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難辨析的成語

難辨析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07 20:11:16

A. 請積累三個在高中語文卷中成語辨析題較難分析的成語,及其解釋,以及關於這三個成語的造句。

七月流火 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待到七月流火時候,我們不得不多穿些衣服了【天氣快轉涼了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可用人或事物但魚龍混雜只用用於人。【改革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泥沙俱下,但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萬人空巷:形容街道上人多熱鬧 得勝足球隊捧著獎杯凱旋歸時,城裡人萬人空巷地歡迎們。
求採納么么噠

B. 求出一組 難度較高的 高考成語辨析題目。近義成語辨析,至少四個一組。帶答案解釋。一定要有難度。

①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時遭劫,載他的的哥竟_________。昨日,乘客周先生說,他准備將這名的哥告上法庭。
②代表瓜地馬拉國家隊出戰100場的拉米雷斯雖然一度在前腰位臵上顯示出不俗的盤帶和傳球功底,但很快便出現體能問題,下半場只能_________。
③中日之間若以武力衡判未來釣魚島之輸贏,則兩國之間必無贏家。真正的贏家將是_________的美國。
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狡猾的美國人_________,待時機成熟便以所謂中立國的身份向交戰國家販賣軍火、戰略物資、情報等,伺機大發戰爭橫財,使得戰後美國的經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A.袖手旁觀 隔岸觀火 作壁上觀 坐山觀虎鬥
B.袖手旁觀 作壁上觀 隔岸觀火 坐山觀虎鬥
C.坐山觀虎鬥
作壁上觀 袖手旁觀 隔岸觀火
答案:B

C. 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辨別的成語是哪個

復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辨別制的成語——撲朔迷離。

撲朔迷離
pū shuò mí lí
【解釋】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

【出處】《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結構】聯合式。

【用法】現多用來形容事情雜亂。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朔;不能讀作「shù」。

【辨形】撲;不能寫作「仆」。

【近義詞】虛無飄渺、眼花繚亂

【反義詞】一清二楚

【辨析】~和「眼花繚亂」;都有「不容易看清楚」的意思。但~偏重指客觀事情錯綜復雜;「眼花繚亂」偏重指主觀感受十分復雜;一時分辨不清。

【例句】這件事錯綜復雜;雖經多方核查;仍給人以~之感;使之難明真相。

D. 辨析成語有哪些方法

第一,從成語的組成部分———關鍵詞入手。
第二,從成語的來源入手。成語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古代寓言。如「守株待兔」、「畫蛇添足」。
(2)歷史故事。如「完璧歸趙」、「程門立雪」。
(3)古代詩文。如「青出於藍」、「水落石出」。
(4)歷代口語。如「大海撈針」、「大刀闊斧」。
(5)新造成語。如「多快好省」、「推陳出新」。
第三,從成語的感情色彩入手。
第四,從成語的語義輕重入手。
第五,從成語的適用對象和使用范圍入手。
第六,從成語和其他詞語的搭配習慣入手。

建議:了解成語的出處、來源,理解記背,相信你會有大大的進步

望朋友 學習步步高升

E. 什麼難成語

常見成語:左右為難,多災多難,步履艱難,勉為其難,進退兩難。
1、左右為難。
【解釋】: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
【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一折:「我欲待親自去尋來,限次又緊,著老夫左右為難,如何是好!」
【示例】:千思萬想,~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2、多災多難。
【解釋】:指災難深重。
【出自】: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他經常嘆息而至於流眼淚。」
【示例】:他這個人~,值得同情。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多事之秋、千災百難、禍不單行、三災八難、水深火熱、災難深重
【反義詞】相安無事、省事寧人、吉人天相、吉祥如意、洪福齊天
3、步履艱難。
【拼音】[ bù lǚ jiān nán ]
【解釋】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近義詞】寸步難行
【反義詞】箭步如飛、健步如飛
4、勉為其難。
【解釋】:勉:勉強;為:做。勉強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願去做的事。
【出自】: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下集第四章:「可是,情況尚不分明,我怎樣迎敵?好吧,勉為其難吧。」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常作自謙詞
【近義詞】強人所難
5、進退兩難。
【解釋】: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自】:宋·李靖《衛公兵法》:「凡攻城之兵……進退又難,前既不得上城,退則其師逼追。」
【釋義】:凡是攻城的失敗,前進和後退都難。前進上不了城牆,後退則被追殺。
【示例】:孔明曰:「既主公在涪關~之際,亮不得不去。」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處境困難

F. 較難的四字成語大全

主文譎諫:(zhǔ wén jué jiàn) 注重文辭形式的委婉,用隱約的言辭諫勸而不直言過失.
左提右挈:(zuǒ tí yòu qiè) 形容相互扶持或從各方面幫助.也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照顧.
差強人意:(chā qiáng rén yì) 原指還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在表示大體上能讓人滿意.
踵事增華:(zhǒng shì zēng huá) 繼續前人的事業,並使更加完善美好.
鑄山煮海:(zhù shān zhǔ hǎi) 比喻善於開發自然資源.
螽斯衍慶:(zhōng sī yǎn qìng) 舊時用於祝頌子孫眾多.
遵時養晦:(zūn shí yǎng huì ) 原為頌揚周武王順應時勢退守待時.後多指暫時隱居等待時機.
治絲益棼:(zhì sī yì fén)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反而使問題更加復雜.
朝斯夕斯:(zhāo sī xī sī )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枕石漱流:(zhěn shí shù liú )舊時指隱居生活.
皂絲麻線:(zào sī má xiàn )比喻不清不白,關系混亂.
濯足濯纓:(zhuó zú zhuó yīng )後比喻人的好壞都是由自己決定.
擿埴索塗:(zhì zhí suǒ tú )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煮粥焚須:(zhǔ zhōu fén xū )比喻手足情深.
肘腋之患:(zhǒu yè zhī huàn )形容產生於身旁的禍患
邯鄲學步:(hán dān xué bù)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把原來會的東西忘了.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 )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壞.
銀花火樹:(yín huā huǒ shù)比喻燦爛的焰火或燈火.
路長日暮:(lù cháng rì mù)路途遙遠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難以實現.
音容笑貌:(yīn róng xiào mào):①指死者生前的聲音容貌和神情.②談笑時的容貌和神態.用以懷念故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情.
氈襪裹腳靴:(zhān wà guǒ jiǎo xuē )比喻彼此都一樣.
薄寒中人:(bó hán zhòng rén )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難之中時經不住輕微的打擊.
火龍黼黻:(huǒ lóng fǔ fú)常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
白兔赤烏:(bái tù chì wū )多借指時間.
春冰虎尾:(chūn bīng hǔ wěi )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搏牛之虻:(bó niú zhī méng )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版築飯牛:(bǎn zhù fàn niú )後以之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萬人空巷:(wàn rén kōng xiàng )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哄動一時的情景.
哀兵必勝:(āi bīng bì shèng)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
積蚊成雷:(ji wén chéng léi )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會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

G. 較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差強人意,踵事增華,鑄山煮海,抱薪救火,敝帚自珍 等

差強人意:

拼音:(chā qiáng rén yì)

釋義:差強人意,原指能振奮人的意志,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差:程度副詞,勉強,尚,略,稍微,大致,比較;強:振奮。

例句:2那幾幅畫都不怎麼樣,只有這一幅梅花還差強人意。

出處:《後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踵事增華:

拼音:zhǒng shì zēng huá

釋義:踵:追隨,繼續。繼續前人的事業,並使更加完善美好。後以"踵事增華"指繼續以前的事業並更加發展。

以至頭門牆上及各牆壁,另行雕刻花草人物,正是~,窮奢極侈。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七回

【出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鑄山煮海:

【拼音】(zhù shān zhǔ hǎi)

【釋義】開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於開發自然資源。

【出處】出自 西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煮海水為鹽。」

抱薪救火

【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

【釋義】意為: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它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或消除災禍,只有看清事物本質,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否則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災禍繼續擴大。

【出處】《史記-魏世家》中蘇代與魏安釐王的一段對話「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古漢語原文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戰國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而火不止。」《文子 精誠》:「 夫水濁者魚[口撿去手],政苛者民亂,上多欲即下多詐,上煩擾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爭,不治其本而救之於末,無以異於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

現代漢語釋義

戰國時代,魏國老是受到秦國的侵略。魏國的安釐王即位後,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連戰敗。安釐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才算了結了戰爭;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動進攻,強佔了魏國的兩個城鎮,並殺死了數萬人。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軍隊,一起打得大敗,殺死兵士十五萬人;魏國的大將芒卯也因此失蹤。

魏國軍隊的接連敗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時,魏國軍隊的另一位大將段乾子也十分恐懼,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議,把南陽割給秦國,請求罷兵議和,安釐王本來對秦軍的進攻十分害怕,以為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著段乾子的話做了。

當時有個叫蘇代的,是一貫主張「合縱抗秦」的蘇秦的弟弟,他也極力主張各諸侯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蘇代得知魏國割地求和的事後,就對安釐王說:「侵略者都是貪得無厭的,你想用領土、權利,去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侵略的慾望。這好比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麼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盡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安釐王只顧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聽蘇代的話,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敝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釋義】敝:破的,壞的。珍:愛惜。古代文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執帚」,這里的帚代表妻子。比喻東西雖然不好,但卻是自己珍愛的。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紀·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例句】宋·陸游《初夏幽居》詩之二:「寒龜不食猶能壽,敝帚何施亦自珍。」

又其《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梁啟超《本館第一百冊祝辭》:「菲葑不棄,敝帚自珍。」

吳伯簫《北極星·記一輛紡車》:「衣服舊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捨得丟棄。」

但寫出以後,卻不很愛惜羽毛,有所謂「~」的意思。 ◎魯迅《華蓋集·並非閑話〈三〉》

1.太太常勸先生刪詩行,譬如說,四行中可以刪去三行罷;但是他不肯割愛,於是乎只好敝帚自珍了。

2.畫家指著牆上一幅小畫說:「這是我三十年前的處女作,筆法幼稚,實在沒有什麼藝術價值,但對於我卻敝帚自珍,留著作個紀念。」

3.老李的自行車已經很破舊了,可他仍然敝帚自珍,經常還騎著它去上班。

4.這件衣服是媽媽親手做的,雖然舊了,可她仍然敝帚自珍,還穿著呢。

【辨析】「敝帚自珍」和「敝帚千金」同出一源,都表示珍惜自己的東西。但「敝帚自珍」由「敝帚千金」發展而來,語義較重,而且不用於勸誡和批評方面。

【誤用】例1: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發表,這次出版對編輯來說也有點敝帚自珍的意味。(2009年高考遼寧卷)辨正:句中「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編輯」看重、珍惜並欲出版它,是「珍」,但沒有把這作品看成是破敝的。

例2:鳳凰網曾有某娛樂新聞的標題為「湯唯敝帚自珍 計劃拍片欲低調復出」。辨正:正文說湯唯平日很少買衣服,她覺得衣服穿久了就會產生感情,所以基本都是物盡其用,不捨得扔掉,若用「敝帚自珍」來評價她的這種好習慣的話,也就等於說「湯唯的衣服好破,自己卻很珍惜」,要誇獎人家節儉本是好意,但錯就在「敝」字上。

H. 難讀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齰舌緘唇蟹匡蟬緌橡茹藿歠

歠菽飲水 夤緣攀附耳鬢廝磨

I. 關於難的成語

左右來為難zuǒyòuwé自inán
[釋義] 無論怎麼辦都有困難。指處於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決定。
[語出] 元·楊顯之《瀟湘雨》:「我欲待親自去尋來;限次又緊;著老夫左右兩難;如何是好?」
[正音] 為;不能讀作「wèi」;難;不能讀作「nàn」。
[近義] 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 騎虎難下 左支右絀 一籌莫展 束手無策
[反義] 一路順風 一帆風順 左右逢源 稱心如意 得心應手
[用法] 用於形容某人遇到麻煩;無論怎麼做都不行。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進退兩難」有別:~側重於形容棘手;「進退兩難」側重於形容躊躇。
[例句] 這件事真叫他~。
舉手之勞 [ jǔ shǒu zhī láo ]
【解釋】: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自】: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事情輕而易
出 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例 句
每天打掃辦公室對每個人來說是~,就看你是否去做。

大雪封山:下的雪大把路封住了進不了山

J. 難的成語有哪些

1、避難就易
成語拼音:bì nán jiù yì
成語解釋:避:躲開,迴避。避開困難的揀容易的做
成語出處回:《元史 文宗紀答四》:「大都總管劉原仁稱疾,久不視事,及遷同知儲政院事,即就職,僥幸巧宦,避難就易。」
2、多災多難
成語拼音:ō zāi ō nàn
成語解釋:指災難深重
成語出處:郭沫若《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間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他經常嘆息而至於流眼淚。」
3、好夢難圓
成語拼音:hǎo mèng nán yuán
成語解釋:比喻好事難以實現
成語出處:明 湯顯祖《紫釵記 劍合釵圓》:「彩雲輕散,好夢難圓。」
4、家賊難防
成語拼音:jiā zéi nán fáng
成語解釋:家賊:家庭內部的小偷。家庭內部的小偷難以防備。形容內部的奸賊、隱患等難以察覺。
成語出處: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同安志祥師法嗣》:「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
5、艱難曲折
成語拼音:jiān nán qū zhé
成語解釋:困難和曲折
成語出處: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