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出自於古詩的四字成語

出自於古詩的四字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51:46

Ⅰ 出自於古詩的四字詞語有那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陸游(柳暗花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晏殊 (無可奈何)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朱熹 (萬紫千紅)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龔自珍 (不拘一格)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於謙(粉身碎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滕王閣詩》王勃 (物換星移)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孟郊 (春風得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蘇軾(悲歡離合)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白居易 (天長地久)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朱熹 (源頭活水)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李煜(車水馬龍)
萬籟此俱寂,惟聞鍾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萬籟俱寂)

Ⅱ 出自古詩的四字詞語或成語有哪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桃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有靈犀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怒發沖冠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行路難》李白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第》孟郊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海角尋思遍——無窮無盡、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柔情似水《鵲橋仙》秦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水調歌頭》蘇東坡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千淘萬漉《浪淘沙》
劉禹錫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Ⅲ 什麼成語出自於什麼古詩詞其原話是

唐代劉禹錫《贈李司空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順便說一下,這個「司空」就是「鋤禾日當午」的作者李紳。

Ⅳ 來自古詩的四字詞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陸游(柳暗花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晏殊
(無可奈何)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朱熹
(萬紫千紅)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龔自珍
(不拘一格)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於謙(粉身碎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滕王閣詩》王勃
(物換星移)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後》孟郊
(春風得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蘇軾(悲歡離合)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白居易
(天長地久)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朱熹
(源頭活水)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火樹銀花)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李煜(車水馬龍)
萬籟此俱寂,惟聞鍾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萬籟俱寂)

Ⅳ 摘自古詩的好聽四字詞語有哪些

1.柳暗花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陸游

【拼音】:[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釋】: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出自】:宋·陸游《游山西村》:「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無可奈何——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晏殊

【拼音】:[ wú kě nài hé ]

【解釋】:奈何:如何,怎麼辦。 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出自】:《史記·周本紀》:「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Ⅵ 出自古詩的成語有哪些

1、出自古詩的成語有: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驥伏櫪
(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桃花
(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有靈犀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6)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
(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8)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怒發沖冠
(9)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乘風破浪——《行路難》李白
(10)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春風得意——《登第》孟郊
(11)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海角尋思遍——無窮無盡、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1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春日》朱熹
(13)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柔情似水——《鵲橋仙》秦觀
(1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水調歌頭》蘇東坡
(1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16)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千淘萬漉——《浪淘沙》
劉禹錫
(17)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Ⅶ 出自詩詞文言文等的四字成語(寫明出處)

夙興夜寐-《氓》
報施救患-《晉楚城濮之戰?》
鍥而不舍-《荀子》
舐痔結駟-《刺世疾邪賦》
老驥伏櫪-《龜雖壽》
檣傾楫摧-《岳陽樓記》
峰迴路轉-《醉翁亭記》
正襟危坐-《赤壁賦》
杯盤狼藉-《赤壁賦》
朝朝暮暮-《鵲橋仙》
呵呵,先寫這些吧

Ⅷ 出自古詩詞的四字成語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色滿園
草長鶯飛二月天,佛堤楊柳醉春煙--------草長鶯飛

Ⅸ 出自古詩詞的成語

三顧茅廬: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妄自菲薄: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作姦犯科: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關繫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臨危授命: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計日可待: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來。

山餚野蔌: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迴路轉: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雜。

觥籌交錯: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捨生取義:出自《魚我所欲也》;舍棄生命為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思賢若渴:出自陳壽《隆中對》;比喻迫切地想延攬有才德的人。

心曠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氣象萬千: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黔驢技窮:出自柳宗元《黔之驢》;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氣:出自《曹劌論戰》;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比肩繼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著肩,腳跟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頤《愛蓮說》;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馬光《孫權勸學》;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發夕至:出自酈道元《三峽》;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形容路途不遠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生的細毛。形容目光敏銳,觀察入微。沈復《童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源於《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悅而滿足的樣子。《童趣》:「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3. 龐然大物:指形體大而笨重的東西,也指貌似強大而實則虛弱的東西。《童趣》:「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源於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4. 溫故知新: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認識;也指重溫歷史經驗,更好地認識現在。源於《 < 論語 > 十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 見賢思齊:看見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樣,形容有好學向上之心。源於《 < 論語 > 十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向他學習,也指採納並實行正確意見。源於《 < 論語 > 十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任重道遠:擔子沉重,路程遙遠;比喻責任重大,需要長期奮斗。源於《 < 論語 > 十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需要或不願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給別人。源於《 < 論語 > 十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 歷歷在目:一個一個清清楚楚地出現在眼前。蒲松齡《山市》:「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10. 塞翁失馬:比喻壞事也可能變為好事。源於《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人間訓》)。

11. 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不易看清真相。源於《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 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孫權勸學》(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源於《三國志·吳志》。

13. 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待別人,指別人已經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孫權勸學》:「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 誇父追日:比喻決心很大或自不量力。源於《誇父逐日》(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

15.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擾的理想處所或與世隔絕的幻想世界。源於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16.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小幽暗頓時變得寬敞明亮,也形容(經過別人的指點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領悟。源於《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17. 怡然自樂:安適、愉快而又得意。《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18. 無人問津:無人過問,受到冷落。源於《桃花源記》:「(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9. 不蔓不枝:原指蓮莖挺直,不蔓生,也不分枝;後比喻說話或寫文章不拖泥帶水,不節外生枝。源於北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0. 山重水復:山巒重疊,流水環繞;形容風光優美。源於宋·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現希望或轉機。源於《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只求領會主旨,不死摳字眼兒;現多指只滿足於了解個大概,不作深入理解。源於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3.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別、團聚,泛指人生的種種經歷、遭遇和感受。源於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4.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順暢,人民團結;形容國泰民安的景象。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5. 百廢具興:許多被廢置的事業又都興辦起來。《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現在規范詞形寫作「百廢俱興」。

26. 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27. 醉翁之意不在酒:指另有用意或別有用心。源於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8. 山餚野蔌:指野味和野菜。源於《醉翁亭記》:「……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29.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錯起落(籌,喝酒時行令用的竹片),形容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源於《醉翁亭記》:「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30. 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源於《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1. 披堅執銳:身穿堅固的鎧甲,手執銳利的兵器;形容全副武裝投入戰斗。源於《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被」,通「披」。

32. 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自己看不起自己。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3. 作姦犯科: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源於《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34. 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再三邀請。源於《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道義,就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反正義一定得不到支持。源於《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6.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愁禍患,使人奮斗而得以生存;安逸享樂,使人沉淪而導致死亡。源於《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37. 捨生取義:為了維護正義而犧牲生命。源於《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38. 一鼓作氣:本指作戰時擂第一通鼓,士氣就振作起來了;現在多形容做事時鼓足干勁,趁勢一次做完。源於《曹劌論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9.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不畏艱險,有堅忍的毅力。源於《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

40. 再衰三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源於《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Ⅹ 出自古詩的成語 出自古詩的成語和解釋

寸草春暉
[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釋義
[ cùn cǎo chūn huī ]
唐代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版春暉。」後來權用「寸草春暉」比喻父母恩情子女難以報答。
詳細釋義
【解釋】: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出自】: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