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重力盜跖是成語嗎

重力盜跖是成語嗎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03:40

『壹』 成語 枝木之冠 出處

枝木之冠

【拼音】:zhī mù zhī guān

【解釋】:冠:帽子。冠多華飾,好像樹木的繁枝。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

【語法】: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貳』 搖()鼓() 成語

搖唇鼓舌
搖唇鼓舌 ( yáo chún gǔ shé )
解 釋 鼓舌:詭辯。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泛指賣弄口才。
出 處 先秦·莊周《莊子·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之外,實在也沒有多幺大的本領。」
近義詞 撥是弄非、花言巧語、巧舌如簧
反義詞 啞口無言、沉默寡言、默不做聲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盜跖》。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紛爭,群雄四起。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周遊列國,鼓吹其仁義之道。莊子對孔子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他在《盜跖》這篇文章里,以編造的盜跖批孔子的故事來攻擊孔子。跖指著孔子譏笑道:「這人就是魯國的巧偽人孔丘,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全憑『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天下的學士忘其求學之根本,而一心巴望僥幸於君主能封侯顯貴。」這正是對孔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有力嘲諷。

「搖唇鼓舌」用來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

『叄』 盜亦有道是成語嗎

【成語】:抄
盜亦有道
【拼音】:
dào
yì襲
yǒu
dào
【解釋】:
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出處】:
《莊子·胠篋》:「盜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舉例造句】:
嘗舉以告姚安公,謂盜亦有道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近義詞】:行不得也
【用法】:
作賓語、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

『肆』 強盜的盜可以組什麼成語

盜 成語 :
掩耳盜鈴、
欺世盜名、
雞鳴狗盜、
開門揖盜、
江洋大盜、
盜亦有道、
監守自盜、
男盜女娼、
監主自盜、
盜食致飽、
誣良為盜、
盜鍾掩耳、
鼠竊狗盜、
盜泉之水、
盜憎主人、
偷貓盜狗、
主守自盜、
穿窬之盜、
借寇齎盜、
盜名暗世、
盜嫂受金、
齎盜糧,借賊兵、
盜賊公行、
借賊兵,齎盜糧、
綠林大盜、
迎門請盜、
大盜竊國、
盜玉竊鉤、
要利盜名

『伍』 一公雞和一頂帽子打一成語

【成語】: 怒發沖冠
【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舉例造句】: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宋·岳飛《滿江紅》詞
【近義詞】: 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 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故事】: 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為得到趙國的和氏璧,便允諾趙惠王以15座城池交換。迫於秦國勢力,趙王派藺相如帶和氏璧去交換,秦王閉口不談城池的事,藺相如用計奪回和氏璧,並怒發沖冠地說:「如果不以城池交換,我就與和氏璧同歸於盡。」

『陸』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語故事的大致意思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語故事的大致意思?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意思是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

成語典故
最早說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是柳下跖。

原文
《莊子·盜跖》:孔子復通曰:"丘得幸於季,願望履幕下。"謁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曰:"丘來前!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

人物
柳下跖 相傳姓展,名雄,因家居柳下(今新泰西宮里鎮柳里村),奴隸主誣稱為"盜跖",於是稱他為"柳下跖"。春秋後期,社會矛盾激化,以致出現"盜賊公行"的局面。在眾多勞動者反抗斗爭中,柳下跖領導的起義是北方規模較大的一次。在萊蕪南部與新泰交界的地方有展雄寨、習武山、將山、鼓山、旗山等遺跡,是柳下跖起義的發源地。《莊子·盜跖》說他"從卒九千,橫行天下,侵暴諸侯",所到之處"大國入城,小國入保(堡)"。"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

而他在勞動人民心中卻有很高威望。《荀子·不苟》說:"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不息"。《呂氏春秋·當務》篇記載了他論述的五條起義之道,即:"中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時,智也;分均,仁也"。《史記》稱:"其徒頌義無窮"。他對奴隸主恨之入骨,誓"死而操金錐以葬","下見六王、五伯,將敲其頭矣",反映了其革命精神。

『柒』 一棵草一棵樹兩頂帽子是什麼成語

一草一木
出自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 意思是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平常的東西。

『捌』 指什麼為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指()為()」成語有7個:
1、指腹為婚
zhǐ fù wéi hūn
【解釋】在懷孕時就為子女定下婚約。
2、指皂為白
zhǐ zào wéi bái
【解釋】謂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3、指天為誓
zhǐ tiān wéi shì
【解釋】誓:發誓。指著天誓。表示意志堅決或對人表示忠誠。
4、指腹為親
zhǐ fù wéi qīn
【解釋】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雙方家長訂立婚約。
5、指樹為姓
zhǐ shù wéi xìng
【解釋】道教傳說,老子生於李樹下,因以李為姓。
6、指皁為白
zhǐ zào wéi bái
【解釋】指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7、指鹿為馬
zhǐ lù wéi mǎ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玖』 關於搶劫的成語

【趁火打劫】: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打家劫盜】:劫:搶奪。指到人家裡搶劫財物。

【盜跖之物】:跖:人名,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跖,代指壞人;物:物品。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

【奸擄燒殺】:姦淫婦女,搶劫財物,殺人放火。

【江洋大盜】:在江河湖海搶劫行凶的強盜。

【攔路搶劫】:在路上或路附近搶劫。特指對行人的搶劫。

【沒本營生】:不需本錢的生意。指搶劫。

【明火持杖】: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明火執械】: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明火執仗】:明: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

【明搶暗偷】: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犬吠之警】:指搶劫、偷竊之類。

『拾』 描寫生氣的成語

怒發沖冠
【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示例】:~,憑欄處,瀟瀟雨歇。 ★宋·岳飛《滿江紅》詞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