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與位置不符的成語
1. 解釋的意思是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不看自己的能力大小.光要求他人完美的成語是
【妄自尊大】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眼裡。
【眼底無人】眼睛裡沒內有別人。形容容狂傲自大,瞧不起人
【眼高於頂】眼界高過頭頂。比喻眼光銳利,識別能力非常高強。也比喻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眼高於天】眼高:眼界很高。眼界高過天。比喻眼界極高。也比喻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眼空心大】形容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夜郎自大】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視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以上,供參考!
2. 形容一個人能力與其崗位不匹配的成語或者俗語
自不量力、力不能及、屍位素餐、大材小用、牛刀割雞
一、自不量力
白話釋義:不自量力。
朝代:戰國
作者:多人所作
出處:《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翻譯:楚國很堅決,而薛也不自量力
二、力不能及
白話釋義:力量達不到。
朝代:元
作者:無名氏
出處:·《武王伐紂平話》卷下:「一城百姓見城自摧破,自來搜捉紂王,紂王見兵勢甚大,力不能及。」
翻譯:全城百姓見城從摧毀,親自來搜捉商紂王,紂王見兵勢甚大,沒有能力和。
三、屍位素餐
白話釋義:空占著職位不做事,白吃飯
朝代:東漢
作者:班固
出處:《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翻譯:現在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亡以增加人民;都空占著職位不做事,白吃飯
四、大材小用
白話釋義:大的材料用在小處。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當,屈才。
朝代:宋
作者:陸游
出處:·《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翻譯:人事安排上不恰當古人所嘆息;管仲、蕭何實流亞
五、牛刀割雞
白話釋義: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翻譯: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老師微笑著,說:『殺只雞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3. 身份和地位不符合所在的地方,用什麼成語
名不副實
明珠暗投
4. 比喻因位置不對而無法發揮作用的成語
瓦釜雷鳴
黃鍾毀棄
5. 表示「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力所不及[lì suǒ bù jí]: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的意思。
2、力不能支[lì bù néng zhī] :力量不能支撐,形容力量無法達到所需要的程度。
3、無能為力[wú néng wéi lì] :用不上力量,幫不上忙,指沒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4、力不從心[lì bù cóng xīn] :指心裡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
5、有心無力[yǒu xīn wú lì] :有願望和打算,但沒有力量付諸實現。
6. 覺得自己呆的地方不符合自己的能力的成語
無從施展
不能發揮
大材小用
專業不符
能力有限
適應不了
碌碌無為
天壤之別
無的放矢
7. 找一個成語說出來的話和自己的能力或實力不符合用4個
名不副實
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拼音]
míng bù fù shí
[出處回]
漢·禰衡《答鸚鵡賦》:「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三國·魏·劉邵《人物誌·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
[例句]
他是個名不副實的教授。
[近義]
濫竽充數 名高難副 名存實亡 有名無實 ...
[反義]
名副其實 名實相符 當之無愧 名不虛得 .
8. 能力與崗位不匹配四個字的成語
力不勝任來
lì bù shè自ng rèn
【解釋】勝任:能擔當得起。能力擔當不了。
【出處】《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結構】主謂式。
【用法】有時可作謙詞;表示婉拒請求。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勝;不能讀作「shēnɡ」。
【辨形】勝;不能寫作「甚」。
【近義詞】力所不及、無能為力
【反義詞】得心應手、力所能及
【例句】~而勉強去做;事情一定做不好。
【英譯】beyondone』scapacity
9. 形容人與實際不符的成語
表裡不一,口蜜腹劍,人面獸心,道貌岸然。
10. 形容能力不足的成語
力所不及 [ lì suǒ bù jí ]
基本釋義
及:達到。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出 處
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平生所未見之文,公力所不及之義,備聚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