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高考成語實詞辨析題

高考成語實詞辨析題

發布時間: 2021-02-15 11:33:48

Ⅰ 高考成語習題最全

高考18套試卷有14套涉及成語試題,江蘇卷、福建卷、上海卷、天津卷無成語題。內其中容廣東卷把成語放在語段中考查;湖北卷四川卷則將成語和兩字詞語結合考查;重慶卷將詞語(實詞和虛詞)和熟語(成語、慣用語等)合並起來考查浙江卷採用熟語與成語互換語意是否一致的方式考查

Ⅱ 高考成語和120個常見文言實詞結合記憶

1.安: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規矩老實。
安土重遷:安:安心,習慣,安於。在一個地方住習慣了,不願輕易搬遷。形容留戀故鄉。
安居樂業:安:安於;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會治理得很好。
安貧樂道安貧:安於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於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願處於貧困惡劣環境。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安閑自得:安:安閑。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安堵如故,安:安穩。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
相安無事:安:安穩。指彼此相處平安和睦,沒有什麼爭執或沖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處安下身來;立命:精神有所寄託。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既來之,則安之:安:使------安。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計將安出:安:怎麼,怎樣。如何制定計謀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愛:
愛不釋手:愛:喜愛。喜愛得捨不得放手。
節用愛民:愛; 愛護。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愛惜羽毛:愛:愛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愛才若渴:愛:愛慕。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一樣。
愛財如命:愛:吝惜;捨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的貪婪、吝嗇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3.被
澤被後世: 被:覆蓋。恩惠遍及到後代的人民。
被褐懷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被堅執銳: 被,通「披」穿。 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斗或作好戰斗准備。
被發詳狂: 被,通「披」披散。披散頭發,裝作瘋狂
聰明反被聰明誤: 被:表被動.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坑害
被災蒙禍: 被、蒙:遭受。指遭受災禍。

4.倍
事半功倍: 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兩天的行程。
棄義倍信:倍,通「背」,背叛,違背。 背離信義。指不講道義,不守信用。

5.本 照本宣科: 本:書本;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
正本清源:正,使之正,引申為整頓;本,樹根,引申為根本;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源,水源,源頭;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本末倒置: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捨本逐末: 本:原義為樹根,借指事物的根本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不會明辨輕重緩急。貶義詞

原原本本: 本:本來的,原來的。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變本加厲: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猛烈。原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事情的狀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6.鄙
肉食者鄙:鄙:眼光短淺。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北鄙之音:北鄙 :北方邊境地區。指殷紂時的音樂。後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7.兵
紙上談兵:兵:用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貶義詞。
草木皆兵:兵:士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厲兵秣馬:厲:通「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飽戰馬。形容准備戰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備工作。
按兵不動:兵:士兵,軍隊。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8.病
同病相憐:病:疾病。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9.察
明察秋毫:察:察看,觀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察言觀色:察:細看。色:臉色。觀察別人說話時的臉色。多指揣摩別人的心意。

10.朝
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聰明的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反復無常。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於歌舞,無度。
百鳥朝鳳: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11.曾
曾幾何時: 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語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時間過去不久【近義詞】稍縱即逝、轉瞬之間、彈指之間
【反義詞】遙遙無期、久而久之、天長地久
曾經滄海: 曾經:以前經歷過。比喻世事變遷之巨及經歷之多,眼界非常開闊,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裡 。後用來比喻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人很難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乘
因利乘便:因:順著。憑藉有利的形勢。 乘:趁著,憑借
乘風破浪:乘:乘著。船隻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含褒義,形容事業迅速發展
萬乘之君:乘:四匹馬拉的車。指大國的國君。

13.誠
開誠布公:誠:誠實,真誠;開誠:敞開胸懷,表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褒義詞
心悅誠服:誠:真誠。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誠惶誠恐: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不安的樣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14.除
除舊布新:除:除去。除去舊的建立新的。作謂語、定語;用於指革新
除惡務盡:除:清除。清除壞人壞事必須干凈徹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消除壞人與壞事。

15.辭
義不容辭: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指理應接受。含褒義 。
閃爍其辭:辭:言辭。比喻說話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不能贊一辭:辭:言辭。贊:贊助;贊一辭:添一句話。提不出一點意見。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大放厥辭:原指極力鋪陳詞藻。現指誇誇其談,大發議論,有輕視之意。作謂語、賓語;指大發議論。
不辭而別: 辭:告辭。別:離別。沒有告辭就離開了。

16.從
從長計議:指慎重考慮而不急於作出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作謂語;中性詞
便宜從事:從:從事,參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指方便行事
惟命是從:從:聽從,服從。指絕對服從。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鎮靜;形容態度鎮靜,不慌不忙,從容鎮定。含褒義,形容舉止不慌不忙
合從連衡: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作賓語、定語;指聯合抗敵。

17.殆
百戰不殆:殆:危險。作戰百次也不失敗。形容每戰必勝。用作褒義;形容每次作戰;都能取得勝利。

18.當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夠安守貧賤生活。褒義詞
螳臂當車: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貶義詞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首:最先。當:面對,對著。沖:要沖,交通要道。指首先受到攻擊。
當之無愧:當:擔當承受。擔得起某種榮譽,無須感到慚愧。作謂語、定語;中性成語。
旗鼓相當:當:相當,對等,比得上。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罰不當罪:當:相當,抵當。處罰和罪行不相當。作謂語、賓語;指處罰和所犯罪行不相稱,多指處罰過重或過輕。
當仁不讓:當:面對。原指以仁為任,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指該做就做
銳不可當: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獨當一面:當:承擔,擔當。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單獨負責
老當益壯:當:應該;年紀雖老但志氣豪壯。多用來贊揚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義
長歌當哭: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藉以抒發心中的悲憤。形容借歌抒情
一夫當關:當:占據,把守。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當機立斷:當機:抓住時機。比喻事情到了緊要關頭,就毫不猶豫地做出決斷。

19.道
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原形容外表正經嚴肅,現多用來指表面大方得體,處處忍讓,實際上陰險狡詐,口是心非的偽君子。含貶義,用於嘲諷人。
微不足道: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作謂語、賓語;用於人
任重道遠: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背道而馳:道:道路;馳: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作謂語;形容越跑越遠,永遠達不到目的
津津樂道: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作謂語、定語;形容對有興趣的事說個沒完
安貧樂道: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於堅守信仰。形容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願處於貧困惡劣環境。一般作謂語、定語
志同道合:道:途徑,引申為「意見」「思想」「信念」或是「目標」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謂語、定語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後泛指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含貶義。

20.得
相得益彰: 得,融洽。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作謂語;含褒義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得:得到。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得隴望蜀:得:得到,取得。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怡然自得:非常高興、滿足。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自得:自我滿足。
唾手可得: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作謂語;含褒義
不得而知:得:能夠。沒有辦法知道。作謂語;用於不知道某事

21.度
暗度陳倉:度:度過。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風度翩翩: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舉止文雅優美。形容男子
審時度勢:度:估計、揣度。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是說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分析利用條件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分析局勢。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作謂語;含褒義
度長絜大:度:推測,估計;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比量長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22.非
文過飾非: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含貶義
無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議,否定。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作謂語,用於人或事情等。
想入非非: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含貶義
無可非議:非議:責備,批評。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形容人、事、思想等
是古非今:非:認為不對,不以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認現代的。

23.復
周而復始:周:環繞一周:復:又。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比喻事物的循環。指循環往復
萬劫不復:復:恢復。指永遠不能恢復。指永遠不能恢復。
死灰復燃:復:再,重新。冷灰重新燒了起來。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重新活動起來或比喻原有的念頭、想法重新出現。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含貶義
反復無常: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狀態,形容情況變來變去沒有準確的時候。作主語、謂語;含貶義,形容人經常變卦
山重水復:復:重復,重疊。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作賓語、定語;用於風景描寫

24.負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不負眾望:負,原意為違背,背棄,後引申為辜負,對不起。不負眾望,沒有令大家失望。在詞義上,深孚眾望和不負眾望有相同之處,只是深孚眾望程度更深一些。人們又根據這兩個成語組合成一個新成語:不孚眾望。其意為不能令大家信服。
如釋重負: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的輕松愉快。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消除緊張的心情
負隅頑抗: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借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久負盛名:負:承受,承擔(有著 享有),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名聲。

25. 蓋
欲蓋彌彰: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

26.故
欲擒故縱:故:故意。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充分暴露,然後再把他捉住。含貶義
溫故知新:故:學過的舊知識。謂溫習學過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顧歷史,對現在有新的指導意義。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安堵如故:堵:牆壁,居所。故:原來的。指相安無事沒有改變或十分安定。中性成語
故步自封:故步:舊時行步的方法。遵行舊時的步法而封閉自限。喻墨守成規,不求進步 。含貶義。
一見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合得來。形容初次相見就情投意合。

27.固
根深蒂固:固:牢固。比喻基礎牢固;不易動搖。
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固:固執,頑固,執,字面意思是拿著。
固若金湯:固:堅固。若:像。金:指金屬造的牆。湯:指滾水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 形容城池或陣地堅固,不易攻破。金湯:即"金城湯池」的縮寫,意為用金屬造的城,用滾開水修的護城河,形容城池堅固不易攻破。作謂語、定語、補語;指非常堅固。

28.顧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現在意為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後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含褒義
不屑一顧:顧:回頭看。不值得一看,表示輕視看不起。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蔑視、輕視

29.國
傾國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30.過
聞過則喜:過:過失、錯誤;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就很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意見。
白駒過隙:過:越過,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過猶不及:過:過分。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31.何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時間沒過多久。
無可奈何:如何,怎麼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
何足掛齒 :何:哪裡。哪裡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作謂語、賓語;用於客套話
何罪之有:有何罪」,有什麼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32.恨
相見恨晚:恨:遺憾。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作定語;含褒義
遺恨千古:遺恨:至死沒有化解的悔恨、不如意。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33.胡
胡作非為:非為:干壞事。不顧法紀,不講道理,毫無顧忌地做壞事。含貶義,指任意做壞事。

34.患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後引申為一味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
防患於未然: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作謂語、賓語;指在事故發生前防範

35.疾
積勞成疾:疾: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諱疾忌醫:疾:疾病。意思是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不認錯。
疾惡如仇: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疾風知勁草疾:迅速,猛烈;勁:有力量,堅韌。謂在猛烈的大風中,可看出什麼樣的草是強勁的。比喻節操堅定,經得起考驗。

36.及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像,如同,猶如。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望塵莫及:莫:不;及:趕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面。作謂語;含貶義
無所不及:及:達到。沒有地方不能達到。

37.即
一觸即發: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十分緊張
若即若離:若:好像;即:接近、靠近;離:疏遠、離開。形容對人的態度似親似疏,保持一定的分寸和距離。也形容含混不清。也可以形容忽遠忽近。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態度不明朗
俯拾即是:俯:低頭,彎腰;即:就。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作謂語、賓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稍縱即逝:縱:放;逝:消失。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作謂語、定語;用於時間或時機
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38.既
一如既往: 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指態度或做法沒有任何變化,還是像從前一樣。作謂語、定語、狀語;
既往不咎: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作謂語、定語;指對以往的錯不再責備
既來之,則安之:既:連詞;既然。;安之:使之安。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既:已經。駟馬:古代稱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作謂語;指說話算數

39.假
久假不歸(jiǔ jiǎ bù guī):假:借;歸:歸還。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不假思索:假:藉助;假借; 依靠。不用思考就作出反應。形容做事、說話敏捷、迅速、熟練。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懶於思考,不負責任的辦事

41.間
間不容發:間:中間。發:頭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指空間距離極小,形容極為精確或精密,也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形勢危急到了極點。也比喻文字精煉、嚴謹。作定語;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
字里行間:間:中間、區間。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挑撥離間:間:隔閡。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作謂語;感情色彩:貶義。
親密無間:間:縫隙。關系親密,沒有隔閡。形容十分親密,沒有任何隔閡。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42.見
相形見絀:見;看見,顯出。指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
相見恨晚:恨:遺憾,見:見面。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見賢思齊:見到有才德的人就想著與他齊平。
捉襟見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兒,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襟,衣襟;肘,胳膊肘;「見」通「現」,露出。
圖窮匕見: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見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頭,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比喻小中見大、以小見大。作謂語、賓語。指事物的苗頭推斷發展趨勢。
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真知灼見,灼:明白。謂真正知道,確實看見。也指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和高明的見解。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一孔之見: 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裡面所看到的。比喻片面的見解。作賓語;指片面的見解,多用於自謙。
見笑大方:見:被。 被見識廣博的人所笑話。也指讓內行人笑話。作賓語;常用於謙辭

43.解
不求甚解:解:了解,理解。指只領會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過分追究。現多含貶義,形容用心不專。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人學習不深入
解囊相助:解:解開。解開口袋掏錢幫助別人。用來形容以財物資助別人。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幫助別人。
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開錢袋拿出錢來。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作謂語;含褒義
迎刃而解:解:解決。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大惑不解: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解甲歸田:解:脫下;甲:古代將士打仗時穿的戰服。脫下軍裝,回家種地。指戰士退伍還鄉。
渾身解數: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44.就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按部就班:部:門類。班:次序。就:歸於。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 。後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行將就木:行將:將要;就:接近;木:指棺材。指人壽命已經不長,瀕臨死亡。
半推半就:形容心裡願意,表面上卻推辭的樣子(推:推開;就:接近,靠上去。)
各就各位: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45.舉
舉案齊眉:舉:托舉、舉起。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舉足輕重:舉:舉起、抬起。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謂語、定語;用於指人的地位等
舉手之勞: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小事。指辦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作賓語;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舉一反三,舉:舉出、提出。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
舉世無雙:舉:全。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或物。形容極其罕見稀有。作謂語、定語;指罕見.
選賢舉能:舉:選舉、推舉。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
包舉宇內: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並吞天下,佔有一切

Ⅲ 老師讓每天一位學生上去出一道語文題,關於字詞的,幫忙找幾道歷年高考的選擇題,付上明確的解析.

http://wenku..com/view/7fa91fc66137ee06eff918a3.html

Ⅳ 行測成語辨析題怎麼做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成語辨析題:

    首先理解成語的含義,包括原意、引內申義及比喻用法,結合容題目表達的各種特點,通過比較成語的准確含義、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圍、搭配特點、語法功能、語句的邏輯性等多個方面進行篩選甄別。

    (可查看行測復習資料掌握答題技巧)

  1. 做題過程中要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選用輕重適度的成語,避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2. 注意辨析成語之間在適用對象上的區別,避免誤用。

  3. 成語的感情色彩分為褒義、貶義、中性。運用成語時,因為目的、場合、對象等不同,需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語,如用於贊揚、誇獎的使用褒義成語,用於貶斥、批評的使用貶義成語。做題時,需注意成語感情色彩的不同,並進行有效辨析。

  4. 成語從詞性上大致可分為動詞性、名詞性、形容詞性、副詞性。做題時要注意辨別詞性,選擇句法功能與語境相吻合的成語。

Ⅳ 廣東高考語文選擇題第二題(成語 詞語)考實詞虛詞嗎

恩。。

Ⅵ 高考成語試題匯編 高考復習

高考18套試卷有14套涉及成語試題,江蘇卷、福建卷、上海卷、天津卷無成語題。其中廣東卷把成語放在語段中考查;湖北卷四川卷則將成語和兩字詞語結合考查;重慶卷將詞語(實詞和虛詞)和熟語(成語、慣用語等)合並起來考查浙江卷採用熟語與成語互換語意是否一致的方式考查

Ⅶ 歸納下一些易混淆的高考字詞音和成語易混題 ,雙意成語。。病句的分類。。。。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一、語音辨析
[考點分析]
《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能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同時指出: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即側重於考查識記、辨別、確定漢字字音的能力,准確地判斷其正確與否。能力層次為A級,一般佔3分。
考查現代漢語中的常見常用字音,一般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查表》為命題依據。常用字共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近幾年語音試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採用的題型是選擇題,類型有:①選擇字音全部正確的;②選擇字音有錯誤的;③選擇字音全部相同的。試題題面可出現也可不出現漢語拼音。
語音的復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積累生字、疑難字。
除了掌握3500個常用字以外,還應積累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出現且編者已注音、釋義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難字。做到在閱讀時不放過任何一個拿不準的難讀字,如「盥」guàn、「齲」qǔ。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響而產生誤讀,如「普遍」的「遍」,不讀「piàn」,而讀「biàn」。
②注意多音多義字。
(1)詞性不同而讀音不同。如「好」,讀 hào(動詞)「喜好」,讀hǎo(形容詞)「好孩子」。
(2)詞義不同而讀音不同。如「惡」,讀「ě」,作「惡心」講,讀「è」,作「凶惡」講。
(3)口語和書面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薄」,書面語讀「bó」,薄弱,口語讀「báo」,厚薄。
(4)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不同而讀音不同。如「巷」,一般讀「xiàng」,(小巷、街談巷議、萬人空巷),但在與采礦業有關的「巷道」中就讀「hàng」了。
3留心形近異音字。
漢字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在形聲字中有一部分字雖然字形相近,但是它們的讀音卻不同。如「莠」與「秀」字形相近,但讀「yǒu」,如果讀成了「xiù」,則錯了。在語音識記中,一定要克服「識字認半邊」的現象。
語音復習,要弄清錯讀的原因,養成正確識記普通話字音的良好習慣,可採用平時點滴積累,考前強化識記的方法。答題時,要審清題干,認真分析,運用比較篩選的方法,結合字義,辨識字音。
二、字形辨析
[考點講析]
「識記現代漢字字形」是《語文考試大綱》明確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區別形近字、同音字,不寫錯別字以及不規范的簡化字。還要注意正確書寫數字。
漢字字形的考查,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500個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為主,超出這個范圍的,一般是課本上出現過的。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本考點所考查的內容主要是:①形近字,如「惦」(念)與「掂」(量);②同音字,如「投機倒把」的「倒」誤寫為「搗」;③音同形近字,如「國籍」的「籍」誤寫為「藉」。試題備選項中一般涉及對16個字的正確識記。要求選全對的,或選有錯的,選錯一個或錯兩個的。能力層級為A級,分值為3分。
「據義辨形」是辨析漢字字形的最根本的方法。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除了少數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外,絕大多數為形聲字。而形聲字的形旁表意,即根據其形旁來判斷字的意義。反過來,我們可以根據詞語中某處語素的意義來判斷該語素(漢字)的字形是否正確。例如:同音字(槍)「桿」、(麻)「稈」與(竹)「竿」,「桿」從「木」,指「器物的像棍子的細長部分」;「稈」從「禾」,指「某些植物的莖」;「竿」從「竹」,指「竹竿子或類竹竿的東西」。形近字「贗」(品)與(義憤填膺),「贗」從「貝」,指「偽造的物品」,「膺」從「月」(肉),指胸。因此,在漢字復習時,一定要結合字義理解記憶。平時要注意積累,擴大詞彙量,有些字之所以認不準,往往因為對它不熟悉,甚至從來沒見過。沒有一定數量的字詞識記,是不可能形成語文能力的。
[典型試題]
例題1 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翔實 詞不達意 冷寞 一愁莫展
B、痙孿 不經之談 偏辟 勵精圖治
C、風靡 櫱根禍種 攀緣 始作俑者
D、傾軋 氣沖宵漢 弘揚 撲溯迷離
(1999年全國卷第2題)
剖析 此題考查詞語中有特定意義的字形,答案為C。C項中「櫱根禍種」的「櫱」應為「孽」,誤寫為「萌櫱」的「櫱」。A項中錯兩個,分別為;「冷寞」的「寞」應為「漠」,誤寫為「寂寞」的「寞」;「一愁莫展」的「愁」應為「籌」,誤寫為「憂愁」的「愁」。B項中也有兩處錯誤:「痙孿」的「孿」應為「攣」,誤寫為「孿生」的「孿」;「偏辟」的「辟」應為「僻」,誤寫為「開辟」的「辟」。D項中同樣錯兩個:「氣沖宵漢」的「宵」應為「霄」,誤寫為「元宵」的「宵」;「撲溯迷離」的「溯」應為「朔」,誤寫為「追溯」的「溯」。
例題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拖沓 嬌生貫養 伶俐 倜儻不羈
B、造次 索然寡味 遷徙 慘絕人圜
C、描摹 幅員遼闊 惶恐 法網恢恢
D、窺測 慷慨激昂 裝禎 提要鉤玄
(2000年全國卷第1題)
剖析 此題考查錯別字的識別,答案為C。A項中「嬌生貫養」的「貫」應為「慣」,此詞語的意思是「從小被寵愛縱容」;B項中「慘絕人圜」的「圜」應為「寰」,「寰」指廣大的地域,而「圜」則是指圓;D項中的「裝禎」的「禎」應為「幀」,「裝幀」的意思是指書畫、書刊的裝潢設計,包括封面、版面、插圖、裝訂形式等等。
三、詞語運用辨析
考點講解:
高考語文試題詞語部分,往往虛詞、實詞、成語各設一道題,足見詞語這個知識點在能力型試卷中所處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動態的語境中考查詞語(包括成語)的使用。從考試能力層級上講,正確使用詞語屬於「表達運用」,要求較高。對虛詞的考查集中在關聯詞(連詞、部分副詞及部分介詞)的使用上;對實詞的考查,則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語素的同義近義詞;「成語」將專辟一節講解,這里不再贅述。
在備考中,重點要做到三個方面的落實:一、落實詞義的認讀,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強化語境意識,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三、重視語言實踐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
重點提示:
1、正確使用實詞

實詞的考查以同義近義詞辨析為主。要掌握和運用好同義近義詞,關鍵在於能辨析同義近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一般說來,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

①從意義方面來辨析。如詞義的輕重。「激動」比「感動」更強烈。「蔑視」比「輕視」詞義重。詞義的著重點不同。如「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狡辯」則著重在「狡」,即不老實、耍花招,「狡辯」就是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如「開墾」、「開拓」、「開辟」 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兩者詞義范圍較小;而「開辟」著重指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②從色彩方面來辨析。主要表現在:A、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動」、「鼓舞」、「煽動」都有激發人的情緒使之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動」是個中性詞,即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壞的方面;「鼓舞」是個褒義詞,指受到好的影響而積極奮發;「煽動」則是個貶義詞,有挑唆、慫恿人干壞事之意。B、語體色彩不同。語體色彩主要表現在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如「夫人」和「愛人」是同義詞,前者適合於莊重的場合,後者適用於一般的場合。

③從用法方面來辨析。A、搭配對象不同。如「愛戴」適用於對上,「愛護」適用於對下。B、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開」都含有不加掩飾地採取行動之意,但「公然」是副詞,在句中只能作狀語,如「公然侵入」。「公開」是動詞兼形容詞,在句中多充當謂語,如「真相早已公開了」;也可充當狀語,如「公開表明態度」;還可充當定語,如「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2、正確使用虛詞

高考對虛詞的考查有兩種題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虛詞使用的正誤,一是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空。考查的重點在虛詞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詞語的性質、功能,尤其是用法,對於辨析虛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辨析虛詞的方法如下:

①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作轉折連詞,後者除了有同樣的性質、功能外,還可以作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秀的小品演員。

②從詞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於」,前者適用范圍比後者廣,一般而言,用「對於」的地方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於」。如:小黃對我笑了笑。強調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對」可用在主語前(有停頓),意思相同。如,我們會對這件事作出安排的。「對於」則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後。

③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並列關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不僅……還……」等等。

④從表達關系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後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只要」與「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後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

⑤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後者多用於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

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

典型題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1999年高考題)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____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 端午節,民間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習俗,據說,這樣可以____疾病。
③ 見到這一情景,她那滿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了。

A、竄改 驅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竄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驅除 溶解

答案:B。分析:「竄改」即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兩者的意義和使用范圍都有所不同。第①句的意思是說日本的某些政客要改寫既成的歷史事實,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真實的,也就是「作偽」。「驅除」是趕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是除去(疾病、疑懼或所謂邪祟),這個詞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圍,和第②句的語境最為吻合。「溶解」指一種物質均勻地分布在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融解」是融化的意思,融有消融、消除的意思。第③句的意思是說她的滿腔怨恨似乎沒有了,應為「融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2000年高考題)
① 在總統選舉投票現場門外,____著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這些記者都在等待接受「緝查犬」的檢查,以探明是否攜帶武器。
② 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是很難寫出高____的作品來的。
③ 曹操四言詩的雄渾,陶淵明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受人稱譽;而張旭草書的奇偉飛動,顏真卿楷書的厚重雄偉,也同樣令人____。

A、聚集 品位 贊揚 B、雲集 品位 贊嘆
C、雲集 品味 贊嘆 D、聚集品味 贊揚

答案:B。分析:聚集是「集合;湊在一起」的意思,雲集:比喻許多人從各處來,聚集在一起。在第①句中,采訪同一件事有上百名記者,人數已經很多了;他們又代表各大媒體,是從不同的地方來的,因此用「雲集」更為恰當。作為名詞,「品味」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品位」可用來專指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贊嘆:稱贊的意思,一般可不帶賓語。贊揚:稱贊表揚的意思,作謂語時一定要帶賓語,「令人贊揚」在語法上是不通的。再者,對古人的作品,我們只有「稱贊」,而無法「表揚」。
四、成語運用辨析

一、 考點講解

近年高考成語題考什麼內容,應採取什麼樣的備考對策呢?

1、立足教材,積累成語。漢語成語豐富多彩,復習時首先要立足教材,掌握初高中十二冊課本中的成語,可根據課文注釋、思考和練習、現代漢語詞語表加以摘錄,這樣做就會積累起數量可觀的成語。近幾年高考成語題所涉及的成語絕大多數取材於教材,要切實掌握課本中的成語,切不可舍近求遠。

2、留心課外,廣識成語。中國的成語是華夏語匯的瑰寶,成語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和效果是一般詞語無法比擬的。但如果不理解一些成語的意義,不懂一些成語通常的用法,就會弄巧成拙。因此,必須對那些容易誤解,誤用的成語重點復習掌握。

3、分析病情,通盤考慮。可從成語的感情色彩、適用范圍、意義理解、與上下文是否搭配、矛盾或重復等方面入手,並結合語境作全面的分析。

二、典型例題

1.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這五十年來,我國取得了一批批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這同幾代科技工作者殫精竭慮、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C、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D、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中東之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美伊之間的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

2.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

B、「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是觀眾深受教育

C、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D、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3.下列各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當時暴雨如注,滿地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就養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使在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依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 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

D、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五、病句辨析和修改

考點講解:

最近幾年高考考試說明中列舉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多以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高考題的第5題,2002年的第6題。

病句辨析是綜合了語法、邏輯、修辭、標點符號等方面知識的一項必考內容,復習時,要認真弄清用詞錯誤、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修辭不當、歧義等方面的各種病因。還要掌握辨認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修改病句,並在多練、形成有效語感的基礎上,感悟快速且准確判斷的思路、方法等,爭取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

(一) 語序不當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等。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句子成份順序不當、定語狀語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分句位置不當。

1.定語、中心語位置顛倒:

例:這個國家石油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

(「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把定語錯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如何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問題在全校教工中熱烈地引起了討論。

(「熱烈地」應放在「討論」之前。)

3.把狀語錯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

(將「充分」調至「激發」前,並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的這件金縷玉衣是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後,並在「文物」前加「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在休息室里許多代表昨天都與他熱情的交談。

(應改為「熱情的與他交談」)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強,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應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客顛倒:

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於許多日本企業家是不陌生的。

(應改為:「許多日本企業家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不陌生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為支援災區人民,村裡的人寧願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願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獻出大米。」 )

(這是典型的主賓搭配不當。)

5.前後照應錯誤

例:學習態度的正確與否是成績優良的先決條件之一。

(「正確與否」是兩方面,而「優良」只是一方面,前後搭配錯誤。)

(三)成分殘缺或贅余

所謂成分殘缺或贅余,指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或應該有的修飾成分、關聯詞語等遺漏或者出現重復多餘,使語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羅嗦。

常見的成分殘缺或贅余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殘缺:缺主、謂、賓語;缺必要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

②贅余:主、謂、賓語多餘;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多餘。

例1.經過志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的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主語殘缺。這是1992年全國高考題第4題的D項,因為多用了一個介詞「經過」,使得原句主語變成了狀語,造成主語殘缺。)

例2.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喂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賓語殘缺,這是1997年高考第6題的A項。句中「推廣」的賓語應該是「經驗」,而不應是「喂豬」;在「喂豬」後面加上「的經驗」句子就通了。)

例3.南堡人民經過苦戰,一道大壩巍然屹立在天目溪邊。

(該句缺謂語,句中主語「南堡人民」和狀語「經過」,而沒有謂語,若把「經過」一詞前置句首,「經過南堡人民」便成為狀語,「一道大壩」便成為主語,「屹立」成為謂語,這樣的句子成分就不殘缺。)

例4.全運會結束後,運動健兒們凱旋而歸。

(謂語重復。「旋」就是「歸」的意思,可改為「勝利歸來」。)

例5.經過廣泛的討論,反復的修改,新的獎酬金制度終於付諸於實施了。

(介詞多餘。「諸」在這里本來就有「之於」的意思,再加上介詞「於」,就重復了。)

例6.我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

(「原因」與後「因為」重復,應去掉「的原因」或「因為」。)

活動中不斷提高能力。

(四)結構混亂
所謂結構混亂,指將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纏繞在一起說,造成語句不通順。常見的結構混亂類型主要是句式雜糅。

例1.這部學術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學的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

(典型的句式雜糅。這是將「著作的作者是兩位年輕教授」和「著作是由兩位年輕教授寫成的」兩句雜糅而成,可刪去「的作者」或「寫成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