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藐視一個人的成語

藐視一個人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19:24

⑴ 形容討厭一個人的成語

形容討厭一個人的成語:深惡痛絕、痛心疾首、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1、深惡痛絕
【解釋】:惡:厭惡;痛:痛恨;絕:極。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出自】:不象他對於墨家那樣的真心的 深惡痛絕。 聞一多《雜文·善於儒、道、土匪》
【近義詞】疾首蹙額、痛心疾首、孰不可忍、切齒腐心、切齒痛恨、恨之入骨、忍無可忍、感恩戴德、咬牙切齒、深惡痛疾、疾惡如仇
【反義詞】老牛邸犢、愛不釋手、情深意重、老牛舐犢
2、痛心疾首
【解釋】:疾首:頭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
【出自】:瞿耐庵自從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聽斷糊塗,一個個痛心疾首。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指對某事的痛恨
【近義詞】疾首蹙額、深惡痛絕、切齒痛恨、傷心疾首、捶胸頓足、咬牙切齒、深惡痛疾
【反義詞】賞心悅目、感恩戴德
3、咬牙切齒
【解釋】: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極端仇視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種情緒或感覺竭力抑制住。
【出自】:只見水軍頭領早把張清解來。眾多兄弟都被他打傷,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嚼穿齦血、痛心疾首、怒目切齒、深惡痛絕、切齒痛恨、恨之入骨、磨牙鑿齒、疾首蹙額、愁眉苦臉
【反義詞】笑容可掬、笑逐顏開
4、恨之入骨
【解釋】:恨到骨頭里去。形容痛恨到極點。
【出自】:那知府讓人恨之入骨,一處處弄得天怒人怨。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形容痛恨到極點
【近義詞】刻骨仇恨、恨入骨髓、深惡痛絕、切齒痛恨、食肉寢皮、怨入骨髓、咬牙切齒
【反義詞】肅然起敬、一往深情、一見鍾情、愛不忍釋、一往情深
5、疾惡如仇
【解釋】: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
【出自】:他對軍閥、政客,疾惡如仇。 梁斌《紅旗譜》二十二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見義勇為、嫉惡如仇、從善如流、深惡痛絕、義不容辭、深惡痛疾、為民除害
【反義詞】如蠅逐臭、同流合污、助紂為虐、從善如流

⑵ 喜歡一個人對他萬般好,可是他藐視你,該用什麼成語形

愛屋及烏
àiwūjíwū
[釋義] 烏;烏鴉。喜愛那所房屋;連房屋上的烏鴉也一並喜愛。比內喻由於喜愛某人容也連帶地喜愛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語出] 《尚書大傳》卷三:「紂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正音] 及;不能讀作「jǐ」。
[辨形] 烏;不能寫作「鳥」。
[近義] 相濡以沫
[反義] 愛莫能助 殃及池魚
[用法] 含褒義;比喻愛這個而兼愛與此有關的人或物;形容過分偏愛或愛得不當。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連動式。
[例句] 他一直珍藏著學生製作的紀念品;~;這正是教師的愛心。

⑶ 表示蔑視的成語

昂昂不動 昂昂:氣概軒昂的樣子。形容目中無人,十分傲慢的樣子
出處:楚劇《葛麻》第一場:「見了員外,昂昂不動,豈不是丟了一個揖?」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傲睨自若 睨:斜視;自若:指滿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視一切的樣子。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豪爽》:「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書於襄陽於司空頔,其言懇切,而傲睨自若,似無郡僚之禮。」
傲世輕物 傲世:傲視當世;物:他人或環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處:《淮南子·齊俗訓》:「敖(傲)世輕物,不污於俗。」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出處: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出處:元·吳昌齡《張天師》:「梅花雲:我這梅花……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凌霜奪第一。」
白眼相看 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一顧,對人不禮貌。
出處:宋·楊萬里《誠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第四卷:「盡今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鼻孔朝天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見「鼻孔撩天」。
鄙夷不屑 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聖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臟話)。
出處: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序》:「二詞嘩於市井,雖兒女子初學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不屑一顧 不屑:不值得,不願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出言無狀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潑猴頭,出方無狀。」
大模大樣 形容態度傲慢,目中無人的樣子。
出處: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三出:「又見他烈烈轟轟,呼呼喝喝,大模大樣,前遮後擁,把那街上閑人盡打開。」
兒女子語 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出處:《宋史·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飛揚跋扈 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出處:《北史·齊高祖紀》:「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佛頭著糞 往佛像的頭上拉糞。比喻美好的事物被褻瀆、玷污。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雲:『有。』崔雲:『為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雲:『是伊為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高傲自大 自以為了不起,極其驕傲,看不起別人。
出處:毛澤東《學習和時局》:「各種業務專長,都可以成為高傲自大輕視旁人的資本。」
驕傲自滿 看不起別人,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成績。
出處: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八:「既登宥密,頗驕傲自滿。」
狂妄自大 狂妄:極端的自高自大。指極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無人。
出處:《舊唐書·皇甫榑傳》:「執誼,叔文乘時多僻,而欲斡運六合,斟酌萬幾;……而狂妄之甚也。」
目空一切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極端驕傲自大。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內。」
目空一世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驕傲自大。
出處:明·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懺者。」
目空餘子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目無下塵 下塵:佛家語,凡塵,塵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目無餘子 餘子:其他的人。眼裡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出處:《後漢書·禰衡傳》:「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目中無人 眼裡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趙奢子趙括,自少喜談兵法,家傳《六韜》、《三略》之書,一覽而盡;嘗與父奢論兵,指天畫地,目中無人,雖奢亦不能難也。」
貧賤驕人 身處貧賤,但很自豪。指貧賤的人蔑視權貴。
出處:《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欺霜傲雪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出處:宋·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齊東野語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出處:《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上諂下瀆 諂:奉承;瀆:輕慢,褻瀆。奉承上級,輕慢下屬。
出處:《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盛氣凌人 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凌。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處: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共產黨員決不可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是什麼都好,別人是什麼都不好。」
視如糞土 看得如同穢土那樣下賤。比喻極端蔑視。
鼠雀之輩 蔑視他人之詞。指鄙陋卑微之徒。
肆言詈辱 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唯我獨尊 原為佛家語,稱頌釋迦牟尼最高貴、最偉大。現指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極端自高自大。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唯吾獨尊 原為佛家語,稱頌釋迦牟尼最高貴、最偉大。現指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極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獨尊」。
眼空四海 形容自高自大,什麼都看不見。
出處: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隨人腳跟走乎?」
夜郎自大 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處:《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淫詞穢語 不健康猥褻的言詞。同「淫詞褻語」。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淫詞穢語,概所不錄。」
淫詞媟語 淫:淫穢;媟:狎,輕慢。放盪淫穢、低級趣味的話。
淫言狎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同「淫言媟語」。
淫言媟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
飲犢上流 指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
出處: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間,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而飲之。」
尊己卑人 抬高自己,蔑視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出處:柯劭忞《清史稿》卷四三九:「中國地處亞東,又為數千年文化之古國,不免挾尊己卑人之見,未嘗取世界列國之變遷而比較之。」

⑷ 哪些是形容傲慢,藐視一切的成語

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釋義] 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極端驕傲自大。
[出處] 清·李汝珍專《鏡花緣》:「但他屬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

⑸ 哪些是形容傲慢、藐視一切的成語

傲慢無禮 指態度傲慢,不講禮貌
傲睨一切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視一切
傲世輕物 傲世:傲視當世;輕:輕視;物:他人或環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指孤高自傲,處世不與一般流俗苟同
傲不可長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傲慢少禮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願望實現。形容因實現願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傲睨萬物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麼都瞧不起。
傲睨一世 睨:斜視。高傲地旁觀,對當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裡。形容傲慢自負,目空一切。
傲睨自若 睨:斜視。自若:指滿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視一切的樣子。
傲然屹立 形容堅定,不可動搖地站立著。
傲霜鬥雪 傲視寒霜,抗擊白雪。形容不畏嚴寒。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傲頭傲腦 形容倔強、桀驁不馴的樣子。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乾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高傲自大 自以為了不起,極其驕傲,看不起別人。
孤標傲世 孤:孤單;標:標准高。孤高自賞,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獨立的形態。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與俗流。
孤傲不群 孤:孤單;傲:高傲。指高傲孤僻,難與人相處。
驕傲自滿 看不起別人,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成績。
倔強倨傲 倔強:執拗;倨傲:傲慢。執拗而又傲慢。
居功自傲 自以為有功勞,覺得了不起。
輕視傲物 輕:輕慢;世:世人;傲:傲慢;物:人,公眾。對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裡。
恃才傲物 恃:依靠、憑借;物:人,公眾。仗著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心高氣傲 態度傲慢,自以為高人一等。
諂上傲下 對上討好,對下傲慢。
長傲飾非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斗霜傲雪 形容在嚴酷的環境中敢於斗爭,不屈不撓。
負才傲物 謂依恃才學,驕傲而看不起旁人。
嫉賢傲士 嫉妒和輕慢有才德的人。
桀傲不恭 同「桀驁不遜」。
桀傲不馴 同「桀驁不遜」。
欺霜傲雪 欺:欺凌。傲:傲視,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對此敢於欺凌傲視。比喻堅貞不屈、氣勢非凡的精神。
輕世傲物 藐視世俗,為人傲慢。
謔浪笑傲 形容戲謔笑鬧。

⑹ 形容「蔑視」的成語有哪些

1、【傲慢不遜】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發 音: ào màn bù xùn

詞 意: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示 例:我知道大部分人在獲得成功時會精神興奮,過於傲慢不遜。

2、【傲睨自若】睨:斜視;自若:指滿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視一切的樣子。

ào nì zì ruò

【出自】:宋·王讜《唐語林·豪爽》:「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書於襄陽於司空頔,其言懇切,而傲睨自若,似無郡僚之禮。」

【示例】:簡雍在城下喚門。(劉)璋令開門接入。雍坐在車中,傲睨自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自高自大

3、【傲上矜下】矜:自誇。對上對下都自傲自大。

【注音】:à shàng jīn xi

⑺ 形容討厭一個人的成語有哪些

  1. 鄙夷不屑

  2. 深惡痛絕

  3. 恨之入骨

  4. 咬牙切齒

⑻ 形容藐視的成語

居功自傲 [jū gōng zì ào]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居功:自恃有功。自內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容。
貶義
出 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異常謙遜地說:『這算什麼功……』」。
例 句
~,是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表現。

⑼ 形容蔑視的成語

【傲雪凌霜】: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回對冷酷迫害或打擊答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傲雪欺霜】: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弁髦法紀】:弁:黑布帽子;髦:兒童眉際的垂發;弁髦:蔑視,拋棄。指蔑視拋棄法令和紀律。

【蚩蚩者民】:蚩蚩:無知。無知無識的人民。舊時統治階級蔑視人民的說法。

【貧賤驕人】:身處貧賤,但很自豪。指貧賤的人蔑視權貴。

【欺霜傲雪】:形容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齊東野語】: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視如糞土】:糞土:穢土,臟土。看得如同糞土那樣惡劣、下賤。比喻極為蔑視。

【鼠雀之輩】:蔑視他人之詞。指鄙陋卑微之徒。

【無名鼠輩】:不出名的小人物。舊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對敵方的蔑視稱呼。

【飲犢上流】:指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視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⑽ 形容人看不起別人的成語

昂昂不動 昂昂:氣概軒昂的樣子。形容目中無人,十分傲慢的樣子
出處:楚劇《葛麻》第一場:「見了員外,昂昂不動,豈不是丟了一個揖?」
敖世輕物 敖,通「傲」。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處:《淮南子·齊俗訓》:「敖世輕物,不污於俗。」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願望實現。形容因實現願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
傲睨自若 睨:斜視;自若:指滿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視一切的樣子。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豪爽》:「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書於襄陽於司空頔,其言懇切,而傲睨自若,似無郡僚之禮。」
傲世輕物 傲世:傲視當世;物:他人或環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出處:《淮南子·齊俗訓》:「敖(傲)世輕物,不污於俗。」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乾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何期逆賊恣逞奸雄,傲賢慢士,故特來見明公。」
白眼相看 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一顧,對人不禮貌。
出處:宋·楊萬里《誠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第四卷:「盡今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鼻孔朝天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處:見「鼻孔撩天」。
鄙夷不屑 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聖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不齒於人 齒:象牙齒一樣排列。不能列於人類。指被人看不起。
出處: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以為士人不齒,放棄終身。」
不屑一顧 不屑:不值得,不願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大模大樣 形容態度傲慢,目中無人的樣子。
出處: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三出:「又見他烈烈轟轟,呼呼喝喝,大模大樣,前遮後擁,把那街上閑人盡打開。」
飛揚跋扈 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豪,不愛約束。現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出處:《北史·齊高祖紀》:「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