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成語意思訓練目標
① 高中語文必備成語及解釋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例句: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傳竟成真的了。
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例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例句: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
6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例句:雖然年年春晚節目表演都差強人意、不瘟不火,但國人依然年年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例句:翹老感慨得對,我今天來是為了馮村的事來煩請翹老鼎力相助的。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例句: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例句:何得~,坐待滅亡。
11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例句: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大家對他的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例句: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在全班脫穎而出。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例句:縣長的到來令這間小屋蓬蓽生輝。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例句:蒲殿俊輩登台之後,因為縱容兵士的結果,弄到了一個~的地步
15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例句:文學語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發,美妙的聯想和~的描寫。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例句:王勵勤不負眾望,奪得了世錦賽的冠軍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例句: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於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例句: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圖報,~。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例句: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例句: 他已窺破喜奎和小雀兒的深情密愛,萬萬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項背。
2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例句: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22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例句: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以為藉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
23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例句: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24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例句:若曰凡為詩者,必須意深思遠,神韻悠然,則~矣。
25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例句:各地監獄,都有~之苦。
26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例句: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雕琢出這樣一個世界。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例句: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勝道哉!
28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例句:援筆一揮,~。29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例句: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3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例句:改革開放時期;在某些方面出現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是在所難免的。
31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32明日黃花: 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例句: 這里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33 評頭品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例句: 你應該多干點實事,不要總~。
34 休戚與共: 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35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36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例句:你不合打鳳牢龍,~,陷人坑阱。
37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例句:農民協會封閉了,豪紳們又重新~。
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例句: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
39 無可厚非 :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例句:作者的動機~,但客觀效果則不盡符合作者的動機。
40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例句:袁伯珍慌忙把家裡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
41 身臨其境: 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例句: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42 煢煢孑立 :孑然一身 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例句:我湊著~的小油燈,盡情享受秋燈夜讀的樂趣。
43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例句:同學之間應團結互助,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
44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例句:小將~,何足道哉!
45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例句: 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
46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例句:閑官之挫折,無足輕重,不足~。47 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例句:任聽部下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
48 咬文嚼字: 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例句:學習文件不能只~,關鍵是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
49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例句:如此者~,已非一日。
50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例句: 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51 忍俊不禁: 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例句: 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使得周圍的大人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52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53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例句:禮生見他們~,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
54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例句: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細致入微,沒完沒了。
55 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例句:當官不撓貴勢,執貧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56 不可思議: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藍色的天宇,高深得~。
57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例句: 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58 不可向邇: 不能接近。 例句:我起個大早,破曉就到車站去找車子,但見倉皇、擁擠、混亂之狀,~,廢然而返。
59 不可終日 :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例句: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混亂狀態之下。
60 一發而不可收 :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例句: 他熱愛寫作,勤於筆耕,自從處女作發表,便一發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餘篇作品見諸報端。
61 一發不可收拾 :更加無法整頓。例句: 如果處理不當,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62 如喪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例句: 你瞧他那份咽咽嗚嗚的啼泣吧,真正~。
63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例句:世傳養生術,~,行而效者誰也?64 嘆為觀止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例句:黃山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65 賞心悅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例句: 兩人到山腳下一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
66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例句: 倘一加人為,一「辦」,那就輿論沸騰,~了。
67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例句:哎,那罵得可真也是~。
68 無所不為 :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今專務游盪,~,老夫所以憂耳。
69 無所不至: 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70 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關。
71 休戚相關 :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例句:豈可委之荒野,任憑暴露,全無一點~之意。
72 休戚與共:同甘共苦。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73 相濡以沫 :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例句: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74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例句: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75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例句:殿下放心,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以救禍亂。
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例句: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
77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例句: 因此滿胸抑鬱,終不免宗旨不定。~,是個自然的道理。
78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例句:琪的行為雖然~,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79 平鋪直敘 :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例句:這篇小說盡管大都是~,但讀起來卻令人潸然淚下。
80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例句: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81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例句:~,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
82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例句: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個~。
83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例句: 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
84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例句: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之必然也。
85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例句: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心。~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86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例句: 他這些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87 意味深長 :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例句: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88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例句: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
89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剄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例句: ~地運動著做了一次大總統,後來被人趕跑了,跑向天津。
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句:但黃公俊的祖父,他開始讀了書,象一般讀書人似的,他~的要將八股型的才學,「貨與帝王家」。
91 循序漸進 :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例句: 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還只是~地寫,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92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例句: 我從鄉下跑京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93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例句: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94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例句: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95 奇文共賞 :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例句: ①孔慶東說,魯迅聖手妙筆,奇文共賞。②錯誤難免,奇文共賞,以警後來。
96 不以為然 :不贊同。 例句: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
97 不以為意 :不放在心上。 例句: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 98 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例句: 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99 左右逢源: 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例句:這樣,他們在落筆的時候,便已有著「成竹在胸」、「~」的形勢。
100 情不自禁 :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例句:她又~地放聲哭了。
101 振振有詞: 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例句: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102 目無全牛 :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例句: 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
103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例句: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104 相敬如賓: 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例句:夫耕於前,妻耘於後,同甘共苦,~。
105 信筆塗鴉 :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 例句: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塗鴉,怎經得大方品騭?
106 心有餘悸 :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例句: 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107 上行下效 :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例句: 作為領導一定要嚴於律己,否則上行下效,敗壞黨風,後果不堪設想。
108 意氣用事: 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例句:我長大了,凡事還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氣用事。
109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例句: 這可以說是~,我有同感。
110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例句: 此時路旁看的,幾於~,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
111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例句:局面詢問也用不著洋洋灑灑的大文章。
112屢試不爽: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褒義。 例句:可是只要一見尼姑,這一天就不用賭啦,賭甚麼輸甚麼,當真~。
113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例句:及至北平攻陷,這些地痞流氓自然沒有~的資格與本領,而日本也並未准備下多少官吏來馬上發號施令。
114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例句: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116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例句: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117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例句:其所以愛之之故無他道焉,不外~,引人入勝而已。
118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例句:聖嘆斷定《水滸》只有七十回,而罵羅貫中為~。
119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例句:他們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120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例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② (練習1---練習8 讀讀背背)成語解釋(語文4A)
練習1---練習8 讀讀背背)成語解釋
練習一
每組兩個成語意思有關聯,都表述世間萬物十分復雜,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氣象萬千 風雲變幻
奇峰異嶺 若隱若現
騰雲駕霧 飄飄欲仙
白雲蒼狗 瞬息萬變
1.氣象萬千:氣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富於變化。
2.風雲變幻:像風雲那樣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盪不安。
3.若隱若現: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4.騰雲駕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5.飄飄欲仙:飄浮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
6.白雲蒼狗:也作「白衣蒼狗」。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比喻世事的變化無常。
7.瞬息萬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8. 奇峰異嶺:非常奇特的山嶺.
練習二
前四個為"有~有~"類型的成語,後面四個成語的第一個字為"有"字:
有利可圖 有機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終
有口難言 有恃無恐 有求必應 有志競成
解釋:
1.有利可圖:可以從中牟利. 圖,貪圖.
2.有機可乘:有機會可乘,有空子可鑽.
3.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內情的.
4.有始有終:指人做事能堅持到底.
5.有口難言:有嘴卻難以說出.形容有話不便說或不敢說.
6.有恃無恐:因為有倚仗就無所畏懼或顧忌. 恃,倚仗,依靠. 恐,害怕.
7.有求必應:只要有請求,就一定答應.
8.有志競成:有志氣的人,最後一定能成功.
練習三
表現少年王勃才氣橫溢、風華正茂、出類拔萃的成語:
1、風華正茂: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2、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和物。形容很傑出,超出同類之上。
3、才思敏捷:形容一個人反應很快。
4、後生可畏: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5、文思如泉: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湧出,汨汨不止。
6、手不停揮: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
7、筆下生花:比喻所寫的文章非常優美。也說筆底生花。
8、力透紙背:形容書法遒勁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
練習四
反映李白詩歌藝術成就的成語:
1、精妙絕倫:精細美妙,無與倫比。
2、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等達到精純完美的境地。
3、活靈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4、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樣。
5、夢筆生花: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6、渾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7、斗酒百篇:飲一斗酒,作百篇詩。形容才思敏捷。
8、鬼斧神工:鬼神所造,非人力所為。形容建築、雕塑等技藝高超奇妙。
練習五
與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有關,描繪「沙漠之舟」(駱駝)精神的成語:
1、 沙漠之舟:課文中指駱駝。
2、 自強不息: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3、 忍辱負重:忍受屈辱,擔負重任。
4、 始終如一:始:開始;終:結束。自始自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5、 飛沙走石: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6、 志在千里:指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7、 義無返顧:反顧,向後看。在道義上只許奮勇向前,不容徘徊後退。
8、 堅定不移:移:改變,變動。穩定堅強,毫不動搖。
練習六
這八個成語分成四組,每組2個成語意思相關,一般可以連用。
1、 坐觀成敗:指對別人的成功或失敗採取旁觀態度。
2、 按兵不動:使軍隊暫時不行動,等待時機。現也指接受任務後不肯行動。按兵,止住軍隊。
3、 操之過急:辦事過於急躁。
4、 輕舉妄動:不經慎重考慮,盲目行動。輕,輕率。
5、 興風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進行破壞活動。
6、 蠢蠢欲動:指敵人准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
7、 雷厲風行:像雷一樣猛烈,像風一樣快。形容執行政策法令等嚴厲而迅速。厲,猛烈。
8、 聞風而動:一聽到消息就立刻行動。風,風聲、消息。
練習七
描寫海邊景色的詞語:
1、 煙波浩渺:煙波,指霧氣籠罩的江河湖海;浩渺,形容水面遼闊。這個詞語的意思是,霧氣籠罩的大海十分遼闊。
2、 一碧萬頃:形容遼闊的水面碧綠一片,無邊無際。
3、 遊人如織:遊人很多,穿梭往來。「如織」,如織布機上的梭子。
4、 談笑風生:談話很有興致,並很活躍有趣。
5、 一帆風順:船掛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曲折或障礙。
6、 風平浪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7、 鷗水相依:比喻離不開賴以生存的環境。
8、 海波不驚:海面平靜,不起波浪。比喻平安無事。
練習八
寓言故事成語:
1、揠苗助長:古時候宋國有個農夫,種了稻苗後,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時,發覺那些稻苗長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煩,心想:"怎麼樣才能使稻苗長得高,長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終了想到一個"最佳方法",就是將稻苗撥高幾分。 經過一番辛勞後,他滿意地扛鋤頭回家休息。然後回去對家裡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莊稼苗長高一大截。「他的兒子聽說田裡的稻子長高了好些,連忙跑到田裡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裡的稻苗的葉子,都開始枯萎了。
【寓意】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2、杯弓蛇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因疑慮不解而自相驚擾,或喻虛驚一場。
3、螳螂捕蟬:漢劉向《說苑》載:園中有樹,樹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螳螂正准備捕捉蟬,以為必得,而不知黃雀在其身後;黃雀正伸長頸子想啄螳螂,卻不知道有人在樹下正用彈弓在向它瞄準呢!此成語常與「黃雀在後「連用,比喻目光短淺,一心圖謀侵害別人,卻不知有人也在算計他。或喻只貪圖眼前小利而不知遺下後患。
4、鷸蚌相爭:《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都不相讓。漁翁來後把兩個都捉住。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提示]
這是一則十分生動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斗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早已成為大家常用的成語。
5、鄭人買履:從前,有個鄭國人,打算到集市上買雙鞋穿。他先把自己腳的長短量了一下,做了一個尺子。可是臨走時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賣鞋的地方。正要買鞋,卻發現尺子忘在家裡了,就對賣鞋的人說:"我把鞋的尺碼忘在家裡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來再買。"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裡跑。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張張地跑到集市。這時,天色已晚,集市已經散了。他白白地跑了兩趟,卻沒有買到鞋子。別人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這個買鞋的鄭國人卻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腳。"
此成語用來諷刺刻板而不知隨實際狀況變化的人。
6、 葉公好龍: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裡,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
此成語比喻表面上似乎喜愛某種事物,實際上並非真正愛好它。
7、狐假虎威: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並積極幫他們改正錯誤。
8、黔驢技窮:據說以前貴州沒有驢子,有人運了一匹驢子去,因為沒有用處,就放在山腳下。沒有見過驢子的老虎,看見驢子長得那麼高大,不敢靠近,只敢躲在樹林間偷看,有一天,驢子大叫了一聲,把老虎嚇得跑出好遠。隔一陣,老虎看接下來沒有什麼動靜,才又慢慢靠近驢子。驢子生氣了,伸出後退踢了老虎,老虎高興地說,哈哈,原來你的本身不過是會踢而已。於是,一撲而上,咬死了驢子。
此成語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也可以說「黔驢之技「。黔,指貴州。
③ 五年級上冊語文練習7的12個成語意思
哀鴻遍地【解釋】: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妻離子散 【解釋】:一家子被迫分離四散。
逆來順受 【解釋】:指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採取順從和忍受的態度。
官逼反民 【解釋】:在反動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人民無法生活,被迫奮起反抗。
忍無可忍 【解釋】: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逼上粱山 【解釋】:後用以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劫富濟貧 【解釋】:劫:強取;濟:救濟。奪取富人的財產,救濟窮人。
鋌而走險 【解釋】: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
兵來將擋 【解釋】: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麼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水來土掩 【解釋】:大水來了,用土堵住。比喻敵人來犯,就引兵抵抗。
替天行道 【解釋】: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會里農民起義多以此作為動員、組織群眾的口號。
志存高遠 【解釋】: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
中國成語詞典的解釋: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災民。《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清•梁啟超《新羅馬》:「我記得歷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怎麼今日卻是~,春燕無歸,滿眼凄惶。」
[妻離子散]形容一家人被迫分離四散。
[逆來順受]①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理的待遇採取忍受的態度。②謂對悖於事理而出現的事物持順遂的態度。
[官逼民反]亦作「官逼民反」。官府壓迫人民,迫使人民起來反抗。
[忍無可忍]忍受到再也無法忍受下去。
[逼上樑山]①《水滸傳》里寫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故事,有林沖等被逼上樑山的情節。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林沖雪夜上樑山
。」後用以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②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劫富濟貧]奪取富人財產救濟貧苦者。在封建社會里是農民起義的一種斗爭形式或口號。
[鋌而走險]指因無路可走而採取冒險行動。
我的解釋:
很明顯,樓主是想表達某種情緒。所有的成語串起來就是一個武俠小說里常用的思路線索。但是小說不是現實生活,小說可以通過人物、情節等描寫揭示社會現實,小說用的是文藝的方式把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達給讀者的。但是現實中,我們要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千萬不要把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義氣」、「江湖正義」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哀鴻遍地,我們八方支援、眾志成誠;妻離子散,我們珍愛生命、重新開始;逆來順受,我們以柔克剛、等待時機;官逼反民,我們忍辱負重、搜集證據;忍無可忍,我們堅信正義、以靜制動。後面的「逼上粱山 劫富濟貧 鋌而走險」完全是為自己的犯罪行為尋找的心理理由,這是扭曲不健全的心理取向。逼上粱山,腳是你的,腦是你的,你不想上粱山,誰會逼你?劫富濟貧,得到救濟的窮人是過了好日子了,有一天他們也富了呢?你是不是也想「劫他們的富」再繼續「濟貧」大任?循環反復,永遠都無法解決根本的貧困問題。鋌而走險,完全是個人英雄主義,又荒唐又可悲。你破壞了社會的安定,你為了你的「濟貧」大任而去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其他人,他們的「逆來順受」又該怎麼算?你把你的正義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不是正義,是野蠻。
嘮叨這么多,實在我是激動了。希望樓主在理解這些的成語的同時,也理解與這些成語意思相反的成語,有的時候,換了角度思考,就「豁然開朗、碧海藍天」了。
④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練習三成語解釋
齊天大聖:天地一樣地位崇高的聖人
大鬧天宮:無法無天的意思
不避艱險:不躲避艱難版和危險.
西天取經:取得成權功
騰雲駕霧:指乘雲霧飛行,形容神志恍惚.
來去無蹤: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大顯神通:形容充分顯示出高明的本領.
千變萬化:形容變化極多.
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清,觀察;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⑤ 六年級語文成語及四字詞語解釋練習題
一無所有
yī復wúsuǒ制yǒu
[釋義] 什麼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語出]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萬法皆無;一無所有。」
[近義] 空無所有 空空如也 兩手空空 身無長物 家徒四壁
[反義] 無所不有 無所不包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一貧如洗」有別:~是直陳性的;可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不僅是財物;較為廣泛;適用對象也不僅是個人、家庭、范圍可擴大至集團、國家等;「一貧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以財物為主;適用對象僅是個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⑥ 小學語文畢業系統總復習五年級下的詞語練習(1)、(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了解圖畫的內容。
2、讓學生懂得學語文的渠道多種多樣,不能局限在課本的學習。
3、培養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社會活動,開闊視野,豐富頭腦。
4、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養成自改作文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逐步養成多種途徑學語文和學會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預習題:
自由看圖畫,弄清圖畫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頭腦中,認為學語文,就是將課本上的課文學好,其實,這種認為是單一的。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交往活動都是語文訓練。我們來看課本第1頁的圖畫。
二、指導觀看圖畫,弄清多種渠道學語文的重要性。
1、學生自己觀看圖畫,說出每一幅圖畫的內容。
2、組織學生討論。
第一幅圖:收聽廣播
第二幅圖:上網瀏覽信息、收看電視、聽講座
第三幅圖:參觀工廠、航空航模、深入農田調查
第四幅圖:閱覽圖書
第五幅圖:采訪、講故事
3、學生討論:參加這些活動,對學語文有什麼作用。
收看電視和廣播,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許多新鮮事,又能從中學會如何說話、說好話。參加和走訪、調查,可以增強我們的社會觀察力,豐富我們的大腦。……
4、擴展討論:除了圖上的這些活動可以學語文外,還可以參加哪些活動?
5、小結:學習語文的渠道多種多樣,我們不能單純學習課本,要養成自覺地去觀察,去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走訪、調查和參觀活動,從中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這樣,我們的頭腦才會日益地充實起來。
三、學會修改作文
1、觀察圖畫,你還能說出哪些關於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來。
2、舉例子,弄清修改文章的方式和辦法。
⑴學會使用修改符號。
⑵修改什麼內容?(錯別字、病句、標點、段落及選材與敘述等)
3、出示修改的片斷。學生板演。同學評定。
4、教師小結。
⑴首先要正確使用修改符號
⑵從字、詞、句、段、標點,到文章的敘述順序等方面進行反復的推敲修改。
四、總結課堂
要學好語文,就要積極參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會活動,文章初稿寫成後,要反復讀、反復改,去粗存精才行。希望同學們今後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初備
第一單元
單元課目:《春光染綠我們雙腳》、《三亞落日》、《古詩兩首》、《新聞報道一則》、練習1
單元教學目標:
1、學習本單元的31個生字,其中課後田字格里的24個生字要求會讀會寫,並要寫得正確、規范、美觀;其餘的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不要求默寫,能找出句子中的錯別字並改正。
2、掌握田字格中生字構成的詞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正確解釋詩句和詩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能正確使用量詞填空。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課文和段落,熟記練習1中的成語和背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能將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5、能將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寫下來,並寫出它的變化特點。
單元知能結構:
字:掌握本單元24個生字。
詞:掌握第1、2、3課,課後練習3中的詞語,熟記練習1中的成語。
句:賞析第2課中描寫落日的句子,理解《古詩兩首》中詩句的意思。
段、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和段落。
聽說:圍繞「不要私自撕別人的郵票」,仔細觀察圖畫,展開想像和討論,有中心、有條理地說一說。
讀寫:欣賞文中寫景的語句,學習寫景手法,將觀察到的一自然現象寫下來,並寫出它的變化特點。
學科滲透點:
學習第2課,滲透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學習第2課,第4課滲透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單元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ge yao shou lian yong bao ji mo jian ao
( ) ( ) ( ) ( ) ( )
huang shan ye ling mei gui bian yuan zhang li
( ) ( ) ( ) ( ) ( )
shuo da wu peng
( )
二、組詞
謠( )袍( )篷( )憐( )
搖( )泡( )蓬( )冷( )
三、用直線將下列拼音寫漢字連接起來,
zhan shu ye xun ji zhan xian sao jian
椰 蘸 杴 鼠 搔 醺 濺 盞 屐
四、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弧里。
1、西沙群島向燦爛的名珠,撤落在碧波盪樣的南海海面( )
2、只要有了克苦專研的精神,就沒有功刻不了的難關。( )
3、青朗的天空,壁藍如洗。一遍遍白雲不知躺到那裡去了。( )
五、照樣子寫詞語。
紅撲撲( )( ) 修理修理( )( )
整整齊齊( )( ) 小心翼翼( )( )
六、先將詩句補充完整,再解釋所填詞語和詩句。
1、( )屐齒印蒼苔,( )柴扉久不開。
2、沾衣( )濕( ),吹面不寒( )。
七、重新排列次序錯亂的句子。
()樹苗喝足了水,顯得挺有精神,彷彿在對我們笑哩。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來到鳳凰山植樹。
()我們按照老師說的要領,將一顆顆樹苗栽好,然後又一一澆上水。
()老師說:「栽的時候,根一定要埋深,苗一定要扶直。填上土後,還要把根周圍的土踩結實。
八、按原文填空。
1、我們走到哪裡,哪裡便披上綠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________,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___________,醉醺醺地漲溢出光與彩。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綠線中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試卷:
一、寫字:將下面這段話抄寫在橫線上,要求規范、端正、整潔。5%
在求學的路上,在求職的門前,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名師的指點、伯樂的賞識,因為那是揚帆的東風,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二、基礎知識。42%
1、看拼音寫漢字:8%
chuǎng huò lún kuò yōu xiāng dào suì
( ) ( ) ( ) ( )
xián qì huā bàn mào zǐ shǔ piàn
( ) ( ) ( ) ( )
2、按要求寫成語:4%
(1)描寫美好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人物神態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人非常多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一對反義詞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將括弧里能跟後邊搭配的詞畫出來:6%
(推動 推廣)經驗 (愛護 保護)環境 (鼓舞 鼓勵)鬥志
(提高 增加)水平 (珍惜 愛惜)時間 (克服 改正)錯誤
4、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3%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邊。
(1)今年夏天真熱啊,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遼闊的草原那麼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早晨的霧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用「新鮮」的兩種不同意思各寫一個句子。2%
(1) (空氣)經常流通,不含雜類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沒有變質,也沒有經過腌制、干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7%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 代詩人 。詩的前兩句
, 。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則是
代詩人 的名篇。詩的後兩句是 , 。
(2)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__________的________的花,這繁花從_______開到__________,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_________ ____……
(3) 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古埃及各個王朝共修建金字塔 座,其中最大的是 。
(4)同學們,學過的課本中哪個人給你印象最深,為什麼?
。
三、根據課外閱讀知識填空:9%
1、死去元知______ _____,但悲不見__ _________。
2、逆水行舟--_______ ____
3、_______ ___不成線,__________ _不成林。
4、讀書_______ ____,下筆__ _________。
5、耳聽為虛,____ _______。
6、設計一條公益廣告(關於保護環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短文,完成作業。16%
(一)最大的學問家——蛀書蟲
一條蛀書蟲從書里爬出來,迎面碰上了一隻蜘蛛,蛀書蟲向它打招呼說:「你好!」
「你是誰呀?」蜘蛛問道。
「哈哈!」蛀書蟲笑著說,「你這個無知的傢伙,怎麼連我也不認識?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學問家!」
蜘蛛奇怪了,說:「可是我聽說,只有人才配當學問家呀!」
蛀書蟲又哈哈大笑起來:「人怎麼能同我相比?他們拿起書,只是讀一讀,畫一畫,然後又原封不動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鑽進書里把每頁書每個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復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學問該有多少!」
「那麼,請教一下,我怎樣才能成為大學問家?」蜘蛛又問。
「當然也得學我的樣子,鑽進書里把書吃掉嘍。」蛀書蟲趾高氣揚地對它說。
蜘蛛想了想,開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論,我有個更省事的辦法——既然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學問家,我把你吃進肚裡,你的所有學問不就全都進了我的肚子
嗎?」說完,它一頭朝蛀書蟲撲了過去。
1、文中最後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1%
2、蜘蛛說的「按照你的理論」是指誰的理論?什麼樣的理論?談談你對這個理論的看法。3%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寒冷的下午,我很晚回家,獨自一個人吃「午」餐。
小女兒已經吃過了,但看見我吃,小女快樂地湊在我身邊,要我夾一塊豆腐給她。
「啊!」她高興地叫了起來,「媽媽,你的筷子好溫暖啊!」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也許因為冷,菜都燉得滾燙的,筷子也就暖和(huo he)了。但對一雙簡單的筷子的溫度竟表示這樣由衷的愉快,這樣驚天動地的歡呼,卻是我所不曾體會的。
世人只會贊美佳釀,贊美豐盛的筵(yàn yán)席,贊美那是以稱為偉大的東西,但一個3歲的小女孩卻懂得享受一點點筷子尖端的溫度,在一個寒冷的下午。我們曾經錯過多少美好的事物!我們使自己失去了多少驚訝的歡樂!我們是被聰明弄得愚鈍了。
1、給短文加一個題目。2%
2、在短文中找出兩對意思相反的詞寫在括弧里。4%
( )--( ) ( )--( )
3、劃去短文括弧中不正確的讀音。2%
4、用「——」畫出作者的感受。2%
5、讀了這篇短文,你最想說什麼?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作文。30%
童年的我有時候會做一些自作聰明的傻事,那時候可不知道,現在想起來真好笑。有一次,我模仿大人"種豆得豆",竟然種下了糖,當然沒有長出一棵掛滿糖果的小樹,還有一次我穿了媽媽的大拖鞋……你想想看,你做過哪些傻得有趣的事?寫出來試試,說不定讓你感到有趣呢?
要求:寫真事,表真情,文通句順,書寫工整,不少於400字。
第 六 單 元
一、同學們,你們一定學會了不少的生字詞吧,請認真地書寫!5%
jǐng chá mián xù yù hán xù yǔ bēng tā
( ) ( ) ( ) ( ) ( )
二、用「√」在括弧里選擇正確的讀音。3%
興奮 (xìng xīng) 倔強 (jiàng qiáng) 悄然無聲 (qiāo qiǎo)
呵欠(hā hē ) 載歌載舞 (zǎi zài) 曲意逢迎 (qū qǔ)
三、詞語練習。5%
1、補充詞語:按勞取( ) 不假思( ) 成千( )百 座無( )地
2、反義詞:當機立斷( ) 鋪張浪費( ) 慌慌張張( )
3、與「積少成多」意思相近的成語: 、 、 。
四、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4%
果斷 武斷 頑固 頑強
1、王連長( )地命令戰士們:「撤!」
2、這個( )的敵人終於在法律面前低下了頭。
什麼 怎麼 怎樣
1、不知爸爸( )時候才能回家呀!
2、你( )不把這篇作文完成呢?
五、學習運用。8%
1、根據說話時的情境,給下面人物說的話加上修飾的詞語(表示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1)「我一定要買那個掌上電腦。」小明 地對媽媽說。
(2)「王剛,你想把語文成績提高,一定要多讀課外書。」張老師 地說。
2、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句子。
(1)我們要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效率。
(2)聯歡會上,同學們唱了許多動聽的歌和舞蹈。
3、根據下面繁體字寫出簡化字。
華 僑( ) 風 雲 ( ) 車 馬 ( ) 漢 語( )
六、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七律·長征》的作者是 ,全詩圍繞「 」展開,表現了紅軍的 和 。
2、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沖鋒舟 ,飛向 ,飛向 ,飛向 。哪裡有洪水,哪裡就有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 。
3、過草地時紅軍戰士以 為食,彭德懷忍痛命令槍殺大黑騾子是因為 ,表達了彭德懷 的感情,贊揚了彭德懷 的精神。
4、 逶迤騰細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雲崖暖, 橋橫鐵索寒。
5、「不到長城非好漢」一句出自 的《 》。
七、閱讀訓練。25%
(一)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著紅領巾的、把外衣脫下搭在肩上拿在手裡的,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呱呱地,也不知說些什麼,笑些什麼,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香氣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著樹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會神地看小人書。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上盪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我們站了一會,沿著湖邊的白石欄桿向玉瀾堂走。在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園門口大概是他們集合的地方,太陽已經偏西,是他們歸去的時候了。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色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1、照樣子寫詞語。3%
密密層層:
匆匆地跑: 地走 地打 地拍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
倚( ) 突然( ) 大概( )
3、用「 ﹏﹏」畫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1%
(二)松樹的風格
我對松樹懷有敬仰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贊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品質的象徵。
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裡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暑,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狂風吹不倒它,洪水嚴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這是我每看到松樹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看,松樹是用途極廣的木材,並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制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說在夏天,用它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1、填空。
(1)松樹的風格是 1%
(2)文章第二自然段講 ,是採用先 後 的方法。第三自然段講 ,是用先 再 最後 的方法寫的。7%
(3)找出文中講松樹用途的句子,再填空。4%
松樹的樹干
松樹的葉子
松樹的脂液
松樹的根和枝
(4)「粉身碎骨」在文章中指的是 2%
(5)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是 的寫法。1%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樹的生命力極強?2%
3、用橫線畫出文中的中心句。2%
八、作文。30%
題目: 他(她)真
無論寫他或她都可以。把題目補充完整,可以填:好、聰明、勤奮、能幹、不簡單、憨厚、糊塗、笨、和氣等。重點介紹他(她)的一件具體事例,來反映他(她)的一個特點。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詳略得當,語句通順。
⑦ 語文五下練習五里成語的意思急!!!!
頭頭是道
解釋:本為佛家語,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很有條理。
出處:《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娓娓而談
釋義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
出處 然而他並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對,~。(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信口開河
解 釋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出 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河知。」
用 法 兼語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指隨口亂說
誇誇其談
解 釋 形容說話、寫文章浮誇不切實際。
出 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在內咶咶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同坐下。」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理直氣壯
解 釋
直:正確、合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氣勢就盛。
出 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胡編亂造
沒有根據、不合情理地胡亂編造。
海闊天空
【解釋】闊:遼闊。像大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無邊無際。形容大自然的廣闊。比喻言談議論等漫無邊際,沒有中心。也形容性格豪放不拘。
【出處】唐•劉氏瑤《暗離別》詩:「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空間廣闊
無所不談
解釋:沒有什麼不談論。即什麼都談。比喻兩人的相熟程度很要好,什麼都可以說 。
出處:葉聖陶《微波》:「他們無所不談,談主義,談問題。」
拾人牙慧
解 釋 拾:撿取;牙慧:咀嚼後吐出來的飯菜殘渣,指別人說過的精彩的只言片語。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比喻襲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老生常談
解 釋 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出 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謝謝採納
⑧ 中考語文關於成語和病句的選擇題(有答案具體講解的)
1.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得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進行修改病句訓練的目的是認清寫句子時容易犯的錯誤,使自己少寫和不寫病句,把意思表達得明確、通順。
本年級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殘缺:這種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聲歌唱。」同學們知道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什麼」,後一部分說的是「是什麼」、「做什麼」或「怎麼樣」,這兩個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復:這種句子是前邊說了一個意思,後邊又重復說一遍,意思重復了。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這里「不正確」和「錯別字」意思一樣,連著用就顯得重復多餘。
(3)用詞不當:這種句子是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用錯了近義詞等,造成詞不達意,違反了句子的結構規律。如:「同學們熱心歡迎新老師。」「熱心」一詞的意思是:有熱情、有興趣、肯盡力,用在「歡迎」前面顯然不合適。
(4)詞序顛倒:詞序是詞語在句子中排列的順序,這種順序反映了詞語在詞句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每一個詞語在語言結構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詞序不當的毛病。如:「今年的麥子豐收在望,長勢喜人。」小麥長勢喜人,才能豐收在望,詞序顛倒了就不符合客觀規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驟。
(1)讀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確定病症。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於哪種類型的病句。
(3)對症下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後,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麼、添上什麼、更換什麼,然後動手改病句。
(4)仔細檢查,完成練習。讀修改後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殘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個部分。如:「放聲歌唱。」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誰」,所以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修改的辦法是補上這一部分,可改為:「同學們放聲歌唱。」
(2)修改意思重復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個部分的意思是重復多餘的。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顯然「不正確」重復了「錯別字」的含義,修改的辦法是把「不正確」或「錯別」去掉一個,保留一個,成為:「我把不正確的字改正過來了。」或者:「我把錯別字改正過來了。」
(3)修改用詞不當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使用不當,以及錯誤的性質(用錯了近義詞,范圍使用不當,詞語搭配不當)。如:「小剛十分愛護時間。」「愛護」的意思是:愛惜並保護,用在「時間」前面不恰當,可改用「愛惜」(意思是因為重視而不糟蹋),成為:「小剛十分愛惜時間。」
(4)修改詞序顛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的位置錯了,如:「我們討論了並且聽了校長的報告。」讀句子後就能發現先討論報告再聽報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後順序的,必須是先聽報告再討論報告,成為:「我們聽了並且討論了校長的報告。」
⑨ 高考語文成語訓練 高考知識點專題訓練 高三總復習
高考日益臨近,考生在學習安排上最主要的是復習,所以要講究系統性。對知識的掌握應該是全面、完整的,就算要記憶一些分散的知識點也應該把它們歸納到知識的網路當中去。如果說,整個高中階段是學生「編網」過程,那最後三四個月該是「收網」的時候了。 1、落實的關鍵是檢測和重復落實就是硬道理。看自己補漏洞的效果如何最好的方式就是檢測,多次檢測沒有問題了,那麼這個漏洞就不上了。補漏洞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需要一定的重復。 2、找漏洞、補漏洞學生如何找自己學科上的漏洞呢?主要就是要在預習時找漏洞。上課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注意力才會集中,聽課效率才會高。除了預習,做題也是一種很好的找漏洞的方式。 3、百寶箱其實是一本備忘錄,現在麻煩是為了將來不麻煩百寶箱是個新鮮玩意,其實就是一本備忘錄。百寶箱的主要用途是記錄問題,包括作業或試卷中不會做的題目、做錯的題目,重要的句子、公式、定理等知識點。它還可以當做筆記本,寫個人的心得體會、人生感悟,記錄一些靈感和想法。 4、多做題不等於提高分數,只有多補漏洞,才能提高分數題目千千萬,我們是做不完的。做題的是為了掌握、鞏固知識點,如果已經掌握了,就沒有必要再做了。學生應該把時間放在補漏洞上,預習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5、既要「亡羊補牢」,更要「未雨綢繆」 考試後,教師逐題分析錯題、失分原因——找漏洞;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想辦法;有針對性地加強專項訓練——補漏洞。有時「亡羊補牢」已經晚了,我們更應該「未雨綢繆」。每天把學習上的問題記錄下來並解決落實好。考前的模擬測試,也是一個好辦法。
⑩ 語文成語
至死不渝
1.比喻有恆心,有毅力。成語的意思是:堅持到底,直到成功才肯罷休。
2.雖然他打球經常輸,但是他還是鍥而不舍地練習。
3.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雲霄。
她,是心的天使.她,是善的楷模.
一個孩子最大的悲劇就是失去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