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帶莫聞字的成語

帶莫聞字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8 18:17:46

㈠ 莫聽聞言說是非,晨昏只好念陀佛,若將狂語為真實,畫餅如何止飢餓。是什麼意思

不要以別人口中的話來討論對錯,每天都要心存慈悲就好,假如把假話當真,那麼畫上燒餅都能充飢了!

㈡ 求問"勿謂莫聞,天妖伺人"什麼意思

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孔子到周的都城洛邑去,在供奉周族始祖後稷的太廟,看到宮殿右邊台階的前面,有一個青銅鑄造的人像,用封條纏繞三周捆綁嘴巴,銅人脊背上鑄刻的銘文說:古之慎言人也,——遠古時代說話謹慎的人,戒之哉!戒之哉!——對這個慎言人所說的話,要警戒啊!要警戒啊!無多言,多口多敗;——不要講傷人的多話,越是講傷人的多話,越是增加禍災。無多事,多事多患。——不要搬弄事端,越是搬弄事端,越是增加禍害。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即使在安寧和快樂時,也一定要保持戒備,否則沒有地方可以後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不要說哪裡會有傷害?它的禍害會不斷地增加。勿謂何害,其禍將大;——不要說哪裡會有危害?它的禍害將會變得很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不要說哪裡會有殘害?它的禍害會象火樣燃燒。勿謂莫聞,天妖伺人。——不要說沒有被人聽到,老天暗中窺視著人類。熒熒不滅,炎炎奈何;——火苗微弱的時候不撲滅,火焰猛烈的時候怎麼辦?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將會成長為大江大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微細的時候連綿不斷絕,蔓延起來就會成為羅網。青青不伐,將尋斧柯。——剛剛長出的樹苗不拔掉,將來就要尋找斧頭來砍。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如果真的不能夠慎重地對待它,它就會成為禍害的根源。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口角為什麼帶來禍端,它是禍害出來的大門。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橫行凶暴的人不會得到善終,爭強好勝的人必會碰到對手。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對主事的人的怨恨象河水一樣泛濫成災,民眾把他處於眾人所抬的高位當作危害。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君子知道天下是掩蓋不住的,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所以處在民眾的後面和下面,令人敬慕而效仿他。執雌持下,人莫踰之。——在權利面前固守雌弱保持低下,任何人不能逾越人的權利。人皆趨彼,我獨守此;——所有的人趨向那邊,我獨自職守著這里。眾人惑惑,我獨不從;——所有的人迷惑,只有我不盲從。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這裡面藏著我的大智慧,不是向人賣弄小技巧。我雖尊高,人莫我害。——我雖然地位尊高,民眾並不認為我構成了危害。夫江河長百穀者,以其卑下也。——江河所以能成為所有出谷溪流的尊長,是因為它低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沒有親疏之分,永遠給予善良的人。戒之哉!戒之哉!——要警戒啊!要警戒啊!

㈢ 長,則,及,聞,過,喜,鞭,莫用這幾個字組哪兩個成語

鞭長莫及和聞過則喜。

㈣ 有聞有莫的成語

默默無聞
中文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語解釋: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成語出處:明 李楨《剪燈余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㈤ 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文言文翻譯。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痛哭流涕,漢語成語,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涕淚交加的樣子。

㈥ 莫辯莫言 莫聞莫見的含義

意思是不要誇來贊自己的同時去自貶低別人。

出自:清代曾國藩的名言

原文:

莫道己長,莫言人短,施恩勿念,受恩不忘。

譯文:

不要對別人說自己的長處,也不要說別人的短處,幫了人不要亂說,受了他人的恩惠要記在心裡。

(6)帶莫聞字的成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曾國藩在做大學士的時候說的一句話。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之學並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於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斗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於瑣」、或「偏於靜」的局限。

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著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㈦ 哪本小說的主角叫莫聞

:星戰士傳說

㈧ 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1:百步穿楊(黃忠)2:百戰百勝(曹操)3:負薪救火(諸葛亮)4:七擒七縱(孟獲)5:樂不思蜀(劉禪)6:大獲全勝(劉備)7:鼎足之勢(劉備,孫權,曹操)8:不計其數(曹操)9:不識時務(魯肅)10:肺腑之言(貂禪)11:橫行無忌(李催,郭汜)12:三顧茅廬(劉備)13:頓開茅塞(孫權)14:捶胸頓足(劉備)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達)17:寡不敵眾(周瑜)

㈨ 求幾個成語的意思:一揮而就、滿城風雨、滄海一粟、諱莫如深、置若罔聞

一揮來而就 : 一動筆就寫成了.。源 滿城風雨;: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滄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諱莫如深:原意為事件重大,諱而不言。後指把事情隱瞞得很緊。 置若罔聞:指不予理睬。

㈩ 成語「置若罔聞」和「莫衷一是」分別是什麼意思有哪一個成語可以形容得到別人的真誠贊揚而不驕傲不自大

中華成語大詞典

置若罔聞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解釋】:置:放,擺;若:好象;罔:沒有。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處】:明·朱國楨《涌幢小品·閣臣相構》:「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推其微意,謂便做也得。」
【示例】:寧榮兩府上下內外人等,莫不~,獨有寶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
【近義詞】: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熟視無睹
【反義詞】: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會神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不予理睬
【英文】:turn a deaf ear to
【日文】:聞(き)かぬふりをする,聞(き)き流(なが)す
【法文】:faire la sourde oreille
【德文】:etwas vǒllig ignorieren
莫衷一是
【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解釋】:不能決定哪個是對的。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示例】:人們議論紛紛,~。
【近義詞】:無所適從
【反義詞】:一針見血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unable to agree or decide which is right
【日文】:一致(いっち)した結論(けつろん)に達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德文】::in etwas nicht miteinander übereinstimmen kǒnnen
戒驕戒躁
【拼音】:jiè jiāo jiè zào
【解釋】:戒:警惕,預防。警惕並防止產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出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示例】:我們要~,謙虛謹慎。
【近義詞】:不驕不躁、虛懷若谷、功成不居
【反義詞】:驕傲自大、不可一世、惟我獨尊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英文】:guard against arrogance
【日文】:あせらずおごらず
【德文】:sich vor überheblichkeit und Unbesonnenheit hüten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