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害人終害己的成語故事

害人終害己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15 22:51:04

『壹』 害人終害己簡短的例子 最好是名人

秦檜害了岳飛後,紹興二十五年(1155),秦檜病重,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加緊策劃讓其子秦熺繼丞相位。秦熺憑借秦檜的權勢,先成為科舉榜眼,接著一路高升,6年之間就官至樞密院事,地位僅次於秦檜。高宗之所以容忍秦檜,是因為他還有利用的價值,如今秦檜將死,高宗當然不願意看到另一個權相來威脅自己。十月,高宗親臨秦府探病,病榻旁的秦檜迫不及待地問:「由誰代任宰相之職?」高宗冷冷地答道:「這件事不是你應該問的!」這等於明確拒絕了秦熺繼承相位的要求,秦檜父子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次日,秦檜、其子秦熺、其孫秦塤和秦堪被一起免官。得知高宗的旨意,秦檜當夜一命嗚呼,由於他害死岳飛,被萬人唾罵至今。
唐朝時有人告密文昌右丞周興和邱神勣串通謀反,太後(武則天)便命令來俊臣審這個案子。(一天)來俊臣請周興到家裡作客,他們一邊議論一些案子,一邊相對飲酒。來俊臣對周興說:「有些囚犯再三審問都不肯承認(罪行),有什麼辦法使他們招供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只要)拿一個瓮,用炭火在周圍燒(這個瓮),然後讓囚犯進入瓮里去,什麼罪他敢不認?」來俊臣就(吩咐侍從)找來一個瓮,按照周興的辦法用炭在周圍燒著,於是來俊臣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密你謀反,(太後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鑽進這個瓮里去吧!」周興非常驚慌,當即磕頭承認罪行.

『貳』 害人終害己的四字詞語

自作自受
zìzuòzìshòu
[釋義]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語出] 《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回:「汝母在生之日;都無答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自作自受;非天與人。」
[正音] 作;不能讀作「zuō」或「zuó」。
[辨形] 作;不能寫作「做」。

『叄』 關於害人害己的成語

為虎作倀
wèihǔzuòchāng
[釋義]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
[語出] 宋·蘇軾《漁樵閑話》:「獵者曰:此倀鬼也;昔為虎食之人;既已鬼矣;遂為虎之役。」
[正音] 為;不能讀作「wéi」;倀;不能讀作「chánɡ」或「chànɡ」。
[辨形] 作;不能寫作「做」。
[近義] 為虎添翼 助紂為虐
[反義] 為民除害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助紂為虐」都含有幫助壞人干壞事的意思。但~偏重在充當幫凶;「助紂為虐」偏重在干壞事。
[例句] 黃世仁的狗腿子穆仁智~;最終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清算。
[英譯] assisttheevildoer
[成語故事]
唐穆宗長慶年間,傳說有個處士馬拯,聽說衡山祝融峰人住著一個伏虎長老。他帶了一個童僕,上山去拜訪那位長老。

他登上祝融峰,見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熱情,一定要留馬拯吃飯,可是廚房裡的油和鹽正巧用完了。馬拯就叫童僕下山去買油鹽。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門。馬拯獨自一人站在寺邊觀賞山景。這時,從山下又來了一個叫馬沼的隱士。兩人互通姓名之後,馬沼說他在半山腰看見一隻猛虎在叫人……馬拯問了那人的年齡、容貌、衣著,驚叫道:「那是我的童僕!」馬沼又說:「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後,忽然變成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不一會,老和尚回來了,馬沼輕聲對馬拯說:「正是這個和尚。」天晚了,老和尚要請他們住僧房,兩人卻喜歡住在齋堂里。他們把門緊緊閂上,觀察著外面的動靜。半夜裡,有隻老虎幾次來撞門,兩人用力頂住,門才沒有被撞開。兩人決心要除掉這只吃人的老虎,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第二天一早,兩人說是後院一口井裡傳出怪聲音,把老和尚騙到井邊。當老和尚湊到井口看時,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變成了老虎。兩人搬來大石頭,把它砸死了。兩人下山時迷了路,後來幸虧遇見一個獵人,就住在搭在樹上的窩棚里過夜。

半夜裡,馬拯突然被樹下的人聲吵醒。他借著月光一看,竟有幾十個人,叫嚷著要替老虎報仇。獵人告訴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後卻替老虎開道,成了倀鬼。馬拯罵道:「你們這些倀鬼,死在老虎嘴裡,還要為它痛哭、報仇!」

古代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還要為老虎效力。成語「為虎作倀」由此而來,現比喻為壞人做幫凶。

『肆』 關於害人害己的古詩

1、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2、善惡到頭終有報。 3、壞事做盡,必將自食其果。

『伍』 形容害人者必害己的成語

自作自受

【近義】自食其果、自討苦吃、自投羅網
【釋義】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倒內霉容。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用例】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還要捉弄人;明兒病了,叫他~。(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陸』 形容害人害己的成語

作繭自縛來
zuò jiǎn zì fù
【解釋】蠶吐自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裡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出處】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結構】連動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繭;不能讀作「jiǎnɡ」。

【辨形】縛;不能寫作「博」或「附」。

【近義詞】作法自斃、自討苦吃、自作自受

【反義詞】嫁禍於人

【辨析】~與「自作自受」有別:~側重於形容束縛自己;「自作自受」側重於形容懲罰自己。

【例句】我們需要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但不可過於繁瑣;弄得~;捆住自己的手腳。

『柒』 害人終害己的歷史故事

1、烽火戲諸侯

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

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5、齊桓公養禍害己

豎刁是春秋時期齊國人。他少年時進宮伺候齊桓公,深得齊桓公的寵愛,後來成為亂政禍國的奸臣。豎刁出身貧寒,入宮後,他想盡辦法進內廷做近侍。

他由外廷做起,處處謹慎,加之他天資聰穎,漸漸受到桓公的注意,不久就把他調為近侍。在桓公身邊,他處處留心觀察桓公的生活習性和內心活動,事事投其好,恆公非常滿意。天長日久,他就成了桓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了。

豎刁深知桓公有兩大嗜好:一是喜食美味、奇味,二是好女色。於是,豎刁就著力從這兩方面下手。宮中有一個叫易牙的人,為人奸詐,精於烹調之技,豎刁就設法與其結為朋友。易牙也深羨豎刁顯赫之勢,兩人沆瀣一氣。

有一天,豎刁向桓公舉薦易牙,桓公聽說易牙擅長烹調,就隨口問易牙:我對人間的鳥、獸、蟲、魚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味道如何?

這本是桓公一句戲言,易牙便把這件事牢記心裡,想著怎麼才能給桓公做頓人肉宴,他忽然眼前一亮,用自己兒子不正好嗎?幾天後的一次午膳上,桓公吃到了一盤嫩如乳羊、鮮美無比的菜。當桓公知道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覺得易牙愛他勝於愛自己的親骨肉。此後,桓公不僅寵信豎刁,對易牙也恩寵有加了。

宮中有一個叫開方的大夫,也是豎刁的好朋友。為了得到美女,豎刁就和開方計議要把衛懿公的女兒薦給桓公,果然,桓公得到這個美女後非常高興。豎刁通過這些手段博得了桓公的寵信,在宮中身價日增。

後來,齊桓公病倒在床,三人乘機作亂,易牙更是將宮門堵死,築起高牆,最後將齊桓公活活餓死。

『捌』 害人害己的成語

這句話不是一句話 只能說事四個成語 人心叵測 就是人心難料 世事版難料 就是世事無常 優柔寡斷權 就是做事前怕狼後怕虎 最後這個終害人害己 就是最終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唄 這樣拆開理解 怎麼能形成一句話呢?

『玖』 害人不成反害己用成語怎麼說

自作自受

【近義】自食其果、自討苦吃、自投羅網
【釋義】自己做了蠢事壞事,內自己倒霉。
【出處】容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用例】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還要捉弄人;明兒病了,叫他~。(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