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切身經驗指導的成語
『壹』 「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物比較熟悉,能在工作中起指導作用」用什麼成語,小學四年級的!
老馬識途
『貳』 形容「總結之前的經驗,用於指導以後的工作」的成語有哪些
1、 覆車之鑒[fù chē zhī jiàn]
意思是指先前的失敗,可作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三國志·蜀志·後主傳》裴松之注引王隱《蜀記》:「隗器憑隴而亡,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鑒。」
釋義:隗器因為秦國而死去了,公孫述因為蜀國而滅亡,這些都是先人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
2、 前覆後戒[qián fù hòu jiè]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釋義:前面的車翻了,後面的車應該引以為戒。
3、 稽古振今[jī gǔ zhèn jīn]
意思是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一奮。」
釋義: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士大夫的風氣一下子振奮起來。
4、 鑒往知來[jiàn wǎng zhī lái]
指審查以往,便可推知未來。
出處:《詩經·大雅·盪》:「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釋義:夏代的滅亡,就是殷代的前車之鑒。
5、 數往知來[shǔ wǎng zhī lái]
意思是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出處:《周易·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釋義::以數推算過去之事為順勢,預知未來當為逆勢。
『叄』 形容 「經驗 」的成語。
學富五車【xué fù wǔ chē】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學問淵博。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出自《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博學多才【bó xué ō cái】
博:廣博;才:才能。學問廣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出自《晉書·郄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黨,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稽古振今【jī gǔ zhèn jīn】
以振興現代的意思,出自《報貝元微書》。
飽諳世故【bǎo ān shì gù】
指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出自宋·樓鑰《吳參議達觀齋》詩:「吳侯晚到東海濱,飽諳世故無戚欣。」
刀筆老手【dāo bǐ lǎo shǒu】
刀筆:古人在竹簡上寫字,錯了用刀削去重寫。舊指撰寫公文或訴狀有經驗的人。出自《動搖》:「你老兄是刀筆老手,所以非請你幫助不可了。」
『肆』 寫出一個意思是閱歷多的人有經驗,可以給人指導的成語
老馬識途
lǎo mǎ shí tú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清·黃仲則《立秋後二日》
『伍』 反映切身體會的成語
【切身體會】:qiē shēn tǐ huì,指自身遇到的經驗。作謂語、賓語;用於口語。
【個中滋味】:gè zhōng zī wèi,個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體會的甘苦。作主語、賓語;指切身體會的甘苦。
『陸』 形容經驗的成語
【白面書生】: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飽諳世故】:指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
【飽經世故】:指閱歷多,積累了豐富的處世經驗。
【飽練世故】:指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同「飽諳世故」。
【不經世故】:經:經歷;世故:人情世事的變故。形容缺乏為人處世的經驗。
【初出茅廬】: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傳經送寶】:經:經典,經驗。把成功的經驗和辦法傳送給別人。
【措置裕如】:措置:處理,安排;裕如:從容不迫,很有辦法的樣子。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常用來稱贊人有辦事的才能和經驗。
【刀筆老手】:刀筆:古人在竹簡上寫字,錯了用刀削去重寫。舊指撰寫公文或訴狀有經驗的人。
【耳聞不如面見】: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耳聞不如目見】: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柒』 形容學習先進經驗的成語
不恥下問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車在馬前 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後,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春華秋實 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春誦夏弦 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
刺股懸梁 形容刻苦學習。
獨學寡聞 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篤學好古 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捌』 想問一下,形容總結之前的經驗,用於指導以後的工作的成語
【重蹈覆轍來】蹈:踏;復:翻;轍:車輪自輾過的痕跡。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懲前毖後】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後謹慎些,不致再犯。
【覆車之轍】轍:車轍。翻車的轍跡。比喻失敗的教訓。
【後車之戒】對後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可以作為以後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
【好了瘡疤忘了痛】比喻情況好轉後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
【鑒往知來】鑒:審察或引為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前車之鑒】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 掩耳盜鈴亡羊補牢 毛遂自薦守株待兔吃一塹,長一智 不可教訓 重蹈覆轍 覆舟之戒 後車之戒 好了瘡疤忘了痛 鑒往知來 小懲大誡 以往鑒。 不可教訓 重蹈覆轍 覆舟之戒 後車之戒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這就是常用的二個成語。 吃一塹 長一智 厲聲厲色。
『玖』 比喻別人傳授的寶貴經驗的成語
傳道窮經、傳道受業、二仙傳道、私相傳授、私相授受。
一、傳道窮經
釋義:傳:傳授;道:孔孟之道;窮:盡;經:儒家經典。傳授道理,窮盡經典。
出處: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道傳道窮經,他便說迂而不當。」
白話釋義: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傳道窮經,他就說迂闊而不應。
二、傳道受業
釋義: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白話釋義: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示例:他們一直都稱呼孫礫為師傅,這和傳道受業的師父不同,指的是有煉器手藝的人。
三、二仙傳道
釋義:兩位神仙共同傳授道法。比喻兩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出處: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傳道去罷!』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訖。」
白話釋義:貂鼠皮道:「兩仙傳道去罷!」,珍珠串看了一眼,笑著去了。
示例:小張經歷二仙傳道,肯定得到了個中精髓。
四、私相傳授
釋義:私:不公開。私下傳授本領。
出處: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8回:「他恐鄰國再把音韻學去,更難出人頭地,因此禁止國人,毋許私相傳授。」
白話釋義:他擔心鄰國再把音韻學去,更難出人頭地,因此禁止國人,不允許私相傳授。
示例:不錯,這張藏寶圖乃是我明教中的機密,每代教主私相傳授,教中的其他人是不得而知的。
五、私相授受
釋義:指不是公開的給予和接受。
出處: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與你執著,才有個憑據,你才放心。那有我兩個人私相授受的呢?」
白話釋義:交給你執著,才能有個依據,你才放心。那有我們兩個人私相傳授的呢?
示例:基層政府私相授受,國土部門雷大雨小。
『拾』 形容「閱歷多的人有經驗,可以給人指導」的成語有哪些
老馬識途、飽經世故、九折成醫、老成持重、老成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