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選賢舉能的意思
㈠ 舉有哪些成語
飆發電舉 飆:暴風;舉:起飛。形容聲勢迅猛
不可枚舉 枚舉:一一列舉。無法一個個列舉,形容數量多
不可勝舉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舉不勝舉 不勝:不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量很多
舉措失當 舉措:舉動,措置;失當:不恰當。舉動措施不得當
舉棋若定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舉手相慶 指舉手加額,以相慶賀
舉枉措直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措:罷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姦邪者而罷黜正直者
毛舉細故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百端待舉 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廢待舉 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舉百全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包舉宇內 包舉:統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並吞天下,佔有一切。
飆舉電至 飆:疾風、暴風。風起雲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不勝枚舉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不識抬舉 識:認識,理解;抬舉:贊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篤近舉遠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多此一舉 指多餘的,沒有必要的舉動。
高飛遠舉 舉:飛、去。飛得又高又遠。比喻前程廣大。
綱舉目張 綱:魚網上的總繩;舉:提起。把大繩子一提起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高蹈遠舉 意為隱居避世。
管窺筐舉 比喻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畫眉舉案 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舉國上下 指全國各方面的人。
舉世無雙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舉止失措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舉棋不定 拿著棋子,不知下哪一著才好。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舉要刪蕪 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舉一廢百 舉:提出;廢:棄。提出一點,廢棄許多。指認識片面。
舉動荊棘 一舉一動,就象在刺樹林里一樣,比喻不能隨意,事事都遭威脅。
舉賢使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舉案齊眉 送飯時把托盤肖得跟眉毛一樣高。後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舉世混濁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舉目無親 抬起眼睛,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單身在外,人地生疏。
舉國若狂 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狂一樣。
舉世無敵 世界上沒有能勝得過的。
舉手之勞 一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止嫻雅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舉世聞名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舉一反三 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舉目千里 放眼遠眺,可以見到很遠之處。形容視野廣闊遼遠。
舉世矚目 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舉手加額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舉止言談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舉重若輕 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舉手投足 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舉足輕重 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舉直措枉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姦邪。
舉善薦賢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舉步生風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舉鼎絕臏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舉無遺策 舉:提出;策:計謀、辦法。提出的計謀沒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謀。
舉鼎拔山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毛舉細務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
輕而易舉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人存政舉 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活著的時候,他的政治主張便能貫徹。
輕舉妄動 輕:輕率;妄:任意。指不經慎重考慮,輕率地採取行動。
輕舉遠游 指避世隱居。
兔起鳧舉 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袖然舉首 袖然:出眾的樣子;舉:推舉;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
延頸舉踵 踵:腳後跟。伸長勃子,踮起腳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一舉兩得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一舉成名 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後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舉一動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言揚行舉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一舉手之勞 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
一舉千里 一飛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遠大。
在此一舉 在:在於,決定於;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於這一次的行動。
眾擎易舉 擎:往上托。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百廢具舉 指許多被廢置的事業都等著興辦。同「百廢俱舉」。
百廢俱舉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百廢咸舉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拔山舉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不遑枚舉 猶不勝枚舉。
超然遠舉 為超脫世事,遠由而去。末·蘇舜欽《答韓持國書》:「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遠舉,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阱也。」亦作「超然遠引」。渭·姚鼎《伍子胥論》:「昔者嘗怪樂毅之於燕,伍子胥之於吳,皆以受任於先君之時,及至嗣子棄之,於是毅遂
成敗在此一舉 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道不舉遺 同「道不拾遺」。
高舉深藏 指避世隱居。
瞽言妄舉 隨便亂說,輕率行動。《晉書·摯虞傳》:「臣生長篳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無以疇答聖問。」
舉措不當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舉國一致 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舉世皆知 舉: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舉十知九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舉賢任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舉止不凡 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舉直錯枉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姦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舉止大方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舉止自若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龍舉雲屬 同「龍興雲屬」。
龍舉雲興 同「龍興雲屬」。
龍興鳳舉 喻王者興起。
毛舉縷析 毛舉:瑣碎列舉。縷:一條一條,詳詳細細。縷析:詳細地分析。瑣細列舉,詳細地剖析。
齊眉舉案 同「舉案齊眉」。
祁奚舉午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薦自己的兒子。指舉賢不避親,客觀公正。亦作「祁奚舉子」。
祁奚之舉 祁奚舉薦賢人,不避親仇,公正無私。
輕舉絕俗 猶言避世隱居。
輕徙鳥舉 輕於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時絀舉贏 絀:不足;贏:有餘。在衰敗的時強做奢侈的事。
時詘舉贏 見「時絀舉贏」。
束縕舉火 同「束縕請火」。
提綱舉領 同「提綱挈領」。
兔死鳧舉 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軒然霞舉 像雲霞高高飄舉。形容俊美瀟灑。
選賢舉能 選舉賢人,薦舉能人。
言談舉止 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以黨舉官 按照朋黨關系來選拔官吏。
一舉兩全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一舉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後以「一舉三反」指善於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舉萬里 見「一舉千里」。
以言舉人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按兵不舉 〖解釋〗猶按兵不動。
百墮俱舉 〖解釋〗墮:荒廢;廢棄。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百凡待舉 〖解釋〗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百舉百捷 〖解釋〗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風舉雲飛 〖解釋〗憑借風雲飛騰而上。同「風舉雲搖」。
風舉雲搖 〖解釋〗憑借風雲飛騰而上。亦比喻飛黃騰達。
高舉遠蹈 〖解釋〗舉:起飛;蹈:踩上。指遠離官場,隱居起來。
時絀舉盈 〖解釋〗絀:不足、不夠。盈:有餘、多餘。當衰敗之時,而強作奢侈之事。盈,通「贏」。同「時絀舉贏」。
知情不舉 〖解釋〗舉:檢舉。了解情況而不揭發。
百廢備舉 舉:興辦。各種該辦未辦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也說「 百廢具舉」、「百廢具興」。
百務具舉 各種事務全都興辦。
㈡ 寫出與下面詞語詞義相同的成語 選賢舉能 講信修睦 貨惡其棄於地也
任人唯賢
知人善任
量才錄用
【注音】xuǎn xián yǔ néng
【出處】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禮記·禮運》
【解釋】選拔任用賢能的人。與,通「舉」。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舉能」。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愛惜人才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選賢舉能、選賢進能
【同韻詞】高岸成谷,深谷為陵、層次分明、不矜不盈、潛德隱行、砥行立名、兒女之情、福至性靈、式好之情、蠅利蝸名、旗幟鮮明、......
【年代】古代
【英語】to pick the good and select the capable for public posts
【語文同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大道之行也》初中三冊·課文·24
【成語舉例】選賢與能,於今雖重。唐韓愈《除崔群戶部侍郎制》
選賢舉能
選賢舉能 xuǎn xián jǔ néng
近 任人唯賢、知人善任、量才錄用
反 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舊唐書·食貨志上》:「設官分職,選賢任能,得其人則有益於國家,非其才則遺患於黎庶。此義不可不知也。」
【解釋】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能,形容詞作動詞,指能乾的人。本詞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與能」。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例子】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張德政,主張~,主張大一統。」
㈢ 賢的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賢良方正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
賢妻良母 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賢母良妻 對丈夫是賢惠的妻子,對子女是慈善的母親。
賢身貴體 指身分高貴。
賢賢易色 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傲賢慢士 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乾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稱賢薦能 稱:稱揚。指重視人才,推舉賢能。
大賢虎變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
妒賢嫉能 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敬賢禮士 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舉賢使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禮賢下士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求賢若渴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任賢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思賢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推賢讓能 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於能者。
招賢納士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妒賢疾能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同「妒賢嫉能」。
規賢矩聖 指效法聖賢。
嫉賢傲士 嫉妒和輕慢有才德的人。
嫉賢妒能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簡賢附勢 輕視賢良,依附權勢。
簡賢任能 指選用賢能。
進賢拔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黜惡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黜奸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黜佞 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達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進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屏惡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任能 進: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退奸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退佞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進賢退愚 進用賢能,黜退愚懦。
進賢興功 指薦舉賢士功臣。
進賢用能 舉薦賢者,任用能人。同「進賢任能」。
敬賢下士 尊敬賢者,屈身交接士人。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
敬賢重士 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同「敬賢愛士」。
敬賢愛士 尊重和愛護有才德的人。
舉賢任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親賢遠佞 佞:巧言諂媚的人。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求賢如渴 慕求賢人,如渴思飲。形容求賢心情十分迫切。
求賢下士 訪求賢士且禮遇之。
賞賢罰暴 猶賞善罰惡。指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
賞賢使能 尊崇並重用賢能之士。賞,通「尚」。
使賢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推賢進善 推薦賢士,引進好人。
賢賢易色 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選賢舉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與能」。
選賢任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與能」、「選賢舉能」。
選賢與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與,通「舉」。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舉能」。
養賢納士 招養收容有才德的人。
優賢揚歷 指敬重賢才,表揚其事跡。亦作「優賢颺歷」。
優賢颺歷 指敬重賢才,表揚其事跡。同「優賢揚歷」。
尊賢使能 尊重並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愛賢念舊 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避讓賢路 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退讓賢路 退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三期賢佞 以之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實。
社會賢達 指不屬任何黨派而具有廣泛社會聲望的人士。
聖經賢傳 舊指聖人手訂的經典和賢人闡釋的著作。
聖君賢相 聖明的君主與賢良的輔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輔弼之臣,後專指宰相。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妒能害賢 賢、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賢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進讒害賢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敬老尊賢 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舉善薦賢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任人唯賢 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
野無遺賢 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
博弈猶賢 後指不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古聖先賢 聖:品德智慧極高。賢: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聖人賢者。
君聖臣賢 君主聖明,臣子賢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內助之賢 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學業、品格方面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
納士招賢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十室容賢 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賢人。
識才尊賢 能識別並尊重有才能的人。
野沒遺賢 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同「野無遺賢」。
踵武前賢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㈣ 選賢舉能的同意成語
【成語】:copy 選賢任能
【拼音】: xuǎn xián jǔ néng
【解釋】與,通「舉」。能,動詞作名詞,指能乾的人。本詞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與能」。
成語典故
【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舊唐書·食貨志上》:「設官分職,選賢任能,得其人則有益於國家,非其才則遺患於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例子】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張德政,主張~,主張大一統。」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xxrn
近 任人唯賢、知人善任、量才錄用
反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英文】: Meritocracy
㈤ 選賢舉能是成語嗎
選賢舉能是一個成語。
選賢舉能
【拼音】:xuǎn xián jǔ néng
【解釋】:選拔任用賢能的人。版亦作「選賢任權能」、「選賢與能」。
【出處】:《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
【示例】:他主張德政,主張~,主張大一統。 ★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三》
【近義詞】:任人唯賢、知人善任、量才錄用
【反義詞】: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愛惜人才
㈥ 關於賢能的成語
稱賢薦能 稱:稱揚。指重視人才,推舉賢能。
妒賢嫉能 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舉賢使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任賢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推賢讓能 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於能者。
妒賢疾能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同「妒賢嫉能」。
嫉賢妒能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嫉妒。
簡賢任能 指選用賢能。
進賢拔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達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進能 猶言進賢任能。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任能 進: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進賢用能 舉薦賢者,任用能人。同「進賢任能」。
舉賢任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賞賢使能 尊崇並重用賢能之士。賞,通「尚」。
使賢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選賢舉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與能」。
選賢任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與能」、「選賢舉能」。
選賢與能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與,通「舉」。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舉能」。
尊賢使能 尊重並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㈦ 選賢與能是成語嗎
是
選賢與能
xuǎn xián yǔ néng
[釋義]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與,通「舉」。亦作「選賢任能」、「選賢舉能」。
[語出]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
㈧ 帶舉的成語有哪些
舉案齊眉、
舉重若輕、
舉足輕重、
舉一反三、
舉世無雙、
綱舉目張、
不勝枚舉、
輕而易舉、
舉手之勞、
舉世聞名、
舉世矚目、
一舉兩得、
舉棋不定、
舉手投足、
一舉成名、
多此一舉、
舉目無親、
眾擎易舉、
舉不勝舉、
輕舉妄動、
言談舉止、
不識抬舉、
百端待舉、
一舉一動、
兔起鳧舉、
舉鼎絕臏、
包舉宇內、
選賢舉能、
龍舉雲興、
軒然霞舉
㈨ 選賢舉能意思相同的成語
任人唯賢 [rèn rén wéi xiá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
【出自】:《尚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示例】:選拔幹部應當是~。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㈩ 選賢舉能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成語】: 選賢舉能
【拼音】: xuǎn xián jǔ néng
【解釋】: 選拔任用賢能的人。亦作「選賢內任容能」、「選賢與能」。
【出處】: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售修睦。」
【舉例造句】: 他主張德政,主張選賢舉能,主張大一統。 ★郭沫若《歷史人物·屈原研究三》
【拼音代碼】: xxjn
【近義詞】: 任人唯賢、知人善任、量才錄用
【反義詞】: 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愛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