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山雲海的成語
⑴ 你會用哪些詞語形容黃山雲海
如夢如幻.蔚為壯觀
⑵ 形容黃山美景的成語
1、一進入來黃山風景區,那第四絕「源奇松」便來迎接我們。只見迎客松枝幹有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蔥蔥,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葉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來;陪客松則生機勃勃,似乎在陪同遊客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而送客松枝幹蟠曲,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同遊人依依不捨地告別,真是太奇了!
2、遊客們請止步,請大家往我身後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絕」之二:怪石。黃山「四絕」之中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大家順我的手指向那邊看,那就是「猴子觀海」,遠看去就是一個猴子在向下觀望雲海。除了「猴子觀海」還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
⑶ 描寫黃山雲海的成語 一定要是成語啊,不要詩句
雲煙縹緲
煙霧繚繞
萬馬奔騰
白雲蒼狗
雲蒸霞蔚
浩如煙海
虛無縹緲
若隱若現
天下奇觀
氣象萬千
朝暉夕陰
雲海蒼茫
⑷ 關於黃山雲海的好詞佳句
如「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山川景色的優美,至今為人們傳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黃山,寫下了《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鷳(有序)》和《送溫處士歸白鵝峰舊居》兩首,在後一首中留下了:「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在結尾處,李白戀戀不舍地寫下:「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可惜這一願望李白並沒有實現,這是李白的遺憾更是黃山的遺憾。
唐代詩僧島雲留居黃山,深愛黃山,據史料記載他是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的詩留存下來的有10首,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人,在他的詩中,對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羽化成仙的傳說就有記載:「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雲車。」
元代鄭玉筆下的黃山,沒有過多的描寫景色,但卻把游山的感覺寫得如此傳神:
江左諸峰罕出群,誰雲華岳與平分?
幾千百澗流蒼玉,三十六峰生白雲。
幽谷高人抱真獨,荒岩野草剩芳芬。
幾回獨向風前立,夜半吹簫天上聞。
明代詩人余紹祉的詩則更多的是一種寫實的風格:
「翠壑丹崖千丈畫,白雲紅葉一溪詩」。
這是描寫黃山秋景的千古絕唱,「翠」、「丹」、「紅」、「白」這四個描寫顏色的字,把黃山秋日繽紛的色彩描繪得五彩斑斕,一個「雲」 字,一個「溪」字,把黃山秋日的天高地闊,秋高氣爽襯托得無比准確,使人讀來如臨其境,「千丈畫」三個字把黃山大自然神來之筆所繪就的巨幅畫圖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一溪詩」三個字又賦予了畫面溪水孱孱的美妙動感。兩句詩14個字,把一幅有聲有色、壯闊秀麗、眾花爭艷、峰水相襯的黃山秋日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現當代的大家更是感懷吟詠,留下了不可勝數的名篇佳句,他們的作品幾乎屢見於國內外成百上千種報刊,總數當遠遠超過古代詩人。
黃賓虹在迎客松下吟頌:今古幾遊客,勞勞管送迎。蒼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許承堯在江麗田琴台邊感嘆:鳴琴客久去,石床猶在茲。蓊蔚四山靜,冷冷水環之……
郭沫若末到黃山之前就先從黃山風光攝影展上預習了黃山:我未到過黃山,今來影上大觀。彷彿身在雲海,胸中湧起波瀾。
胡績偉置身於黃山風雲之中疑惑萬千:轉眼山變海,彈指島環峰;驟然劈頭雨,剎時滿目松。
唐弢在黃山定是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李謫仙:千樹懸崖采葯去,一林幽徑覓詩還。我來欲作胡公客,求取新生雙白鷳。
張萬舒聆聽著陣陣松濤熱情地贊嘆:好!黃山松,我大聲為你叫好……
穆青儒雅地抒情:昂首青霄界,驚造化,黃山幻景,松奇石怪。雪虐風摧億萬載,芙蓉嬌嬈不敗。
邵燕詳把思緒引向了千百年前:山啊山,你親眼見過海枯石爛,你親身經歷過谷換陵移,你比參天古木的年輪該有更多的記憶。
明代的程敏政就有這樣的詩句:「眼看奇絕口難名,變態分明似化成。」
清代的金照吟道:「黃山變態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真可謂「一片之雲有異勢,一尺之松無凡枝」。
⑸ 什麼詞語可以用來形容黃山雲海
雲蒸霞蔚,煙霧繚繞,浩如煙海,氣象萬千,
如夢如幻,宛若仙境,雲海蒼茫,千變萬化,變化莫測……
⑹ 什麼的黃山雲海和什麼的西湖填四字成語
(變幻莫測)的黃山雲海和(秀外慧中)的西湖。
秀外慧中
xiù內 wài huì zhōng
【解釋容】秀:秀麗;慧:聯盟。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出處】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中;不能讀作「zhónɡ」。
【辨形】慧;不能寫作「繪」。
【近義詞】耳聰目明、綽約多姿、眉清目秀
【反義詞】獐頭鼠目、賊眉賊眼
【例句】
(1)她真是個~的好姑娘。
(2)她才能出眾;~;同事們都喜歡她;尊重她。
⑺ 關於黃山風景的成語
黃山四絕:奇松~千姿百態,蒼勁挺拔,千曲枝虯。怪石~千奇百怪,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雲海~排山倒海,變幻無窮。溫泉~常流不息,可飲可浴,治病健身。
網路有很多,有時間去查一下
⑻ 贊美黃山景色的詞語
1、我為在光明頂見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贊不絕口,為在天都峰見到它的直鋪深谷而驚嘆不已,我更為日出時那滔滔的雲海而震撼。
2、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卧、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3、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成為全人類的瑰寶。黃山除五絕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
4、西海的賞景勝地為排雲亭,這里簇擁著許多箭林般的峰巒,大峰磅礴,小峰重疊,每當雲霧縈繞,層層疊疊的峰巒時隱時現,酷象浩海中的無數島嶼。特別是夕陽西斜,層巒盡染,氣象萬千,呈現著無限瑰奇的絕妙景象。由排雲亭往南行,有著名的飛來石。飛來石不僅形態奇特,在平台上憑欄攬勝,還能令人進入絕妙的「畫境」,雙剪峰、雙筍峰就象一幅神奇的潑墨山水畫。
5、黃山的秋季,別有種種勝景。秋高氣清,白雲碧漢,丹楓似火,草深果黃。明歙人,曾授監察御史、河南巡撫的凌桐,做記游詩有句:更有秋容寫不得,白雲碧漢映丹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贊賞黃山秋景:楓林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綉。黃山的秋天,還因為林茂色鮮,鳥語花香,生氣盎然。竟是秋天裡的春天;。令常見的悲秋之情為之一掃。
6、黃山霧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絕。無愧於天下絕中之絕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許於某一個早晨推窗眺望,會突然發現窗外的景緻已經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銀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樹木象叢叢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盛夏的黃山,更有那看不見的飛瀑,數不清的流泉,特別在暴雨過後,黃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為黃山譜寫了一曲曲激昂的樂章。夏日的雲海雖沒有秋冬雲海那樣沉著、渾厚,但也別有一番瀟灑、清麗。在雲霧的動靜之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絢麗的彩虹,(www.fwsir.com)如一座七色彩橋,架在兩峰之間。日落並不比日出遜色,火紅的晚霞為夏日的黃山披上一層燦爛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
8、在玉屏峰西側,還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狀好像少婦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歸來,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雲峰上的一座巧石,一隻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蓬鬆的大尾巴,想越過萬丈深淵,躍上高聳入雲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黃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工製造的呢?
9、人人都說黃山是人間的仙境,仙境怎能離開浩瀚的雲海呢?它時而如風平浪靜的湖水,時而像波濤詭異的大海,時而輕輕如絲絹,時而又怒氣沖霄。
10、黃山的雲海真是奇,人若在雲中,它會感到眼前之景綽約無比,而自己似乎飄然成了仙。我到哪兒,雲也跟著我到了哪兒,甚至伸手可拉住它,臉可以接觸到它。
11、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成為全人類的瑰寶。黃山除五絕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
⑼ 描寫黃山雲海的成語
雲煙縹緲 煙霧繚繞 萬馬奔騰 白雲蒼狗 雲蒸霞蔚 浩如煙海 虛無縹緲 若隱若現 天下奇觀 氣象萬千 朝暉夕陰 雲海蒼茫。
⑽ 黃山的雲海的特點用詞語來概括
黃山雲海不僅本身是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把黃山峰林裝扮得猶如蓬萊仙境,令內人置身其中,神思飛容越,浮想聯翩,彷彿進入夢幻世界。當雲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遠近山巒,在雲海中出沒無常,宛若大海中的無數島嶼,時隱時現於「波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