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2017高考語文成語故事

2017高考語文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17:50:23

1. 什麼是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的介紹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著我國的文化之熙。後來被編譯成《成語故事》系列圖書。

【成語】: 三顧茅廬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釋】: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葛亮在隱居於卧龍岡茅草房(南陽諸葛廬),自耕自食,但很有學問,因居處有一岡名卧龍岡,人稱「卧龍先生」。徐庶給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和關羽、張飛親自到卧龍岡拜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誠心請諸葛亮出山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南陽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去卧龍崗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遊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卧龍崗。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2] 三顧茅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躬耕地(今南陽城西卧龍崗),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

2.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

3. 萬象更新成語故事

拔犀擢象 (bá xī zhuó xiàng)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眾的人. 包羅萬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包羅:包括;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指各種事物.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超然象外 (chāo rán xiàng wài)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超以象外 (chāo yǐ xiàng wài) 以:用法等同「於」.超脫於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比喻壞人嘴裡說不出好話來. 黃金鑄象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氣象萬千 (qì xiàng wàn qiān) 氣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人心不足蛇吞象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森羅萬象 (sēn luó wàn xiàng) 森:眾多;羅:羅列;萬象: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 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萬象更新 (wàn xiàng gēng xīn) 萬象:宇宙間一切景象;更:變更.事物或景象改換了樣子,出現了一番新氣象. 萬象森羅 (wàn xiàng sēn luó) 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 香象渡河 (xiāng xiàng dù hé) 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評論文字精闢透徹. 象齒焚身 (xiàng chǐ fén shēn) 焚身:喪生.象因為有珍貴的牙齒而遭到捕殺.比喻人因為有錢財而招禍. 象煞有介事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指裝模作樣,活象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 象牙之塔 (xiàng yá zhī tǎ) 指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 象箸玉杯 (xiàng zhù yù bēi)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包羅萬象 拔犀擢象 超然象外 超以象外 得意忘象 狗口裡生不出象牙 狗口裡吐不出象牙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黃金鑄象 合眼摸象 盲人摸象 盲人說象 氣象萬千 人心不足蛇吞象 森羅萬象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蛇欲吞象 太平無象 無可比象 忘象得意 萬象更新 萬象森羅 象齒焚身 象耕鳥耘 象簡烏紗 象煞有介事 香象渡河 險象環生 香象絕流 象牙之塔 瞎子摸象 象箸玉杯 遺風余象 眾盲摸象 拽象拖犀

4. 孔子的成語故事

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1、善與人交

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嬰的車夫回家後,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夫不解。

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過門口,晏嬰那麼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麼朴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意氣揚揚、傲氣沖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

車夫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奮圖強。晏嬰知道後,也努力培養他,後來車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4)2017高考語文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5. 成語故事《水滴石穿》主要內容

這個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寫張乖崖為官清廉,鐵面無私。一次看見倉庫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銅錢放入自己的口袋而嚴加追問,並判他死刑,在判決書上寫出了「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批語。

6. 沽名釣譽的成語故事

此成語來自古詩文來作源品,沒有故事。

沽名釣譽 [gū míng diào yù]

[釋義]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出處]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沽名吊譽...

7. 經典成語故事100字

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8. 還有那些成語故事

1.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2.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3.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4、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5、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6、勞苦功高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攻佔秦都咸陽後駐守函谷關,項羽聽說劉邦攻佔咸陽,就氣急敗壞在鴻門擺宴席請劉邦。席間項庄舞劍助興想借機殺劉邦。樊噲趕緊拔劍上前對項羽說:「沛公恭候大王的到來,沒有封侯,你卻要殺如此勞苦功高的人?」

呵呵 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