節省太過而不合於禮
博文約禮 博: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分庭抗禮 原指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現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
長齋禮佛 長齋:終年吃素。形容信佛修行,常年吃齋念佛
頂禮膜拜 虔誠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導德齊禮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傲慢無禮 指態度傲慢,不講禮貌
傲慢少禮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卑禮厚幣 恭敬的禮節,豐厚的財帛。比喻聘請人員的鄭重殷切。
卑辭厚禮 卑:謙抑。指言辭謙遜,禮物豐厚
彬彬有禮 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愛禮存羊 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

您所查詢的關鍵詞 為:【 和 】

成 語 釋 義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
遠來和尚好看經: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政通人和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心平氣和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一唱一和 :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一倡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時和年豐 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一團和氣 ;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曲高和寡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塤篪相和 :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隨聲附和 和:聲音相應。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說。
民和年豐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惠風和暢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琴瑟調和 :比喻夫妻恩愛。
渾俗和光 :比喻不露鋒芒,與世無爭。也比喻無能,不中用。
此唱彼和 :這里唱,那裡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和風細雨 :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鸞鳳和鳴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舊時常用於祝人新婚。
和而不同: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和而不唱 贊同別人的意見,不堅持自己的說法。
和璧隋珠 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和藹可親 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和顏悅色 臉色和靄喜悅。形容和善可親。
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
和氣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和氣生財 指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
和盤托出 和:連同。連盤子也端出來了。比喻全都講出來,毫不保留。
和睦相處 彼此和好地相處。
和光同塵 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和衷共濟 衷:內心;濟:渡。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春風和氣 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彼唱此和 比喻一方倡導,另一方效仿
彼倡此和 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地利人和 表示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基礎。
風和日暖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風和日麗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艷麗。
趁水和泥 趁:乘便。利用現成的水來攪泥。比喻乘機行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