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鶴聲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鶴聲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42:12

1. 鶴聲唳是什麼成語

風聲鶴唳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鶴唳猿聲 鶴鳴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鶴唳風聲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2. 聲名鶴起成語招句

你要的是: 聲名鵲起 吧
(shēng míng què qǐ)形容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造句如下:
【造句】這項發明使這位年輕的科學家聲名鵲起。
經過很多年的努力以後,他聲名鵲起,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易錯】聲名雀起 名聲鵲起
【出處】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洪班則聲名鵲起,班中人稱為戲忠臣。」

3.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4. 形容鶴聲音的詞語

【成語】 風聲鶴唳
【全拼】: 【 fēngshēnghèlì 】
【釋義】: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例子】: 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5. 描寫動物的成語

描寫動物的成語有風聲鶴唳、馬到成功、羊質虎皮、笨鳥先飛、見兔放鷹、官虎吏狼、使羊將狼、抱頭鼠竄、狗急跳牆、魚目混珠、鶴立雞群、鼠目寸光、虎狼之勢、指鹿為馬等。
成語解析:
一、風聲鶴唳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自】:現代郁達夫《出奔》:「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戰爭等
二、馬到成功

【解釋】: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馬到成功。」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常與「旗開得勝」連用
三、魚目混珠

【解釋】: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自】:現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這些賣國的老爺們不是也在魚目混珠,也在自稱為愛國憂民的志士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四、鶴立雞群

【解釋】: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九回:「正在談論,誰知女兒國王忽見林之洋雜在眾人中,如鶴立雞群一般。 」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五、鼠目寸光

【解釋】: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現代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五:「這種鼠目寸光、有眼無珠之徒,成不了氣候。」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6. 鶴聲什麼成語有哪些

風聲鶴唳、
鶴立雞群、
焚琴煮鶴、
鶴唳華亭、
閑雲野鶴、
鶴發童顏、
梅妻鶴子、
一琴一鶴、
不舞之鶴、
閑雲孤鶴、
愛鶴失眾、
鶴發雞皮、
鶴鳴九皋、
杳如黃鶴、
野鶴孤雲、
駕鶴西遊、
斷鶴續鳧、
慚鳧企鶴、
龜鶴遐壽、
鶴歸華表、
雲中白鶴、
軒鶴冠猴、
別鶴孤鸞、
鶴長鳧短、
鶴勢螂形、
雲心鶴眼、
龜年鶴壽、
孤雌寡鶴、
龜鶴遐齡、

7. 帶「風聲」的成語有哪些

走漏風聲 風聲鶴唳 鶴唳風聲

8. 成語鶴什麼風聲

鶴唳復風聲

【拼音】:制hè lì fēng shēng

【解釋】: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示例】:忙追去,片甲莫教除,~,元兵膽碎。 ★明·周履靖《錦箋記·敗北》

【近義詞】:風聲鶴唳

【成語故事】: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聽到風聲或鶴叫聲,都以為是追兵

9. 鶴聲歸所望眾風唳組成兩個成語

鶴聲歸所copy望眾風唳組成兩個成語——眾望所歸、風聲鶴唳。

1、眾望所歸
zhòng wàng suǒ guī
【解釋】眾望:眾人的希望;歸:歸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
【出處】《晉書·列傳三十傳論》:「於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於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於形容威望很高;為群眾所信任和敬仰。一般作為謂語、賓語、定語。

2、風聲鶴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於戰敗者和畏敵者;也用於其他一有動靜非常恐懼的神經過敏者。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10. 風聲鶴唳是成語

風聲鶴唳
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釋義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風聲鶴唳的故事
示例 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郁達夫《出奔》
近義詞 草木皆兵
反義詞 風平浪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