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又沒有一些哲理的成語

又沒有一些哲理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15 04:50:11

『壹』 表示"沒有這樣的道理"是什麼成語

無緣無故、莫名其妙、不可捉摸、豈有此理、不攻自破。
一、無緣無故
白話釋義:沒有一點原因。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處:《紅樓夢》四四回:「(平兒)因又說道:『好好的;從哪裡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二、莫名其妙
白話釋義: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實在是莫名其妙,我從那時得著這么一個門生,連我也不知道。」
三、不可捉摸
白話釋義:捉摸:揣測,預料。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
朝代:明
作者:謝肇淛
出處:·《五雜俎》:「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翻譯:當一個落腳;不能從返回;而因此成為不可捉摸的話來掩蓋的
四、豈有此理
白話釋義:哪有這樣的道理?表示對荒謬言行的反感和氣憤
朝代:南朝梁
作者:蕭子顯
出處:《南齊書·虞悰傳》:「悰竊嘆曰:『王、徐遂縛袴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翻譯:虞驚私下感嘆說:『王、徐就把褲廢除天子;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五、不攻自破
白話釋義: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形容論點站不住腳,經不起反駁或攻擊。
朝代:唐
作者:顧德章
出處:·《上中書門下及禮院洋儀東都太廟修廢狀》:「不攻而自破矣。」
翻譯: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

『貳』 關於哲學的成語

1拔苗助長: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違背客觀規律就會遭到它的懲罰
2守株待兔:錯把偶然當必然,誤把現象當規律。
3刻舟求劍: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4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
5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既要組尊重客觀規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6隻見樹木,不見森林:行而上學孤立的,片面的看問題
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來源於實踐
8杞人憂天: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
9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否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10量體裁衣,對症下葯:從客觀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1張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殺事物矛盾的特點,混淆事物的性質
12白馬非馬:割裂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系,主觀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詭辯論
13畫龍點睛:做事物要善於抓住重點,抓住主要矛盾
1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聯系著,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15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事物的變化發展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質變
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重要條件
17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18畫蛇添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原本怎樣,人們就應該如實地反映它,決不能主觀的。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盜鈴:認為主觀感覺決定客觀存在的主觀唯心主義是荒謬的。
20鄭人買履;做事死板教條,不從實際出發,終將一事無成。
21鑿壁偷光;事情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內部的矛盾運動,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22舍本求末;顛倒主次矛盾關系,辦事情抓不住重點。
23皰丁解牛;認識和把握事情的規律,按規律辦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堅持兩分法,全面地看問題,反對一點論。
25紙上談兵:割裂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片面強調理論而忽視實踐。
26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事情的發展從量變開始,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質變,矛盾就戶轉化為它的對立面。
27百聞不如一見:實踐出真理。
28因勢利導:遵循客觀事情發展規律辦事,利用規律取得成功。
29水滴石穿,積葉成書:事情的變化總是由一點一滴的量的變化開始,量變引起質變。
30田忌賽馬:事情的構成成分及其排列組合的量的變化,會引起質的變化。
31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部分,不見整體,形而上學孤立地看問題。
32胸有成竹:認識了事情的規律,就會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3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開始比較弱小,但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最終能戰勝舊事情。
34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無視聯系的客觀性,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35: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事情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36教學相長:矛盾雙方僅是對立的,而且是統一的。
37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局部聯系有時能夠影響整體理想的成敗。
38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則就弄不清事情的性質,得出錯誤的結論。
39東施效顰:只單純的仿效形式,不研究學習實質的結論。
40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普遍聯系的觀點是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的。
4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的知識構成不同,對同一認識對象的理解和反映會有差別。
42相反相成,相輔相成: 矛盾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
43人山問樵,人水問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4防微杜漸:事情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
45好事多磨: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4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定的結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7年年歲歲花開落,歲歲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
4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心為民的正確價值觀。
4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此事要躬行: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
5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事情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叄』 含有哲理的成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的知識構成不同,對同一對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為主——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識結構的影響。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對症下葯;隨機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掩耳盜鈴;畫餅充飢——主觀感覺決定客觀存在,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

畫蛇添足——人們應如實反映客觀事物,不能主觀、任意地加以歪曲。

閉門造車——做事主觀,不從實際出發。

聽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主觀決定客觀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的目標,主客觀相脫離。

鄭人買履;按圖索驥;邯鄣學步;對牛彈琴;生吞活剝;削足適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條,不從實際出發,不顧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揚湯止沸;飲鴆止渴——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對待,必然事與願違。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肆』 有沒有什麼好成語,一般人不是很知道的,但是很有哲理!

豹死留皮抄
解釋;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於後 世。
陶熔鼓鑄
比yu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屬毛離里
比喻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密切。

鑠金毀骨
shuò jīn huǐ gǔ
解釋 比喻毀謗太多,使人無以自存。

銖積寸累
zhū jī cùn lěi
解釋 銖:我國古代極小的重量單位,漢代以一百黍的重量為一銖。形容一點一滴地積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百衣百隨
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伍』 沒有這樣的道理 是什麼成語

無緣無故、莫名其妙、不可捉摸、豈有此理、不可思議。

一、無緣無故

白話釋義:沒有一點原因。

出處:《紅樓夢》四四回:「(平兒)因又說道:『好好的;從哪裡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二、莫名其妙

白話釋義: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實在是莫名其妙,我從那時得著這么一個門生,連我也不知道。」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三、不可捉摸

白話釋義:捉摸:揣測,預料。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
出處:·《五雜俎》:「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朝代:明

作者:謝肇淛

翻譯:當一個落腳;不能從返回;而因此成為不可捉摸的話來掩蓋的

四、豈有此理

白話釋義:哪有這樣的道理?表示對荒謬言行的反感和氣憤

出處:《南齊書·虞悰傳》:「悰竊嘆曰:『王、徐遂縛袴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朝代:南朝梁

作者:蕭子顯

翻譯:虞驚私下感嘆說:『王、徐就把褲廢除天子;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五、不可思議
白話釋義:原為佛教用語,指思想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境界。後形容對事物或言論無法想像、很難理解。

出處:《洛陽伽藍記·城內永寧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議。」
朝代:北魏·
作者:楊炫之

翻譯: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

『陸』 反映人生哲理的成語有哪些

常見的成語、詩句體現的哲理
一、成語體現的哲理
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世界。 2.望梅止渴;心靈手巧——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實踐引入歧途。
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的知識構成不同,對同一對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為主——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識結構的影響。
6.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對症下葯;隨機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7.掩耳盜鈴;畫餅充飢——主觀感覺決定客觀存在,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 8.畫蛇添足——人們應如實反映客觀事物,不能主觀、任意地加以歪曲。 9.閉門造車——做事主觀,不從實際出發。
10.聽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主觀決定客觀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11.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的目標,主客觀相脫離。
12.鄭人買履;按圖索驥;邯鄣學步;對牛彈琴;生吞活剝;削足適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條,不從實際出發,不顧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飲鴆止渴——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對待,必然事與願違。 14.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15.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1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17.杞人憂天——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片面地看問題。
18.刻舟求劍——否認物質的絕對運動,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認事物的相對穩定和靜止。
20.人變一世,天變一時——事物既是運動發展的,又具有相對穩定性。 21.高瞻遠矚;高屋建瓴——要善於從整體上看問題。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從整體和長遠方面看問題,局部關系也很難處理好。 23.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事物在時間上的聯系。
2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唇齒想依;唇亡齒寒——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25.無風不起浪;根深葉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事物之間存在因果聯系。
26.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坐井觀天——只見部分,不見整體,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問題。 27.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28.盲人摸象——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經驗來判斷事物,以偏概全。 29.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否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30.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事物的整體和大局出發,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31.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牽一發而動全身——部分對整體有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物競天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33.除舊布新;推陳出新;吐故納新;棄舊圖新;新陳代謝——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我們要支持和促進新生事物的發展。
34.欲速則不達——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必然戰勝舊事物。 36.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多行不義必自斃——與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背道而馳,必然會自取滅亡。 37.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學的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不求進取。

『柒』 形容人說話好像道理,但是沒有道理的成語。

似是而來非

『捌』 需找一些含有哲理的成語,四字,五字,八字,都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是一非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於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成人之美:不要嫉妒別人的成功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面對別人的成功,我們寬容、灑脫一點又如何?如果我們不是選擇阻撓,而是選擇學習、汲取,那麼,別人的成功將是我們成功的鋪墊、基石,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也將是一片更加寬廣的天空。
樹人招風:站得越高越危險
人在社會上尋求「出頭」是好事。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出頭要講究實力,要講究機會,要講究環境,力不從心時不可勉強,時機不到時不可勉強,環境不佳時不可勉強,否則就會因樹大招風而給自己帶來禍患。這是處世的大忌,也是做人的大忌。
目錄:
第1輯 成功之語
成語中的做人哲理
自知之明:知人易,知己難
隨波逐流:跟在別人身後只會一事無成
高瞻遠矚:眼光決定前進的距離
見微知著:從小事情中看出大問題
舍我其誰:做人要有點野心和霸氣
百折不撓:成功者都是從地上爬起來的
欲速不達:一味追求速度只會適得其反
妄自菲薄:不要自己輕賤自己
志大才疏:有想法更要有實力
自勝者強: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心浮氣躁:腳踏實地才能既快又穩
知足常樂:珍惜已擁有的才是最大的幸福
無欲則剛:善於克制自己的慾望
寵辱不驚:保持一顆平常心
人無完人:不要過於追求完美
戒奢寧儉:儉朴點兒,生活不會虧待你
是非分明:正直是立世的風骨
英雄本色:做一個真正的我
隨遇而安:無法改變就要學會適應
禍福相依:事情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第2輯成熟之語
成語中的處世哲理
過猶不及: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
難得糊塗:小事模糊,大事清楚
患得患失:學會接受「失去」
與人為善: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大智若愚:做個聰明的愚人
外圓內方:安身處世要懂得進退
眾怒難犯:不要站在眾人的對立面
審時度勢:識時務者為俊傑
權衡輕重:在利害得失之間學會選擇
忍辱負重:忍是一種韌性的戰斗
以屈求伸: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
能伸能屈:台上台下都自在
韜光養晦:不要讓別人感覺到你的威脅
裝聾作啞:別小看沉默的用處
樹大招風:站得越高越危險
通權達變:做人不能太固執
與世無爭:不爭者勝天下
功成身退:得意時應給自己留好退路
柔能克剛:以硬碰硬並不是明智之舉
防不勝防: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第3輯成事之語
成語中的謀事哲理
急功近利: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有的放矢: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緣木求魚:方向決定成敗
運籌帷幄:好計劃事半功倍
有備無患:不要事到臨頭才去想辦法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細節決定成敗
以小見大:於細微處見精神
捨本逐末:解決問題要抓本質
臨事而懼:凡事謀定而後動
當機立斷:最好的機會可能只有一次
輕重緩急: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
與眾不同:不按常理出牌
隨機應變:做事要機敏靈活
臨危不亂:在危險面前保持冷靜
曲徑通幽:採取迂迴的方式辦事
無為而治:不妨順其自然
獨辟蹊徑:反其道而行之
借風使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墨守成規:勇於打破舊有的枷鎖
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
第4輯 成才之語
成語中的求學智慧
學無止境:別讓自己成為落伍者
學海無涯:知道不滿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勤能補拙:差距並非不可逾越
厚積薄發:學習中要耐得住寂寞
磨杵成針:功夫下到了,自然會有效果
循序漸進:計劃好學習的每一步
專心致志:效率來自專注
分秒必爭: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
尋根究底:學習要敢於疑,敢於問
實事求是:不懂裝懂是愚蠢的表現
學無常師:處處留心皆學問
溫故知新:從舊知識中得到新體會
不求甚解:學習不能流於表面
博覽群書:沒有知識的廣度,就沒有見解的深度
融會貫通:把散落的知識串起來
舉一反三:真正的知識來自思考
觸類旁通:懂得總結經驗與規律
樂在其中: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
點石成金: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學以致用:學習的重點是培養能力
第5輯 成長之語
成語中的交際智慧
好為人師:不要總是顯得比別人高明
近朱者赤:英雄的朋友絕不會是狗熊
真心實意:用真誠對待每一個人
一諾千金:遵守承諾的人最受歡迎
寬宏大度:寬容是一種境界
水清無魚:有時要學會睜一眼閉一眼
疑鄰盜斧:多一分信任,少一點兒猜疑
得意忘形:在失意者面前不要太張揚
設身處地:多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推己及人:自己無法做到就不要去要求別人
不卑不亢:與人交往時要拿捏好分寸
察言觀色:學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與謀通.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滿意請採納~

『玖』 少用的哲理成語,求多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世界。
望梅止渴;心靈手巧——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一念之差——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實踐引入歧途。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的知識構成不同,對同一對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為主——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識結構的影響。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對症下葯;隨機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掩耳盜鈴;畫餅充飢——主觀感覺決定客觀存在,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
畫蛇添足——人們應如實反映客觀事物,不能主觀、任意地加以歪曲。
閉門造車——做事主觀,不從實際出發。
聽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主觀決定客觀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的目標,主客觀相脫離。
鄭人買履;按圖索驥;邯鄣學步;對牛彈琴;生吞活剝;削足適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條,不從實際出發,不顧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揚湯止沸;飲鴆止渴——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對待,必然事與願違。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杞人憂天——否認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片面地看問題。
刻舟求劍——否認物質的絕對運動,不懂得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認事物的相對穩定和靜止。
人變一世,天變一時——事物既是運動發展的,又具有相對穩定性。
高瞻遠矚;高屋建瓴——要善於從整體上看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從整體和長遠方面看問題,局部關系也很難處理好。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事物在時間上的聯系。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唇齒想依;唇亡齒寒——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無風不起浪;根深葉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事物之間存在因果聯系。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坐井觀天——只見部分,不見整體,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問題。
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盲人摸象——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經驗來判斷事物,以偏概全。
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否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事物的整體和大局出發,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牽一發而動全身——部分對整體有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物競天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除舊布新;推陳出新;吐故納新;棄舊圖新;新陳代謝——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我們要支持和促進新生事物的發展。
欲速則不達——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必然戰勝舊事物。
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多行不義必自斃——與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背道而馳,必然會自取滅亡。
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學的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不求進取。
諱疾忌醫——迴避和掩蓋矛盾,否認矛盾的客觀存在。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樂極生悲;因禍得福——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
吃一塹,長一智;失敗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從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方面來看問題,要善於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
滿招損,兼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堅持兩分法,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反對一點論。
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見微知著;一葉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萬變不離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離開矛盾的普遍性。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張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為馬——抹殺不同矛盾的不同特點,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質。
白馬非馬——割裂事物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以矛盾特殊性來否認矛盾的普遍性。
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牽牛要牽牛鼻子——看問題、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統籌兼顧;好花還需綠葉扶;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丟了西瓜撿芝麻——辦事情抓不住重點,顛倒了主次矛盾的關系。
十個指頭按跳蚤;隔靴搔癢——沒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問題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問題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認清事物的性質,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艱難困苦,玉妝於成;天道酬勤;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蟲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遷;名師出高徒——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重要條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漸;循序漸進——事物的變化發展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要重視量的變化和積累。
田忌賽馬——事物的構成成分及其排列組合的變化,會引起事物的質變。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變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會引起質變。
當機立斷;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事物的量變超過臨界點,就要抓住機會,促成其質變。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因風吹火;順藤摸瓜;順水推舟;皰丁解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規律,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揠苗助長;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違背客觀規律,必將受到規律的懲罰。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客觀規律科學地結合起來。
人定勝天;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強不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認識規律,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胸有成竹——通過積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認識,並對其進行抽象思維,就能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多思出智慧;通過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從而用以指導實踐。
春江水暖鴨先知——本質總要表現為一定的現象。
鞭辟入裡;入木三分;一針見血——透過現象,認清事物的本質。
守株待兔——錯把偶然當必然,誤把現象當本質。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理性認識要依賴於感性認識。
入山問樵,入水問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須問「三老」;百聞不如一見——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出真知。
放之四海而皆準——真理的客觀性;科學認識對事物發展起推動促進作用。
學以致用——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屠龍妙術;紙上談兵——割裂實踐和認識、理論和實際的辯證關系,不把理論運用於實踐。
真金不怕火來煉;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葉公好龍——害怕實踐,迴避實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錯誤的生態價值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集體主義是我國人民新時期正確的價值取向。
大公無私;捨生取義——我們應該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相互儲存、相互轉化的,我們應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
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自私自利的極端個人主義。
人生如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悲觀主義的、消極的人生價值觀。
時勢造英雄——個人活動受社會條件和社會規律的制約。
卧薪嘗膽——人生價值和遠大理想的實現需要艱苦奮斗、發憤圖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哀莫大於心死——失掉了科學而正確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