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描寫四月天氣的成語

描寫四月天氣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16 00:07:12

㈠ 描寫四季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春天的成語(一)
乍寒乍暖——形容冬末春初氣侯忽冷忽熱。乍:忽然。
乍暖還寒——形容冬末春初氣侯忽冷忽熱,冷熱不定。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又例「柳梢綠小眉如印。乍暖還寒猶未定。」
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鶯:黃鸝。例:「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鶯飛草長——形容明媚的春景。例:「鶯飛草長誰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將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來。例:「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也作:漏泄春光,漏泄春光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色十分鮮明美好。明媚:形容自然景色的鮮妍悅目。例:「時遇著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又例:「行夠多少山原,歷盡無窮水道,不覺的秋去冬殘,又值春光明媚。」 [辯析]「春光明媚」重在「明媚」,多形容春景美麗;「春暖花開」則重在「花開」,多形容春景宜人。
春暖花開——春光和煦宜人,百花紛紛綻放。現也比喻大好時機。例:「後又雜植四方所貢奇花異木於其中,每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賞晏。」亦作:春暖花香。例:「春暖花香,和風淡盪。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閑游賞。」[辯析]「春暖花開」著重於「花開」,多形容春景宜人;「春光明媚」則著重於「明媚」,多形容春景美麗。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例:「那是一個陰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風雨凄凄。」亦作:料峭春寒
春色撩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撩:撩拔,挑逗、招惹。例:「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
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亦作:滿園春色
春色惱人——春日美好的景色,反惹人煩惱。例:「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氣氛很濃。春意:春天的氣象。盎然:豐滿、濃厚的樣子。
春意闌珊——春天的景象衰敗凋殘,指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例:「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又例:「柳飛綿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闌珊。」 亦作:春事闌珊
春回大地 ——1)春色降臨到廣闊的大地。如:「四月,春回大地,萬紫千紅」。
2)也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如:「落實政策同歡慶,春回大地喜安居」。 亦作:大地春回,大地回春
花香鳥語——花兒散發著清香,鳥兒在歡唱。形容動人的春天景象。例:「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又例:「春天一到,公園里花香鳥語,充滿了生機。」 亦作:鳥語花香
惠風和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例:「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例:「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亦作:流水桃花。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動人。語本宋·郭熙·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辯析]「春山如笑」偏重於春天的景物;「燕語鶯啼」則偏重於春天的氣氛。
燕語鶯啼——燕子喃語,黃鸝歌唱。形容春光明媚。鶯:黃鸝。例「綠樹春深,燕語鶯啼聲斷續,蕙風飄盪入芳叢。」又例「燕語鶯啼,和風遲曰,郊外踏青,禁煙寒食。」亦作:鶯啼燕語。例「見百花盛開,鶯啼燕語,觸景傷情。」[辯析]「春山如笑」偏重於春天的景物;「燕語鶯啼」則偏重於春天的氣氛。
燕舞鶯歌——燕子飛舞,黃鶯歌唱。形容春光明媚。同「燕舞鶯啼」。例:「燕舞鶯歌晝晷永,簾幕無人門宇靜。」亦作:鶯吟燕舞。例:「日麗風和熏協氣,鶯吟燕舞皆歡意。」亦作:燕舞鶯啼。例:「此時正值暮春天氣,只見一路上有的是紅桃綠柳,燕舞鶯啼。」
鶯歌燕舞——同「燕舞鶯歌」。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例:「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描寫春天的成語(二)
紅杏出牆
① 形容春意盎然。語出宋·葉紹翁《游小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② 現也比喻女的在外偷情。
杏雨梨雲
杏花如雨,梨花似雲。形容春光美麗。
柳嚲鶯嬌
柳條低垂,鶯聲婉囀。形容春景之美。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柳嚲鶯嬌花復殷,紅亭綠酒送君還。」
春深似海
春天的美景似大海般深廣。形容大地呈現出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情景。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看見他寫的春深似海的那副對聯,合那首種梧桐的七絕詩,我就添了樁心事,正要合你說。亦作:春光如海。
百花齊放
① 各種花同時盛開,豐富多彩。《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② 也比喻文藝的各種不同風格的自由發展;形容文藝的繁榮景象。作此解時,可與「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等連用。
百花爭艷
各種盛開的艷麗花朵競相比美。例:春風一到,公園里百花爭艷。亦作:百花爭妍(妍:美、艷。)
斗色爭妍
形容花盛開,競相逞美。明·何景明《二月見梅》:「巡檐一笑卿相慰,斗色爭妍非爾時。」
奼紫嫣紅
① 指各種嬌艷的花朵。奼、嫣:嬌艷。
例: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例:時時有園林工人……移植盛開的花卉,剔除那些衰敗了的,使一片奼紫嫣紅永遠嬌艷。(於敏《西湖即景》)
② 形容各色鮮花五彩繽紛、嬌艷美麗。
例:公園里百花盛開,奼紫嫣紅,一片春天的景象。亦作: 嫣紅奼紫 紅嫣紫奼
【辯析】描寫春天的成語「奼紫嫣紅」和「萬紫千紅」都用來形容春色艷麗。「奼紫嫣紅」強調「花朵的艷麗」;而「萬紫千紅」則強調「花種繁多、色彩繽紛」。「奼紫嫣紅」只能形容景象美麗;而「萬紫千紅」除了形容景象美麗,還可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萬紫千紅
萬、千:言其多。紫、紅:表色彩豐富多彩。
①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
例:「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 《春日》)
例:「值此春夏陽和,萬紫千紅,遊人如織」(魯迅《集外集·玄武湖怪異》)
② 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例:「整個文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大好局面。」
例:「天上這時萬紫千紅。太陽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了。」(茹志鵑《阿舒》)亦作:千紅萬紫 萬紅千紫
【辯析】描寫春天的成語「萬紫千紅」和「奼紫嫣紅」都用來形容春色艷麗。「奼紫嫣紅」強調「花朵的艷麗」;而「萬紫千紅」則強調「花種繁多、色彩繽紛」。「奼紫嫣紅」只能形容景象美麗;而「萬紫千紅」除了形容景象美麗,還可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花紅柳綠
像花一樣的紅,像柳一樣的綠。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例:「花紅柳綠間晴空。」
例:「暮春三月,桃紅柳綠,正是踏青的好時節。」
亦作: 柳綠花紅
花嬌柳媚
形容春天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景象。例:「待得花嬌柳媚,看雕鞍駿馬,又去踏春風。」(清·徐大椿《洄溪道情·題唐悔生寒林行嘯圖》)
柳暗花明
① 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暗:指樹蔭蔽日。明:麗。
例:「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灑換離顏。」 (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鳳翔》)
例:「我們春遊到郊外,到處是柳暗花明的美好景色。」
② 也比喻突遇到新的境界或形式。
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
例:「十二月十三日之晨,我心酸腸斷,以為從此要嘗些人生失望與悲哀的滋味,誰知眼前卻有這種柳暗花明的美景。」(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一》)亦作: 花明柳暗
柳鶯花燕
柳上鶯歌,花間燕語。形容美好的春景。例:「青山隱居心自遠,放浪他柳鶯花燕。」 (元·張可久 《落梅風·閑居》)
柳昏花螟
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朧情景。例:「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螟。」 (宋·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
綠暗紅稀
形容暮春時綠廕幽暗、紅花凋謝的景象。例:「如今春光將盡,綠暗紅稀,將近四月也。」(元·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
綠草如茵
綠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綠肥紅瘦
綠肥:綠葉茂盛,紅瘦:花漸凋謝。形容暮春時節花稀而葉盛的景象。
例:「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詞)近義:葉茂花殘。
落花流水
① 落下的花隨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敗。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② 後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
流水落花
形容春殘的景象。也比喻好時光的消逝。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桃紅柳綠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絢麗多彩的春天景色。
例:「背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蒓菜醋魚。」(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夢》)常與「鳥語花香」等連用。亦作:柳綠桃紅 近義:桃紅李白 萬紫千紅 繁花似錦

描寫夏天的成語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驕陽如火——像火一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亦作 驕陽似火
皎陽似火——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赫赫炎炎——形容炎熱熾盛的樣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熱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灘上到處都是戲水的人潮。
炎陽炙人——炙:烤。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烈日當空——炎熱的太陽高掛天空。形容天氣酷熱。近義 火傘高張
狂風烈日——強風猛烈而酷熱的天氣。如:古代駱駝商隊行經戈壁,常需忍受狂風烈日的惡劣天候。
火傘高張——比喻烈日當空。如:夏日炎炎,火傘高張。近義 烈日當空
吳牛喘月——《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意思是,吳地炎熱的時候較長,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得不斷喘氣。後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流金鑠石——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亦作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爍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水滸》二十七回)
五黃六月——指農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浮瓜沉李——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冰。」後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種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沉李」。
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描寫秋天的成語:
秋風蕭蕭;秋風蕭瑟;秋風瑟瑟;金風送爽 春花秋月;秋月春風;秋月春花;秋月寒江;晴雲秋月;天高雲淡;紅衰翠減;霜天紅葉;楓林盡染;一葉知秋;霜葉知秋;秋陽杲杲;丹楓迎秋;秋風紅葉;天高氣清;秋高氣爽;秋高氣肅;秋高馬肥;金桂飄香;桂子飄香;稻穀飄香;無邊落木蕭蕭下;春華秋實
北雁南飛:雁是侯鳥,北方進人深秋時,雁便往溫暖的南方飛去。
寒蟬凄切:天冷蟬不再叫或低聲叫,發出的聲音凄涼悲切,象徵著深秋季節。例:「寒蟬凄切,冷雨初歇。」
金風送爽:金風,秋風。秋風送來涼爽,是仲秋以前的氣候。金,秋風吹拂過的樹葉都逐漸呈現出金黃色,繼而脫落、飄零。所以用「金」來形容秋風。也有的用陰陽五行來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
秋風瑟瑟:瑟瑟,風吹物的聲音。秋鳳吹物發出瑟瑟的響聲,藉此表示秋天的景象。
秋高氣爽:秋天空氣清新,天也顯得很高很藍。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也常說成「天高氣爽」。例:「秋高氣爽,牛羊肥壯。」
天高雲淡:雲淡,指天空晴朗、少雲。天空晴朗,雲彩很少。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梧桐葉落:古代傳說人秋第一天梧桐有落葉,叫一葉知秋。所以用「梧桐葉落」表示秋天來臨。
玉露生寒:晶瑩的露珠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也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描寫冬天的成語
白雪皚皚:形容雪很潔白。白雪皚皚是冬天的景象。
大雪紛飛:形容雪很大。
滴水成冰:形容天氣特別冷。
寒風凜冽:凜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十冬臘月:指農歷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臘月),天氣寒冷的季節。也稱為「寒冬臘月」。
數九寒天:數九,從冬至開始每九天是一個「九」,從一「九」數起,數到九「九」為止。形容特別冷的冬天。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寒風刺骨:寒冷的風凍得骨頭疼。形容天氣風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氣。例;「數九以來,朔風吹,寒氣逼人,這又是一個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例:「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黃金季節。」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十分寒冷。例:「他掄起大鎬來象旋風似的,盡管是天寒地凍的十冬臘月,還是滿頭大汗。」
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當黎明的曙色尚未到來的時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嚴寒的地區,含有嚴寒的意思。例:「漢使蘇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國,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風饕:風雪交加。形容嚴寒。

㈡ 四月天氣和且清是哪首詞中的

「四月天氣和且清」出自白居易所寫的古詩《七言十二句贈駕部吳郎中七兄》:

四月天氣和且清,綠槐陰合沙堤平。獨騎善馬銜鐙穩,初著單衣肢體輕。

退朝下直少徒侶,歸舍閉門無送迎。風生竹夜窗間卧,月照松時台上行。

春酒冷嘗三數盞,曉琴閑弄十餘聲。幽懷靜境何人別,唯有南宮老駕兄。

原詩是一首七言排律,約作於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初夏,在主客郎中知制誥任。

天色已晚,我閑卧窗間,風經叢竹,發出颯颯聲響;獨步階上,觀賞月夜的景色,但見朗月當空,映照在蒼松之上,景色十分優美。風生竹夜,月照蒼松,初夏月夜景色如畫,亦見詩人工余閑適、平靜之心情。

(2)描寫四月天氣的成語擴展閱讀:

白居易的詩歌主題

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一吟悲一事」,主題非常明確。

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徵,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

《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

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㈢ 什麼四字詞語是描寫四月份的天氣

春暖花開,晴空萬里

㈣ 形容四月份的詞語有哪些

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春回大地、鶯歌燕舞、花紅柳綠、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滿園春色
一、春暖花開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釋】: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出自】: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譯文】: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命宦官陪同內閣儒臣宴會
二、春回大地 [ chūn huí dà dì ]

【解釋】: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出自】: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樹頭雪過梅猶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譯文】:樹頭的雪化了但梅花還在,地上的草已經長出來了柳樹還沒有抽芽。
三、春光明媚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

【解釋】: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出自】:元·宋方壺《斗鵪鶉·踏青》套曲:「時遇著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
【譯文】:當時遇著春天陽光明媚,人慶賀豐收年,民間和樂
四、花紅柳綠 [ huā hóng liǔ lǜ ]

【解釋】: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艷紛繁。
【出自】: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譯文】:明媚的春天顏色鮮艷紛繁,晴朗的天空。
五、滿園春色 [ mǎn yuán chūn sè ]

【解釋】: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自】:宋·葉紹翁《游小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花園里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那露出牆外的一枝枝紅杏已經泄露了盎然的春色

㈤ 描寫4季特點的成語


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陽春白日風在香。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春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春花—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水—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春遊—東風知我欲山游,吹斷檐間積雨聲。

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光—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景—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盛夏時節想起了雪》
盛夏。當時令進入流火的七月
陽光燦爛。熱浪沸騰
城市龜縮在巨大的空調器的轟鳴聲中
多麼卑微。我俯身拾起一個詞
雪。
六月雪?竇娥冤?
當我捧出關漢卿的這一拙戲劇
手指會變得冰涼。人間悲哀
並不為時令所改變。一場浩劫
又何止六月飛霜?一座冰山
橫在今天!當我從電視屏幕上
觸摸當代中國人身體上那些血肉摸糊的傷口
我想到了雪山。當你
踏足那座名副其實的大山時
這是我所想到的
這一刻,我只在祈禱
讓七月的流火溶化一座山
讓人間的溫情點亮你我心中的燈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何花別樣紅.
菏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隨便走走吧,你看天空明凈湛藍,那樣高,那樣遠,白露一般的空氣里夾著似有還無的桂香。林蔭道上,法國梧桐的葉子眼看著慢慢轉黃了,陽光斜斜地照下來,照在筆直的樺樹上,照在纖細的水杉上,照在路邊灌木叢中無名的小漿果上,一切那樣清朗,那樣美麗。秋天,是讓人想起舞的季節。

待轉到深秋,寒風乍起。素色襯衫換作條紋毛衣,圍一條五彩薄圍,裹一件雙排扣的純白風衣,黑白格呢的高跟也可,亮棕色的小麂皮短靴也可,把腰間風衣的帶扣一紮,這個時候的自己,在」 蕭瑟秋風今又是「,「無邊落木瀟蕭下」 的時節,便少了幾許仿惶幾許秋風秋雨的愁苦,多了幾分詩意幾分「橘子州頭」的豪情了。秋天,是沉靜而不沉鬱的季節,是最滿足流浪感的季節。

我對秋天的感情,因為秋色而愈發深厚。

我們在山裡停了三天,只是貪看,走著看,開車看,騎腳踏車看,這樣濃重的秋色卻怎麼也看不夠。那是視覺的盛宴,需得一定時間方可從容消化。繁花似錦的暮春初夏,悅目之餘恐有」 花氣熏人慾破禪「之憂,然而對楓紅,飛瀑,藍天,收獲的麥田,內心唯有的只是造化神奇。

我從此年年都要去看秋葉。去年十月剛搬來此地,和車行的小伙聊天,迫不及待打聽附近賞秋的去處,他居然不知道!不妨,周圍雖沒有象白山那樣的風景勝地,可是離家極近的地方有個植物園,佔地頗廣,遍植樹木。開著天窗的車子在林中緩緩穿行,我仰在椅背上,看片片楓葉在碧藍的天空中劃過,平靜,悠閑,滿足,便通通地不請自來了。

拋書人對一枝秋」,「清冷香中憶舊游「吧。

秋天也是我深愛的季節。

「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一城風絮
滿腹相思都寂寞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早晨出門,飄著細細的雨,有幾分秋涼

「秋姬」,是很適合風雪這般的女子呢

我想我喜歡秋天是因為那惹人的秋風!

我喜歡被風吹的感覺!
對於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喜歡秋天喜歡秋天的天氣,收獲,還有它的悲涼...
我們都喜歡秋天
都有著太多不同的理由
可能
秋天裡蘊含著我們所喜歡的情懷吧!
朝零落在人間,條枯葉落無人問
我也喜歡秋天,因為她的清爽她的美.
古人都言,秋是惆悵的季節
也許秋就是以他獨特的魅力
籠罩著我
我靜靜的享受
醉......

喜歡秋明朗蔚藍的天空,好美!
微雨燕雙飛,落花人獨立.
曾幾何時,
喜歡在花落的季節,
享受孤芳自賞的美.
也喜歡,在極度的喧囂中,
獨自微笑,獨自平靜.

花落是憾,落花是美,
眼看花瓣在秋風中飛,
那姿態美得讓人心碎.
往日的繁華,
就這樣凋零,
就這樣消逝,
只留下
殘花,余香.

落花有意,秋水無痕,
紅塵往事,
呢喃起多少秋的記憶,
情感的風拂動季節的傷,
傷痛的愛活在美麗的記憶里.
花落菩提,
菩提暗坐,
看人間花開花落,
看人間春夏秋冬……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南朝梁吳均有一首《詠雪》五言詩,近於律體,是歷來傳誦的名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鷹背上,冰片馬蹄中。
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
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雪霽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玉階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滿落花。
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台玉作層。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一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一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一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一輪俏。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千里黃雲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
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
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迴向東去 。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㈥ 形容「四月」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四月」的成語有:

  1. 春和景明[chūn hé jǐng míng],指春光和煦,回陽光照耀。

  2. 春光明媚[chūn guāng míng mèi],形容答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3.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容春天異常寒冷的天氣。

  4. 春暖花開[chūn nuǎn huā kāi],意思是指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㈦ 解決問題怎麼寫4月份的天氣情況怎麼寫照樣子,組詞語怎麼寫

新年 新春
話語 話題

㈧ 關於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四字詞語,各四個

春天: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意盎然、百花齊放
夏天:驕陽似火、炎炎夏日、烈日當空、暑氣逼人
秋天: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秋風送爽、葉落知秋
冬天: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滴水成冰、天寒地凍

㈨ 有什麼成語可以形容月份

七月流火、六月飛霜、五黃六月、寒冬臘月、金秋十月等。
1、七月流火
【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譯文】: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該發寒衣。十一月份風呼呼響,十二月份寒風刺骨;沒有衣服沒有粗布衫,怎麼挨到年底?
2、六月飛霜
【解釋】:舊時比喻有冤獄。
【出自】: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
【譯文】:天下人都憤怒,六月下起了雪。
3、五黃六月
【解釋】: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二七回:「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譯文】:只為五黃六月,沒有人使喚,父母又年老,為了親身來送。
4、寒冬臘月
【解釋】: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出自】:漢·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譯文】: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遊子戀故鄉。在寒冷的十二月份,剛剛被捕的老鷹被獵人剪掉了強勁的羽毛,清晨起床即寒霜。
5、 秋風蕭瑟
【拼音】:qiū fēng xiāo sè
【解釋】:形容秋天的風吹拂樹木發出的聲音;形容秋天悲涼,凄涼的氣氛。

㈩ 描寫四季的成語,春夏秋冬各四個。一定是成語。

1、春暖花開[ chūn nuǎn huā kāi ] 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游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出處: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翻譯: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讓人陪著內閣的大臣一塊賞花吃酒。

2、春色滿園[ chūn sè mǎn yuán ] 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處: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翻譯: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

3、草長鶯飛[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翻譯:三月的春天,小草發芽,花朵和樹木也開始生長,黃鸝到處飛翔。

4、春意盎然[ chūn yì àng rán ]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出處: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三章:「四月的北方還殘冬未盡,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

5、火傘高張[ huǒ sǎn gāo zhāng ] 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出處: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翻譯:(紅葉)的光照耀著牆壁,山寺壁畫里的鬼神都浮現出來了,它光華的明亮就像火神撐開了火傘。

6、揮汗如雨[ huī hàn rú yǔ ] 揮:灑,潑。形容天熱出汗多。

出處:戰國·諸人《戰國策·齊策》: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翻譯:舉起的衣袖能連成一塊幕布,灑下的汗水如同下雨。

7、五黃六月[ wǔ huáng liù yuè ] 指農歷五暀ˆ、六月間天氣炎熱的時候。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二七回:「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8、流金鑠石[ liú jīn shuò shí ] 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出自:漢·劉安《淮南子·銓言訓》:「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

翻譯:天氣酷熱,好像金石都要熔化,如同火勢越來越熱烈。

9、一葉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將要來了。比喻從事物的某些細微跡象就預料到事物的發展趨向和變化。

出處:宋·唐庚《文錄》: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翻譯:山中的僧人不用查日期,看到落葉就知道到了秋天。

10、金風玉露[ jīn fēng yù lù ] 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處: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浪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翻譯:從來上天布滿彩霞直垂銀河畔,豈必硬要等待那金風四起玉露凝成之時?

11、秋高氣爽[ qiū gāo qì shuǎng ] 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凈,氣候涼爽宜人。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翻譯:我喜歡玉山的草堂很安靜,天空晴朗明凈,氣候涼爽宜人。

12、秋色宜人[ qiū sè yí rén ]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氣候或溫度令人舒適的;溫和或溫暖的。秋天的景色 氣候 溫度等等都讓人很舒服,很舒適。

出處:峻青《秋色賦》:「我喜歡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因為它表示著成熟、昌盛和繁榮,也意味著愉快、歡樂和富強。」

13、天寒地凍[ tiān hán dì dòng ] 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出處:元·姚燧《新水令·冬怨》曲:「見如今天寒地凍;知他共何人陪奉。」

翻譯:天氣如此寒冷,不知他和誰在一起。

14、寒氣逼人[ hán qì bī rén ] 冷的氣流給人威脅。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露下沾衣,寒氣逼人,面前有座玲瓏四柱牌樓。

15、白雪皚皚[ bái xuě ái ái ] 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出處: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

16、歲暮天寒[ suì mù tiān hán ]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六回:「歲暮天寒,且歸休息,以俟再舉可也。」

翻譯:年底時候的天氣寒冷,先休息一段時間,等待再起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