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狼吞虎咽的成語解釋

狼吞虎咽的成語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9:44:19

『壹』 解釋狼吞虎咽詞語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貳』 狼吞虎咽詞語解釋

狼吞虎咽_成語解釋
【拼音】:láng tūn hǔ yàn
【釋義】: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回子。答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叄』 狼吞虎咽成語典故

狼吞虎咽是個成語、是個聯合片語,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語出《水滸後傳》第五回:「走了這半天,肚中飢餒,狼吞虎嚥喫了一回。」亦作「 狼吞虎咽 」。《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只見他拿筷子把蹄子一塊一塊夾碎,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肆』 狼吞虎咽是不是成語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 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例 句
大家見他~吃東西的樣子,都忍不住笑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風卷殘雲 飢不擇食 大快朵頤 狼餐虎噬
反義詞
細嚼慢咽
成語接龍
咽苦吐甘 甘井先竭 竭智盡忠 忠驅義感 感同身受 受寵若驚 驚師動眾 眾多非一 一匡天下下不為例 例行差事 事款則圓 圓顱方趾 趾踵相錯 錯落不齊 齊趨並駕 駕霧騰雲 雲堦月地地曠人稀 稀世之寶 寶馬香車 車軌共文 文章巨公 公正廉潔 潔己奉公 公正不阿 阿諛奉承承前啟後 後悔無及 及笄年華 華冠麗服 服低做小 小丑跳梁 梁孟相敬 敬姜猶績 績學之士士農工商 商彝周鼎 鼎分三足 足踏實地 地北天南 南征北戰 戰不旋踵 踵趾相接 接踵而來來歷不明 明教不變 變躬遷席 席捲天下 下筆成文 文武全才 才識過人 人百其身 身敗名裂裂土分茅 茅廬三顧 顧名思義 義膽忠肝 肝心塗地 地利人和 和藹近人 人各有志 志驕氣盈盈盈秋水 水秀山明 明堂正道 道旁苦李 李廣難封 封豕長蛇 蛇盤鬼附 附庸風雅 雅人清致致之度外 外剛內柔 柔遠鎮邇 邇安遠至 至高無上 上下一心 心腹重患
網路釋義
狼吞虎咽是個聯合片語,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語出《水滸後傳》第五回:「走了這半天,肚中飢餒,狼吞虎嚥喫了一回。」亦作「 狼吞虎咽 」。《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只見他拿筷子把蹄子一塊一塊夾碎,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伍』 狼吞虎咽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唐三藏和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時,路過祭賽國時,看到十多個和尚都扣上了枷鎖行乞。經打聽,是因為金光寺的塔頂上的舍利子被盜。臨近的國家都因為看到舍利子的光芒紛紛朝見,後來因為三年前舍利子被盜,鄰近的國家都不朝見了。國王一氣之下,就把他們都上了枷鎖。

悟空後來在塔頂上捉到了兩個妖精,經詢問舍利子是萬聖龍王偷走的。後來唐三藏師徒就想國王匯報此事,國王大喜,就設宴款待金光寺的和尚。宴席上,豬八戒一會兒就吃光了所有的水果等食物。後來狼吞虎咽就此而來。

狼吞虎咽是個漢語成語、是個聯合片語,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拼音: láng tūn hǔ yàn

釋義: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引證解釋

1、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譯文:十個人一起來喝酒……不一會兒,吃得又快又急,總共算下來,吃了差不多有六七十斤肉。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五回:走了這半日,肚中飢餓,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譯文:走了半日路,飢腸轆轆,吃飯時更是又快又急。

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只見他拿筷子把蹄子一塊一塊夾碎,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歧路燈》第四十六回:「紹聞只得陪差人吃飯,只呷了幾口湯兒,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

許思窈 《斑斕一季》:我們猛灌飯,狼吞虎咽中還大聲叫喚著:「可兒好樣的,一定要走,走是對的,是對的。」


(5)狼吞虎咽的成語解釋擴展閱讀

近義詞

飢不擇食是一個漢語成語,

拼音是:jī bù zé shí,

釋義:指如果肚子餓了,就不再挑揀什麼東西,不管什麼都吃。

引證釋義

擇:挑揀。肚子餓了,就不再挑揀什麼東西,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宋·釋普濟:「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飢不擇食'。」

譯文:又有一天去拜訪龐居士(在家修行的人),到了門口見到人。和尚於是問:「居士在家嗎?」

居士回答說:「飢不擇食」。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譯文:問:「什麼是和尚家風呢?」。禪師說:「肚子餓了,便不再挑揀食物。」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回: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

譯文:在很餓的時候不會挑剔食物是否好吃,在很冷的時候不會挑剔衣服的材質,在勢急心慌的時候,顧不上選擇道路,在貧困的時候,不會挑剔妻子的好壞。

老舍《文博士》一三:「她既是這么個女子,就無怪乎她好像飢不擇食似的,這么急於交個有博士學位的男朋友。」

徐遲《牡丹》六:「魏紫先還是挑好戲看,以後飢不擇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狼吞虎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飢不擇食

『陸』 狼吞虎咽的成語意思

狼吞虎咽的成語意思: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釋義]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柒』 狼吞虎咽成語故事

狼吞虎咽沒有相關的成語故事。

狼吞虎咽是個漢語成語,拼音是láng tūn hǔ yàn,是個聯合片語,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引證於現代許思窈 《斑斕一季》:我們猛灌飯,狼吞虎咽中還大聲叫喚著:「可兒好樣的,一定要走,走是對的,是對的。」

成語是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形容吃東西的樣子。相關近義詞有飢不擇食、食不甘味。反義詞是細嚼慢咽。

(7)狼吞虎咽的成語解釋擴展閱讀:

近反義詞解析:

一、飢不擇食

【解釋】: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白話文:「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不管什麼都吃。』」

【語法】:補充式;作賓語;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二、細嚼慢咽

【拼音】[ xì jiáo màn yàn ]

【解釋】慢慢地吃東西。引申慢慢去體味。

【出自】現代浩然《艷陽天》第140章:「那匹剛剛病好的騾子,胃口準是還不開,看它那種細嚼慢咽的樣子。」

『捌』 詞語狼吞虎咽的意思是,這個詞語寫出了″我"()

狼吞虎咽吃得非常快,都沒有細細咀嚼就吞下去了。這個詞寫出了我們很餓,餓壞了。

『玖』 類似「狼吞虎咽」的成語有哪些

雞鳴狗盜、龍爭虎鬥、草長鶯飛、鶯歌燕舞、人仰馬翻。

『拾』 關於狼的成語及意思

狼心狗肺、豺狼當道、狼狽不堪、狼吞虎咽、杯盤狼藉。
一、狼心狗肺

白話釋義:形容人凶險狠毒或忘恩負義。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醒世恆言》:「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

翻譯:哪知這賊子凶險狠毒或忘恩負義。

二、豺狼當道

白話釋義:比喻壞人當權。當(dāng)道:在路中間。

朝代:南宋

作者:范曄

出處:《後漢書·張綱傳》:「豺狼當路!』」

翻譯:壞人當權

三、狼狽不堪

白話釋義: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名教中人

出處:·《好逑傳》:「又被他打得狼狽不堪。」

四、狼吞虎咽

白話釋義:狼吞虎咽

朝代:清

作者:·李寶嘉

出處:《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五、杯盤狼藉

白話釋義:形容宴飲將畢或已畢,桌上杯盤碗筷等亂七八糟的樣子。狼藉(jí):雜亂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李綠園

出處:《歧路燈》第八十八回:「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盤狼藉;言語喧嘩。」

翻譯:這張桌子子微微醉;那張桌子子一半時;酒杯、菜盤雜亂堆放著;語言喧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