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有圖片的成語故事
【成語】荀令抄留香
【讀音】xú襲nlìngliúxiāng
【解釋】荀令留香,亦做「留香荀令」。描述的人物是三國時期的謀士美男子荀彧。形容美男子。
【故事】三國時期,荀彧為尚書令,稱為荀令君。荀令君人品正直高潔,是一君子,姿容也美,相傳他天生身懷異香,到別人家裡,走了以後,他曾坐過的地方好幾天都有淡淡的余香。
B. 成語故事所有全部的圖片
【成語】: 顛鸞倒鳳
【拼音】: diān luán dǎo fèng
【解釋】: 比喻順序失常。舊小說用來形容男女花歡愛。
【出處】: 金·元好問《捉伯丑奴兒》詞:「朝鏡惜蹉跎,一年年來日無多,無情六合乾坤里,顛鸞倒鳳,撐庭裂月,直被消磨。」
【舉例造句】: 你綉帷里效綢繆,顛鸞倒鳳百事有。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
【拼音代碼】: dldf
【近義詞】:倒鳳顛鸞
【用法】: 作謂語;比喻順序失常或男女歡愛
【英文】: make love
C. 帶有圖片的成語故事
帶有圖片的成語故事: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後,他(丟斧子的人)在挖他的山谷的時候發現了斧子,第二天又見到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言行舉止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含義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
寓意
做人處事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能憑空猜想。
D. 中學生必知的成語故事的目錄
前言
愛屋及烏
安步當車
暗渡陳倉
按圖索驥
拔苗助長
白龍魚服
百步穿楊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戰
賓至如歸
鞭長莫及
病人膏肓
不名一錢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堪回首
不可救葯
不可同日而語
不求甚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學無術
不遺餘力
不自量力
不知所措
才高八斗
草木皆兵
滄海桑田
車水馬龍
初出茅廬
出類拔萃
出人頭地
程門立雪
唇亡齒寒
此地無銀三百兩
打草驚蛇
大器晚成
大義滅親
東窗事發
東道主人
東施效顰
洞見症結
多多益善
對牛彈琴
惡貫滿盈
爾虞我詐
二桃殺三士
防微杜漸
放虎歸山
分道揚鑣
風吹草動
風聲鶴唳
負荊請罪
覆水難收
赴湯蹈火
改過自新
甘拜下風
高屋建瓴
割席絕交
篝火狐嗚
裹足不前
過河拆橋
害群之馬
邯鄲學步
汗馬功勞
好逸惡勞
河東獅吼
涸轍之魚
囫圇吞棗
狐假虎威
華而不實
畫餅充飢
畫龍點睛
黃粱一夢
後來居上
諱疾忌醫
火中取栗
禍起蕭牆
機不可失
雞鳴狗盜
雞犬不寧
寄人籬下
家徒四壁
價值連城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驕兵必敗
狡兔三窟
揭竿而起
解衣推食
噤若寒蟬
今是昨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近水樓台
井底之蛙
驚弓之鳥
九牛一毛
舉棋不定
開誠布公
刻舟求劍
口蜜腹劍
誇父追日
困獸猶斗
濫竽充數
老馬識途
老生常談
樂不思蜀
樂極生悲
禮賢下士
力不從心
厲兵秣馬
勵精圖治
樑上君子
兩袖清風
洛陽紙貴
馬革裹屍
馬首是瞻
買櫝還珠
毛遂自薦
門可羅雀
門庭若市
米珠薪桂
名落孫山
莫須有
目光如炬
南柯一夢
南轅北轍
鳥盡弓藏
牛衣對泣
弄巧成拙
嘔心瀝血
旁若無人
破釜沉舟
破鏡重圓
奇貨可居
歧路亡羊
杞人憂天
氣壯山河
千變萬化
千金買骨
前倨後恭
錢可通神
黔驢技窮
青雲直上
請君入瓮
秋毫無犯
曲盡其妙
犬牙交錯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任人唯賢
日不暇給
日暮途窮
孺子可教
如魚得水
入木三分
塞翁失馬
三顧茅廬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上行下效
屍居余氣
屍位素餐
舐犢情深
世外桃源
守株待兔
水落石出
司空見慣
水中撈月
四面楚歌
貪小失大
天下無雙
天衣無縫
圖窮匕見
推心置腹
退避三舍
完璧歸趙
玩物喪志
亡羊補牢
望梅止渴
妄自尊大
聞雞起舞
卧薪嘗膽
五十步笑百步
先發制人
先聲奪人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胸有成竹
睚眥必報
偃旗息鼓
掩耳盜鈴
葉公好龍
夜郎自大
一不做,二不休
一飯千金
一鼓作氣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一箭雙雕
一網打盡
一誤再誤
一葉障目
一衣帶水
一字千金
倚門倚閭
因勢利導
優孟衣冠
游刃有餘
有志竟成
魚目混珠
鷸蚌相爭
愚公移山
欲速則不達
運籌帷幄
朝三暮四
鄭人買履
紙上談兵
直言不諱
志在四方
眾志成城
煮豆燃萁
自毀長城
自相矛盾
作法自斃
作威作福
E. 帶圖片的成語故事
帶圖片的成語故事:紀昌學射、囊螢映雪、卧薪嘗膽、按圖索驥
1、紀昌學射
春秋時,秦國有個名叫孫陽的人,善於鑒別馬的好壞,只要讓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馬的優劣。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於是人們都把他稱為「伯樂」。
為了不讓自己的一身絕學失傳,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識馬經驗寫成一本書,名為《相馬經》,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各類好馬。
孫陽的兒子資質很差,卻想繼承父親的事業。在熟讀了這本書後,他以為自己學到了父親的所有本領,便拿著《相馬經》去找千里馬。《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他按照這個特徵找了很久,也沒有什麼收獲。
有一天,他發現路邊有一隻蹦蹦跳跳的動物,他看了很久,覺得這個東西很像《相馬經》中所說的千里馬,於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千里馬」捉住,並帶回家。
一進門,他便嚷著說:「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馬,它長得和《相馬經》中說得差不多,就是個頭小了點,蹄子差了些。」
孫陽一看兒子手裡捉著的居然是一隻癩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說:「傻兒子,你拿的是一隻癩蛤蟆,根本不是什麼千里馬啊!你這樣按圖索驥是不行的,要學相馬的本領,就得多去看馬、養馬,深入地了解馬才行啊!」兒子聽了羞愧不已,從此便一頭鑽到馬群中去研究馬。
F. 校園文化成語故事圖片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
G. 適合中學生的成語故事
王羲之為人寫牌匾墨汁浸到了牌匾三分深的地方,所以入木三分么!適合中學生的成語故事有大義滅親
聞雞起舞。。。。
H. 給我一個成語故事要加圖片
zǒu mǎ guān huā
走 馬 觀 花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40歲以前一直過著隱居生活。後來在母親的勉勵(miǎn lì)下,他赴京城趕考。但兩次都沒考中,第三次才終於榜上有名。高興之餘,他提筆寫下了《登科後》一詩,用以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詩的後兩句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後來,人們從這首詩的後兩句概括(gài kuò)出了「走馬觀花」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不深入細致地觀察事物,只是粗略(cū luè)地觀察,比喻被表面現象所迷惑(mí huò)。
http://www.hsm.com.cn/news/2006/0510/68/.jpg
I. 成語故事圖片都有哪些
成語故事圖片
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