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辨析輕重失當

成語辨析輕重失當

發布時間: 2021-02-15 23:04:20

1. 詞義輕重失當的成語

輕重失當的成語:
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偏版正式;作謂語;含褒權義)
2、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3、義無返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
4、從諫如流:聽從規勸像流水一樣自然。形容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
5、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作主語、賓語;形容人、事、思想等)
6、無可厚非: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動賓式;作謂語;用於人或事情等)

2. 高考成語中范圍不清 輕重失當的先現象

輕重失當的成來語: 1、濟濟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2、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3、義無返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 4、從諫如流:聽從規勸像流水一樣自然。形容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 5、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作主語、賓語;形容人、事、思想等) 6、無可厚非: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動賓式;作謂語;用於人或事情等)

3. 比喻輕重的成語

  1. 愛毛反裘】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2.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3. 不分軒輊】不分高下、輕重。比喻對待二者的態度或看法差不多。

  4. 不識高低】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5. 不知高低】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6. 寸木岑樓】一寸長的木材同尖頂的高樓比。原意是起點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輕重相比必須標准一樣。後也比喻差距極大。

  7. 掂斤播兩】掂、播:托在掌上試輕重。比喻在小事情上過分計較。

  8. 腹背之毛】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

  9. 貴冠履輕頭足】比喻主次或輕重顛倒。

  10. 鴻毛泰山】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11. 劍頭一吷】劍頭:指劍環頭小孔;吷:象聲詞,形容聲音微小。比喻言論無足輕重。

  12. 舉足輕重】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13. 眉毛鬍子一把抓】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14. 剖腹藏珠】破開肚子把珍珠藏進去。比喻為物傷身,輕重顛倒。

  15. 身外之物】指財物等身體以外的東西,表示無足輕重的意思。

  16. 隨珠彈雀】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因而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17. 泰山鴻毛】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18. 無關痛癢】痛癢:比喻疾苦或緊要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系或無足輕重。

  19. 五雀六燕】比喻雙方輕重相差不多。

  20. 以珠彈雀】用珍珠彈麻雀。比喻輕重顛倒,得不償失。

4. 范圍不清 輕重失當的成語句子

本末倒置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內顛倒了。
[拼音]
běn mò dà容o zhì
[出處]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例句]
做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近義]
愛毛反裘 輕重倒置 倒果為因 舍本求末 ...
[反義]
以一持萬 不可偏廢 剝繭抽絲 分清主次 ...

5. 除了輕重倒置,還有什麼成語是輕重什麼

輕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兩者的地位擺顛倒了。
輕重緩急 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輕重失宜 指對事情的重要與否處置失當。

6. 「半度微涼、涼生初雨、木槿昔年...」成語的解釋是什麼

半度微涼、涼生初雨、木槿昔年

這三個並非成語,而是網路小說的名字。

7. 輕重失度的成語

不分輕重
bù fēn qīng zhòng
【解釋】指人辦事盲目,不分主次

【出處】《關版於領導方法權的若干問題》:「上級機關也不要不分輕重緩急地沒有中心地同時指定下級機關做很多項工作。」

【結構】動賓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處事

【近義詞】不分主次

【例句】他一向辦事不分輕重,眉毛鬍子一把抓。

8. 詞義輕重失當的成語有哪些

避重就輕

9. 輕重成語有哪些

輕重成語有 :
未足輕重、 輕死重氣、 不足輕重、 緩急輕重、 避重就輕、版 避重逐輕、 輕重失宜權、 重氣輕生、 權衡輕重、 舉足輕重、 重男輕女、 棄重取輕、 頭重腳輕、 輕重之短、 才輕任重、 輕死重義、 輕重緩急、 世輕世重、 重氣輕命、 畸重畸輕、 重財輕義、 輕重九府、 畸輕畸重、 無所重輕、 重義輕財、 舉重若輕、 重義輕生、 拈輕掇重、 沒輕沒重、 重氣輕身 輕身重義、 任重才輕、 重農輕商、 內重外輕、 輕重倒置、 不知輕重、 問鼎輕重、 舉輕若重、 無足輕重、 不分輕重、 輕憐重惜、 拈輕怕重、 輕財重義、 無足重輕、 輕生重義、 居重馭輕、 無關重輕

10. 題中經常考的成語運用錯誤類型有哪些

一、望文生義

成語的意蘊是約定俗成的,而且許多源自典故,並且有些成語中還含有生僻的古義,這就加大了同學們理解成語的難度。如果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不仔細辨析,一瞥而過,就容易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

例句:

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的烽火,銷售價格甚至低於成本,這對消費者來說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得到好處。)

二、褒貶不分

有些成語有明顯的褒貶色彩,或贊頌、表揚,或貶斥、指責,如果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都是不恰當的。讀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實際上這就是陷阱!

例句:

辯論會上,選手們唇槍舌劍,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帶有貶義的感情色彩。)

三、語義重復

成分贅余是語言運用中常見的語病,成語的運用中突出存在這樣的問題。雖然成語的意思在句中是正確的,但要防止與句中其他詞語的重復,近幾年高考題中,有所涉及,做題時更應該注意。

例句:

某些中學生的語文水平實在低劣,被人貽笑大方,影響了學校的聲譽。(貽笑大方:被大方之家恥笑,已有「被」的意思。)

四、不合語境

成語有其特定的含義,使用是否恰當,關鍵是看其是否符合語境。如果與所在的語境不能協調,使用就是不恰當的。

例句:

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一些地區畫地為牢,實行地方保護主義,人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資源。(畫地為牢:喻只許在指定范圍內活動,不合此處語境。)

五、輕重失當

有些成語詞義較重,有些成語詞義較輕,這就要求根據特定的語境選用輕重適度的成語,以避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

例句:

為了出版這本畫冊,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休息時間。(義無反顧:「道義上不容許徘徊退縮;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為出版畫冊而放棄休息時間」與「道義」無關。)

六、對象錯位

每個成語都有其相對應的使用對象,如果在使用時不分對象,就會張冠李戴,鬧出笑話。

例句:

只見演員手中的摺扇飛快閃動,一張張生動傳神的戲劇臉譜稍縱即逝,川劇的變臉絕技贏得了觀眾的一片喝彩。(稍縱即逝:形容時間或機會很容易過去。)

七、謙敬誤用

有些成語是謙辭,只能用於自己;有些成語是敬辭,只能用於他人;如果辨別不準,就會導致謙敬錯位。

例句:

張廠長的一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搞好產品質量的好建議。(拋磚引玉:謙辭,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

八、固定搭配

成語在使用中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搭配方式,若果脫離這種搭配就會出錯。(不合語法)

例句:

據介紹,這位盲人並非走後門照顧來的,她在美國女子1500米奧運選拔賽中名列第三,許多明眼運動員只能望其項背。(望其項背:其用法是多用於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許多明眼運動員比不上她,所以應改為「許多明眼運動員難以(或「不能」)望其項背」。 )

九、不合語法

成語在使用中形成了語法上相對固定的搭配方式,若果脫離這種搭配就會出錯。

例句:

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司空見慣: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後邊一般不能帶賓語。)

十、形近混淆

有些成語由於字音、字形或詞義相近,使用時極易混淆,設題者專門找一些極為相近的成語來迷惑大家,因而必須區別近義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例句:

眼下,報刊發行大戰硝煙漸起,有些報紙為了招徠讀者而故意編造一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其結果卻往往弄巧成拙。(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此處應改成「聳人聽聞」。聳人聽聞: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者震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