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有恐懼成語有哪些

帶有恐懼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03 07:04:21

⑴ 恐懼什麼什麼成語

形容恐懼的成語有
毛骨悚然、
膽戰心驚、
戰戰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慄、回
寒心酸鼻、
心有餘悸答、
大驚失色、
魂飛魄散、
驚弓之鳥、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豎、
擔驚受怕、
誠惶誠恐、
驚恐萬狀、
怛然失色、
汗流浹背、
談虎色變、
恐慌萬狀、
駭人聽聞、
汗不敢出、
慄慄危懼、
張口結舌、
捻神捻鬼、
噤若寒蟬、
寒毛卓豎、
膽顫心驚

⑵ 形容驚慌、恐懼的成語有哪些

不寒而慄、股戰而栗、膽戰心驚 、毛骨悚然 、屁滾尿流

⑶ 形容害怕,恐懼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害怕的詞語 驚恐 驚慌 驚嚇 懼怕 恐懼 膽怯 畏縮 發慌 心慌 恐慌

⑷ 有關恐懼的成語

參考: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業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恐後爭先 指害怕落後,追求上進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心寒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駭人聽聞 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汗流浹背 浹:濕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魂飛魄散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惶恐不安 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愕失色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⑸ 關於恐懼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釋義]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語出] 元·鄭光祖《芻梅香內》第三折:「見他時容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近義] 膽顫心驚、面無人色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十分害怕

⑹ 形容很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誠惶誠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釋】: 誠:實在,的確;惶內: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容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 漢·杜詩《乞退郡疏》:「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2、擔驚受怕

【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解釋】: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 《水滸傳》第三五回:「你們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處,不擔驚受怕,我卻有一條妙計,只是難教你。」

3、膽戰心寒

【拼音】: dǎn zhàn xīn hán

【解釋】: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出處】: 《古今雜劇·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國破,常子是膽戰心寒。」

4、將恐將懼

【拼音】: jiāng kǒng jiāng jù

【解釋】: 將:又。既恐慌,又害怕。

【出處】: 《詩經·小雅·谷風》:「將鞏將懼,維予與女。」

5、提心吊膽

【拼音】: tí xīn diào dǎn

【解釋】: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⑺ 描寫恐懼的成語有哪些

提心吊膽

[拼音]tí xīn diào dǎn

[釋義]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西遊記》第十七回:「眾僧聞專得此言,一個個提屬心吊膽,告天許願。」

膽戰心驚

[拼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釋義]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⑻ 表示恐懼心理的成語有哪些

1、戰戰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造句:他第一次去拜見准岳父母,內心非常緊張,戰戰兢兢的,唯恐出錯。

2、心驚膽寒[ xīn jīng dǎn hán ] 基本解釋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驚膽戰」。造句:瀑布水又如千萬輛坦克同時起程,發出山崩地裂似的巨響,讓人覺得心驚膽寒。

3、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 基本解釋 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造句: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緊張地看著老師分發月考試卷。

4、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 基本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造句:一提起那次不幸的遭遇,他就感到膽戰心驚。

5、驚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驚慌失措是指嚇得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造句:他學別人驚慌失措的表情學得惟妙惟肖,我們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6、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造句:自從接受這一重任,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絲毫不敢大意。

7、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恐懼,非常不安。造句:瞧,他見了領導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真讓人惡心。

8、心驚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造句:想到這次的任務凶多吉少,他便不由得心驚肉跳起來。

9、不寒而慄 【bù hán ér lì】,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造句:我們在黑洞中常常聽到外面龍吟虎嘯,感到不寒而慄。

⑼ 形容害怕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形容害怕的四字成語有惶恐不安、不寒而慄、心有餘悸、膽戰心驚、毛骨悚然、惴惴不安、戰戰兢兢、寒心酸鼻、望而生畏、慄慄危懼、誠惶誠恐、魂飛魄散、驚恐萬狀、駭人聽聞、大驚失色、恐慌萬狀、汗不敢出、寒毛卓豎、膽顫心驚、談虎色變、怛然失色、擔驚受怕。

1、不寒而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hán ér lì,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嚇得不寒而慄。義縱執法嚴峻,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

2、心有餘悸,讀音:xīn yǒu yú jì,漢語成語,解釋: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感到害怕。

出自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3、膽戰心驚(dǎn zhàn xīn jīng),成語。戰:通「顫「發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我們沿著洞壁往下走,手扶欄桿,探步石級,膽戰心驚。

4、毛骨悚然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máo gǔ sǒng rán,釋義:身上毛發豎起,脊樑骨發冷,用來形容十分恐懼。

茨威格《偉大的悲劇》(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這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

5、誠惶誠恐,讀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不安的樣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恭維、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郭沫若《北伐途中》:一些成了驚弓之鳥的部員們算也誠惶誠恐地先後把那段危險的地面通過了。

⑽ 形容恐懼的成語有哪些

惶恐不安、不寒而慄、心有餘悸、膽戰心驚、惴惴不安、毛骨悚然、戰戰兢兢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