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成語解釋造句拼音
『壹』 (本末倒置)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
『貳』 「本末倒置」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比喻吧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叄』 本末倒置的成語故事
【成語】: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解釋】: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有一次齊國的國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國。使臣到了趙國,把齊王的信交給了趙威王,趙威王連看都沒看,就親切地問使臣:齊國怎麼樣?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生活得好嗎?齊王的身體好嗎?使臣聽了,心裡很不高興,對趙威王說:齊王派我來訪問趙國,可您連信都不看,而是先問收成、百姓,最後才問國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趙威王笑著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糧食是最重要的,還有,如果沒有百姓,哪有什麼國王啊!所以我這樣問,根本沒有本末倒置。本末:樹根和樹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細枝末節;置:放置。這個成語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的關系搞顛倒了。
『肆』 本末倒置的成語
本末倒置_成語解釋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例句】: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成語典故
《禮記.大學》里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
『伍』 瘋狂猜成語本末末本是什麼答案
根據「本末末本」順序顛倒,可得出答案是:本末倒置。
【成語】: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解釋】: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舉例造句】: 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拼音代碼】: bmdz
【近義詞】: 輕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義詞】: 以一持萬、本末相順
【歇後語】: 木橛頭作笆樁
【燈謎】: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弄錯事物的輕重主次
【英文】: cart before the horse
『陸』 本末倒置,置組成語
本末倒置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不容置辯 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餘地。
不容置喙 置:安放;喙:嘴。不許在一旁插嘴。
不容置疑 不允許有什麼懷疑。表示論證嚴密,無可懷疑。
不置褒貶 置:安放,這里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贊,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不置可否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措置裕如 措置:處理,安排;裕如:從容不迫,很有辦法的樣子。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常用來稱贊人有辦事的才能和經驗。
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倒置干戈 把武器收藏起來,不再打仗。
高自標置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高自位置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漠然置之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一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難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輕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兩者的地位擺顛倒了。
頭足倒置 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系。
投閑置散 投、置:安放;閑、散:沒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職位或沒有安排工作。
推心置腹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無可置辯 置辯:辯論,申辯(用於否定)。沒有什麼可以爭辯的。表示確鑿無疑。
無可置疑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柒』 成語"本末倒置"是什麼意思
本指根,末指樹梢,都是由象形字演化而來,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很形象的嘛,還是挺好理解的~
『捌』 本末倒置是什麼成語
本末倒置_成語解釋
【拼音】:běn mò dào zhì
【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例句】: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玖』 形容倒置主次的成語,不分輕重緩急的成語
【成語】: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解釋】: 本:樹根;末:樹梢;置版:放。比喻權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舉例造句】: 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拼音代碼】: bmdz
【近義詞】: 輕重倒置、舍本求末
【反義詞】: 以一持萬、本末相順
【歇後語】: 木橛頭作笆樁
【燈謎】: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弄錯事物的輕重主次
【英文】: cart before the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