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第三字是囗字的成語

第三字是囗字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5 17:16:03

⑴ 不字開頭第三個字是口的成語有哪些

樓主求採納~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敗之地: 原意是指善於打仗的就有取勝的把握,不會落到挫敗的境地。後泛指辦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不成體統: 體統:格局,規矩。指言行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不恥下問: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不出所料: 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形容原先預料的准確。
不辭而別: 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或悄悄溜走了。
不辭勞苦: 辭:推託;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強。
不打自招: 招:招供。舊指沒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
不得而知: 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
不得人心: 心:心願,願望。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擁護;得不到眾人的好評。
不得要領: 要:古「腰」字;領:衣領。要領: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
不動聲色: 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不二法門: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不乏其人: 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樣的人並不少。
不分彼此: 彼:那,對方;此:這,我方。不分這個和那個。形容關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不尷不尬: 比喻左右為難,不好處理。也形容樣子別扭。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不甘寂寞: 甘:甘心;寂寞:孤寂、冷落。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於想參與某件事情。
不甘示弱: 示:顯示,表現。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別人差。表示要較量一下,比個高低。
不攻自破: 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形容論點站不住腳,經不起反駁或攻擊。
不共戴天: 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不願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不關痛癢: 痛癢:比喻疾苦或緊要的事。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
不過爾爾: 爾(前):如此,這樣;爾(後):通「耳」,罷了。不過這樣罷了。有輕視人的意思。
不寒而慄: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合時宜: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不歡而散: 散:離開,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⑵ 第三個字是口字的成語

禍從口出,望採納,O(∩_∩)O

⑶ 第三個字是嘴的成語有哪些

雞爛嘴巴硬 比喻自知理虧,還要強辯。
人多嘴雜 雜:雜亂,多種多樣。談論的人多,說法多種多樣。也指在場的人多,七嘴八舌。
鼻塌嘴歪 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心巧嘴乖 心思靈巧,能說會道。
心直嘴快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同「心直口快」。

⑷ 第三字是的成語有哪些

【比比皆是】比比:一個挨一個。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
【比肩皆是】到處都是。形容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
【播弄是非】挑撥是非。是非:糾紛,口舌。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不寧唯是】寧:語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百無是處】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百無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從惡是崩】學壞象高山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壞很容易。

⑸ 第一字是口第三字是心成語有哪些

口是心非kǒushìxīnfēi
[釋義]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回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語出] 漢·答桓譚《新論·辨惑》:「道必當傳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正音] 非;不能讀作「fěi」。
[辨形] 是;不能寫作「事」。
[近義] 陽奉陰違 言不由衷
[反義] 言為心聲 言行一致 表裡如一
[用法] 含貶義。形容人兩面三刀。一般作定語、賓語。
[結構] 聯合式。

⑹ 口是第三個字的成語

三緘其口
[sān
jiān

kǒu]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回說話謹慎。答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⑺ 第三個字是口的成語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禍從口出: 災禍從口裡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貽人口實: 貽:遺留;口實:話柄。指做事或說話不小心,給人家留下了話柄。
白費口舌: 談話一無所獲
病由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同「病從口入」。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說話過多而口唇乾燥。
唇乾口燥: 形容說話過多而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後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禍從口生: 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目睜口呆: 驚懼得睜大雙眼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吃驚或受氣而發楞。
目怔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定口呆: 睜大眼睛直盯著不動,張著嘴說不出話。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楞的樣子。
目瞪口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歪: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目瞪口結: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口僵: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面朋口友: 指非真誠相交的朋友。
人多口雜: 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俗諺口碑: 俗:通俗。諺:諺語。口碑:指流傳的口頭俗語。廣泛流傳的通俗的諺語和俗語。
統一口徑: 比喻大家對待問題採取一致的態度
心拙口夯: 夯:同笨。心思笨拙,又不善於說話。
牙白口清: 比喻說話清楚。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禍:災禍。說話不小心就會招來災禍,吃錯東西就會生病
舌尖口快: 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是非口舌: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授人口實: 留給別人以話柄。
性急口快: 性子急,有話就說。

⑻ 第三個字是口的四字成語

第三個字是口的四字成語:目瞪口呆 心服口服
【成語】:目瞪口呆
【拼音】:版
mù權
dèng
kǒu
dāi
【解釋】
:目瞪:睜大眼睛直視;口呆:嘴裡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或激動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

【近義詞】
:瞠目結舌、 張口結舌、 呆若木雞
【反義詞】
:從容不迫、氣定神閑、泰然自若、淡定自若
【語
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3]
【例句】:
1、鄰居們都目瞪口呆,再不敢動。
2、我站在那兒目瞪口呆。
【成語】:心服口服
【拼音】:
xīn

kǒu

【釋義】:服:信服。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從內心到口頭上都很服氣。
【出處】:《莊子·寓言》:「利義陳呼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wú誤,違逆)立,定天下之定。」
【例句】今天對方發揮得比我們好,我們輸了,心服口服。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心悅誠服,心悅口服,五體投地
【反義詞】:憤憤不平

⑼ 四字成語第三個字是口

你好,牙角口吻、目定口呆、目瞪口呆、心服口服、人多口雜、目怔口呆版、病由口入、唇焦權口燥、貽人口實、目呆口咂、目瞪口歪、目瞪口哆、禍從口出、牙白口清、禍從口生、唇乾口燥、舌尖口快、授人口實、目睜口呆、目瞪口結、目瞪口張、面朋口友、病從口入、筆伐口誅、性急口快、是非口舌、心直口快、心拙口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