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及注釋字詞

成語及注釋字詞

發布時間: 2021-02-15 12:52:34

A. 求50個成語及注釋,字數要少

網路最快

B. 5個成語及解釋

萬紫千紅、妙筆生花、千金一諾、文思泉湧、千金一笑。
1、萬紫千紅
讀音:wàn zǐ qiān hóng
含義:形容百花競艷的春景。
出處: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翻譯:輕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百花競艷,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2、妙筆生花
讀音:miào bǐ shēng huā
含義: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翻譯:李白小時候,夢中所用的筆頭上開花,後來才詩文詞采富麗,天下聞名。」
3、千金一諾
讀音:qiān jīn yī nuò
含義:諾:許諾。一個諾言價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翻譯:就算是得到了上百斤的黃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諾言。
4、文思泉湧
讀音:wén sī quán yǒng
含義:思路像泉水一樣湧出來,形容思路開闊敏捷。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
翻譯:文筆就像春天的花朵,思路就像泉水一樣湧出。
5、千金一笑
讀音:qiān jīn yī xiào
含義:猶言千金買笑。花費千金,買得一笑。舊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
出處: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
翻譯:美人傳話更值得商量,就算是花費千金買一笑也值得。

C. 成語和詞語的解釋!

沒有力氣,與它相符,永遠不被遺忘,任意殘殺,無稽之談,不清醒,很悲慘,不知所措,(

面如土色懼憚)感到惶恐著急,被嚇得面如泥土的顏色,嚴厲拷問,為人厚道

D. 成語及其注釋15個

E.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

1.洞若觀火

2. 對簿公堂

3.耳濡目染

4.耳熟能詳

5.耳提面命

洞若觀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解釋: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對簿公堂:ì bù gōng táng

解釋:

在公堂受審。

3.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解釋:

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

4.耳熟能詳:ěr shú néng xiáng

解釋:

聽得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5.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解釋: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

造句

他對目前的政局洞若觀火,因此總是憂心忡忡地提出建言。

但是白宮已經表示他們可能會就此事對簿公堂。

婷婷的父母是藝術家,婷婷耳濡目染,對藝術產生了極大興趣。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連小朋友都耳熟能詳。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

近義詞

了如指掌 : le rú zhǐ zhǎng

示例:

就我的名字傳播所及,到哪兒人們都認得出我來,就我乾的蠢事傳揚所及,誰都對我的生平了如指掌。但即使這樣,我仍然能從中看到對我好的一面。

當庭對峙:dāng tíng ì zhì

例子:

為了證明清白,他要和她當庭對峙。

耳習目染: [ ěr xí mù rǎn ]

解釋:

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例子:

因為從小耳習目染這些東西,他對音樂表現出很高的天賦。

9.耳聞則誦: ěr wén zé sòng

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示例:我希望有耳聞則誦的本事。

10.誨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

誨:教導。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反義詞

霧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後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造句:

不好好學習,就想走捷徑取得好成績,就像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樣不現實。

對簿公堂是「拿起武器保護自己」的意思,像這樣的詞語是沒有反義詞的。

置若罔聞:zhì ruò wǎng wén

釋義:

置:放,擺;若:好像。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例句:

任憑你千呼萬喚,他總是置若罔聞。

前所未聞 :qiánsuǒwèi wén

釋義

前:先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例句:

這些前所未聞的敬語令其不知所措,只是靦腆的笑著看向韋爾示意。

旁敲側擊 :páng qiāo cè jī

釋義:

比喻說話、寫文章不從正面直接點明,而是從側面曲折地加以諷刺或抨擊。

例句:

你有意見,可以痛快地說出來,何必這樣迂迴曲折,旁敲側擊。

F. 成語注釋大全

感慨萬千
gǎn kǎi wàn qiān
[釋義] 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G. 30個常用成語及解釋

和藹可親—— 性情溫和,態度親切
唉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後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
黯然失色—— 陰暗的樣子
慷慨激昂—— 形容語調高亢有力,情緒激奮昂揚
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
縱橫捭闔—— 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聯合或分化
略見一斑—— 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個方面,斑:斑紋
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碑:紀功碑。
並行不悖—— 彼此同時進行,不相妨礙
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篳路藍縷—— 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
剛愎自用—— 固執己見,對阻止、勸告或建議不耐煩
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
明辨是非—— 明確地分辨是與非。形容判斷力強
按部就班—— 「按」本作「案」。部:門類。班:次序。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後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
別出心裁—— 獨出巧思,不同流俗
層出不窮—— 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沒有窮盡
為虎作倀—— 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給壞人做幫凶,為壞人效勞。
得不償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瞠目結舌—— 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時語塞。形容驚駭的樣子
縱橫馳騁——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放開馬快跑。 形容往來賓士,沒有阻擋,也指英勇戰斗,所向無敵
相形見絀—— 互相比較之下,一方顯得很遜色
川流不息—— [行人、車馬等] 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地行進
窮奢極侈—— 極端奢侈,也說「窮奢極欲」
鞠躬盡瘁—— 不辭勞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措手不及—— 來不及處理。
披星戴月—— 披星光,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或晝夜趕路,辛勞奔波
虎視眈眈—— 像老虎要撲食那樣注視著。形容貪婪地盯著,隨時准備攫取
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中流砥柱——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比喻能擔當重任、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
窮兵黷武—— 出動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好戰
出爾反爾—— 原指你怎麼對人行事,人也怎麼還報你。現多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自相矛盾
流言蜚語——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發憤圖強—— 振作起來,謀求強盛
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決不後退。比喻決心戰斗到底
肺腑之言—— 謂由衷而發的真話
名副其實—— 名稱與實質相合一致
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言簡意賅—— 語言雖精練簡潔,但已概括要義
亘古未有—— 從古到今從未有過
如鯁在喉—— 像魚刺卡在嗓子里
(這個成語查不到,所以自己編了一個解釋 :-)
沽名釣譽—— 以不正當的手法博取名譽
事必躬親—— 凡事都親自去做
蠱惑人心—— 使人心意迷惑
顧影自憐—— 顧盼自己的身影,獨自可憐嘆惜。形容身世悲涼、失意
陰謀詭計—— 想達到某種目的的壞計謀、巧妙的策略或狡猾的計劃;尤指不懷好意或應受指責的奸計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後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隊伍人少但強而有力
引吭高歌——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一丘之貉—— 同一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麼差別
老奸巨猾—— 深歷世故,十分奸詐狡猾的人
煥然一新—— 光彩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面目全新;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病入膏肓—— 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發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H. 常見500個成語,並標注拼音和注釋

能給人教益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正音] 良、定語、賓語;不能讀作回「lián」。一般作主語;卻總答是耳邊風;都是一般虎頭蛇尾。多用於善於教誨和熱心幫助他人的人。 [近義]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 [反義] 一丘之貉 狐群狗黨 [用法] 含褒義;苦口婆心的規勸;不能寫作「一」:好。 [辨形] 益;自己要想發憤為雄:有益;縱有時聽得入耳:「雖然有那良師益友。 [語出]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有幫助;益良師益友liángshīyìyǒu [釋義] 良。 [結構] 聯合式

I. 成語及注釋

餓虎攢羊 攢:趕。飢餓的老虎追趕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餓虎見羊 飢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餓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飢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縱虎出柙 〖解釋〗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縱虎出匣 〖解釋〗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同「縱虎出柙」。
以肉喂虎 〖解釋〗比喻白白地送死。
養虎自遺患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
養虎自貽災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後患。同「養虎自遺患」。
養虎自嚙 〖解釋〗比喻姑息敵人,終致損害自己。嚙,同「嚙」。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三夫成市虎 〖解釋〗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人中龍虎 〖解釋〗比喻人中豪傑。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 〖解釋〗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捋虎須 〖解釋〗捋:撫摩。比喻觸犯有權勢的人或冒著很大的風險。
拉大旗作虎皮 〖解釋〗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畫虎刻鵠 〖解釋〗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畫虎不成反類犬 〖解釋〗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虎踞龍蟠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龍盤」。
虎踞鯨吞 〖解釋〗比喻豪強割據和相互兼並。
虎據龍蟠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同「虎踞龍盤」。
虎盪羊群 〖解釋〗老虎沖進羊群中。比喻以強凌弱,為所欲為。同「虎入羊群」。
虎黨狐儕 〖解釋〗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虎超龍驤 〖解釋〗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變龍蒸 〖解釋〗指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狐藉虎威 〖解釋〗比喻仰仗別人威勢或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同「狐假虎威」。

J. 1000個成語及解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