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四字成語及解釋
Ⅰ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50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Ⅱ 四字成語大全帶解釋
1.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鑽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2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干,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一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鍾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裡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45.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
Ⅲ 要四字成語及解釋 解釋要短
拔苗助長:把苗拔起來,幫助其成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最後事與願違。
Ⅳ 四字詞語及解釋。
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回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答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一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Ⅳ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
比喻 比喻單獨行動( 單槍匹馬) 比喻擴充實力(招兵買馬) 比喻死氣沉沉(萬馬齊喑)
比喻及時醒悟( 懸崖勒馬) 比喻動盪不安( 馬革裹屍) 形容功勞極大(汗馬功勞 ) 形容實力雄厚(兵強馬壯)
AABB式 AABB式成語:
戰戰兢兢 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正正氣氣 正派。
逐逐眈眈 覬覦的樣子。
戰戰惶惶 戒慎畏懼貌。
戰戰慄慄 見「戰戰慄慄」。
詹詹炎炎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後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狀。
戰戰業業 戒慎畏懼貌。
錚錚佼佼 形容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整整截截 端方嚴肅貌。
正正經經 ①嚴肅而認真。②猶言堂堂正正。
正正堂堂 形容正大光明。
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支支梧梧 見「支支吾吾」。
孳孳矻矻 同「孜孜矻矻」。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樣子。
孳孳汲汲 同「孜孜汲汲」。
孜孜矻矻 勤勉不懈貌。
子子孫孫 子孫後裔;世世代代。
總總林林 形容眾多。
洋洋灑灑 洋洋:盛大、眾多的樣子;灑灑:明白、流暢的樣子。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
元元本本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後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悠悠忽忽 形容悠閑懶散或神志恍惚的樣子。
影影綽綽 模模糊糊,不真切。
燕燕鶯鶯 比喻嬌妻美妾或年輕女子。
洋洋纚纚 形容盛美而有條理。
搖搖擺擺 ①行走不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業業矜矜 小心謹慎貌。
業業兢兢 猶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貌。
營營苟苟 形容人不顧廉恥,到處鑽營。
營營逐逐 ①忙忙碌碌。②競相追逐。
庸庸碌碌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無能的樣子。指人平凡無奇,無所作為。
悠悠盪盪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不定。
鬱郁蒼蒼 ①猶言鬱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貌。②形容氣之旺盛。
郁鬱沉沉 深廣貌。
鬱郁蔥蔥 鬱郁: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鬱郁芊芊 ①猶言鬱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貌。②猶言鬱郁蔥蔥。氣盛貌。
魚魚雅雅 形容車駕前行威儀整肅的樣子。
原原本本 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
源源本本 源頭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原原委委 原原本本。
嶽嶽磊磊 卓立不群。
嶽嶽犖犖 卓絕貌。
暈暈沉沉 形容眩暈而神志不清。
隱隱約約 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鬱郁累累 憂思不絕的樣子。
熙熙攘攘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心心念念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頭。心裡老是想著。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種東西。
煦煦孑孑 指小仁小義。
蠍蠍螫螫 形容人婆婆媽媽,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憐惜。
熙熙壤壤 見「熙熙攘攘」。
星星點點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許或細碎。
星星落落 形容少而分散。
形形色色 指各式各樣,種類繁多。
熙熙融融 親愛和睦的樣子。
虛虛實實 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絮絮叨叨 形容說話羅嗦,嘮叨。
稀稀拉拉 稀少疏落,形容對自己要求不嚴,隨隨便便
嘻嘻哈哈 嬉笑打鬧,形容嬉笑歡樂的樣子。也形容態度不嚴肅、不認真
羞羞答答 答答:羞愧的樣子。形容難為情,不好意思
唯唯諾諾 諾諾:答應的聲音。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樣子。
巍巍盪盪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盪盪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註:「巍巍,高大之貌;盪盪,廣遠之稱也。」後以「巍巍盪盪」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唯唯否否 唯唯:同意的應聲;否否:別人說否,自己也跟著說否。形容虛與委蛇,不可置否。
委委佗佗 雍容自得貌。《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誌銘》:「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錢謙益《御史族兄汝瞻畫像贊》:「委委佗佗,開
彎彎曲曲 曲折不直的
穩穩當當 牢靠妥當
窩窩囊囊 受委屈之後表現出的煩惱,窩氣或指人懦弱,沒本事
吞吞吐吐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偷偷摸摸 形容瞞著別人做事,不敢讓別人知道。
陶陶兀兀 形容沉湎於酒,放縱傲慢。
堂堂正正 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滔滔汩汩 水涌流貌。多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滔滔滾滾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②喻聲勢浩大。
忑忑忐忐 心神不安,膽怯。
騰騰兀兀 猶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啼啼哭哭 哭泣不止。
忐忐忑忑 心神不安,膽怯。同「忑忑忐忐」。
挑挑揀揀 挑:挑選;揀:分揀。指從中仔細挑選
挑挑剔剔 仔細而慎重地或顯然存心挑剔地挑選
拖拖沓沓 指衣服鬆鬆垮垮,不合體。形容做事拖拉
拖拖拉拉 寬松搖曳的樣子。借指以拖延為特徵的行動、習慣或性格
三三五五 三個一群,五個一夥。
三三兩兩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善善惡惡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生生世世 指今生、來世以至永世。
是是非非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灑灑瀟瀟 猶言凄凄涼涼。又言落落大方。
三三四四 猶言三三兩兩。
十十五五 ①謂十個一群,五個一組。形容錯亂不齊。②謂每十里五里。
生生死死 猶言一輩子。指從生至死。
斯斯文文 形容舉目文雅。
時時刻刻 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
攘攘熙熙 喧嚷紛雜貌。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嘁嘁喳喳 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千千萬萬 形容為數極多。
七七八八 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棲棲遑遑 棲棲:忙忙碌碌不安的樣子。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樣子。忙碌不安,到處奔波。亦作「棲棲惶惶」。
勤勤懇懇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卿卿我我 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情意綿綿。
清清白白 品行純潔,沒有污點,特指廉潔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條理
婆婆媽媽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裊裊婷婷 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囁囁嚅嚅 猶言吞吞吐吐。
扭扭捏捏 形容走路故作嬌態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說話、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裊裊娜娜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裊裊娉娉 裊裊: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裊裊亭亭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
男男女女 男女混雜的一群人
馬馬虎虎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渺渺茫茫 遼闊無際的樣子,也指模糊不清楚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確無誤;正大光明
明明赫赫 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
忙忙碌碌 見「忙碌碌」。
懵懵懂懂 糊塗,不明事理。形容什麼也不知道。
密密層層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迷迷盪盪 晃悠貌,搖盪的樣子。
暮暮朝朝 猶言日日夜夜。
萬萬千千 形容數量極多。
密密麻麻 多而密的樣子
拉拉扯扯 比喻不幹脆,不痛快。現形容拉私人關系
嘮嘮叨叨 說話啰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歷歷落落 清清楚楚。指零亂不堪、參差不齊的樣子
踉踉蹌蹌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烈烈轟轟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林林總總 形容眾多。
磊磊落落 一一分明的樣子。也形容胸懷坦盪。
拉拉雜雜 雜亂無條理。
離離矗矗 濃密挺拔貌。
兩兩三三 ①謂三兩為群。②形容稀疏。
零零星星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落落穆穆 落落:冷落的樣子;穆穆:淡薄的樣子。形容待人冷淡。
犖犖確確 形容骨節突露瘦硬。
冷冷清清 死氣沉沉,冷落、凄涼、寂寞。
零零散散 分布得很稀,不多
口口聲聲 形容一次一次地說,或經常說。
侃侃諤諤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諤諤:說話正直。
Ⅵ 四字成語帶解釋和出處的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sì miàn chǔ gē ]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見於《史記·項羽本紀》)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 處
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殆陷於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釋條文以持其說。」
例 句
我們利用有利地形,又調來幾支隊伍,使敵人陷於~的絕境,不得不繳械投降。
Ⅶ 四字成語有哪些,及解釋
1 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 ] 指經歷的時間極久。
出 處: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2 老子長孫[ lǎo zi zhǎng sūn ] 養育子孫,使之長大成人。
出 處: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人在戰地,各自為家,養生送死,老子長孫,未嘗有闕。」
3 孫龐鬥智[ sūn páng dòu zhì ] 孫:孫臏;龐:龐涓。 孫臏、龐涓各以智謀爭斗。比喻昔日友人今為仇敵,各逞計謀生死搏鬥。也比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
出 處:〖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 智周萬物[ zhì zhōu wàn wù ]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 形容知識淵博。
出 處:《周易·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5 物力維艱[ wù lì wéi jiān ] 物:物資;力:財力;維:是;艱:困難。指財物來之不易。
出 處: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6 艱難曲折[ jiān nán qū zhé ] 困難和曲折。
出 處: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
7 折矩周規[ zhé jǔ zhōu guī ] 猶循規蹈矩。指舉止合乎法度。
出 處: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規,絕無名流儇薄之習。」
8 規賢矩聖[ guī xián jǔ shèng ] 指效法聖賢。
出 處:宋·葉適《〈覆瓿集〉序》:「長鋪廣引,浩絕河漢,渠不起其辨!規賢矩聖,皎逾雪霜,渠不范其廉!」
9 聖主垂衣[shèng zhǔ chuí yī ]形容天下太平,無為而治。
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葛亮乾坤。」
10 衣錦還鄉[yì jǐn huán xiāng ] 舊指富貴以後回到故鄉。含有向鄉里誇耀的意思。
出處 :《舊唐書·姜暮傳》:「衣錦還鄉,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Ⅷ 四字成語大全及解釋
1.洞若觀火
2. 對簿公堂
3.耳濡目染
4.耳熟能詳
5.耳提面命
洞若觀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解釋: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對簿公堂:ì bù gōng táng
解釋:
在公堂受審。
3.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解釋:
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
4.耳熟能詳:ěr shú néng xiáng
解釋:
聽得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5.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解釋: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
造句
他對目前的政局洞若觀火,因此總是憂心忡忡地提出建言。
但是白宮已經表示他們可能會就此事對簿公堂。
婷婷的父母是藝術家,婷婷耳濡目染,對藝術產生了極大興趣。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連小朋友都耳熟能詳。
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
近義詞
了如指掌 : le rú zhǐ zhǎng
示例:
就我的名字傳播所及,到哪兒人們都認得出我來,就我乾的蠢事傳揚所及,誰都對我的生平了如指掌。但即使這樣,我仍然能從中看到對我好的一面。
當庭對峙:dāng tíng ì zhì
例子:
為了證明清白,他要和她當庭對峙。
耳習目染: [ ěr xí mù rǎn ]
解釋:
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例子:
因為從小耳習目染這些東西,他對音樂表現出很高的天賦。
9.耳聞則誦: ěr wén zé sòng
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示例:我希望有耳聞則誦的本事。
10.誨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
誨:教導。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反義詞
霧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解釋:
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後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造句:
不好好學習,就想走捷徑取得好成績,就像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樣不現實。
對簿公堂是「拿起武器保護自己」的意思,像這樣的詞語是沒有反義詞的。
置若罔聞:zhì ruò wǎng wén
釋義:
置:放,擺;若:好像。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例句:
任憑你千呼萬喚,他總是置若罔聞。
前所未聞 :qiánsuǒwèi wén
釋義
前:先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例句:
這些前所未聞的敬語令其不知所措,只是靦腆的笑著看向韋爾示意。
旁敲側擊 :páng qiāo cè jī
釋義:
比喻說話、寫文章不從正面直接點明,而是從側面曲折地加以諷刺或抨擊。
例句:
你有意見,可以痛快地說出來,何必這樣迂迴曲折,旁敲側擊。
Ⅸ 來自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Ⅹ 所有古典成語大全四字成語及解釋的
古典成語大全非常之多,在這里列舉幾個具有代表意義的。
一: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
1.【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2.【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二:完璧歸趙[ wán bì guī zhào ]
1.【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三:負荊請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
1.【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四: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
1.【解釋】: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五:暗渡陳倉[ àn dù chén cāng ]
1.【解釋】: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也隱喻男女私通。
2.【出自】:元·無名氏《暗渡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