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偃師的成語

帶偃師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3 00:42:18

⑴ 看圖猜成語一個遷一個邁

看圖猜成語一個遷一個邁——千變萬化。

千變萬化
qiān biàn wàn huà
【解釋】形容變化極多。
【出處】《列子·周穆王》:「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史記·賈誼列傳》:「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景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變;不能讀作「piàn」。
【辨形】化;不能寫作「話」。
【近義詞】變化莫測、瞬息萬變
【反義詞】一成不變、依然如故
【辨析】~和「變化多端」都可形容「變化很多;很大」。但~偏重於變化的次數極多;而「變化多端」偏重變化多而沒有頭緒的規律。
【例句】世界上各種事物的發展;雖然~;但都有它自己的規律;都是可以被認識的。
【英譯】unendingchanges
【成語故事】周穆王到西部去巡視,途中遇到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名叫偃師。周穆王問他:「聽說你是一個很能乾的工匠,你到底有些什麼本領,偃師回答說:「君王叫我造什麼,我就能造出什麼。現在我已造了一個東西,就請您先看看這個東西吧。」第二天,偃師帶了一個假人來見穆王;並說:「這是我造的能歌善舞的假人,它能為君王表演歌舞。」
偃師按了一下假人的下巴,它就唱起歌來,這歌的旋律很悅耳。偃師又按了一下假人的手臂,它就隨著歌聲,跳起合乎節奏的舞來,表演的動作和姿態千變萬化。
表演結束後,穆王叫偃師把假人拆開一看,裡面有肝、膽、心、肺、腎、胃、腸等,但它們都是用皮、木、膠、漆和各色顏料製成的;筋絡、骨頭、皮膚、牙齒、頭發等,也都是假的。拆完後,偃師又把這些東西重新裝上去。裝完後,假人眨了眨眼,又變成可以活動的「人」了。心臟取出來,它就不能開口說話了;取出它的肝臟,它的雙眼就看不見東西了;把腎拿走,它就不能走路了。
看到這里,穆王贊嘆道:「啊,人——是多麼靈巧神妙啊,簡直可以跟創造萬物的天帝相比了!」

⑵ 千變萬化的成語典故

【出處】: 《列子·周穆王》:「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史記·賈誼列傳》:「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
據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日行千里,深受寵愛。他非常喜歡遊玩,曾經接受西王母的邀請,參加過瑤池盛會。
一天,周穆王從崑山返回合山,途中聽說有個叫偃師的人,手藝精巧,製作的動物能叫會跑。他有些不大相信,立即召見偃師,問:「聽說你能造出各種精巧的玩意,拿出一件,讓我看看。」
第二天,偃師帶上木頭雕成的假人拜見穆王。穆王看這些假人的五官齊全,眉毛鬍子像真人一模一樣,覺得很吃驚。
穆王問偃師:「你雕的這些人都能動嗎?
偃師說:「不但能動,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樣。」
穆王說:「讓他們表演起來,我看比真人差多少。」
偃師用鼓聲指揮木頭人開始動作。木頭人按著鼓聲的節奏,別開陣勢,進行攻守,但見木頭人手執刀槍劍棍攻殺、防守,進退有序,一會排成一字長蛇陣,忽然又變成十面埋伏,繼而化作九宮八封陣、六花陣、七星陣、八門陣,陣勢千變萬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繚亂,非常高興。他覺得如此新奇的玩意不讓妃子欣賞一番,實在有些遺憾,於是命令宮女請妃子一同觀看。
成語示例
1、官場中的事,千變萬化,那裡說得定呢。——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
2、同此一理,改革的大原則既已確定,具體的措施、手法自可各顯神通,千變萬化。
3、由於人類行為千變萬化,極其復雜,給動機研究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例句 該wayanad從峰頂千變萬化的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Thekaleidoscopicview of wayanad from the top of the peak is breathtaking. 自然千變萬化的物像,總有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來去歸途。
The myriads ofchangesof natural image, there is always an invisible line, pulling back home. 探照燈和焰火使得天空的顏色千變萬化。
The search lights and the fireworks made the sky akaleidoscopeof colour. 重心保持平衡,與千變萬化的主要障礙.
Maintaining balance with the centre of gravityeverchangingis the primary obstacle. 在至今完成的幾百個作品中,懂得在千變萬化的設計中融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生活質素,並力求通過使用新穎材料營造特別的效果和氛圍。
In the several thousands of works completed hitherto, he is good at blending advanced technology into thekaleidoscopicdesigns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strives for creating special effect and atmosphere by using new materials.

⑶ 有關偃師的典故

偃師歷史故事之薛瑄:剛正廉潔薛夫子
在我市薛姓家譜中,記錄有一位祖籍偃師的學者薛瑄。薛瑄(1389-1464年),字德溫,號敬軒,明代思想家,著名理學大師,河東學派創始人,曾任大理寺正卿、禮部侍郎、翰林院學士等職。
薛瑄自幼聰明,過目成誦。十二歲作詩賦,後拜著名理學家魏希文、范汝舟為師,「盡焚所作詩賦」,潛心研究理學,造詣很深。永樂十八年(1420年),薛瑄河南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官拜御史。
薛瑄為官清廉,任監察御史5年,才在京城買了兩間小屋。東牆無窗,昏暗狹小。兒子薛淳找來一輛破車,拆掉轅木,以中間方格為窗欞,在牆上掏洞,對付著裝了一個窗戶。薛瑄很欣賞兒子的創造,揮筆寫了文章《車窗記》:「吾之屋,可謂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居雖小而心則大也。」
明宣德三年(1428年),薛瑄受命為湖廣道監察御史並監督沅州銀場之職,管轄湘西12縣銀礦。當時各級官員貪污賄賂成風,薛瑄到沅州第二天,便在府門懸掛告示:「有雪松還勁,無魚水自清。沅州銀似海,豈可忘清貧?」薛瑄明察暗訪,黜罰貪官污吏,治銀礦,減賦稅,反腐清弊3年,卓有成效,當地百姓感恩戴德,家懸薛瑄畫像,為他祈福。
薛瑄因在白鹿洞講學,深受歡迎,人稱「薛夫子」。薛瑄任南京大理寺少卿時,太監袁誠拉攏薛瑄,送精緻檀香木扇子。薛瑄以唐德宗宰相陸贄拒收馬鞭之類的故事正言拒絕。
明英宗時期,宦官王振弄權,滿朝公卿討好王振,唯獨薛瑄不肯趨炎附勢。一個指揮使之妻被告毒害親夫案,屈打成招。薛瑄調查,指揮使的死與其妻無關,再三駁回。因案涉王振侄子,王振找人誣告,將薛瑄下獄定死罪,後王振擔心引起民憤,加上群臣求情,薛瑄免罪釋放。
薛瑄被放歸故里,閉門不出,設館授徒。後明代宗即位(1449年)又起用薛瑄任大理寺丞。景泰二年(1451年),出任南京大理寺卿。薛瑄到任後,抑制豪強,匡扶正義,深得百姓擁護。英宗復位(1457年)後,薛瑄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參與議決國家大事,後見奸臣石亨、曹吉祥亂政,於謙遇害,憤而告老還鄉。天順八年(1464年),在家逝世,詔贈禮部尚書,謚文清。著有《讀書錄》、《續讀書錄》,有詩十卷傳世。(王祝鵬)
偃師歷史故事:伐鄭滅滑
伐鄭滅滑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原本打算偷襲鄭國的秦軍計劃失敗後,歸國途中,順道把滑國滅掉了。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去世,公子蘭繼承君位。一心想要東擴的秦穆公,決定利用鄭國(國都在今新鄭一帶)國喪的機會將其消滅。
秦穆公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如何攻打鄭國,遭到老臣蹇叔和百里奚的反對。秦穆公不聽勸告,命令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帶領大軍偷襲鄭國。公元前627年,秦軍主力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滑國(今偃師府店鎮),恰恰碰上了去周都城洛陽賣牛的鄭國商人弦高,弦高得知秦軍要去襲擊自己的國家,便假扮成鄭國使臣。他對孟世明說:「我們國君聽說貴國軍隊要來鄭國,特派我送上一份薄禮,以犒勞遠道而來的貴軍將士,略表鄭國國君的心意。」接著,他獻上了4張牛皮和12頭肥牛。同時派人回鄭國去報告消息,讓鄭國做好防禦准備。
秦軍到達鄭國,看到鄭國做好了防守准備,無計可施。後來鄭國設法驅逐了秦國軍隊。孟明視和西乞術、白乙丙商量,如果就此回去一無所獲,於是決定把鄭國的保護國滑國滅掉,好回去交差。秦國軍隊滅掉了滑國,搶劫了東西,一路凱旋西歸,不料在崤山遇到了埋伏的晉國軍隊,被一舉消滅。孟明視和西乞術、白乙丙被俘後,被晉文公妃子放走,逃回秦國。
偃師歷史故事: 韓七爺
韓七爺不是我們雙泉村的老戶。叫他「七爺」,其實不算老,那年頂多不上五十歲,聽說他是陝西人,一個人,沒家沒口。剛來村上時,正好趕上麥收,他給馮掌櫃家打短工。韓七爺手腳麻利,犁地、割麥、裝麥、打麥,樣樣在行,一個人能頂兩個人。後來,馮掌櫃賃給他一間小屋,從此在雙泉住了下來,一晃就是五年。農忙時到各家做活,農閑時,修修大車、喂喂牲口、掏掏井,漸漸地,雙泉人離不開韓七爺了,誰家有活,就說,「叫韓七爺來!」韓七爺做的活好,要的工錢合理。
民國十九年,也就是韓七爺住在雙泉的第五個年頭,蔣、馮、閻幾十萬大軍在中原鏖戰了一場,那年冬天,戰事完畢,地方不靖,軍閥土匪各佔山頭,村莊遭到洗劫的事情時有發生。臘月間,三街鎮的一個寨子被土匪攻破,全村的財物被洗劫一空,幾十間房子燒得只剩下四面黑土牆,土匪臨走還搶了幾個年輕婦女帶回去作押寨夫人。消息傳出來,震動了偃師全縣。第二天一早,我們村的村長、保甲、各姓宗族的長者、大戶都聚到了祠堂。四下里鑼聲一響,全村人都圍到了祠堂前的大場院里,幾百個人頭黑壓壓地擠了一院子。老任家的至孝帶著六、七歲的小妮兒小鳳擠在戲檯子的正前面。天冷,小妮兒的鼻子上掛著兩條鼻涕,拖得長了,就用棉襖袖子麻利地一揩,袖子上油亮亮的。可是她一點都不在乎,她以為是要唱大戲了,眼睛只管緊緊盯著戲檯子上,等著那些舞槍弄棒的人出來翻筋斗。
小鳳就是我奶奶,韓七爺的事,都是她講給我聽的。我奶奶說,那天韓七爺也來了,蹲在一個角落裡抽著他的銅管旱煙袋。馮掌櫃穿著棉長袍馬褂,站在戲檯子上。看看人們來得差不多了,他清了清嗓子,高聲說:
「老鄉們!夜兒個三街寨子的事兒,你們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說了。土匪頭一次得了手,要不了幾天肯定會再來。今兒個叫大夥來,無非是要合計合計咋個對付的手段。」
台下有個中年人應了聲:「土匪們有槍有炮,咱們咋能擋得住?」又有一個人說:「咱村的寨牆還湊合,可是寨門早就爛得不像樣子了,擋不住人。」又有一個人說:「就憑俺們宅子里的那兩桿鳥槍,咋著也架不住土匪的人多。」眾人有說這個的,有說那個的,七嘴八舌議論起來。窮人家倒不是很怕,家徒四壁的,大不了卷個鋪蓋逃一陣子。那幾家大戶,特別是馮掌櫃,地多,房子多,家業大,可真是要想些辦法了。馮掌櫃家在鎮里開有當鋪、葯鋪、金貨鋪,常有人傳說他在後院里埋有多少瓦罐的現洋。
馮掌櫃在戲檯子上說:「槍好辦,我先拿出來兩把盒子,三條長槍,其餘人家的,鳥槍、火銃也能拼湊上二、三十條,寨門也好辦,今兒個吃罷晌午飯,我就出現洋,找鐵匠包上厚鐵皮。只是,槍有了,還要找些能使喚的人。我建個議,咱們各家有兄弟的,至少出一個精壯勞力,多則不限,成立個『護鄉義勇隊』,揀個精明的人當隊長,統一調遣,你們看中不中?要說不中,咱們就等著土匪來燒房子吧。」
眾人沉吟了一陣,有人說:「馮掌櫃,主意是老好,不過誰能當這個隊長?咱們都是庄戶人,挑糞拉土在行,大槍、盒子可是玩不轉。」這時,蹲在角落裡的韓七爺突然把旱煙袋一磕,站起身來對馮掌櫃說:「掌櫃的,你要是找不到別人,俺老韓興許能試試。」馮掌櫃疑惑地問:「你會打槍嗎?這可不比你修大車、打麥,槍子兒不長眼,不是鬧著玩的。」韓七爺說:「我從小跟著俺爹、俺兄弟在山裡打獵,兔子、野豬都打過,豹子也打過一條。」馮掌櫃說:「想不到老韓還有這些把式,」他從腰裡抽出一把烏油油的盒子炮,遞給韓七爺說:「給!放兩槍,叫咱們見識見識。」
韓七爺接過槍,看看場院里人多,就一縱身跳上戲檯子,說:「場上人多,我就打一個外頭樹上的麻雀吧。」他舉起槍,朝著場院外的老棗樹上略略瞄了瞄,眾人都轉過頭,還沒有看清楚麻雀在哪兒,只聽「啪」的一聲脆響,一隻麻雀應聲從樹梢上掉了下來。眾人齊聲喝彩,馮掌櫃也連連點頭。韓七爺就這樣成了我們雙泉村的護鄉義勇隊隊長。
吃罷晌午飯,馮掌櫃就派人到鐵匠鋪去了。韓七爺、族裡的長者們和護鄉義勇隊的二十多個青壯年人留在了祠堂,准備商量對付土匪的法子。韓七爺張羅著叫各家有鳥槍的,火銃的,矛子的,都集中到祠堂里。正忙著,九經家的小娃子狗娃一陣風跑進了祠堂,「韓、韓七爺,咱們在村口抓住了一個土匪奸細,押到祠堂叫你們審審吧!」。不一會,五、六個手持矛子、大刀的年輕人押著一個外地的中年人進了祠堂。
韓七爺打量了一下這個外地人,見他身上穿著洋布長衫,衣襟上插著一支自來水洋筆,腳上布鞋,背著一個黃油布袋子,看臉盤有四十來歲,不像個土匪,倒像個學問人。韓七爺問:「你是幹啥哩?從哪兒來?報上名諱。」那人還沒有開口,狗娃搶著說:「七爺,俺們盯上他有一個時辰了。他從前村走到後村,又從後村走到前村,還不走,溜著寨牆直轉悠,肯定是給土匪踩點的。」另一個年輕人說:「韓七爺,照我看,先捆起來,甩二十皮鞭再問話。」這時,來人不慌不忙地抱拳對韓七爺說:「諸位誤會了,誤會了,鄙人乃鄰省鳳翔縣人,小姓陳,道號微塵,自小跟隨師傅修道,打卦看相,偶然路過貴村,他們怎麼誣陷我是土匪?笑話了!笑話了!」韓七爺說:「袋子里裝的啥東西,都拿出來看看。」話音未落,幾個年輕人七手八腳地把算卦先生的黃油布袋子拿了下來,袋口子朝下,里頭的東西撲啦啦掉了出來。韓七爺一看,是幾本《麻衣相法》、《周易大全》,一堆占課打卦的簽子,幾毛錢洋票,還有一張用自來水洋筆寫的字紙。韓七爺拿著書隨手翻了翻,又拿起字紙看了看,見上面都是蝌蚪一樣的符號篆字,跟天書一樣。韓七爺問道:「這上面畫的是啥?」算卦先生答:「尊上見笑了,這是鄙人算卦看相的卦書。」韓七爺又問:「既然是路過,為啥在村前村後轉悠?」算卦人說:「實話跟尊上說吧,鄙人打眼一看,就發現貴村實屬風水寶地,不由得實地丈量了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龍脈,看得出神了,把趕路都忘記了。」韓七爺說:「這樣說,是誤會了。狗娃!到咱們祠堂後頭伙房裡拿一兜蒸饃,給這位道先生帶著!」狗娃和那幾個年輕人不情願地出去了,韓七爺又對算卦先生說:「誤會了,誤會了,娃兒們不懂事,等會兒我叫他們送你出村趕路。」算卦先生抱拳說:「不妨事,不妨事,叨擾貴村了。」
算卦先生一走,韓七爺就把馮掌櫃和族裡的長老們叫進祠堂,正色對他們說:「剛才那個人,是首陽山土匪里的單師爺,他一個是察看咱們村的地形,一個是給西山上的土匪聯絡,准備臘月二十三夜裡打咱們寨子!」族裡的任老太爺問:「老韓,這消息你是咋知道的?」馮掌櫃也問:「既然是土匪,你怎麼不把他拿住報官?」
韓七爺說:「報官容易,但是無憑無據,就是告到縣里,也沒有辦法。再者,現在這年月,連縣長、警察局都人人自危,怕土匪報復,搞不好,還是咱們吃虧。那師爺身上帶的信,我倒是看了,是首陽山的土匪頭目肖人龍寫給南山上的頭目鐵頭老六的。肖人龍只有二三十個人,十幾條槍,所以派單師爺聯絡鐵頭老六,打算伙著鐵頭老六的一百多號人,臘月二十三夜裡來打寨。搶到的財物、婦女三七分。這單師爺把咱們村寨子前前後後都摸透了。」眾人都有些驚慌,馮掌櫃問:「老韓,那封信不是算卦先生占課打卦的東西嗎?跟天書一樣,你咋能看懂?」韓七爺說:「這是陝西那邊土匪的暗語,我小時候認識兩個當過土匪的遠親,他們教過我。」眾人半信半疑,可是也沒有辦法,任老太爺又問:「老韓,今天是臘月十八,照你這么說,二十三夜裡土匪是要來定了,一百多號人,幾十條槍,你看咱們咋對付?」韓七爺說:「事到如今,咱們也只能兵來將擋,將計就計,只是千萬不能走漏風聲,成敗就是這一錘子買賣。」馮掌櫃說:「老韓,中!好好乾,等打跑了土匪,我給你娶一個媳婦!」韓七爺和眾人都笑了,幾個人坐在祠堂里又小聲商量了一陣子。
當天下午,韓七爺領著護鄉義勇隊的人都上了寨牆。我們雙泉村的寨牆是鬧捻軍時候修的,黃土摻麥秸夯的牆,一共三面,有二尺厚,一丈多高,牆上有垛,正前方開有寨門,還有一座三丈多高的望樓,從望樓上居高臨下,幾里外的莊稼地都看得清清楚楚。村後沒有牆,是一道幾十丈高的懸崖,崖底一條溝,常年流水,屬於伊洛河的支流。臘月二十三後半晌,日頭快偏西了,西北風颳得一陣緊似一陣。祠堂里做了一大鍋面條,蒸了幾十斤蒸饃,熱氣冒得老高,護鄉隊的隊員們一人手捧一個粗瓷大碗,蹲在地上呼呼嚕嚕地吃著。韓七爺高聲說:「吃飽!吃飽!吃飽了都上寨牆!瓦罐、火把都拿緊了!誰丟了傢伙誰挨鞭子!」隊員們連連點頭說:「中!中!丟不了!丟不了!」
夜幕降臨,寒氣也下來了。幾十個年輕人分散開守在寨牆上,各人身邊放著一個大瓦罐,三、四支火把,火把頭上浸了菜油,還沒有點著。二十多條步槍、鳥槍、火銃早已架好了。韓七爺和另外一個小伙計上瞭望樓。一更過了,二更也過了,又守了一陣子,三更也打過了。庄戶人平常都睡得早,有些人已經支持不住了,上下眼皮直打架。狗娃站在望樓下邊的牆垛後頭,凍得鼻子一抽一抽的,低聲跟身邊的一同伴說:「娘的,這土匪到底還來不來?韓七爺是不是看走眼了?害得咱們大黑天里在寨牆上受凍。」同伴說:「就是,再不來,咱們都回家睡覺吧。手上凍得槍把子都握不住了。」
望樓上,韓七爺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眼睛卻盯著遠處深邃的黑夜。小伙計也有點急了,「韓七爺,土匪是不是不來了?」韓七爺說:「再等等。等我的號令再敲鑼。」
三更後又過了一陣子,寨牆上有些年輕人已經開始打盹了。夜靜得厲害。烏雲也上來了,卷著西北風,把月亮遮得嚴嚴實實。韓七爺突然把煙管朝牆上一磕,小伙計驚醒過來,迷迷糊糊地說:「敲、敲鑼啦?」韓七爺低說:「再等等,再等等,你聽!」小伙計豎著耳朵一聽,寨牆外果然有動靜。一陣淅淅索索的聲音,好像是黑暗中一大群人努力放輕著腳步往寨牆這邊挪,距離大概還有二十來丈。韓七爺對小伙計說:「敲小鑼!」
小鑼「哐哐」地敲響了,聲音不大,可是脆脆的,一下子把寨牆上的人們驚醒了。人們四下里摸索著洋火,有些人低聲催促著:「快點火把!快點火把!」另一些人紛亂地說:「快扣瓦罐!快扣瓦罐!」一眨眼功夫,火把都點起來了,可是都用瓦罐扣著。要是從寨牆外望過來,估計也只能看見一陣忽明忽暗的微光,聽見一陣低低的鑼聲。土匪的隊伍停了一會,可能有點摸不著頭腦。過了片刻,又是一陣淅淅索索的聲音,可是這次腳步聲更近了。望樓上,小伙計手裡緊緊攥著大鑼,有些發抖。韓七爺又聽了一下,把腰裡的兩把盒子拔了出來,半個身子從望樓上探了出去。他對小伙計說:「敲大鑼!」
大鑼「咣咣咣」地敲響了,敲三聲,停一聲,再敲三聲,再停一聲,敲到第三遍,韓七爺在望樓上大喊「起!」寨牆上的年輕人早就等著他的號令了,一齊從瓦罐底下抽出一支火把,用力拋到寨牆外的空中。二、三十支火把在空中劃著圓弧,把寨牆外面照得通亮。火光照著地面上的一群人,有拿刀的,有拿長槍的,有拿矛子的,都仰著頭,瞪著眼,看天上的火把。還有幾個人抬著兩架雲梯,眼看著就要夠著寨牆根了。當中一個人,韓七爺和寨牆上的年輕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正是臘月十八到村上踩點的那個算命先生,穿的還是那件布長衫,黃油布口袋卻不見了,手裡提著一把短槍。這個師爺旁邊,是一個光頭的土匪,不用說,肯定是鐵頭老六了。
說時遲,那時快,二十多隻火把還在天上劃著弧線,土匪們驚得不知所措,望樓上韓七爺的兩把盒子早已經發火了,寨牆上的二十幾支火槍緊跟著響成了一鍋粥。火把還沒有落地,土匪群里早已經倒下了十幾個,沒有中彈的在黑夜裡大聲叫喊,想往寨牆上放槍,黑乎乎地不知道往哪裡打。只聽上面又是一聲「起!」又有二十多支火把飛了出來,這功夫,韓七爺已經從望樓跳到了寨牆上,翻穿著老羊皮襖,手裡的兩把盒子「啪啪啪啪」不住地往下打。又是一陣黑暗。寨牆外,土匪群中有人喊道:「鐵頭老六掛彩啦!撤啦!」又有人喊:「單師爺也掛彩啦!快撤!快撤!」寨牆上的人們也亂喊起來,有人朝著土匪喊叫的地方放槍,有人把剩餘的火把舉起來了。韓七爺喊道:「火把放下來!火把放下來!招呼著土匪順著火光放冷槍!」漸漸地,土匪的喊聲遠去了,人們仍舊守在寨牆上,在寒冷中等待著天亮。
那天夜裡天黑看不清楚,不過看來土匪確實帶彩的不少。第二天早上,村上的人成群結隊地出來看,看見地上到處都是血跡,往南山的一路都有,那年我奶奶小鳳才七歲,她跟著大人去看了,一路上的血跡到現在她還記得。韓七爺打土匪的故事,都是她講給我聽的。
那天晌午,祠堂里又做了一頓飯,還殺了一口豬,犒勞護鄉隊的人。韓七爺跟馮掌櫃、任太爺他們坐上了一桌。喝過幾盅,任太爺問道:「老韓,你這兩把盒子,指哪打哪,真是不含糊,不過,也叫我想起了一個人。」韓七爺說:「任老太爺您過獎了,咱是從小跟著家裡人打獵,熟能生巧,不算個啥本事。」任太爺把筷子一放,說:「五年前,陝西那邊出了個土匪,也姓韓,使兩把盒子,百步穿楊,外號韓兩把,是警察局懸賞五百現洋通緝的要犯,當時,豫、陝兩省誰人不知。後來,不知道咋地就銷聲匿跡了。老韓,你怕不就是當年的韓兩把?」
任太爺的話,把一桌子人驚得直冒冷汗。韓七爺幹了一盅酒,說:「事到如今,我老韓就跟你們直說吧,對,我就是韓兩把。」一桌子八九個人,馮掌櫃、任太爺,加上其他幾個族裡的老者,都驚得合不攏嘴,他們這時才想起來,怪不得韓七爺能看懂土匪的暗語信。韓七爺接著說:「那年干這個掉腦袋的買賣,也是逼上樑山。咱世代都是莊稼人,老娘死後,家裡為送葬借了幾分利的債,越滾越多,房子也賣了,東西也當了,還是還不上,一咬牙就上了山。我早就不想幹了。承蒙馮掌櫃抬舉,貴村父老收留,我老韓今後情願給你們下個死力,看家護院,兩肋插刀。不過,你們要是想去領那五百塊現洋的賞錢,現在就拿繩子綁我吧。」
眾人沉吟。馮掌櫃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醉話!醉話!什麼韓兩把、韓三把的,你們誰見過?明明是韓七爺把土匪打跑的,他咋能是土匪哩?世上哪有土匪打土匪的道理?要不是韓七爺,咱們雙泉村早就給土匪燒完了。你看你們都是醉了!」眾人想了一下,都笑著說:「就是,就是,真是醉話。」任太爺也笑著說:「醉話!醉話!」馮掌櫃說:「韓七爺今天給咱們雙泉立了大功,他就是咱雙泉人,生是雙泉人,死是雙泉鬼。你們說,我這話中不中聽?」人們都說:「咋不中!咋不中!」
據我奶奶說,後來韓七爺就在我們雙泉落了戶。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有時候,逢年過節,吃酒席喝醉了,有人會說:「韓兩把!你真有兩下子!」韓七爺就笑著說:「什麼韓兩把、韓三把的,醉話!醉話!」

⑷ 遷→ 邁成語千變萬化

遷→ 邁——成語:千變萬化。
分析:遷→ 邁,「遷」字中的「千」變化成「萬」即「邁」字,因此可用成語「千變萬化」來形容這種變化。

千變萬化
qiān biàn wàn huà
【解釋】形容變化極多。
【出處】《列子·周穆王》:「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史記·賈誼列傳》:「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景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變;不能讀作「piàn」。
【辨形】化;不能寫作「話」。
【近義詞】變化莫測、瞬息萬變
【反義詞】一成不變、依然如故
【辨析】~和「變化多端」都可形容「變化很多;很大」。但~偏重於變化的次數極多;而「變化多端」偏重變化多而沒有頭緒的規律。
【例句】世界上各種事物的發展,雖然~,但都有它自己的規律,都是可以被認識的。
【英譯】unendingchanges
【成語故事】周穆王到西部去巡視,途中遇到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名叫偃師。周穆王問他:「聽說你是一個很能乾的工匠,你到底有些什麼本領,偃師回答說:「君王叫我造什麼,我就能造出什麼。現在我已造了一個東西,就請您先看看這個東西吧。」第二天,偃師帶了一個假人來見穆王;並說:「這是我造的能歌善舞的假人,它能為君王表演歌舞。」
偃師按了一下假人的下巴,它就唱起歌來,這歌的旋律很悅耳。偃師又按了一下假人的手臂,它就隨著歌聲,跳起合乎節奏的舞來,表演的動作和姿態千變萬化。
表演結束後,穆王叫偃師把假人拆開一看,裡面有肝、膽、心、肺、腎、胃、腸等,但它們都是用皮、木、膠、漆和各色顏料製成的;筋絡、骨頭、皮膚、牙齒、頭發等,也都是假的。拆完後,偃師又把這些東西重新裝上去。裝完後,假人眨了眨眼,又變成可以活動的「人」了。心臟取出來,它就不能開口說話了;取出它的肝臟,它的雙眼就看不見東西了;把腎拿走,它就不能走路了。
看到這里,穆王贊嘆道:「啊,人——是多麼靈巧神妙啊,簡直可以跟創造萬物的天帝相比了!」

⑸ 誰知道關於偃師的成語或典故

偃師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時候,曾經在遙遠的異域遇見奇人偃師。 偃師是古代傳奇中最神奇的機械工程師,他曾獻給周穆王一個比起現代機械人還要出色的偶人。偃師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極為酷肖,周穆王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偃師的隨行之人,經過偃師的解說,才讓這位神性極強的名王也驚奇萬分。 那偶人前進、後退、前俯、後仰,動作和真人無一不像,掰動下巴,則能夠曼聲而歌,調動手臂便會搖擺起舞,讓旁觀者驚奇萬分,周穆王看得有趣過癮,還讓 寵姬一起出來觀看。 表演將畢,那偶人卻向周穆王的寵姬拋了拋媚眼,讓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認定這個靈活宛似活人的傢伙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將偃師當場處決。偃師卻將偶人立刻折開,發現它只是由皮革、木頭、膠漆、黑白紅藍顏料組成 的死物。周穆王趨前細看,偶人的內部器官俱有,外邊則是筋骨、關節、皮毛、牙齒、 頭發一應俱全,但卻都是假物,一經組合,卻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偶人,將傭人的心拆走,偶人便無法說話,拆走肝則眼目皆盲,將它的腎拆走,就無法走路。最後,才讓周穆王心悅誠服,大嘆偃師技法的高超。 原文記載於《列子湯問》:周穆王西巡狩道,有獻工人名偃師。偃師所造倡者,趣步俯仰,頷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伎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欲殺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 偃師的發明——木甲術 提到「機關術」,大家都會想到公輸般以及墨家。事實上早在他們的六百年之前,便已出現遠比「機關術」更精巧的「木甲術」。 在古老的歷史文獻《列子》中,便有相關的詳細記載。周穆王前去昆侖山狩獵,回途在巴蜀一帶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匠人——偃師。偃師身邊當時站著一位全身上下,全都是木紋色彩的奇異人物,周穆王問起那是誰?偃師從容回答:「這不是真人,這是我製造的木甲藝伶。」周穆王不禁吃驚,仔細再看,發現這個木甲人實在太栩栩如生了!不論是他的一進一退、一抬首、一低頭,彷彿都真的是個活生生的人!周穆王要他唱歌,完全可以合律;要他跳舞.也是千變萬化。周穆王驚嘆不已,立刻興高采烈叫自己的侍妾們,也來觀看他的表演。就在表演將結束之時,這個木甲藝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的美麗愛妾。周穆王不禁大怒,斥責偃師:「我還以為當真是什麼木甲人!原來只是找個真人貼上木皮,想當作奇技,欺騙我這個天子?」偃師為了釋疑,便當場拆解那一個木甲人讓周穆王瞧仔細。周穆王發現,原來他真的是以木頭、皮甲、膠漆等材料製作出來的,不論是肝、膽、心、肺、脾、腎、腸、胃、筋骨、支節、皮毛、齒發等,全是人工。偃師重新把這些零件拼了起來,那個木甲人真的又再度能栩栩如生動起來!周穆王這時才不禁佩服感嘆:「原來人工的技巧,竟能達到與天地造物者同一個水準,實在不可思議!」 然而,偃師的這一脈「木甲術」,後來竟自人間失傳了。時光流逝,到了六百年後的戰國時代,當代的「工匠之神」公輸般,曾發明了會走會動、以線樞控制的「機關人」,和各式各樣具高度殺傷力之機關戰具,而墨家之祖墨子也發明了能飛行三日的機關飛鳶、以及能自由移動的機關屋。當時二人都自認自己的技藝,已達到天地間從未有過之最高水平。然而墨家的大弟子禽滑厘把他所聽到的偃師技藝之巧,告訴了這兩位老先生,二人很慚愧,從此再也不敢談論有關「機關術」技藝的事…… 木甲術與機關術 「木甲術」以磁為動力,以磁榫來控制,追求的是能靈活輕巧,栩栩如生;「機關術」以畜為動力,以樞來控制,用作為戰爭軍事工具,追求剛硬肅殺。這兩者在氣質與理念上,可以說一開始便迥然不同。

⑹ 帶欒字的四字成語

欒巴噀酒 [luán bā xùn ji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東漢 成都 人 欒巴 ,精於道術,一次在版朝廷大宴中,將權皇帝賜的酒灑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說:「臣適見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問之,果然。事見 晉 葛洪 《神仙傳·欒巴》。後用為救火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欒巴 噀酒, 偃師 舞木。」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古書所載不同》:「世傳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後漢書·方術傳》噀酒救火者 樊英 、 郭憲 ,橫非 欒巴 也。」

⑺ 👮☝🐧💣猜成語

兵不厭詐:【基本抄解釋襲】: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拼音讀法】:bīng bù yàn zhà

【使用舉例】:若說~,諸葛亦無如此之陣圖,若說幻不厭深,偃師亦無如此之機械。(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嘆批)

【近義片語】:兵不厭權

【反義片語】:先禮後兵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主語、賓語;用於採用迷惑敵人的方法戰勝敵人

【成語出處】:《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⑻ 帶鞏的成語! 帶意思!

鞏字沒有成語,有四字詞語:闕鞏之甲、美麗鞏魚、鞏乃斯河、鞏固陣地等。

1、闕鞏之甲

闕鞏為古國名,為商和西周時封國。在今鞏義市西南及偃師市東部。都城在今鞏義康店村,土地肥沃,地勢險要,四面有山河之固,故名。闕鞏國所產的鎧甲質地優良,一般箭矢不能穿透。

出處:闕鞏(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左傳·昭公十五年》

武王伐紂,周兵身披有「闕鞏之甲」,紂軍後衛的弓箭,阻止不了周兵的追擊。結果紂王在兵撤朝歌寨途中,被武王擒殺。

2、美麗鞏魚

金龍魚,別名:美麗鞏魚,熱帶魚,龍魚、一種很古老的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骨咽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過背金龍魚屬於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中國大陸稱為「龍魚」、台灣人稱之為「銀帶」、日本人稱之為「銀船大刀」。

3、鞏乃斯河

鞏乃斯河全長為258公里,發源於艾肯達阪,將與喀什河,特克斯河相匯流入伊犁河,最後直奔哈薩克的巴爾喀什湖。我們都知道「一江春水向東流」,而這條鞏乃斯河卻是向西流,是一條逆流河。河裡生活著高山冷水魚,魚身呈圓長狀,肉質鮮美,是那拉提的一道特色野味。

4、鞏固陣地

採取措施牢固地控制已攻佔的陣地。如調整部署、整修工事、補充糧彈、作好防敵反擊的准備。

沒有具體出處。

5、敬而不鞏

尊敬並不害怕。

出處: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荀子·君道》

譯文:因此君子恭敬但不為難別,尊敬但不恐懼別人。

⑼ 偃師名稱的由來

可參看:http://ke..com/view/143416.htm

偃師是周穆王時一個技巧高超的匠人的名字,他做出的木偶能如真人一般活動自如。

原文載於《列子·湯問》: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侖,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 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 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翌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 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趨步俯 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 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 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 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料之,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 則筋骨、支節、皮毛、齒發,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 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嘆 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夫班輸之雲梯,墨翟之 飛鳶,自謂能之極也。弟子東門賈禽滑厘聞偃師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終身不敢語藝,而時執規矩。

大意如下:
偃師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時候,曾經在遙遠的異域遇見奇人偃師。
偃師是古代傳奇中最神奇的機械工程師,他曾獻給周穆王一個比起現代機械人還要出色的偶人。偃師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極為酷肖,周穆王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偃師的隨行之人,經過偃師的解說,才讓這位神性極強的名王也驚奇萬分。那偶人前進、後退、前俯、後仰,動作和真人無一不像,掰動下巴,則能夠曼聲而歌,調動手臂便會搖擺起舞,讓旁觀者驚奇萬分,周穆王看得有趣過癮,還讓寵姬一起出來觀看。
表演將畢,那偶人卻向周穆王的寵姬拋了拋媚眼,讓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認定這個靈活宛似活人的傢伙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將偃師當場處決。偃師卻將偶人立刻折開,發現它只是由皮革、木頭、膠漆、黑白紅藍顏料組成的死物。周穆王趨前細看,偶人的內部器官俱有,外邊則是筋骨、關節、皮毛、牙齒、頭發一應俱全,但卻都是假物,一經組合,卻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偶人,將傭人的心拆走,偶人便無法說話,拆走肝則眼目皆盲,將它的腎拆走,就無法走路。
最後,才讓周穆王心悅誠服,大嘆偃師技法的高超。

⑽ 是什麼成語

賣國求榮 mài guó qiú róng



近義詞: 里通外國、媚外求榮 反義詞: 憂國忘家、為國捐軀、赤心報國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勾結投靠敵人,出賣國家的權益,謀求個人的富貴。



出處: 宋·洪邁《容齋續筆·朱溫之事》:「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於梁,當不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裡。」



例子: 賈似道~,請速正法。(清·吳趼人《痛史》第六回)



成語故事: 楚靈王准備侵略蔡國,陳國使臣報告先君病死公子留即位。陳侯的三子公子勝與太子偃師的兒子公孫吳前來報告公子過與司徒招合謀殺害太子偃師而立公子留。楚靈王立即派兵去討伐公子過,司徒招殺了公子過,賣國求榮獻陳,結果被發配東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