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桑麻什麼
Ⅰ 白丁、黃發、桑麻、提攜、三尺、膝下、華蓋、廟堂借指什麼。
1、白丁
白丁泛指平民,白是白色,丁是男性人口的意思。實際上白丁這個詞源自古代中國平民衣著,古代中國衣冠制度森嚴,不同等級的人要穿不同式樣的衣服。
普通平民只能穿沒有任何顏色的麻棉織成的衣服,沒有染過的麻棉織品是白色的,後來士大夫貴族階層就逐漸用白丁來代稱底層普通大眾,沒有顯貴之前能人名人也常用白丁自稱。
2、黃發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舊時長壽的象徵,後常用指老人。
如: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意思是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3、桑麻
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如:東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詩之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意思是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
4、提攜
提攜字面意思為牽扶;攜帶,引申為扶植、提拔。常用來指某人對某人在事業上的幫助。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曲禮》:長者與之提攜。意思是年長的人對他牽扶,攜帶。
5、三尺
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6、膝下
子女幼時常依於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兒。
給父母或祖父母寫信時,也在開頭的稱呼下面加上「膝下」兩字。
7、華蓋
泛指高貴者所乘之車。
如: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意思是出門都是乘華蓋車,進入侍輦轂。
8、廟堂
借指以君主為首的中央政府,朝廷。
如:北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樣他們進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也憂慮。
Ⅱ 雞犬桑麻是什麼意思,雞犬桑麻怎麼解釋,雞犬桑麻成語解釋
雞犬桑麻 【jī quǎn sāng má 】意思解釋: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典故/出處:田裡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光景。(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Ⅲ 雞犬桑麻怎麼解釋,雞犬桑麻成語解釋
雞犬桑麻
拼音:抄 jī quǎn sāng má 簡拼: jqsm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解釋: 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個鄉鎮了,田裡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
例子: 田裡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光景。(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Ⅳ 「把酒話桑麻」中「桑麻」的含義是什麼
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裡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內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容心曠神怡之感。對於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話桑麻」,認為是「相見無雜言」(陶淵明《歸田園居》),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穀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於是,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彷彿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徵。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於桑麻的話語,都彷彿縈繞在們耳邊。它不同於純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采。
Ⅳ 桑的成語有哪些
滄海桑田、
歷盡滄桑、
指桑罵槐、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內
桑榆暮容景、
雞犬桑麻、
生桑之夢、
曾經滄桑、
收之桑榆、
桑中之喜、
桑樞韋帶、
日薄桑榆、
人世滄桑、
桑間濮上、
渤澥桑田、
桑間之音、
桑榆之年、
桑梓之地、
桑落瓦解、
詠桑寓柳、
景入桑榆、
陵谷滄桑、
盤石桑苞、
桑弧矢志、
田月桑時、
濮上桑間、
桑蔭不徙、
研桑心計、
桑土之謀
Ⅵ 桑麻指什麼
桑麻
解釋
(1).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版最重要的經濟活權動。
《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棄疾 《鷓鴣天·春日即事題毛村酒壚》詞:「閑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2).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唐 孟浩然 《過故人庄》詩:「開筵面塲圃,把酒話桑麻。」 王闓運 《<湘潭縣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Ⅶ 話桑麻."桑麻"指()詩句中的"桑麻"指的是什麼
桑麻指農事
桑麻,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泛指農事
Ⅷ 帶桑的成語有哪些
桑弧蒿矢
桑弧蓬矢
桑弧之志
桑戶桊樞
桑戶蓬樞
桑戶棬樞
桑間濮上
桑間之專音
桑間之詠
桑間之約
桑落瓦解
桑樞韋帶
桑樞瓮牖
桑樞甕牖
桑田碧海
桑田滄海
桑土綢繆
桑土之防
桑土之謀
桑蔭不徙
桑蔭未移
桑榆末景
桑榆暮景
桑榆暮影
桑榆晚景
桑榆之光,理無遠照
桑榆之景
桑榆之年
桑中生李
桑中之喜
桑中之約
桑梓之地
桑梓之念
滄桑之變
海桑陵谷
生桑之夢
研桑心計
翳桑餓人
詠桑寓柳
指桑罵槐
指桑說槐
渤澥桑田
滄海桑田
綢繆桑土
遁跡桑門
恭敬桑梓
海水桑田
敬恭桑梓
雞犬桑麻
景入桑榆
暮景桑榆
蓬戶桑樞
盤石桑苞
濮上桑屬間
日薄桑榆
收之桑榆
田月桑時
瓮牖桑樞
鄭衛桑間
飽經滄桑
陵谷滄桑
歷盡滄桑
人世滄桑
移禍枯桑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Ⅸ 桑麻指代的內容 是什麼
桑麻:桑樹和抄麻。這里指莊稼襲。
出處: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白話釋義: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卧。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9)成語桑麻什麼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這件事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贊嘆著美麗的田園風光,創作出這首詩。
文章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朴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
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朴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淡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