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閱讀理解中成語如何解釋

閱讀理解中成語如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17:27

Ⅰ 管莊子刺虎閱讀理解可以概括什麼成語

最正確的就應該是坐山觀虎鬥
其他的確實可以是鷸蚌相爭
坐收漁利之類的了!

Ⅱ 在一棵樹上的兩種果實的閱讀理解中可以概括出一個六字成語叫什麼

兩家人和諧相處,種了一棵樹,卻能吃到兩種果實。

Ⅲ 走近德國人閱讀中一語不發,不理解可以換成哪個成語

一語不發,可以換:充耳不聞,一聲不吭
不理解,可以換:大惑不解,迷惑不解

Ⅳ 語文 在閱讀理解上最常用的詞或成語有哪些

該句話「抒發了」作者的情感,「照應」了主題,「闡明」、

Ⅳ 行測備考:187條公考言語理解高頻成語

2018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於2017年12月10日上午11點結束,經考生回憶,相較往年,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比較常規,考查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文章閱讀四大題型,文章閱讀仍作為區別題型僅在副省級試卷中出現。
一、邏輯填空高頻成語再現
邏輯填空依然考查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兩大考點,考查的詞語類型包括實詞和成語,特別是成語,今年又出現了很多的高頻成語,如密不可分、交相輝映、休戚與共、兢兢業業、適可而止等。
二、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常規考查
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的考查和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以主旨觀點題為主,其他題型涉及細節判斷題、承接敘述題等。考查的材料內容包括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
語句表達仍考查語句銜接和語句排序兩種。
三、文章閱讀篇幅加長,閱讀量有所增加
2017國考文章閱讀作為區別題型出現在副省級考試中,2018年延續去年,副省級仍考查兩篇文章閱讀,文章材料均為科技類文章,包含「基因」、「第六感」等科技素材。但和去年相比,文章篇幅明顯長於去年,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閱讀量,增加了此題型的難度。從具體的考查內容來看,涉及語段銜接題、細節判斷題等題型,特別是細節類題目考查近5題,由此可看出文章閱讀的命題特點——主要考查考生對細節信息的把握能力以及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

Ⅵ 大仲馬,小仲馬的閱讀理解出自哪個成語

騎馬尋馬
qí mǎ xún mǎ
【解釋】比喻已經有了好處,還要去謀另外的好處。

【出處】清·李寶嘉專《官場現形記》第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實收,他自然照應我。彼時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里頭了。」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事

【近義詞】騎馬找馬、騎驢覓驢

Ⅶ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成語 成語在漢語家園中具有獨特的魅力,在人們口頭和書面表達中具有

1.解釋說明
2.一是群眾口頭流傳下來的,二是來自古代寓言,三是來自歷史故事,四是出自古代詩文。
3.四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多字。
4.天南地北、出生入死、舍己為人、東張西望、左思右想、同甘共苦、橫七豎八、歡天喜地。

Ⅷ 看什麼書可以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很多成語還有古語都不理解

摘要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學實踐中,需注意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方式多記、多讀、多練、多積累。
關鍵詞 訓練語言 閱讀理解 能力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中考語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題目,且所佔分值比較高,它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所以,要提高中考語文成績,就必須對學生加強閱讀訓練,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只有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才能在中考中應答自如,立於不敗之地。閱讀是一個綜合的內化過程,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行為習慣對閱讀效果至關重要。該閱讀是增長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先生曾提到語文學習的三點經驗:閱讀能力的培養靠「讀」,文章靠「寫」,還應「背誦」。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多記,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在語文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更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子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和訓片語,如不掌握詞彙,就無法讀懂文章,更別提寫作了。為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我注意讓學生平時多背多記,為培養學生興趣,還開展了課外閱讀小組、課堂朗誦比賽、成語故事大賽等系列活動,把讀書放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地有趣的活動中進行,更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二、引導學生多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有所得,讀有所悟,不讀怎能有所得,怎會有所悟。閱讀理解能力要注意通過大量的精讀和泛讀來逐步提高。精讀,即仔細地讀。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不是來講書的,尤其不是來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話,把白話翻成另外一種白話的,他的任務在指導學生的精讀,見不到處給他們點明,容易忽略處給他們指出,需要參政比較處給他們提示。當然遇到實在搞不明白處,還是給他們講解。」課文教學就是精讀,目的是掌握語言『知識,訓練語言基本技能,掌握文章結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因此,在提倡學生多讀的同時,我還要求他們做好讀書筆記,定時檢查,讓班內的學生互相交流讀書心得,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 悉心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的讀書方法
1、瀏覽法。瀏覽就是粗略地讀、快速地讀,瀏覽法適用於上義所說的泛讀。
2、跳讀法。指的是讀一篇文章、一本書或一張報紙的時候,有必要地進行選擇性閱讀。這種方法重在「為我所用」,而且又能保證學牛的閱讀量。
3、精讀法。「精讀」與第一種方法的「瀏覽」相對,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精讀所適用的方法,就是對所選好的書或者其他讀物反復地讀、仔細地讀、動腦筋地讀,要對所閱讀的材料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掌握其思想內容以及表達方法,進而對它進行分析、評論,從而達到能夠舉一反三,再舉一反三的理解程度。
4、猜讀法。就是拿到書或是其它的讀物時,看到名稱先猜想一下書或材料的內容、結構等,這樣的猜讀重在節約時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四、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讀書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每天又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供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如果讀書再沒有目的和計劃,就會使寶貴的閱讀時間得不到充分地有價值地利用。
中學生的閱讀應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出發點: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於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利於彌補自己的弱點,有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
安排閱讀計劃時要注意:
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例如,讀一些與課內學習有關的科技史,人物傳記,這樣有助於提高課內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學習的內容,使思維更加活躍。圍繞自己的愛好或特點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一個愛好理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到閱覽室讀有關的報紙雜志,一個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去讀各種文學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文學名著。至於課外書的選擇,可以請教老師,請教高年級的優秀生或同班的同學,也可以請教家長。把他們的好經驗學過來,實在是一種省時間的好辦法,選好一本書,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書選好了,再把讀書的時間分配好,不僅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不至於沖擊課內的學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習中的弱點就可以得到彌補,個人的特長就可以得到發展,既促進了課內的學習,又豐富了課外的精神生活。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常常看一些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五、讓學生多做閱讀理解練習題,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技巧
我特別注意發揮閱讀理解練習題和閱讀理解測試題的作用,在不斷的聯系中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近年來,存不同程度的測試中,閱讀理解部分所佔的分值越來越高,不僅是在閱讀上要求高了,「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我們閱讀文章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活動,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去有意識的培養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方式去多記、多讀、多練、多積累;以貼近學生生活、喜聞樂見、難易適度為原則,讓他們在閱讀中充分感受到愉悅;讀後『F確引導他們寫讀書筆記,探討讀書心得。長此以往,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Ⅸ 處處留心皆學問 閱讀題答案: 先說說 胸有成竹 這個成語的來歷再找出文中的其他成語

出 處
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其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選自《東坡文集》卷四十九)

意思是畫竹子之前心中先要有竹子,現在的意思是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計劃。

處處留心皆學問,事事練達即文章。實際上,世事都是如此。只要肯當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我們周圍時常有不少人抱怨整天和工作打交道,怎麼能夠學到工作以外的知識呢?如果這樣想,那就有失偏頗。工作是個特定的環境,但工作本身並不局限。從事鐵路崗位各個工種都有,車、機、工、電、輛各個系統又有各自的細分崗位。每個崗位只要留心,總有學問可學。列車員按說只在車廂的流動小天地里為旅客服務,表面看起來工作性質似乎也很單一、單調,但往深層看,流動的車廂是一種流動的文化,列車員的服務品質、內涵無不通過一點一滴折射出鐵路整個行業的整體風范和素質,一列車就是一扇窗口、一道風景,是鐵路精神文明建設的外延和企業文化的縮影。列車員如果站在這樣的高度去認識和看待自身崗位,就能從平凡工作中、「車廂之外」學到許多不平凡的本領,並著力從不平凡的本領中提高自身素質。正因為如此,不少窗口單位紛紛向航空學習取經,產生了較好的示範效應。青島客運段的「海之情」、北京西站的「036」、太原站的「史改梅服務組」、杭州客運段的「西子號」、京津城際列車動車組等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與其自身注重學習密不可分,更與「處處留心」精心雕琢緊密相關。

學問不只在崗位,也不只在書本。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感覺到的東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陳雲同志也說過:「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只要我們處處多留心、事事多上心、時時多用心,就總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擷取朵朵浪花,甚至在生活的夾縫里覓到春光、找到閃光點,總能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上獲得真知。這就要求我們不讀死書,讀活書,注重在「無字句處」做文章,善於在「詩外」下苦功夫,不拘泥於就事論事,而是到廣闊的天地里去探尋。高鐵時代為每一名有志於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增長才乾的幹部職工提供了涉獵學問的廣闊舞台,只要我們甘當「有心人」,就能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喜歡的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因為這句話說出了書對人們的重要性和作用,讓我懂得了要多看好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因為在書的大山中,只有勤奮學習才會登上頂峰,出人頭地,在學習的大海中遨遊我們要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Ⅹ 空城計閱讀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加點成語讓你體會到什麼

我這幾天閱讀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讀歷史學成語》,這本書上有許多生僻字,我就查字典認讀、理解成語後面的背景和來歷。自己覺得很有收獲,在星期六上完日語課後,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吃飯,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飯,一邊開始了有意思的歷史、成語討論:
「爸爸,我看到書上有個成語『千金買笑』,這個成語講的是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她非常美卻不愛笑,周幽王非常苦惱。虢石父建議周幽王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來搏褒姒一笑,周幽王就聽信了這個話。烽火點燃時,諸侯紛紛帶兵跑來救援,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狼狽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大喜,經常點燃烽火來戲弄諸侯。因為他把軍令當兒戲,拿國家安危開玩笑,失信於民,最後就亡國了。」爸爸吃驚地看著我說:「菲菲竟然能把成語講得這么清楚呀!」媽媽說:「你真棒!媽媽知道『烽火戲諸侯』,卻不知道這後面的歷史故事呢!」媽媽接著說:「沒有原則的溺愛嬌慣,屬於是非不分;有句俗話『嬌子如殺子』,你成長中有錯誤就要及時指出,否則百害無一利。」我笑著叫道:「老媽!你真是什麼時候都不忘說教呀!」
我又對爸爸說:「爸爸,我覺得姜子牙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釣魚用直鉤子而且沒有魚餌,這叫『願者上鉤』;另外他的妻子馬氏在他落魄時嫌他窮、嫌他沒出息,離開了他,當姜子牙受到重用時,她又苦苦糾纏想回來。姜子牙把水壺里的水潑到地上,讓馬氏收起來就允許她回來。可是馬氏趴到地上只捧起一堆泥漿,這叫『覆水難收』。」
「你真棒!講的很詳細呢!」爸爸媽媽一起誇我。
「爸爸,我們中國朝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秦朝還是唐朝?我知道唐、宋、元、明、清呢!」我又問道。
「寶貝兒,你剛才講的周幽王是周朝人;姜子牙是商朝人。周朝、商朝歷史比秦朝和唐朝要早得多。我國的朝代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爸爸給我耐心地講著。
「哇!你好厲害呀,老爸!你給我講的真清楚!怪不得媽媽說你是咱們家最有學問的人呢!」我連連「拍馬屁」,引來了爸爸媽媽一陣笑聲!
我發現讀書討論特別有意思:可以加深讀書印象、對書中的知識了解更多;一家人享受飲食的美味又收獲了知識的營養,真是其樂融融呀!
http://www.pequip.com.cn/a/201312/265373242.html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