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謀獻策成語
❶ 表示「解決問題」的成語有哪些
釜底抽薪、出謀獻策、抽薪止沸、抽丁拔楔、冰解的破。
一、釜底抽薪
白話釋義:從鍋專底下抽去 燃燒的柴火,屬使水停沸。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朝代:漢
作者:董卓
出處:《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翻譯:我聽說過揚上熱湯止燙的,還不如從鍋底下抽去燃燒的柴火,使水停沸。
二、出謀獻策
白話釋義:出主意、想對策來幫助解決問題
朝代:近代
作者:浩然
出處:《艷陽天》第十章:「彎彎繞提出這個問題,明明是給馬之悅出謀獻策,眼前這個笨蛋,偏偏領會不了。」
三、抽薪止沸
白話釋義:把鍋底下燃著的柴抽掉,使鍋里的水不再翻滾。比喻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著手。
朝代:北齊
作者:魏收
出處:《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
翻譯:把鍋底下燃著的柴抽掉,使鍋里的水不再翻滾。
四、抽丁拔楔
白話釋義:比喻解決疑難。丁,「釘」的古字。
朝代:元
作者:李壽卿
出處:《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抽丁拔楔。」
五、冰解的破
白話釋義: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朝代:清
作者:曾國藩
出處:《序》:「冰解的。」
❷ 形容獻策的成語
出謀劃策 謀:計謀;劃:籌劃。制定計謀策略。指為人出主意。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出謀畫策 謀:謀略。畫:籌劃。制定計謀策略。常指為人出主意。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出謀獻策 出主意、想對策來幫助解決問題。
出奇劃策 猶言出謀劃策。
出處:沙汀《淘金記》十二:「他就經常替他們出奇劃策,為著種種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備堂皇的理由。」
從長計較 猶言從長計議。
出處:《水滸傳》第四五回:「嬸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從長計較,慢慢地商量。」
從長計議 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元·李行道《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的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從長商議 猶言從長計議。
出處:《水滸傳》第六八回:「[蘇定]也道:『梁山泊吳用那廝,詭計多謀,不可輕敵,只宜退守;待救兵到來,從長商議。』」
多方百計 想盡或用盡種種方法、計謀。
出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東京學界告鄉人書》:「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計以求之,總必達目的而後已。」
多謀善慮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於智謀,又善於思考。
出處: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防微慮遠 慮:考慮,思慮。指在錯誤或壞事剛露頭的時候,就加以防止,並考慮長遠的計策。
出處:唐·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啟宸衷,大破群議,運籌制勝,舉無遺策,防微慮遠。」
費盡心機 心機: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與楊子直書》:「而近年一種議論,乃欲周旋於二者之間,問互委曲,費盡心機。」
革圖易慮 改變計謀策略。
出處:《後漢書·袁紹傳》:「若乃天啟尊心,革圖易慮,則我將軍匍匐悲號於將軍股掌之上。」
詭計多端 詭計:狡詐的計謀;端:項目,點。形容壞主意很多。
出處:宋·蘇轍《論呂惠卿》:「懷張湯之辯詐,兼盧杞之奸凶,詭變多端。」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七回:「緒曰:『維詭計多端,詐取雍州。』」
機關算盡 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機關用盡 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思。
出處:宋·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計不旋跬 指計謀的實現十分神速。
出處:《新唐書·孫伏伽傳》:「陛下舉晉陽,天下響應,計不旋跬,大業以成。」
計絀方匱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計合謀從 指計謀合乎君上之意而被採納。
計將安出 計:計策,計謀;安:怎麼,怎樣。如何制定計謀呢?。
出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