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成語題七年級下冊
⑴ 我要七年級下冊語文選擇題,選用錯成語5題,選病句5題,選用錯標點符號5題。
病句
1.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有無扎實的基礎是提高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前提。
B.李老師找我談話,慫恿我努力學習。
C.我們必須及時改正、隨時發現工作中的錯誤。
D.恐怖主義對國際社會的和平、安全與發展構成了巨大威脅。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有沒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是評定好文章的標准之一。
B.聽到殷雪梅老師去世的噩耗,大家的心長時間久久不能平靜。
C.聯歡會上大家表演了文藝節目、舞蹈、相聲等。
D.如果過分掠奪植物資源,植物可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報復人類,所以人類要盡力保護好現有的生態環境。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是()
A.在建設三峽大壩的過程中,無論工人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卻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B.在列車長粗暴的干涉下,使愛迪生在火車上邊賣報邊做實驗的願望破滅了。
C.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D.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彈,市領導要求各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北京申辦奧運成功,我就萌發了想學好外語,2008年去北京當個志願者,為奧運服務。
B.我生長在戲劇之家,豫劇對我一點都不陌生。
C.不要認為岩石是堅固不壞的,它無時無刻不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
D.材料廠經過技術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產值卻增長10%。
5、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溫州鼓詞是流行於浙南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
B.通過「告別網吧」的主題班會,同學們有了很大的觸動。
C.具備頑強的毅力,是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D.食品安全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保證。
成語
1、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秋季校運會即將舉行,同學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決心為班級爭光。
B.我們來到郊外,登上開滿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滄海桑田,真是心曠神怡!
C. 小林學習很虛心,每到課間,他都會捧著書本不恥下問地向老師請教。
D.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剛學做菜的王艷老是忘記放鹽和其他調料,吃起來讓我們覺得味同嚼蠟。
B.晚自習課上,老師又教了我們一種思路,重蹈覆轍地將這道題做了一遍。
C.我們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袖手旁觀是不能得到知識的。
D.李琪經常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跡真是罄竹難書。
3.下列各組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根深蒂固;事實上,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
B.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 權力;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C.兩位闊別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異國他鄉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擁抱,別提有多高興了。
D.做學問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應踏踏實實,不能好高騖遠。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節目《鼓盆歌》,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上亮相。
B.當西方世界還在經濟危機的迷霧中彷徨,生機勃勃的華夏大地,首先傳導出經濟復甦妙手回春的強烈信號。
C.登上市郊真武山,舉目遠眺,只見青山如屏,綠水如帶,令人心曠神怡。
D.在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時節,泛舟風光旖旎,美不勝收的襄陽古護城河,那真是愜意無比啊!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新疆大發展,我們怎麼辦?」「首府大跨越,我們怎麼干?」烏魯木齊人已把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當做實現首府跨越式發展的不二法門。
B.6月11日世界盃足球賽在南非開賽以來,球迷們天天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每場比賽結束後仍對球星的表現評頭論足,強聒不舍,盡情享受著體壇的「豪門盛宴」。
C.今年年初以來,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大幅漲價,瘋漲速度令人嘆為觀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瘋」等一系列網路新詞。
D.面對我市多年來冬季大氣污染嚴重的狀況,市政府下大力氣整治,終於妙手回春。據2009年環境監測顯示:優級天數增加,重污染天數減少。
標點
1.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是( )
A.通過看地圖上等高線的分布和梳密情況,可以知曉大致的地形:等高線越密集,這一帶的地勢越陡;等高線越稀疏,這一帶的坡度越緩。
B.誰不承認春天是美好的?
C.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特殊資源。由於一些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這些國家的農業、工業、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脅。
D.如果以花為喻,玫瑰象徵春天,石榴象徵夏天,爭奇斗艷的菊花象徵秋天,水仙則是冬天的使者了。
2.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長期以來,我們將教育的目標定位於「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
B.只要掌握解題技巧,你就會懂得如何解答同類問題了?
C.為了籌建南極長城站,他嘔心瀝血;長城站落成時這位鋼鐵漢子也流淚了。
D.為什麼我會進步如此神速呢?因為我得到了名師的指點。
3.下列句子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請你好好思考一下,說說一面句子中加點的字為什麼用得准確?
B.友善待人,表明人的胸懷寬廣;精神境界純潔,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C.「怠慢了時間,也就怠慢了生命,」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要珍惜現在。
D.劉庄黨支部從多年來的實踐中認識到:要創造更多的財富,既要靠政策,也要靠科學。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
B.「不對,這不是將軍家裡的狗……」巡警深思地說,「將軍家裡沒有這樣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獵狗。」
C.人,每天除了要吃進一定量的水和鹽以外,還要吃澱粉、蛋白質和脂肪。
D.他們說得很快,聽不清說些什麼?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我這個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暈頭轉向,不知道哪是東,哪是西?
B.晚上,屋裡靜悄悄的,只聽見父、子倆的翻書聲和窗外三、四隻蟋蟀的鳴叫聲。
C.在兩幅畫前我感到了一種心靈的震撼,也許是達到了與藝術家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D.新疆的胡楊,甘肅的火炬樹,黑龍江的暴馬丁香,西藏的高山松,廣東的大王椰……真可謂四海奇樹、五洲絕品都匯聚在世博園內。
⑵ 初中語文試捲成語選擇題,越多越好
試題: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創造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B.某些部門稍一放鬆,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廠又如雨後春筍一般興旺起來。
C.我們班的語文科代表學寫散文一舉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發表了好幾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見這種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答案:A
A. 袖手旁觀 xiù shǒu páng guān
解釋: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B. 雨後春筍 yǔ hòu chūn sǔn
解釋:指春天下雨後,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C. 妙手偶得 miào shǒu ǒu dé
解釋: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很深的人,出於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
D.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解釋: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
2下列句中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清秀旖旎的西湖風光令國內外遊人流連忘返。
B. 為了在科技比賽中體現創新精神,許多同學處心積慮,設計了各種造型的航空模型。
C. 為了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套令人賞心悅目的《安徒生童話》郵票。
D. 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有識之士特別提醒人們,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答案:B 處心積慮為貶義詞,用在此處不恰當。
A.流連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釋]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B.處心積慮 chǔ xīn jī lǜ
[解釋] 處心:存心;積慮: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為貶義詞。)
C.賞心悅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釋] 悅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D.死灰復燃 sǐ huī fù rán
[解釋] 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為貶義詞。)
3下列各句中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目是:( )
A. 諸如此類的句子,委實不勝枚舉。
B. 這是一篇雅俗共賞的上乘之作。
C. 任何個人的成績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比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D. 如果學習方法運用恰當,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答案:D 事倍功半,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本句中方法得當,應該是「事半功倍」。
A. 不勝枚舉 bù shèng méi jǔ
[解釋] 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B. 雅俗共賞 yǎ sú gòng shǎng
[解釋] 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C. 滄海一粟 cāng hǎi yī sù
[解釋] 粟:穀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4 下列句中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
A.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給農村帶來許多新技術、新信息,讓農民們獲益匪淺。
B.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費慾望,原來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C.謊言讓他感到惴惴不安,終於,他鼓足勇氣,走到了老師面前。
D.閱讀文章遇到「攔路虎」時,要善於使用工具書,千萬不能望文生義。
答案:B 解析: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沒有商品暢銷的意思。在此可替換成「供不應求」。
A. 獲益匪淺 huò yì fěi qiǎn
[解釋] 受到很大的益處和啟迪。其中「匪」是「不」的意思。 誤寫:獲益非淺
B. 炙手可熱 zhì shǒu kě rè
[解釋]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C.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解釋] 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D. 望文生義 wàng wén shēng yì
[解釋] 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 誤寫:望文生意
⑶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1-2單元所有成語(急用)
爭妍斗艷:爭搶著展現自己的美麗、艷麗。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積伶積俐:非常伶俐。
空空如也:空盪盪的樣子。
三眼一板:比喻有條理,合規矩。
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絡繹不絕:前後相接,連續不斷。
無可言喻:無法用語言來說明。
優哉游哉:從容不迫、悠閑自得的樣子。
束手無策:形容遇到問題拿不出辦法解決。
無濟於事: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克勤克儉: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怒不可遏:怒氣沖沖,難以抑制。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指國家的興盛、滅亡,每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區別地混在一起來談論或對待。
無地自容: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藏起來,形容十分羞愧。
輕舉妄動:不經慎重考慮,輕率地採取行動。
不解之緣:難以分開的緣分。
躍躍欲試:形容心裡急切地想試試。
流連忘返:留戀景色或某種事物,捨不得離開,而忘了回去。
嗯,這些是從七下的課本中找的,不知對你有用么?
⑷ 初一下語文成語運用60題
雖然有的題目比較費時間,但是也只能 這樣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多和老師交流,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老師是很樂意學生去問問題的,問多了 老師也會給很多學習上的建議
⑸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基礎知識字,詞,成語,句子習題集錦及答案 試題 有答案
2010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基礎知識
第一講:現代文
一、字詞掃描
1.會讀會寫
第一課
痴想(chī xiǎng)
隱秘(yǐn mì)
鐵青(tiě qīng)
凝成(níng chéng)
誘惑(yòu huò)
喧騰(xuān téng)
一瞬間(yī shùn jiān)
大事渲染(dà shì xuàn rǎn)
宣洩(xuān xiè)
寒暄(hán xuān)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一瀉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第二課
訓誡(xùn jiè)
聳立(sǒng lì)
迂迴(yū huí)
凝視(níng shì)
啜泣(chuò qì)
啜茗(chuò míng )
筆耕不輟(bǐ gēng bú chuò)
點綴(diǎn zhuì)
納罕(nà hǎn)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 )
心驚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頭暈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
故弄玄虛(gù nòng xuán xū)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第三課
零落(líng luò)
斷續(àn xù)
收斂(shōu liǎn)
寬恕(kuān shù)
卑微(bēi wēi)
一絲不苟(yī sī bù gǒu)
聒聒(guō guō)
第四課
嚷(rāng)
穗(suì)
艙(cāng)
綻(zhàn)
沉澱(chén diàn)
湊(còu)
釀(niàng)
發端(fā ān)
終極(zhōng jí)
迸濺(bèng jiàn)
挑逗(tiǎo dòu)
繁密(fán mì)
佇立(zhù lì)
凝望(níng wàng )
籠罩(lǒng zhào)
伶仃(líng dīng)
稀零 (xī ling)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仙露瓊漿(xiān lù qióng jiāng)[來源:學。科。網Z。X。X。K]
蜂圍蝶陣(fēng wéi dié zhèn)
盤虯卧龍( pán qiú wò lóng)
浮想聯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
甘拜下風(gān bài xià fēng)
羈絆(jī bàn)[來源:學+科+網Z+X+X+K]
挑釁(tiǎoxìn)
澎湃(péng pài)
2.會譯會用
(1)隱秘:隱蔽,不外露。
(2)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3) 納罕:驚奇,詫異。
(4)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 聒聒:持續嘈雜,使人心煩
(6) 寬恕:寬容饒恕
(7)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來源:學科網]
(8)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來源:學.科.網Z.X.X.K]
二、文句采擷
課內積累
1.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3、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4、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活著。
5、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課外拓展
吟詠花木的詩句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B.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C.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E.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F.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G.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陸游)H.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I.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J.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三、文學資訊[來源:學,科,網Z,X,X,K]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 的勝利。
3、《短文兩篇》(蟬)作者小思,原名盧瑋鑾,(貝殼)作者席慕蓉。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四、基礎演練
1.下面的注意有誤,請改正。
痴(chí)心 隱(yníg)秘 綻(diàn)開 瀑(bào)布 凝(líng)成[來源:Zxxk.Com]
擎(qín)天 啜(zhuì)泣 盤虯(yóu) 騷(shāo)擾
2.找出下列短語中的錯別字,並改正。
擎天憾地 白白糟塌 蜂圍蝶鎮 駐立凝望 孤零希落 庸祿無為 灰心傷氣
錯別字:
改正:
3.解釋下列成語。[來源:學*科*網]
小心翼翼:肅然起敬: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龐然大物:明察秋毫
4.結合語境解釋下面黑體詞語。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來源:學.科.網Z.X.X.K]
解釋:
(2)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解釋:
參考答案
1、chī yǐn zhàn níng qíng chuò qiú sāo
2、憾——撼 塌——蹋 鎮——陣 駐——佇 希——稀 祿——碌 傷——喪
3、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怡然自得:愉快,自得其樂。龐然大物:形容體識大而笨重的東西。明察秋毫:比喻非常精明,任何的小問題都看得清清楚楚。
4、(1)、嶙峋:形容身體瘦弱的情形。(2)、這是比喻的說法,把生命比作長河。
五、閱讀提升(閱讀課內語段,回答問題)
(一)閱讀這首詩的第一節,完成下列問題。
在山的那邊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1、 為什麼我爬上了山頂,卻哭著回來了?
2、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個詩句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簡析其表達效果。
3、 從這節詩中可以讀出「山」與「海」的具體含義嗎?請簡析。
解析:第1題考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第2題考對詩歌所採用的修辭手法的理解,第3題考對詩歌精練含蓄語言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2、 擬人。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將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現「我」內心極度的失望。
3、 對於「海」,我是懷著隱秘的想望去追求的,這里的「海」是一種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徵。而「山」,卻「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敲碎了「我」的美夢,讓「我」的理想落空。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難、道道的難關。
(二)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②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淺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③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換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④「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⑤「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
⑥每一穗( )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 )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 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⑧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卧龍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們心底。
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 ),它張滿了帆,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⑩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開篇獨句成段,這樣的安排有什麼作用?
2、在文中括弧里給加點的字注音。
3、第②段「輝煌」一詞什麼意思?它有什麼表達效果?
4、第②段劃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它有什麼作用?
5、第③段劃橫線的句子寫出藤蘿花 的什麼特點?
6、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換成「觀望」為什麼?
7、第⑦段自然段畫浪線句「流著流著」照應了前面的哪個詞?
8、第⑨段「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9、第⑩段用「淺紫色」形容「芳香」是否搭配不當?為什麼?
10、從含義來看,這些選段缺少了什麼內容?這樣寫,有什麼缺憾?
參考答案
1、總起全文寫作者的感受,強調紫藤蘿花開得盛。2、rǎng suì diàn niàng 3、原意是光輝燦爛,文中指紫藤蘿花開得艷。生動形象寫出了紫藤蘿花盛開的情態。4、擬人、比喻,將紫藤蘿花寫活了,好象活潑的孩童,在歡笑在生長。一句比喻,又將紫藤蘿花的艷麗情態表現出來了。5、開得很密,充滿著活力。6、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轉睛地看著,形容看得出神。「觀望」是張望的意思。用觀望不能表達作者此時的心情。7、瀑布8、點明文章的中心,將文章的感情升華了。9、表面上看不搭配,從內容上看是搭配的,因為這里的淺紫色,不僅指顏色,它已變成紫藤蘿花的代稱了。10、這些選段缺少了回憶十幾年前紫藤蘿慘遭不幸的情景描述,這樣,就使得第9段的主旨句缺少了照應,失去了概括力了。
第二講: 文言文
一、詞語積累
(一)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 身。
[私]暗自,暗暗的。
[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ì)]鳥鳴。
[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溝。
[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
[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二)、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 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
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三、閱讀探究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
物外之趣.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一)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二)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三)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
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
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 :豐富的想像。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1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
遷移運用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
1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2 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3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來源:學科網]
4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5 懷有一顆童心,6 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有一點兒「阿Q精神」等。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四、譯文
童趣(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五、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著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作者童稚時,時有物外之趣,關鍵原因是:
2、第三段中的「林」「獸」「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於作者敏銳的童心,它們分別指的是:
3、四段中的「龐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樹」指的是:
4、作者的「物外之趣」,全憑新奇合理的想像,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種趣物之外,你還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寫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來源:學科網ZXXK]
5.作者從小就有如此閑情,以致後來成為文學家,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二)閱讀下文,回答文後問題。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及,達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人名),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使人開懷大笑)。」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 ,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選自晉朝葛洪《西京雜記》)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邑( )人大姓文不識 與其( )佣作而不求償
時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窮〔 〕矣!」
7、解釋文中畫「—— 」線的句子。
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先生留聽,更理前論:
8、請概括選文第一自然段寫匡衡勤讀的兩件小事。
①
②
參考答案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2、叢草、蟲蚊、土礫凸者、凹者 3、癩蝦蟆 土礫凸者 叢草 4、略5、略 6、同鄉 他、指文不識 如此、像這樣 窮盡 7、(1)我希望能把主人的書全部通讀一遍 (2)先生停下來聽我說,請您再談談前面的觀點 8、(1)勤學無燭,穿壁引光讀書 (2)與人佣作不求償,願讀遍主人書。
⑹ 七年級下冊語文成語和詩詞試卷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 約客 趙師秀 ....................... 論詩 趙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