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誤用的成語
A. 有哪些被現代人誤用的成語
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
1、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
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執或蠻橫,不通情理。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也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惻動人。指文章寫得好。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幫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用在貶義場合。
12、不勝其煩:指不能忍受其煩瑣,用在貶義場合。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沒有文化」,貶義詞。
B. 你知道哪些被誤用的成語
"我思故我在"。本來意是復雜的:任何自東西都是可懷疑的,只有我在思考這一個現象是不可懷疑的,因此我思體現了我在。常有人拿來表面意義地表達"我是個思想者"的偉大意義,也有人誤解為唯心主義。對於因為時間而改變的成語意思,既然詞典都接受了,我們為何不接受呢?
C. 現在被誤用的成語有哪些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或榜樣。誤用:教訓
不刊之論:指正確的內不可修改的言論。誤用:刊登容
差強人意:大致上還能使人滿意。誤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誤用:建築
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沖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為自然景觀。相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平鋪直敘: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常誤用為貶義。類似的還有名噪一時,也常誤用為貶義。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久假不歸:長期借用不歸還。誤用:請假。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用為缺乏整體觀念。
D. 你知道哪些被誤用的成語來分享下
"我思故抄我在"。本意是復襲雜的:任何東西都是可懷疑的,只有我在思考這一個現象是不可懷疑的,因此我思體現了我在。常有人拿來表面意義地表達"我是個思想者"的偉大意義,也有人誤解為唯心主義。對於因為時間而改變的成語意思,既然詞典都接受了,我們為何不接受呢?
E. 常被誤用的成語有哪些能舉例子嗎
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沒有文化」,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雲:不知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4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42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43、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連續不斷。
44、春風化雨: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滿城風雨:非指自然界的風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經傳出,到處議論紛紛。
4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4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47、學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4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度鎮定。
無動於衷:心裡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4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趕不上。
50、息息相關: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關: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5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2、一發而不可收: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
一發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F. 有哪些一直被人誤用的成語或俗語
被人誤用的成語或俗語: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很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這個成語,錯。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現在常被擴大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6.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常被人誤用為「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11.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12.意氣用事: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能用來表達「講義氣重感情」。
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詞用「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就很滑稽。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15.信筆塗鴉:隨手亂畫,不能用來表達「畫得又快又好」。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常和「不負眾望」被混用。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被用於毫不猶豫地做壞事,就錯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
G. 哪些被現代人誤用的成語
經常被誤用的成語 :
1、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
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執或蠻橫,不通情理。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也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惻動人。指文章寫得好。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幫助。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用在貶義場合。
12、不勝其煩:指不能忍受其煩瑣,用在貶義場合。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沒有文化」,貶義詞。
14、身無長物:指身邊沒有多餘之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卓爾不群:形容優秀卓越,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後來指在法庭上對質或上法庭打官司。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罰不當罪:處罰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當。指處罰過輕或過重。
30、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
H. 現在被誤用的成語有哪些
成人來高考復習成自語_難度及..
成人高考復習成語 北京成考報名,尚德考生登錄入口,新生...
廣告
高考常見誤用成語
2016-11-26 766人 62頁
4.5分 用APP查看
一、容易褒貶用錯的成語
(一) 褒錯用貶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料准確,善於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試大
5.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
6.沁人心脾: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閑爽朗的感覺。
7.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人勝。
8.別出心杼:比喻寫作不抄襲前人,另闢新路。
9.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10.慘淡經營:指苦心費力經營。
I. 那些被誤用的成語,再亂用真的要貽笑大方了
①萬人空巷:形容慶祝盛況,不是巷子空無一人;
②目無全牛:形容技藝純熟,並非沒有全局觀;
③差強人意:大體使人滿意,不是不能使人滿意;
④首當其沖:最先受到攻擊,不是首先接受任務…
J. 有哪些成語是被誤用的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或榜樣。誤用:教訓
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專的言論。誤用屬:刊登
差強人意:大致上還能使人滿意。誤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臨下。誤用:建築
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沖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為自然景觀。相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平鋪直敘: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常誤用為貶義。類似的還有名噪一時,也常誤用為貶義。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久假不歸:長期借用不歸還。誤用:請假。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用為缺乏整體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