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衣食惡薄
Ⅰ 形容人不愛讀書的成語
眼中釘 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出處:《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愛生惡死 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恆情。」
惡不去善 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出處:《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眾善,義之經也。」
惡濕居下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窪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願望相違背。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住。」
惡紫奪朱 紫:古人認為紫是雜色;奪:亂;朱:大紅色,古人認為紅是正色。原指厭惡以邪代正。後以喻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
出處:《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龜厭不告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好佚惡勞 貪圖安逸,厭惡勞動。同「好逸惡勞」。
出處: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要而論之,此三類者,均由學士大夫,好佚惡勞,憚著書之苦,復欲博著書之名,故單辭只義,軼事遺聞,咸筆之於書,以冀流傳久遠。」
好逸惡勞 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出處:《後漢書·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葯,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疾首蹙額 疾首:頭痛;蹙眉:皺眉。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令人作嘔 嘔:惡心,想吐。比喻使人極端厭惡。
面目可憎 憎:厭惡。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厭惡。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貧嘴薄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什麼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貧嘴惡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同「貧嘴賤舌」。
貧嘴滑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同「貧嘴賤舌」。
貧嘴賤舌 指話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厭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什麼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
人神共嫉 人與神都憎恨厭惡。極言民怨之甚。
出處: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實由自邀功賞,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人神同嫉 人與神都憎恨厭惡。極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出處:楊玉如《辛亥革命著記》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網,生民墜於塗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深惡痛疾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出處:《孟子·盡心下》「斯可謂之鄉願矣」 宋·朱熹集註:「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深惡痛嫉 嫉:憎恨。極其厭惡、痛恨。
出處:魯迅《偽自由書·「以夷制夷」》:「揭開了『以華制華』的黑幕,他們竟有如此的深惡痛嫉,莫非真是太傷了此輩的心么?」
深惡痛絕 惡:厭惡;痛:痛恨;絕:極。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出處:《孟子·盡心下》「斯可謂之鄉願矣」 宋·朱熹集註:「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痛深惡絕 極端痛恨、厭惡。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惡絕了大哥,因為大哥竟敢公然與冠家為敵,幫著錢默吟和金三爺到冠家叫鬧,打架。」
文章憎命 憎:厭惡。文章厭惡命運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處: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眾好眾惡 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Ⅱ 形容掩飾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掩飾的成語:
竄端匿跡 比喻掩蓋事情的真相。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夫事之所以難知者,以其竄端匿跡,立私於公,倚邪於正,而以勝感人之心者也。」
攻守同盟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可惜後來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與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條約,我恐朝鮮將來有事,中、日兩國,必然難免爭端吧。」
故弄玄虛 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韓非子·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列功覆過 羅列功績,掩蓋過錯。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陳湯傳》:「言威武勤勞則大於方叔、吉甫,列功覆過則優於齊桓、貳師。」
溺心滅質 指淹沒天然的心性,掩蓋純朴的本質。
出處:語出《莊子·繕性》:「文滅質,博溺心。」
欺上瞞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出處:唐·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屍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欺上罔下 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出處:唐·元結《奏免科率狀》:「忝官屍祿,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塞耳盜鍾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飾非文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掩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同「飾非文過」。
飾垢掩疵 粉飾掩蓋污點和缺點。
瑕不掩瑜 瑕:玉上面的斑點,比喻缺點;掩:遮蓋;瑜:美玉的光澤,比喻優點。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出處:《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不揜瑜 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同「瑕不掩瑜」。
掩耳盜鈴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掩瑕藏疾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一熏一蕕 熏:香草;蕕:臭草。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一熏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一薰一蕕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薰蕕混在一起,只聞到臭聞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Ⅲ 描寫氣候的成語:風,雷電,晴雲,雪 各 三個
【兵不雪刃】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報仇雪恥】指報復冤讎,洗刷恥辱。
【報讎雪恨】報冤讎以洗雪心中之恨。參見「報仇雪恨」。
【報仇雪恨】雪:洗刷掉。報冤讎,除仇恨。
【冰寒雪冷】像冰雪一樣寒冷。比喻冷酷無情。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冰肌雪腸】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冰肌雪膚】像冰一樣的肌膚。形容女子潔美的體膚。
【冰甌雪椀】甌:水盂;椀:水碗。晶瑩透亮的水盂,純凈潔白的水碗。指質地純凈的洗滌毛筆的工具。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天雪窖】形容極為寒冷。
【冰消雪釋】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報怨雪恥】報:報復;雪:洗刷。報怨恨,洗刷恥辱。
【抱怨雪恥】報:報復。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冰柱雪車】原為唐朝劉義的兩首詩名。後用以贊美別人的詩文優美。
【風花雪月】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風花雪夜】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
【飛鴻雪爪】比喻事情經過所留下的痕跡。同「飛鴻印雪」。
【風饕雪虐】饕:貪殘;虐:暴虐。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鴻飛雪爪】用以指世事變易。
【鴻泥雪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同「鴻爪雪泥」。
【鴻爪雪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
【露鈔雪纂】指勤於收輯抄錄,晝夜寒暑不停。
【理枉雪滯】滯:滯獄,長期積壓難以判決的疑案。辯白冤案,洗雪滯獄。
【露纂雪鈔】指勤於收輯抄錄,晝夜寒暑不停。同「露鈔雪纂」。
【螢窗雪案】為勤學苦讀的典實。
【螢燈雪屋】指勤學苦讀。同「螢窗雪案」。
【雲起雪飛】如雲興起,如雪飄飛。比喻樂曲悠揚,變化有致。
Ⅳ 衣,折,公,惡,臂,薄,同,三,食,光,和,塵,組成語
惡衣薄食、
折臂三公(晉朝羊祜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
和光同塵。
就是這三個成語咯。
Ⅳ 成語消消看第26關全部答案
成語消消看第26關全部答案:事出意外、圍魏救趙、惡衣薄食、取捨兩難、折臂三公、厚德載物、圖窮匕見、三從四德、乾乾脆脆、望其項背
(5)成語衣食惡薄擴展閱讀
例句
1、伊麗莎白雖然並沒有覺得事出意外,可還是感激涕零。於是三個人協力同心,一剎那工夫就樣樣收拾妥貼,只等上路。
2、李向陽採取圍魏救趙的辦法,三進山城,敵人被打得心驚肉跳,不得不撤回進攻根據地的部隊。
3、取捨兩難的不僅是漁民,庫區網箱養魚已經成為淅川縣的水產支柱產業,淅川縣主要領導也面臨著痛苦的抉擇
4、有的一捆多三、四斤,有的一捆少二、三斤,折臂三公,每捆就按二十斤算吧。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他的詐偽終於圖窮匕見,大家不禁因此不寒而慄。
7、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強加在婦女身上的精神枷鎖。
8、感情不是算術題,二減一等於一,想要減去,便真的能乾乾脆脆的減掉。已經那麼深厚的情感,要多少決然的魄力,才能徹徹底底地斬斷?
9、徐悲鴻的奔馬具有一種超軼絕塵的神韻,一般畫家難以望其項背。
Ⅵ 好日龍白魚服惡西山薄勞逸 組成語 3個成語
白龍魚服
bái lóng yú fú
[釋義]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語出] 西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近義] 微服私巡、白龍微服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
日薄西山
rìbóxīshān
[釋義]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語出] 《漢書·揚雄傳》:「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正音] 薄;不能讀作「báo」。
[辨形] 薄;不能寫作「簿」。
好逸惡勞 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Ⅶ 成語故事60個(簡短些,100字左右)
1.《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Ⅷ 形容戀愛的成語
連枝共冢
比喻愛情堅貞不渝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間因愛情而引起的糾葛。
兒女情長
指過分看重愛情。
風花雪月
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紅豆相思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佳人才子
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
戀新忘舊
戀慕新的,忘卻舊的;對愛情不專一。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
情竇初開
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倩女離魂
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山盟海誓
盟:盟約;誓:誓言。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天長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
喜新厭舊
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一見鍾情
鍾:集中;鍾情:愛情專注。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生愛情。
英雄氣短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於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眉目傳情
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意。常用來形容用眼色表示愛情。參見「眉來眼去」。
暮翠朝紅
形容愛情不專一。
棄舊迎新
丟棄舊人,迎接新人。謂愛情不專一。
桃花流水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
一見鍾情
①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即產生愛情。②借指對人或事物一看見就發生了很深的感情。
雲心水性
指女子作風輕浮,愛情不專一。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篤新怠舊
〖解釋〗猶言喜新厭舊。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離魂倩女
〖解釋〗倩女:美麗的少女。舊時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Ⅸ 薄、食、衣、惡、能組成什麼四字成語
這幾個字,
惡衣薄食,
就是這個成語
Ⅹ 取長補短類的成語
【貴古賤今】: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當代的事。
【貴遠賤近】:以為與當世相隔久遠的就珍貴,相隔近的就低賤。
【貴壯賤弱】:看重年輕力壯者而輕視年老體弱者。同「貴壯賤老」。
【寒來暑往】: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好善惡惡】:崇尚美善,憎恨丑惡。
【好逸惡勞】: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厚此薄彼】:重視或優待一方,輕視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對兩方面的待遇不同。
【厚古薄今】:厚:推崇,重視;薄:輕視,怠慢。推崇古代的,輕視現代的。多用於學術研究方面。
【厚今薄古】:厚:推崇,重視;薄:輕視,怠慢。重視現代的,輕視古代的。多用於學術研究方面。
【厚往薄來】:在交往中施予豐厚而納受微薄。
【緩急輕重】: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吉凶禍福】:吉祥、不幸、災禍、幸福。
【賤買貴賣】:低價買進,高價售出。
【賤入貴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今來古往】:猶古往今來。從古到今。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今是昔非】: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指認識過去的錯誤。同「今是昨非」。
【進本退末】: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進榮退辱】:以仕途的進升為光榮、降職為恥辱。
【進善退惡】:進用賢善,黜退奸惡。
【進退存亡】:前進、後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種好的與壞的處境。
【進退榮辱】:指仕途的遷升或降職,榮耀或恥辱。
【進退損益】:指增減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