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看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㈠ 等待結果的成語是什麼
靜候佳音 釋義:久立而等待。久久站著等候好的消息
㈡ 等著看人笑話的成語
袖手旁觀:【基本解釋】: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專,也不協助別人。
【拼音讀屬法】:xiù shǒu páng guān
【使用舉例】:同學之間有什麼困難,應該極力幫助,而不應採取~的態度。
【近義片語】:漠不關心、冷眼旁觀
【反義片語】:挺身而出
【使用方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歇後語】:雲端里看廝殺;秀才看熱鬧;站在高處看打架
㈢ 有哪些成語,意思是什麼
1·初出茅廬 :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2·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卧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4·價值連城: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5·游刃有餘 :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迴旋的餘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6·完璧歸趙 :璧:寶玉。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7·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8·指鹿為馬 :指著鹿,故意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9·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自慰。
10·價值連城 :形容物品十分貴重。
11·游刃有餘 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迴旋的餘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12·循規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定方圓的標准工具,借指行為的准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准則,不敢稍做變動。
13·微不足道:微:細,小;足:值得;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14·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5·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6·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17: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18·歡呼雀躍:高興得象麻雀一樣跳躍。形容非常歡樂。
19·聲色俱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20·獨木難支:一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21·束手待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22·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23·膽戰心驚: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24·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25·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安定。心裡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形容膽怯,對事情沒有把握。
26·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
27·冰肌玉骨 :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28·豐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29·揮汗成雨 :揮:灑,潑。形容人多。用手抹汗,汗灑下去就跟下雨一樣,也形容出汗多。
30·百煉成鋼 :比喻經過長時間的多次的鍛煉,變的堅強
31·發憤圖強 : 發憤,決心努力 圖,謀求 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富國
32·堅持不懈 :懈,鬆懈 堅持到底,一點也不鬆懈
33·迎難而上 :迎著困難前進
34·集思廣益 :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35·群策群力 :策,計策主意 指發揮集體作用,大家一起想辦法、貢獻力量
36·革故鼎新 :革,改變,除去 故,舊的 鼎,音頂 鼎新,更新 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37·標新立異 :標,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異,不同的,特別的 原指特創新意,立論與人不同。後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明與一般有所不同
38·獨出心裁 :獨,單獨 心裁,指個人心中的設計或籌劃 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39·舉一反三:反,類推 比喻從一件事情上類推而知道其他更多的事情
40實事求是 :本指根據實證,求得正確的結論,後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客觀的處理問題
41·各抒己見 :抒,抒發,表達 每個人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42·不恥下問 :不恥,不以為恥 指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43·觸類旁通 :觸,碰,遇到 旁,別的其他的 通,懂得 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
44·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 益,更加 已經很好了,還要求更好
45·古為今用 :批判的繼承文化遺產,使之為今天的社會政治服務
46·薪盡火傳 :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47·和藹可親——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48·唉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49·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後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50·黯然失色—— 陰暗的樣子
51·慷慨激昂——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52·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53·縱橫捭闔—— 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
54·略見一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個方面,斑:斑紋
55·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碑:紀功碑。
56·並行不悖—— 彼此同時進行,不相妨礙
57·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58·篳路藍縷—— 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
59·剛愎自用—— 固執己見,對阻止、勸告或建議不耐煩
60·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
61·明辨是非—— 明確地分辨是與非。形容判斷力強
62·按部就班—— 「按」本作「案」。部:門類。班:次序。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後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
63·別出心裁——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
64·層出不窮—— 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沒有窮盡
65·為虎作倀—— 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給壞人做幫凶,為壞人效勞。
66·得不償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67·瞠目結舌——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時語塞。形容驚駭的樣子
68·縱橫馳騁——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放開馬快跑。 形容往來賓士,沒有阻擋,也指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69·相形見絀—— 互相比較之下,一方顯得很遜色
70·川流不息—— [行人、車馬等] 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地行進
71·窮奢極侈—— 極端奢侈,也說「窮奢極欲」
72·鞠躬盡瘁—— 不辭勞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73·措手不及—— 來不及處理。
74·披星戴月—— 披星光,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或晝夜趕路,辛勞奔波
75·虎視眈眈—— 像老虎要撲食那樣注視著。形容貪婪地盯著,隨時准備攫取
76·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77·中流砥柱——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比喻能擔當重任、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
78·窮兵黷武—— 出動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好戰
79·出爾反爾—— 原指你怎麼對人行事,人也怎麼還報你。現多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80·流言蜚語——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81·發憤圖強—— 振作起來,謀求強盛
82·肺腑之言—— 謂由衷而發的真話
83·名副其實—— 名稱與實質相合一致
84·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85·言簡意賅—— 語言雖精練簡潔,但已概括要義
86·亘古未有—— 從古到今從未有過
87·如鯁在喉—— 像魚刺卡在嗓子里
88·沽名釣譽—— 以不正當的手法博取名譽
89·事必躬親—— 凡事都親自去做
90·蠱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91·顧影自憐—— 顧盼自己的身影,獨自可憐嘆惜。形容身世悲涼、失意
92·陰謀詭計—— 想達到某種目的的壞計謀、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計劃;尤指不懷好意或應受指責的奸計
93·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後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隊伍人少但強而有力
94·引吭高歌——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95·一丘之貉—— 同一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麼差別
96·老奸巨猾—— 深歷世故,十分奸詐狡猾的人
97·煥然一新—— 光彩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98·拾人牙慧—— 拾取別人的片言只語當做自己的話
99·無稽之談—— 不真實的或虛假的事情
100·畸形發展—— 某一部分發展過快而造成的整體不平衡狀態
101·憤世嫉俗—— 不滿黑暗的世道,憎惡不合理的社會習俗
102·聲名狼藉—— 形容名聲極壞
103·艱苦奮斗—— 艱難困苦的奮斗
104·故伎重演—— 舊時的一套伎倆重新施展出來
105·汗流浹背—— 形容滿身大汗。亦形容萬分恐懼或慚愧
106·草菅人命—— 菅:一種野草。殺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107·戒驕戒躁—— 要避免和戒除驕傲自滿及浮躁的思想作風
108·矯揉造作—— 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9·弱不禁風—— 弱得受不住風吹。形容人體質虛弱
110·噤若寒蟬—— 冬天的蟬,一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
111·兢兢業業—— 形容做事謹慎,勤奮刻苦,認真負責
112·不脛而走—— 沒有小腿卻能跑。形容消息等傳播迅速
113·迥然不同—— 差得很遠,非常不一樣
114·笑容可掬—— 掬:兩手捧起。形容滿臉帶笑的樣子
115·絕無僅有—— 再也找不出來,極為罕見
116·同仇敵愾—— 全體一致地抱著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
117·刻不容緩—— 急迫之極,一刻不能遲緩
118·膾炙人口—— 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
119·不寒而慄——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120·厲行節約—— 嚴格實行節約
121·雷厲風行—— 如迅雷,似疾風,形容辦事果斷、有力、迅速
122再接再厲—— 堅持不懈,毫不松勁,不斷前進
123·勵精圖治—— 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
124·流連忘返—— 形容沉迷於游樂而忘了回去。後多指留戀某事,捨不得離開
125·餘音繞梁—— 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
126·寥寥無幾—— 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128·琳琅滿目—— 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東西,出色的詩文,有用的人才很多
129·流芳百世—— 美名留傳於後代
130·光怪陸離—— 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131·語無倫次—— 話說得顛三倒四,言語沒有條理層次
132·滿腹經綸—— 形容人很有才學和智謀
133·蒙昧無知—— 愚昧,不通事理
134·所向披靡—— 比喻力量所達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散或一切障礙皆被清除
135·靡靡之音—— 古指亡國的聲樂。現指淫靡而不健康向上的庸俗音樂。
136·彌天大謊—— 徹頭徹尾的謊言
137·秘而不宣—— 保守秘密,不對外宣布
138·綿里藏針—— 喻外表看來溫柔,軟弱,實則內心刻毒強硬
139·明珠暗投—— 舊時比喻懷才不遇,這里比喻好東西落到壞人手裡
140·死不瞑目—— 人死還不閉眼,形容雖死而心猶未甘
141·苦思冥想—— 苦苦思考
142·漠不關心—— 不放在心上,粗枝大葉
143·墨守成規—— 比喻拘泥於成見而不善於機變
144·如法炮製—— 本指依照成法,炮製葯劑。後比喻照樣處理
145·路有餓殍—— 路邊有餓死的人
146·居心叵測—— 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147·委曲求全—— 勉強遷就,以求保全;顧全大局,暫時忍讓
148·任勞任怨—— 工作不辭勞苦,不怕受埋怨
149·耳濡目染—— 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150·莘莘學子—— 數量眾多的學生
151·拭目以待—— 擦亮眼眼看著。形容對事情發展密切關注
152·各抒己見—— 各自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153·鬼鬼祟祟—— 行事曖昧而不光明
154·紛至沓來—— 接連不斷地到來
155·恬不知恥—— 泰然處之,不以為恥
156·鋌而走險—— 指沒有辦法,只得冒險
157·老馬識途—— 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158·恣意妄為—— 肆意為非作歹
㈣ 用來形容等待一個人的詞語是什麼
等候、來期待、守候、恭候、盼自望
一、等候 [ děng hòu ]
解釋:等待(多用於具體的對象)。
引證: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住在 天津 英 租界,等候一天,買到一張怡和洋行開往 上海 的輪船票,從租界碼頭上了船。」
二、期待 [ qī dài ]
解釋:期望;等待。
引證:袁鷹 《十月長安街》:「億萬人民衷心期待的勝利,在我們最焦急、最憤懣的時刻成為鋼澆鐵鑄的現實了。」
三、守候 [ shǒu hòu ]
解釋:等待。
引證: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十章:「一次又一次,可憐人重新挺起眼皮,看看周圍守候的歡喜母子。」
四、恭候 [ gōng hòu ]
解釋:恭敬地等候。
引證: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不要忘了,我在家裡恭候。」
五、盼望 [ pàn wàng ]
解釋:殷切地期望。
引證:巴金 《中島健藏先生》:「我盼望著、等待著同他們再見。」
㈤ 等是什麼成語
等成語 :
等閑人家、
等價連城、
等量齊觀、
三六九等、
罪加一等、
同休等戚回、
等身著作、
等夷之志、
等而答下之、
閑雜人等、
齊量等觀、
等因奉此、
著述等身、
等閑之輩、
著作等身、
等閑視之、
等禮相亢、
各色人等、
等米下鍋、
等而上之、
高人一等、
諸色人等、
價等連城、
三等九般、
等夷之心、
加人一等、
三等九格
㈥ 形容等待很久的成語是什麼
1、望眼欲穿
成語拼音:wàng yǎn yù chuān
成語解釋: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內:向遠處看;眼:眼睛;欲容:將要;穿:破。
成語出處:明 西湖居士《明月環 詰環》:「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2、寸陰若歲
成語拼音:cùn yīn ruò suì
成語解釋:歲:年。一剎那象過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成語出處:《北史 韓禽傳》:「班師凱入,誠知非遠,相思之甚,寸陰若歲。」
3、舉首戴目
成語拼音:jǔ shǒu dài mù
成語解釋:舉:抬起;戴目:仰視的樣子。形容望著遠處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成語出處:宋·王安石《上田正言書》:「天下舉首戴目,屬心執事者,難以一二計。」
4、目盼心思
成語拼音:mù pàn xīn sī
成語解釋:盼:看。眼睛顧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
成語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余慶記·深閨幽思》:「你那裡好風光,目盼心思,時刻何曾放。」
5、翹首以待
成語拼音:qiáo shǒu yǐ dài
成語解釋:翹首:抬起頭。形容殷切盼望
成語出處:王朔《無人喝彩》:「李緬寧趕到公共汽車站,車已停穩,開了前後車門上下客。他擠在人堆里翹首以待。」
㈦ 等著聽叫洗耳恭聽,等著看用什麼成語最佳
洗耳恭聽
解釋: 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並不是指等著聽。
近義詞: 傾耳細聽
反義詞: 充耳不聞
㈧ 表達什麼事都不做就知道乾等著的成語是什麼
1、坐以待斃,讀音:【zuò yǐ dài bì】
解釋: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出處:先秦 管仲《管子 參患》:「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
2、束手待斃,讀音:【shù shǒu dài bì】
解釋: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出處:《宋史 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並計合謀,同心戮力。」
3、不勞而獲
讀音:【bù láo ér huò】
解釋: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
出處: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4、坐享其成
讀音:【zuò xiǎng qí chéng】
解釋:享:享受;成:成果。坐著不勞動而享受勞動成果。
出處:明 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其成者。」
5、坐收漁利
讀音:【zuò shōu yú lì】
解釋:比喻利用別人的矛盾;從中得到好處。
出處: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6、守株待兔
讀音:【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處: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7、不勞而食
讀音:【bù láo ér shí】
解釋:食:吃。自己不勞動而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出處: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們掌櫃的說,解放了不應當不勞而食。」
㈨ 表示等的的成語
【舉首戴目】舉來:抬自起;戴目:仰視的樣子。形容望著遠處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傾耳戴目】戴目:仰視的樣子,指望著遠處。形容期待、盼望的樣子。
【傾耳拭目】傾耳:側著耳朵;拭目:擦眼睛。認真聽,仔細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萬眾睢睢】睢睢:仰視。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上面。形容人們共同期待或感到驚奇的神情。
【懸懸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待:期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計日以俟】數著日子等待。極言盼望之殷切。
【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
【目斷鱗鴻】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目盼心思】雙眼盼望,內心思念。形容企盼想念之切。
【皮鬆骨癢】形容表面輕松自如而內心急切盼望。
【企而望歸】企:踮起腳後跟。踮起腳後跟盼望歸來。形容殷切地期望。
㈩ 意思是看的成語
袖手旁觀、
霧里看花、
嘆為觀止、
望洋興嘆、
驚鴻一瞥、
駭人聽內聞、
垂簾聽政、
坐井觀天、
耳濡目染、容
面面相覷、
望穿秋水、
顧影自憐、
危言聳聽、
作壁上觀、
不屑一顧、
賞心悅目、
側目而視、
察言觀色、
洋洋大觀、
隔岸觀火、
瞻前顧後、
蔚為大觀、
看破紅塵、
全神貫注、
量體裁衣、
望而卻步、
視而不見、
娓娓動聽、
見風使舵、
一覽無余、
一孔之見、
一視同仁、
另眼相看、
兼聽則明、
望而生畏、
左顧右盼、
睹物思人、
一目十行、
眾目睽睽、
慘不忍睹、
一目瞭然
走馬觀花、
虎視眈眈、
眼花繚亂、
琳琅滿目、
歷歷在目、
東張西望、
洗耳恭聽、
看朱成碧、
刮目相看、
望眼欲穿、
高瞻遠矚、
觸目驚心、
瞠目結舌、
聳人聽聞、
道聽途說、
等量齊觀、
洞若觀火、
熟視無睹、
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