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比喻不關心的成語

比喻不關心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53:30

『壹』 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的成語有哪些

無動於衷,不露聲色,麻木不仁,若無其事,泰然自若

『貳』 形容不關心的成語

麻木不仁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漠不關心 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出處:葉聖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異國的故事,漠不關心。」
飄風過耳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如風過耳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叄』 形容「不關心,不注意,看見卻裝作沒看見」得成語有哪些

1、熟視無睹

【拼音】: shú shì wú dǔ

【解釋】: 熟視:經常看到,看慣;無睹:沒有看見。看慣了就象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出處】: 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舉例造句】: 對於損壞公物的現象,我們決不能熟視無睹。

2、視而不見

【拼音】: shì ér bù jiàn

【解釋】: 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舉例造句】:視而不見,謂合道於希夷。

3、視若無睹

【拼音】: shì ruò wú dǔ

【解釋】: 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象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莫不關心。

【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舉例造句】: 對敵人採用的反動的新原則視若無睹。

『肆』 只關心人 不關心別的事物的成語

【充耳不聞】——充:塞住。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不聞不問】——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漠不關心】——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閉目塞聽】——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置若罔聞】——置:放,擺;若:好像。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裝聾作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視而不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冷眼旁觀】——冷眼:冷靜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參與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發展。
【淡然置之】——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聽而不聞】——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視若無睹】——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不理】——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視而不見】——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不理不睬】——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風吹馬耳】——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於衷。
【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一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麻木不仁】——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不了了之】——了:了結,結束。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指把事情放在一邊不管,就算完事。
【無人問津】——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熟視無睹】——熟視:經常看到,看慣;無睹:沒有看見。看慣了就象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等閑視之】——等閑:尋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預重視。

『伍』 形容若無其事或漠不關心的成語有哪些

若無其事
【近義】不動聲色、泰然自若
【反義】六神無主、張皇失措
【釋義】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用例】王柬芝~地閂上門,又叫她點著燈,他那雙眼睛四處巡視著。(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陸』 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的成語

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的成語有:靜思默想、漫不經心、沉默寡言、冷若冰霜、緘口無言

『柒』 形容很不在意的成語

形容很不在意的成語有:漫不經心、玩世不恭、滿不在乎、漠不關心、若無其事。
一、漫不經心
1、拼音:màn bù jīng xīn
2、釋義:比喻人做事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3、出處: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存問》:僅主家周璇,有司漫不經心。(翻譯:只有主事的人在拖延時間,官吏們做事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二、玩世不恭
1、拼音:wán shì bù gōng
2、釋義:因對現實不滿而採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
3、出處:明·李開先《雪蓑道人傳》: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翻譯:只是這樣的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很難與他親近交流。)
三、滿不在乎
1、拼音:mǎn bù zài hu
2、釋義:形容絲毫不在意、無所謂的樣子。
3、出處:現代·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區區一條生命,在他們眼裡,正和一根草,一堆馬糞一般,是滿不在乎的!
四、漠不關心
1、拼音:mò bù guān xīn
2、釋義:意思是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
3、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到底人家的馬,漠不關心,並不當心喂草喂料。
五、若無其事
1、拼音:ruò wú qí shì
2、釋義:形容好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動聲色或漠不關心的樣子。
3、出處:現代·馮德英《苦菜花》:王柬芝若無其事地閂上門,又叫她點著燈,他那雙眼睛四處巡視著。

『捌』 形容毫不關心跟自己沒關系的成語有哪些

  1. 事不關己:【shì bù guān jǐ】事情同自己沒有關系。出處:《曹雪芹別傳》:「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少發議論,事不關己,不必打聽,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一直不甚了了。」

  2. 漠不關心:【mò bù guān xīn】漠:冷淡;冷漠。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出處:明 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3. 無關痛癢:【wú guān tòng yǎng】痛癢: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出處: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任憑這些民賊把他的祖傳世產怎樣割、怎樣賣、怎樣送,都當作無關痛癢的么?」

  4. 漠然置之:【mò rán zhì zhī】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出處: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5.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出處:莆仙戲《父子恨》:「古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玖』 表示「不關心」的成語有哪些

  1.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

    【釋義】: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衰老被病;頭發無黑;兩手不仁。」

  2. 漠不關心[ mò bù guān xīn ]

    【釋義】:漠:冷淡。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出處】:明·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3. 如風過耳[ rú fēng guò ěr

    【釋義】: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4. 視若無睹[ shì ruò wú dǔ ]

    【釋義】: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5. 不聞不問[ bù wén bù wèn ]

    【釋義】: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唐明皇)除了選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聞不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