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中考語文成語常見錯誤類型

中考語文成語常見錯誤類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29:23

① 中考語文關於成語和病句的選擇題(有答案具體講解的)

1.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得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進行修改病句訓練的目的是認清寫句子時容易犯的錯誤,使自己少寫和不寫病句,把意思表達得明確、通順。
本年級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殘缺:這種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聲歌唱。」同學們知道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什麼」,後一部分說的是「是什麼」、「做什麼」或「怎麼樣」,這兩個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復:這種句子是前邊說了一個意思,後邊又重復說一遍,意思重復了。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這里「不正確」和「錯別字」意思一樣,連著用就顯得重復多餘。
(3)用詞不當:這種句子是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用錯了近義詞等,造成詞不達意,違反了句子的結構規律。如:「同學們熱心歡迎新老師。」「熱心」一詞的意思是:有熱情、有興趣、肯盡力,用在「歡迎」前面顯然不合適。
(4)詞序顛倒:詞序是詞語在句子中排列的順序,這種順序反映了詞語在詞句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每一個詞語在語言結構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詞序不當的毛病。如:「今年的麥子豐收在望,長勢喜人。」小麥長勢喜人,才能豐收在望,詞序顛倒了就不符合客觀規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驟。
(1)讀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確定病症。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於哪種類型的病句。
(3)對症下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後,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麼、添上什麼、更換什麼,然後動手改病句。
(4)仔細檢查,完成練習。讀修改後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殘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個部分。如:「放聲歌唱。」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誰」,所以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修改的辦法是補上這一部分,可改為:「同學們放聲歌唱。」
(2)修改意思重復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個部分的意思是重復多餘的。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顯然「不正確」重復了「錯別字」的含義,修改的辦法是把「不正確」或「錯別」去掉一個,保留一個,成為:「我把不正確的字改正過來了。」或者:「我把錯別字改正過來了。」
(3)修改用詞不當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使用不當,以及錯誤的性質(用錯了近義詞,范圍使用不當,詞語搭配不當)。如:「小剛十分愛護時間。」「愛護」的意思是:愛惜並保護,用在「時間」前面不恰當,可改用「愛惜」(意思是因為重視而不糟蹋),成為:「小剛十分愛惜時間。」
(4)修改詞序顛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的位置錯了,如:「我們討論了並且聽了校長的報告。」讀句子後就能發現先討論報告再聽報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後順序的,必須是先聽報告再討論報告,成為:「我們聽了並且討論了校長的報告。」

② 中考語文:容易用錯的90個成語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結果,弄得這些詞彙大大背離了原始意義,甚至驢唇不對馬嘴,乃至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長期的、集體的以訛傳訛,逐漸掩蓋了成語的本來面目。其實,這種近乎數典忘祖的無知,絕不應聽之任之,約定「俗」成。姑且挑選八個最常見的「攔路成語」,以饗親愛的博友。恐怕至少有12億中國人,沒資格百分之百地跨過去。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倖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氣轉涼」;後人竟望文生義,愣說成「盛夏時節,天上下火」為啥天太熱?原來「太有柴」了。)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歷的五月黃昏,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豳風》里這兩句話說:「天氣越來越涼了,該做棉衣服了。」
(2)娑婆世界(佛教名詞,常被生吞活剝地改裝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教主即釋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凈土」的對立面,這里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另一層意思,指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在污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來風(原指有根有據的事兒,結果被篡改成了捕風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說瞎話」。)這個成語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因為枳樹(枳)彎曲(句),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築巢;由於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呢。白居易詩中准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按此解釋,「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有來由。所以,以「空穴來風」比喻不存在和沒影兒的事,是不夠妥當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確有來頭,則比較恰當。
(4)床笫之私(床笫,是個迷人雙眼的「馬甲」,很容易誤作「床第」。雖然兩者模樣酷似,可惜,後者根本不是中國話對不起,俺眼神兒不好。)床,好解釋;笫(讀作「子」),指「墊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鋪。引申為夫妻之間的語言或房事。但換上「床第」這套「馬甲」,就什麼「講兒」也沒有了。
(5)黃花(指「過時之物」。或許有人覺得,「」哪裡不過時?「」才過時哩,便想當然地篡改成了「黃花」誰下的命令?憑啥愣改呀?)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黃花蝶也愁。」黃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
(6)美輪美奐(只形容建築之美,如今,被濫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電台、電視台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張嘴就來,出口成錯錯了也不改,臉皮就是厚。)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檀弓下》:晉文子趙武家裡新落成一所房屋,晉國大夫張老去祝賀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輪,是古代的一種圓形高大的谷倉。這個成語指高大的意思,專門形容房建築屋高大華麗。現在?連唱歌跳舞、喝酒吃飯都「美輪美奐」了,上哪兒說理去?
(7)振聾發聵(本意是聲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誤作聽力下降,像個呆頭呆腦的聾子把醉漢弄醒?把醒漢弄醉?甭官怎麼說,先把意圖鬧清楚;否則,幹完活兒,准挨大嘴巴。)這個成語的出處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裡,他寫過《隨園詩話補遺》,卷一中有句話:「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聵,耳聾。「振聾發聵」,即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8)始作俑者(原指做壞事,引領歪風邪氣的「第一人」,現在,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英雄」,起碼也是開先河的任務看來,「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腦袋上。嘗嘗鮮兒吧您吶。)出處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制的俑人。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這是理所當然的」貶義詞「。

③ 中考語文:成語錯誤類型

成語的意蘊是約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語中的語素還含有生僻的古義,這就造成了理解的難度。如果不仔細辨析語素意義,則容易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

例: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④ 中考語文50個出錯率最高的成語

1、首當其沖【拼音】: shǒu dāng qí chōng 【解釋】: 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出處】: 《漢書·五行志下》:「鄭當其沖,不能修德。」 【誤用】:許多電視節目、雜志書籍都在亂用,以為是第一個做事的人。 2、萬人空巷【拼音】: wàn rén kōng xiàng 【解釋】: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出處】: 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誤用】:如果單憑字面理解,許多人都會誤以為是形容人少冷清。 3、七月流火【拼音】: qī yuè liú huǒ 【解釋】: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歷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指夏去秋來,寒天將至。【出處】: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誤用】:很多人都認為是形容天氣炎熱。 4、 不以為然【拼音】: bù yǐ wéi rán 【解釋】: 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出處】: 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誤用】:常誤用為不放在心上。 5、不刊之論【拼音】: bù kān zhī lùn 【解釋】: 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故中興難於創業,是謂不刊之說」。【誤用】:許多人都以為是不能刊登的文章。

⑤ 中考語文基礎:成語運用中的語法錯誤方法

不當拆分造成誤用

成語的意義不是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整體,隨意地拆分,會造成運用的錯誤。

⑥ 求中考語文的所有易理解錯、難以理解的詞語和成語

八年級下文言文

1、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四肢)
同捨生皆被綺綉(「被」通「披」,穿著)
與之論辨(「辨」通「辯」)
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板印書籍(「板」通「版」,雕版)
已後典籍皆為板本(「已」通「以」,以後)
文理有疏密(「文」通「紋」,紋理)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止」通「止」,只,僅)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通「又」,有)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選)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
才美不外現(見通現,表現)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疑問)

2、 古今異義
走送之(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是:古義這,此;今義判斷動詞)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趨:古義為奔向;今義趨向)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假:古義為借;今義與「真」相對)
不敢出一言以復(再: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一次)
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但,古義為只;今義為轉折連詞)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聞:古義指聽;今義是用鼻子嗅)
雖人有百手(雖:古義為即使,假設連詞;今義為雖然,轉折連詞)
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股:古義指腿;今義指臀部。走:古義指跑;今義指行走)
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冒:古義指蒙、蓋;今義指冒出)
葯稍熔(葯:古義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臘等物;今義指病的葯品)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布衣:古義指平民;今義指衣服的一種)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曾:古義為尚、還;今義為曾經)
其兩膝相比者(比:古義為挨著;今義為比較)
高可二黍許(許:古義為左右;今義為答應或表猜測)
嘗貽余核舟一(嘗:古義為曾經;今義為嘗試)
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指琴、瑟、簫、笛等管弦樂器,文中指演奏的聲音,今義指絲綢和竹子)
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指身體;今義指形狀、樣子)
一食或盡粟一石(或:古義為有時,有的人;今義為或者)

3、 詞類活用
手自筆錄(手、筆:名詞作狀語,動手、用筆)
主人日再食(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余則蘊袍敝衣處其間(袍、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蘊袍敝衣)
是可謂善學者矣(善: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擅長)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活用為動詞,掛在腰間。)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擅長)
不能名其一處也(名:名詞活用為動詞,說出)
會賓客大宴(宴:名詞用作動詞,舉行宴會)
婦撫兒乳(乳:名詞用作狀語,餵奶)
婦手拍兒聲(手:名詞用作狀語,用手)
遙聞深巷中犬吠(遙:形容詞作狀語,遠遠地)
用訖再火令葯熔(火:名詞用作動詞,用火烤)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名詞用做動詞,出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形容詞做動詞,成為靈驗的水)
苔痕上階綠(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長到,蔓上)
無絲竹之亂耳(亂:形容詞用作動詞,使……亂)
無案牘之勞形(勞:形容詞用作動詞,使……勞累)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辱:形容詞做動詞,辱沒)
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做動詞,吃盡)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用做動詞,鞭打)
食之不能盡其材(盡,使動用法,使……盡)

八年級上
1、通假字
聖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
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
乃記之而去(去:古義為離開;今義為到……去)

2、古今異義
寡人反取病焉(病:古義指辱;今義為疾病)
王曰,何坐(坐:古義指犯罪,今義為坐下)
3、詞類活用
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那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爬行那樣)
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
心樂之(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九年級上
便要還家(要:)
謫(發閭左謫戍漁陽)
唱(為天下唱)
以(固以怪之)
披(身披堅執銳)
千轉不窮(轉:)
百廢具興(具:)
屬予作文以記之(屬:)

古今異義
鮮美、
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不足、
如此、
越明年(明年:)
屬予作文以記之(作文:)

3、詞類活用:
天下苦秦久矣(苦,名詞活用為動詞,苦於……)
失期,法皆斬(法,名詞作狀語,依法)
乃丹書帛曰(丹,名詞作狀語,用丹砂)
置人所罾魚腹中(罾,名詞用作動詞,用網捕)
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狐,名詞作狀語,像狐狸一樣。)
夜篝火(篝,名詞活用作動詞,用籠子罩著)
尉果笞廣(名詞活用作動詞,用竹板打)
功宜為王(功,名詞作狀語,按功勞)

詞類活用:
猛浪若奔(奔,動詞活用作名詞,奔馬)
互相軒邈(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比高遠)
百廢具興(廢:)
南極瀟湘(極: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直到)
山行六七里(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翼然臨於泉上者(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故自號曰醉翁也(號:名詞活用作動詞,起別號)
山水之樂(山水,名詞活用作動詞,欣賞山水、遊山玩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名詞活用作動詞,喝酒)
名之者誰(名詞活用作動詞,命名)

七年級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歸取之(反:)
略無闕處(闕: )
土人謂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練(伏: )

2、古今異義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及: )
是吾劍之所從墜(是:指示代詞,這兒,今是判斷動詞)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於夏水襄陵(至於: )
沿泝阻絕(沿: 溯: )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為秋田之害(方: )
歲以大穰(歲: )
但逐層布板訖(但: )
匠師如其言(如: )
3、詞類活用: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師如其言(如: )

七年級下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處決如流(處決: )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齷齪: )
既薨(既: )
普明日復奏其人(明日: )
普顏色不變(顏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顯者刺(刺: )
池中奇峰絕壑(絕: )

3、詞類活用
亦荊吳形勝之最(最: 副詞用做名詞,最美的地方??)
富人於五所園也(園: )
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下: )

這些不知有木有用。

⑦ 中考語文:中考成語考題集解析大全

可以去買一本成語的解析呢,書店特別多

祝你中考如意,望採納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