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龍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故事
1、【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2、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裡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綉著龍,屋裡的牆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3、屠龍之技: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於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
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麼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4、龍陽泣魚: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後遂以「龍陽泣魚」為失寵之典。
5、龍去鼎湖:
6、人中之龍:
7、乘龍快婿:
8、筆走龍蛇:
9、龍生九子:
2.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
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車水馬龍、龍馬精神、雙龍戲珠、藏龍卧虎、龍潭虎穴、
來龍去脈、龍肝鳳膽、葉公好龍
3. 帶龍的成語故事有什麼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4. 寫出帶有龍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裡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綉著龍,屋裡的牆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屠龍之技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於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
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麼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5. 有龍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基本釋義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褒義
出 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例 句
1. 老舍《戲曲語言》:「寫別的文章,可以從容不迫地敘述,可適當的地方拿出一二警句,振動全段,~。」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語道破 錦上添花 點石成金 點睛之筆 破壁飛去
反義詞
點金成鐵 一語道破 畫蛇添足 弄巧成拙
典 故
張僧繇是南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麼。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 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 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贊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給龍「點睛」,但是他為了要讓廟中留下兩條白龍,只肯為另外兩條白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點過第二條龍眼睛,剎那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向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闢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為張僧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6.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
成語:來葉公好龍
故事:葉公好龍源,古代漢族寓言故事。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後以「葉公好龍」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以上,供參考!
7. 帶有龍字的成語故事
龍飛鳳舞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龍鳳呈祥 指吉慶之事。
龍肝豹胎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肝鳳腦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肝鳳髓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龍駒鳳雛 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龍馬精神 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龍鳴獅吼 比喻沉鬱雄壯的聲音。
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龍蟠鳳逸 如龍盤曲,如鳳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沒有人賞識。
龍蟠虎踞 象龍盤著,象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龍蛇飛動 彷彿龍飛騰,蛇游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龍蛇混雜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龍生九子 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龍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凶險的地方。
龍潭虎穴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龍騰虎躍 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龍跳虎卧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
龍驤虎步 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
龍驤虎視 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龍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後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龍吟虎嘯 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跡。
龍躍鳳鳴 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龍章鳳姿 章:文采。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比喻風采出眾。
龍爭虎鬥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龍游曲沼 傳說龍耀五彩,所以以游龍為喻。沼:池子。
龍馳虎驟 指群雄逐鹿。
龍雛鳳種 指帝王後裔。
龍德在田 指恩德廣被,無所不在。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藏龍卧虎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成龍配套 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乘龍佳婿 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佳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乘龍快婿 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快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二龍戲珠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伏龍鳳雛 伏龍:(卧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後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
龜龍鱗鳳 傳統上用來象徵高壽、尊貴、吉祥的四種動物。比喻身處高位德蓋四海的人。
龜龍片甲 比喻無論巨細都搜羅進來的好東西。
畫龍點睛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活龍活現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蛟龍得水 傳說蛟龍得水後就能興雲作雨飛騰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來龍去脈 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後果。
攀龍附鳳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盤龍之癖 指愛好賭博的惡習。
跑龍套 原指戲曲中拿著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後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烹龍炮鳳 烹:煮;炮:燒。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喬龍畫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獻殷勤。
群龍無首 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法統一行動。
神龍見首不見尾 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屠龍之技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土龍芻狗 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降龍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一龍一蛇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一龍一豬 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魚龍混雜 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魚龍曼衍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後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很多(含貶義)。
元龍高卧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原指陳登自卧大床,讓客人睡下床。後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虎鬥龍爭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
虎踞龍盤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虎卧龍跳 形容字勢雄渾超逸。
虎穴龍潭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
驥子龍文 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後多比喻英才。
老態龍鍾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暴腮龍門 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後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前怕龍,後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屍居龍見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屍而動如龍。
匣里龍吟 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原指劍的神通,後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見用。
一世龍門 一世:一代;龍門:後漢時李膺有重名,後起的文人有登門拜訪的,稱之登龍門。稱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雲起龍驤 驤:騰起。如雲涌升,如龍騰起。舊時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起。
鰲憤龍愁 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鼎成龍去 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鼎湖龍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鳳髓龍肝 比喻珍奇美味。
鳳舞龍飛 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鳳舞龍蟠 鳳凰飛舞,蛟龍盤曲。形容相配得當。
鳳簫龍管 指笙簫一類管樂的吹奏聲。
鳳臆龍鬐 鳳凰的胸脯,龍的頸毛。比喻駿馬的雄奇健美。
鳳翥龍蟠 像鳳凰飛舞,蛟龍盤曲。比喻體勢的飛揚勁建,迴旋多姿。
鳳翥龍驤 形容奮發有為。
鳳翥龍翔 翥:鳥向上飛;翔:盤旋飛翔。龍飛鳳舞,形容氣勢非凡。
鳳子龍孫 帝王或貴族的後代。
鳳表龍姿 形容英俊的儀表。
鳳附龍攀 指依附帝王權貴建功立業。
鳳骨龍姿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
車水馬龍 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打鳳撈龍 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得婿如龍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風虎雲龍 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聖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麟鳳龜龍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徵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炮鳳烹龍 烹:煮;炮:燒。形容菜餚極為豐盛、珍奇。
配套成龍 搭配起來,成為完整的系統。
人中之龍 比喻人中豪傑。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痛飲黃龍 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後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
望子成龍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卧虎藏龍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葯店飛龍 飛龍:指中葯龍骨。葯店裡的龍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葉公好龍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游雲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直搗黃龍 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黃龍府。指搗毀敵人的巢穴。
禪世雕龍 指文章世代相傳。
打鳳牢龍 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打虎牢龍 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附鳳攀龍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貫斗雙龍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炮鳳烹龍 ①形容豪奢珍奇的餚饌。②指一種餚饌名。
矯若游龍 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酒虎詩龍 比喻嗜酒善飲、才高能詩的人。
踞虎盤龍 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跨鳳乘龍 比喻結成夫妻或成仙。
流水游龍 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
8. 龍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
1.葉公好龍 2.生龍活虎 3.龍潭虎穴 4.龍盤虎踞 還有.....畫龍點睛.龍騰虎躍.龍飛鳳舞 龍鳳乘祥 老態龍鍾 望子成龍 龍馬精神
9. 寫出帶龍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裡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綉著龍,屋裡的牆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屠龍之技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於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
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麼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龍陽泣魚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後遂以「龍陽泣魚」為失寵之典.
龍去鼎湖
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後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10. 十個關於龍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故事
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叫張僧繇。回一天,梁武帝要張僧繇在寺廟的牆上畫四答條金龍。張僧繇用三天的時間就畫好了,並且畫得非常像真龍。大家聽說後,都去觀看,發出陣陣贊嘆聲。可是,當人們走近一看,卻發現每條龍都沒有眼睛。張僧繇解釋說:「如果我給龍加上眼睛,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都不信,堅持要他加上眼睛。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給兩條龍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兩條龍騰地一聲飛上了天!
畫龍點睛的寓意:畫龍點睛是說,只要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