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希望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帶希望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02 21:24:05

❶ 表示希望的成語是什麼

撥雲睹日 撥開雲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撥雲見日」。
出處:語出《晉書·樂廣傳》:「[衛瓘]見廣而奇之……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雲者也。』」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達到。沒有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不上。
出處:唐·柳冕《答衢州鄭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不吝賜教 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出處: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賜教的。」
不吝珠玉 吝:捨不得。不要捨不得好的東西。懇切希望別人給予指教的謙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恰好聽到樹上黃鶯巧囀,就對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將《滿江紅》調賦「鶯」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出處:宋·鄭樵《與景韋兄投宇文樞密書》:「蓋磁石取鐵,以氣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出處:《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大失所望 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處:《史記·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大勢已去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處: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大喜過望 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大喜若狂 高興得幾乎發狂。
馮驩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人馮諼(《史記·孟嘗君列傳》引作「馮驩」)為孟嘗君門客,不受重視。馮三彈其鋏而歌,一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三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一一滿足……。
馮生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參見「馮驩彈鋏」。
付之東流 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付諸東流 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觀化聽風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出處:《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顏師古註:「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了。」
貴不期驕 指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
出處: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孔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貴不召驕 指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
出處:唐·杜牧《岐陽公主墓誌銘》:「貴不召驕,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歡喜若狂 歡喜:高興的樣子。高舉得象發狂一樣。
出處:郭沫若《怎樣使雙十節更值得紀念》:「武漢三鎮的人真是歡喜若狂,一直熱鬧了一個通夜。」
黃台之瓜 黃台:指《黃台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出處:《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雲可,四摘抱蔓歸。』」
揮戈返日 將戈一揮,可以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後常用以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
回生起死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
驚喜交集 交集: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出現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四:「生聞之,驚喜交集。」
驚喜交加 兩種事物同時出現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四:「生聞之,驚喜交集。」
驚喜若狂 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護軍女》:「少年得其應答,驚喜若狂。」
驚喜欲狂 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於興奮的情壯。
出處:宋·洪邁《夷堅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驚喜欲狂,即與偕入室,夜分乃去。」
靜極思動 指生活平靜到了極點,就希望有所改變。亦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便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出處:清·曾樸《孽海緣》第七回:「正是靜極思動,陰盡生陽。」
枯骨生肉 猶言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冷水澆背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五回:「紅玉聽了,總如冷水澆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聲不得。」
冷水澆頭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同「冷水澆背」。
出處: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忽然聽得說太太來了,好一似——天雷霹靂,冷水澆頭。」
臨淵羨魚 淵:深潭;羨: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漢書·董仲書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弄瓦之喜 弄瓦:古人把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
出處:《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弄璋之喜 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出處:《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出處:明·張岱《魯雲谷傳》:「醫不經師,方不襲古,每以劫劑肊見起死回生。」
清塵濁水 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求之不得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後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處:《詩·周南·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如願以償 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裡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願以償之後,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
銳挫望絕 指受挫而希望破滅。
扇火止沸 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採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雙喜臨門 指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死骨更肉 猶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徒託空言 白把希望寄託於空話。指只講空話,而不實行。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豚蹄穰田 比喻所花費的極少而所希望的過多。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有一個農民,用一個小豬蹄祭神,祝莊稼豐收。
挖耳當招 見別人舉手挖耳朵,卻誤以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卧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萬死一生 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生命危險。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宋·陸游《晚泊》詩:「身游萬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望子成龍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寤寐求之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出處: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喜從天降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貴腳踏踐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喜見於色 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同「喜形於色」。
喜上眉梢 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覺喜上眉梢。」
喜行於色 高興顯現在臉上。
喜溢眉梢 形容人很快樂的精神。
喜逐顏開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悅,滿臉笑容。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學道看罷,不覺喜逐顏開,一天愁都沒有了。」
匣里龍吟 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後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克伐。未用之時,常於匣里如龍虎之吟。」
笑逐顏開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開:舒展開來。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欣喜若狂 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護軍女》:「少年得其應答,驚喜若狂。」
一線生機 線:微小;生機:生存的機會。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眾望所歸 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於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於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
周遊列國 周遊: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遊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後指走遍各地。
出處: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遊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不幸而言中 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卻被說准真的發生了。
出處:《孔子家語·辨物》:「賜不幸而言中,是賜多言。」
恨鐵不成鋼 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只為玉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死馬當活馬醫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葯,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出處:宋·集成《宏智禪師廣錄》卷一:「若恁么會去,許爾有安樂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馬醫去也。」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出處:《晚清文學叢鈔·中國現在記》第二回:「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出處:《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❷ 希望的詞是什麼意思

望 [xī wàng]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心裡想著實現某種事情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企望內 但願 冀望 巴望 希冀 希圖 心願容願望 期待 期望 夢想 渴望 理想 生機盼望 祈望 轉機 意望 期許 盤算
反義詞
失望 如願 絕望

❸ 冀是希望的意思的成語有什麼

匪匪翼翼 匪復匪:馬行制走不停的樣子;翼翼:有次序的樣子。形容車馬行走時陣容整齊、威武。
功薄蟬翼 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連枝比翼 比翼:比翼鳥,即鶼鶼。傳此鳥一目一翼,兩只必須並列在一起飛。比喻男女成雙成對。
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萬里鵬翼 比喻前程遠大。
為虎傅翼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為虎添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無翼而飛 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傳播開來。
小心翼翼 翼翼:嚴肅謹慎。本是嚴肅恭敬的意思。現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
燕翼貽謀 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後泛指為後嗣作好打算。
與虎添翼 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羽翼已成 鳥的羽毛和翅膀已長全。比喻力量已經鞏固。
垂頭搨翼 形容受挫後萎靡不振的樣子。
扶危翼傾 指在國家危殆將傾覆之時扶持之使安定。

❹ 表示希望的成語是什麼

撥雲睹日 撥開雲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撥雲見日」。
出處:語出《晉書·樂廣傳》:「[衛瓘]見廣而奇之……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雲者也。』」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達到。沒有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不上。
出處:唐·柳冕《答衢州鄭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不吝賜教 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出處: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賜教的。」
不吝珠玉 吝:捨不得。不要捨不得好的東西。懇切希望別人給予指教的謙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恰好聽到樹上黃鶯巧囀,就對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將《滿江紅》調賦「鶯」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出處:宋·鄭樵《與景韋兄投宇文樞密書》:「蓋磁石取鐵,以氣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出處:《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大失所望 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處:《史記·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大勢已去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出處:宋·朱熹《朱子諫類》卷五十一:「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大喜過望 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出處:《史記·黥布傳》:「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大喜若狂 高興得幾乎發狂。
馮驩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人馮諼(《史記·孟嘗君列傳》引作「馮驩」)為孟嘗君門客,不受重視。馮三彈其鋏而歌,一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三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一一滿足……。
馮生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參見「馮驩彈鋏」。
付之東流 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付諸東流 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出處:唐·高適《封丘作》詩:「生事應須南畝田,世事盡付東流水。」
觀化聽風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出處:《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顏師古註:「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了。」
貴不期驕 指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
出處:語本《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孔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貴不召驕 指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
出處:唐·杜牧《岐陽公主墓誌銘》:「貴不召驕,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歡喜若狂 歡喜:高興的樣子。高舉得象發狂一樣。
出處:郭沫若《怎樣使雙十節更值得紀念》:「武漢三鎮的人真是歡喜若狂,一直熱鬧了一個通夜。」
黃台之瓜 黃台:指《黃台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出處:《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雲可,四摘抱蔓歸。』」
揮戈返日 將戈一揮,可以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後常用以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
回生起死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
驚喜交集 交集: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出現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四:「生聞之,驚喜交集。」
驚喜交加 兩種事物同時出現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四:「生聞之,驚喜交集。」
驚喜若狂 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護軍女》:「少年得其應答,驚喜若狂。」
驚喜欲狂 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於興奮的情壯。
出處:宋·洪邁《夷堅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驚喜欲狂,即與偕入室,夜分乃去。」
靜極思動 指生活平靜到了極點,就希望有所改變。亦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便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出處:清·曾樸《孽海緣》第七回:「正是靜極思動,陰盡生陽。」
枯骨生肉 猶言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冷水澆背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五回:「紅玉聽了,總如冷水澆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聲不得。」
冷水澆頭 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同「冷水澆背」。
出處:清·丁耀亢《續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忽然聽得說太太來了,好一似——天雷霹靂,冷水澆頭。」
臨淵羨魚 淵:深潭;羨: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漢書·董仲書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弄瓦之喜 弄瓦:古人把瓦給女孩玩,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
出處:《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弄璋之喜 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出處:《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出處:明·張岱《魯雲谷傳》:「醫不經師,方不襲古,每以劫劑肊見起死回生。」
清塵濁水 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出處:三國魏·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求之不得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後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處:《詩·周南·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如願以償 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一回:「況且他家裡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願以償之後,賊人心虛,怕人議論,豈有不盡力推在醫生身上之理?」
銳挫望絕 指受挫而希望破滅。
扇火止沸 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採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雙喜臨門 指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死骨更肉 猶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徒託空言 白把希望寄託於空話。指只講空話,而不實行。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豚蹄穰田 比喻所花費的極少而所希望的過多。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有一個農民,用一個小豬蹄祭神,祝莊稼豐收。
挖耳當招 見別人舉手挖耳朵,卻誤以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卧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萬死一生 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生命危險。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宋·陸游《晚泊》詩:「身游萬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望子成龍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寤寐求之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出處: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
喜從天降 喜事從天上掉下來。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貴腳踏踐地,使下官喜從天降。」
喜見於色 內心的喜悅表現在臉上。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同「喜形於色」。
喜上眉梢 喜悅的心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覺喜上眉梢。」
喜行於色 高興顯現在臉上。
喜溢眉梢 形容人很快樂的精神。
喜逐顏開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悅,滿臉笑容。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學道看罷,不覺喜逐顏開,一天愁都沒有了。」
匣里龍吟 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後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克伐。未用之時,常於匣里如龍虎之吟。」
笑逐顏開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開:舒展開來。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欣喜若狂 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護軍女》:「少年得其應答,驚喜若狂。」
一線生機 線:微小;生機:生存的機會。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眾望所歸 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於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於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
周遊列國 周遊: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遊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後指走遍各地。
出處: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遊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不幸而言中 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卻被說准真的發生了。
出處:《孔子家語·辨物》:「賜不幸而言中,是賜多言。」
恨鐵不成鋼 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只為玉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死馬當活馬醫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葯,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出處:宋·集成《宏智禪師廣錄》卷一:「若恁么會去,許爾有安樂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馬醫去也。」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出處:《晚清文學叢鈔·中國現在記》第二回:「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出處:《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❺ 形容希望的成語是什麼

一廂情願:指單方面的願望或不考慮客觀實際情況的主觀意願。

事與願違:事情的發展與願望相反。指事情沒能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

非常抱歉,實在是找不到更符合你要求的成語了,就這兩個還有點接近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❻ 比喻希望的成語是什麼

1、救命稻草:藉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時希望抓住藉以活命的微小的東西。
2、挖耳當招:見別人舉手挖耳朵,卻誤以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3、冷水澆背: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4、馮驩彈鋏: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馮驩,即齊人馮諼。
5、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6、倉箱可期:倉箱:盛糧食的工具。糧倉有望裝滿。比喻豐收大有希望。
7、付之東流: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8、如願以償:償:實現、滿足。按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指願望實現。
9、臨淵羨魚:淵:深潭;羨: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10、彈打雀飛:彈:彈丸;雀:麻雀,山雀。彈丸射出去了,但小雀沒打著,飛走了。比喻希望落空,一無所獲。
11、死骨更肉:猶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12、鳳鳥不至:鳳鳥:指鳳凰,吉祥的象徵。鳳凰不來。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無希望。
13、枯骨生肉:猶言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14、來蘇之望:蘇:蘇息。從疾苦中獲得休養生息的希望。
15、萬死一生: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生命危險。
16、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17、覬覦之心:覬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指非分之想。
18、靜中思動:靜:平靜,靜止;動:變動。指在生活平靜中希望有所改變。也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就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19、但願如此:希望能這樣。多表示懷疑。
20、大失所望: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21、清塵濁水: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22、貴不期驕:指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
23、不吝珠玉:吝:捨不得。不要捨不得好的東西。懇切希望別人給予指教的謙詞。
24、徒託空言:白把希望寄託於空話。指只講空話,而不實行。
25、觀化聽風: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26、買菜求益:益:增加。象買菜一樣希望增加一點。比喻爭多賺少。
27、望子成龍:望:盼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28、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懷孕,從而得到名份上的兒子。
29、大喜過望: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30、匣里龍吟: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後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31、遷喬之望:喬:高。指高升的希望。
32、黃台之瓜:黃台:指《黃台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33、豚蹄穰田:比喻所花費的極少而所希望的過多。
34、莫可企及:企及:希望趕上。指沒有希望達到。
35、扇火止沸: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採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36、盡如所期:盡:完全。完全同所希望的一樣。指事情的結果與當初預料的完全一樣。
37、寤寐求之: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38、付與東流:付:交給;東流:向東的河流。扔在東流的江河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
39、起死回骸:使死人或死東西復活。形容醫術高明。比喻挽救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情。
40、揮戈返日:將戈一揮,可以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後常用以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
41、回生起死: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42、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43、撥雲睹日:撥開雲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www.lz13.cn)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撥雲見日」。
44、付諸東流: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45、大勢已去: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46、不吝賜教: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
47、銳挫望絕:指受挫而希望破滅。
48、令人羨慕:指讓人愛慕,欽慕,希望自己擁有。
49、窺覦非望:窺覦:伺機行動;非望:非分的希望。尋找實機實現非分的希望。舊時多指謀求帝位。
50、人心思治:心:指願望;治:社會局勢安定,得到治理。民眾都希望國家安定。
51、馮生彈鋏: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52、靜極思動:指生活平靜到了極點,就希望有所改變。亦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便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53、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後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54、不可企及:企:希望;及:達到。沒有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不上。
55、物望所歸:物:指人,公眾;物望:眾人的希望。形容眾人所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形容流水的成語

❼ 代表希望的詞語是什麼

代表希望的詞語
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有這些鳳凰涅盤,浴火重生 希冀,初升的太陽,曙光 ,新芽,沙漠中的湖水,黑夜中的燈光,雪地里的火苗,

❽ 希望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什麼

希望 [xī wàng]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心裡想著實現某種事情
近義詞專
企望屬 但願 冀望 巴望 希冀 希圖心願 願望 期待 期望 夢想 渴望理想 生機 盼望 祈望 轉機 意望期許 盤算
反義詞
失望 如願 絕望
網路釋義
「希望」,心中最真切的幻想、盼望、期望、願望。期望達到的某種目的或出現的某種情況。
英文翻譯
hope

❾ 形容有希望的成語是什麼

蓬蓬勃勃 朝氣蓬勃 生氣勃勃 生機勃勃 欣欣向榮
方興未艾 蒸蒸日上 朝氣勃勃 如日方升 日升月恆
旭日東升 旭日初升 死而復生 起死回生 死而復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