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耳熱什麼意思

成語耳熱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18 15:42:55

1. 成語酒酣耳熱的意思和解釋,用酒酣耳熱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酒酣耳熱
jiǔ
hān
ěr

成語解釋: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成語舉例:酒酣耳熱,攘袂持杯。(清
張潮《虞初新志
王翠翹傳》)



:狂喝豪飲、酒後耳熱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酣,不能讀作「ɡān」。
成語辨形:酣,不能寫作「酐」。
成語典故:漢·楊惲《報孫會宗書》:「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三國·魏·曹丕《與吳質
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成語造句:禍哉,那些早晨一起來即追求烈酒,留連至深夜,飲至酒酣耳熱的人!

2. 酒酣耳熱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酒酣耳熱:【基本解釋】: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拼音讀法】專:jiǔ屬
hān
ěr

【使用舉例】:~,攘袂持杯。(清·張潮《虞初新志·王翠翹傳》)
【近義片語】:狂喝豪飲、酒後耳熱
【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成語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3. 含耳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詞目 解釋
不絕於耳 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去(多指臟話)。
長目飛耳 看得遠,聽得遠。比喻消息靈通,知道的事情多。
充耳不聞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當耳邊風 比喻對聽到的話毫不在意。
盜鍾掩耳 盜:盜竊;鍾:古代一種樂器。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鼎鐺有耳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東風吹馬耳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耳邊風 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耳鬢斯磨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耳聰目明 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耳根清凈 耳邊無事噪聒。指無事打擾。
耳紅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耳後生風 像耳後刮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耳目股肱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
耳目一新 耳目:指見聞。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
耳目昭彰 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耳濡目染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耳軟心活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4. 面紅耳赤意思相近的成語

面紅耳赤的近義詞:面紅耳熱、臉紅耳赤

一、面紅耳熱[ miàn hóng ěr rè ]

白話譯文:形容因緊張、急躁、害羞等而臉上發紅的樣子。

出處:《紅樓夢》第一百九回:想到這里,不免面紅耳熱起來,也就訕訕的進房梳洗去了。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二、臉紅耳赤[ liǎn hóng ěr chì ]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亦作「臉紅耳熱」。

引證:蕭殷《桃子又熟了》一:「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4)成語耳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面紅耳赤的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神色自如

一、面不改色[ miàn bù gǎi sè ]

白話譯文:臉色不變。形容從容鎮靜的樣子。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秦王)叱左右前縛(藺)相如,相如面不改色。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翻譯:秦王命令左右的侍衛把藺相如綁起來,藺相如臉色不變,從容鎮靜的樣子。

二、神色自若[ shén sè zì ruò ]

神情平穩,不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常態。

引證:徐遲《真跡》:裘副主委一個個聽匯報,手在小本子上作記錄。現在他神色自若,臉上已一點也沒有不自然的神情了。

三、神色自如[ shén sè zì rú ]

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引證: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四章第六節:「潘怡如心裡一驚,可是表面上仍神色自如。」

5. 眼睛發花耳朵發熱的成語

眼睛發花耳朵發熱的成語應該是面紅耳赤

6. 眼什麼耳什麼成語

眼花耳熱

兩眼昏眩,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眼餳耳熱

兩眼半睜半閉,朦朧而視,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7. 耳朵的耳有什麼成語

面紅耳赤、
耳聰目明、
掩耳盜鈴、
震耳欲聾、
耳熟能詳、
抓耳撓腮、
充耳不聞、
交頭接耳、
洗耳恭聽、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貫耳、
掩人耳目、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肥頭大耳、
耳目一新、
歷歷在耳、
隔牆有耳、
忠言逆耳、
不堪入耳、
稗耳販目、
耳聞不如面見、
耳食之徒、
屬人耳目、
善言不入耳、
迅雷不及掩耳

8. 帶耳熱成語有哪些

酒酣耳熱 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臉紅耳熱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同「臉紅耳赤」。
面紅耳熱 形容因緊張、急躁、害羞等而臉上發紅的樣子。
眼花耳熱 兩眼昏眩,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眼餳耳熱 兩眼半睜半閉,朦朧而視,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9. 什麼什麼熱的成語

水深火熱、
炙手可熱、
不冷不熱、
頭疼腦熱、
忽冷忽熱、
酒酣耳熱、
飲冰內熱、
湯燒火熱、
知疼著熱、
顛寒作熱、
眼花耳熱、
不著疼熱、
知冷知熱、
說親道熱、
趨勢附熱、
打得火熱、
不因人熱

10. 成語酒酣耳熱的意思和解釋,用酒酣耳熱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酒酣耳熱
jiǔ hān ěr rè
成語解釋: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成語舉例:酒酣耳熱,攘袂持杯。(清 張潮《虞初新志 王翠翹傳》)
近 義 詞 :狂喝豪飲、酒後耳熱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酣,不能讀作「ɡān」。
成語辨形:酣,不能寫作「酐」。
成語典故:漢·楊惲《報孫會宗書》:「酒後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三國·魏·曹丕《與吳質 書》:「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成語造句:禍哉,那些早晨一起來即追求烈酒,留連至深夜,飲至酒酣耳熱的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