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杜漸防微
A. 漢和帝時有竇太後專權嗎 我在「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中看到的 ,覺得有疑問, 請幫忙解釋一下,謝謝。
漢和帝劉肇 79年—復105年,在位17年。屬兔制,性格聰明果斷。父劉炟,母梁貴人。他即位時,只有10歲,由養母竇太後執政,從此漢朝由穩轉亂,進入外戚、宦官相繼掌權的時期,和帝在位時期東漢日益衰敗,竇太後排斥異己,讓弟弟竇憲掌權,竇家人一犯法,竇太後就再三庇護,竇氏的專橫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92年8月14日,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將竇氏一網打盡,但是也由此進入宦官專權時期。105年2月13日,漢和帝鬱郁而終。漢和帝在位時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發展,蔡倫發明了造紙術,班固、班昭寫了《漢書》。另外,和帝初年竇憲滅亡了匈奴,擴張疆土數千餘里,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B. 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裡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後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C. 防微杜漸 成語故事,要簡潔,百度上的不要
就網路中找到了,將就一下吧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裡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後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D. 超短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第一則:杜漸防微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 jiàn fáng wēi
【成語故事】漢和帝劉肇即位後,竇太後掌權,她的哥哥竇憲被封為武陽侯,權力越來越大。丁鴻直言不諱地對劉肇說大將軍武陽侯竇憲儀仗太後的勢力,包攬朝政,這是朝廷的隱患要及時清除。漢和帝採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典故】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睹幾而作,不俟終日。晉·葛洪《抱朴子·明本》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後漢書·丁鴻傳》
【釋義】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用法】作謂語、定語;同「杜漸防萌」
【近義詞】防微杜漸、杜漸防萌
【相反詞】任其自然
【成語示列】杜漸防微之責,舍我輩其誰堪任之!聞一多《給梁實秋、吳景超、翟毅夫、顧毓琇、熊佛西諸先生》
第二則:大公無私的成語故事
【注音】dà gōng wú sī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南陽縣令合適,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問他怎麼推薦仇人,他說任人唯賢,解狐不負眾望。朝廷缺一個軍中尉,祁黃羊推薦兒子祁午,祁午也幹得相當出色。孔子說祁黃羊推薦人才真是大公無私。
【出處】忠者中也,至公無私。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
【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用法】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歌頌人的品德
【相近詞】舍己為公、鐵面無私
【反義詞】假公濟私、自私自利、利慾熏心
【成語造句】
1、 把銀行裡面的腐敗分子清除出去,是不會影響銀行的信譽的,能秉公辦事,大公無私,敢於處理,信譽還會提高。
2、無產階級是大公無私的,敢於面對客觀的真理,所以我們研究歷史能夠作到高度的科學性。
3、只有人:才有純粹的、理智的、大公無私的快樂和熱情--只有人,才過理論上的視覺節日。
4 、一個單位的領導者大公無私,以身作則,他下達的工作意見,就容易被職工接受。
5、 和大生產相聯系的無產階級,把大公無私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高度。
E.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千里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白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成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注音】qiān lǐ zhī dī,kui yú yǐ xué
【釋義】毀:摧毀。蟻穴:螞蟻(白蟻)的洞穴。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為小小蟻蟲的啃噬,最後也會被摧毀。比喻不注意小事則會釀成大禍或不注意小事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出處】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譯文】千里長的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等。
(5)成語故事杜漸防微擴展閱讀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成語故事
臨近黃河岸畔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黃河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然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正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
老農的兒子聽了不以為然說:偌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只小小螞蟻嗎?拉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裡的水猛漲起來,開始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滲透出來,繼而噴射,終於堤決人淹。
F. 成語故事防微杜漸讀後感
他沒有真本事成語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由原來大家一起吹改成一個一個的吹。 通過這個故事,裡面講了許多成語故事,於是就逃跑了,並帶有插圖,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站穩腳跟,書名是《中國成語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濫竽充數」,非常吸引人,改變了吹竽的規矩,卻在宮里混吃混喝,後來朝中換了大王,南郭先生實在混不下去,我明白了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樣弄虛作假
G. 成語故事60個(簡短些,100字左右)
1.《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H. 防微杜漸成語故事視頻
防微杜漸[ fáng wēi dù jià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fáng wēi dù jiàn ]
在錯誤或壞事剛露出苗頭時就及時制止,專不屬讓它發展。宋胡安國《春秋傳·文公九年》:「故至而特書,以示防 微杜漸之意,其為世慮深矣。」 微:微小,指事物的苗頭。杜:堵。漸:事物發展的開端。
出 處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例 句
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