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中的成語考察
①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 初中易錯成語及其解釋
聲東擊西來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源釋】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出處】《淮南子·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結構】聯合式。【用法】常用於軍事;指一種出奇戰勝敵人的戰術。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辨形】擊;不能寫作「機」。【近義詞】出其不意、出奇制勝【反義詞】無的放矢【例句】雖然現在這里還沒什麼動靜;但地勢險要;千萬麻痹不得;小心敵人~。
② 寫出出自文言文的成語(初中課文中的)
刻舟求劍
拔苗助長
狐假虎威
濫竽充數
黔驢技窮
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百中 · 捕風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慄 · 不合時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葯 · 別開生面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倫不類 · 伯樂相馬 · 班門弄斧
· 白面書生 · 八面威風 · 不名一錢 · 拔苗助長
· 不屈不撓 · 不求甚解 · 髀肉復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舉鼎 · 博士買驢 · 冰山難靠
· 背水一戰 · 半途而廢 · 不貪為寶 · 白頭如新
· 百聞不如一見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標新立異
· 不學無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遠千里 · 不因人熱
· 別有天地 · 不遺餘力 · 百折不撓 · 百丈竿頭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雲 · 賓至如歸 · 拔幟易幟
·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沉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斗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務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荊請罪
· 發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蒙振落 · 風聲鶴唳
· 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一毛 · 膠漆相投
· 舉一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 困獸猶斗 · 開天闢地 · 口若懸河 · 空中樓閣
· 刻舟求劍 · 膾炙人口 · 狼狽不堪 · 力不從心
· 兩敗俱傷 · 樂不思蜀 · 老當益壯 · 勞而無功
· 論功行賞 · 老馬識途 · 老牛舐犢 · 老嫗能解
· 老生常談 · 樑上君子 · 藍田生玉 · 濫竽充數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買櫝還珠 · 馬革裹屍
· 門可羅雀 · 名落孫山 · 孟母三遷 · 馬首是瞻
· 毛遂自薦 · 門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雞
· 怒發沖冠 · 鳥盡弓藏 · 南柯一夢 · 弄巧成拙
· 窮兵黷武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難兄難弟 · 南轅北轍
· 天真料漫 · 千變萬化 · 七步之才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盡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鈞一發
· 千里鵝毛 · 黔驢技窮 · 千慮一得 · 巧取豪奪
· 七擒七縱 · 杞人憂天 · 曲突徙薪 · 千萬買鄰
· 犬牙交錯 · 千人所指 · 千載難逢 · 氣壯山河
· 日不暇給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人給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傑地靈 · 日暮途窮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棄我取 · 忍辱負重 · 任人為賢 · 人人自危
· 如釋重負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魚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釋卷 · 士別三日
· 死不旋踵 · 師出無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傷風敗俗 · 三顧茅廬 · 雙管齊下
· 死灰復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屍居余氣
· 司空見慣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遷之教 · 三人成虎 · 殺身成仁 · 水深火熱
· 識時務者為俊傑 · 三生有幸 · 屍位素餐 · 塞翁失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隨月讀書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敵愾 · 同仇敵愾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 同甘共苦 · 同工異曲 · 天經地義
· 天下無雙 · 天涯海角 · 天衣無縫 · 一夔已足
· 窮兵黷武 · 莊周夢蝶 · 曾參殺人 · 以強凌弱
· 完壁歸趙 · 韋編三絕 · 無出其右 · 為虎作倀
· 刎頸之交 · 無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萬死不辭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五色無主
· 亡羊補牢 · 未雨綢繆 · 妄自尊大 · 下筆成章
· 下車泣罪 · 先發制人 · 興高采烈 · 心曠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關 · 先聲奪人 · 小巫見大巫
· 小時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敗塗地 · 有備無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眾咻 · 一傅眾咻 · 以強凌弱
· 飲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發千鈞 · 約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葉公好龍 · 以管窺天 · 言過其實
· 一國三公 · 以規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氣
· 一揮而就 · 與虎謀皮 · 異軍突起 · 有腳陽春
· 以卵擊石 · 以鄰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鳴驚人 · 一木難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豐
· 有名無實 · 一諾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竅不通
· 一錢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③ 成語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妙用
注重成語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妙用,寓教於樂,讓文言文教學由「 首怕」變為 「 首愛」。如果以一般中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為切入點,利用成語中豐富的文言知識,來導入或融入文言文教學,或許能寓教於樂從而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循序漸進、化難為易、由已知輕松自覺地去探求未知,既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又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順應終身學習的要求。
比如學〈論語〉十則,如果能從通俗易懂的成語入手, 了解孔子的七情六慾, 看看孔子的喜怒哀樂,來增強對孔子思想的理解認識。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精髓的成語 (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為人師表 、 溫故知新、 實事求是、舉一反三),形容孔子的成語 ( 韋編三絕:孔子年老時,回家鄉編書和講學,工作挺忙的,但仍堅持學習。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 周易》。這是一部最難懂的古書。孔子決心要讀懂弄通。他把幾十斤重的 《 周易》抱回家去,一遍不懂,來二遍,三遍,因為讀的遍數多了把串聯竹木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多次,換了多次新帶子。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編為一句成語,叫做 「 韋編三絕」,以此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由此,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或合作性學習去歸納收集 《 孟子》中的成語( 緣木求魚 杯水車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棄 一暴十寒 與人為善 赤子之心 當務之急 知人論世 出類拔萃 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成語在古詩鑒賞中也可以妙用。古詩鑒賞中抓成語典故把握主旨情感李商隱《 錦瑟》也可以從頷聯 「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 中提煉寓言典故 ( 成語 「 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 ( 成語「 望帝啼鵑」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把握全詩感情基調從而去推想與錦瑟的關聯。 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
④ 初三上學期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有哪些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龐然大物 不能自己 忍俊不禁 嘔心瀝血 人聲鼎沸 很多
⑤ 初中高中語文文言文里的成語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大行不辭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秋毫不犯 游刃有餘 約法三章 勞苦功高 夙興夜寐 信誓旦旦
這些都是高中的
⑥ 從古文中來的成語有哪些
刻舟求劍
車水馬龍
汗馬功勞
賓至如歸
世外桃源
人傑地靈
投桃報李
負荊請罪
草木皆兵
大智若愚
不恥下問
班門弄斧
此地無銀三百兩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至清則無魚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⑦ 語文的文言文(中考)重點字詞以及一些標點,病句,易錯成語的解釋
常見的病句類型
一 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常見語病,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幾乎每年中考都有此類語病題。句子成分的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及關聯詞搭配不當。例如:
⒈主謂搭配不當
① 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② 我國鋼鐵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不能自給是「鋼鐵」而不是「生產」。)
⒉動賓搭配不當
①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② 紀念「三八」節的到來,大家認真准備節目。(「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而不是「到來」。)
⒊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①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② 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與「心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⒋關聯詞搭配不當
① 我們中學生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應將「也」改為「就」。)
② 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二 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和必要的修飾限制語。例如:
⒈缺主語
① 由於他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得到」的主語是什麼?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他得到了……」)
② 通過特級老師的這次講課,對大家的啟發很大。(多用了介詞或介賓結構,使原來的主語變為狀語。應去掉「通過」或「對」。)
⒉缺謂語
① 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② 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⒊缺賓語
① 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走上」要求有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② 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麼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在「肯吃苦」後加上「的決心」)
⒋缺必要的限制語
① 細菌是有害的。(應加上「有些」)
三 重復多餘
句子結構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贅余。 常見的情況有:第一,語法成分重復; 第二,語意堆砌。例如:
① 籃球場上十位隊員正在激烈地打比賽。(謂語重復,應刪去「打」)
② 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語意堆砌 ,"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麗的丹陽中學,我停下腳步駐足欣賞。(停下腳步和駐足意思重復,刪除一個)。
④ 歡迎英雄凱旋歸來。(「凱旋」就包含「歸來」,應刪去「歸來」。)
四 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多種多樣的,要結合語意、語言結構等靈活分析。常見的情況有: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不符合語言習慣;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如:
① 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 」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② 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餘。(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 「生產的棉花」)
③ 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的同他交談」)
④ 這首歌是廣大音樂愛好者倍受歡迎的。(語序不合習慣,應把「倍受」移至「廣大的」前面。)
⑤ 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五 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指把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雜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結構混亂,意思不清。例如:
① 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兩句意思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 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把「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與「聽了他的報告,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應選其中一種。)
六 句意歧義
所謂有歧義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 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 (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領導,不明確。)
② 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③ 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麼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麼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應把"一種"提到句首。)
七 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違反人們的邏輯思維,或違背客觀現實情況,或前後矛盾,或顧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 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② 再就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能否」包含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只能說「再就業工程的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而不能說「再就業工程不能順利實施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
四、中考典型題例:
例1.(2005、威海)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
B.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C.在酷熱的夏季,雪碧、娃哈哈、農夫山泉等礦泉水是深受考生喜愛的夏季飲品之一。
D.中國珠峰登山隊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為全體隊員不畏艱險、團結協作的精神。
[解析]A項將「<<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和「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淮安」兩句式雜糅,應選取其中一種表達。C項列舉的是三種飲品,與「之一」矛盾。D項濫用關聯詞,應去掉「之所以」。答:B
例2.(2004、濰紡)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使用並研製了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在實驗室檢測中,免疫有效率可達100%。
B.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次戰爭,美國得出無須依靠大型軍事基地也可以打贏一場戰爭。
C.今年以來,隨著國產兒童動畫圖書《哪吒傳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這部風靡全球的少兒讀物在中國少兒圖書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發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種常用葯最高零售價,平均降價幅度為30%,降價金額約35億元左右。
[解析] A項語序不當,應將「使用」和「研製」交換位置。B項「得出」後缺少了賓 語中心語,可在句末加上「的結論」。D項「約」和「左右」語意重復。答:C
例3(2004、佛山)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
B.一隻狗在一隻麻雀看來該是多麼大的怪物啊!
C.通過這次豐富多採的活動,使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D.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解析]A 同學和團員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C缺少主語。D句式扎糅 答:B
五、技巧突破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語感法 辨析句子正誤,首先得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
(2)緊縮法 找出句子的主幹,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3)分解法 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幹是否搭配得當。
(4)聚焦法 對於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有無濫用、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六、拓展延伸
1 、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從他的發言里,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B.我們要盡可能地節省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C.團結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關鍵。
D.大家都講究衛生,我們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2、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深秋的嶽麓山,是人們欣賞麓山紅葉、登高遠眺的好時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
C.我們要及時解決並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D.能否根治網吧「頑症」,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3、下列語句沒有病句的一項是( )
A、大家看了趙本山的小品,往往會忍俊不禁地笑。
B、同學們在考場上能否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正常發揮水平的關鍵。
C、春節晚會上,殘節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觀音》,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D、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4、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 ( )
A、沒有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等各種工業的發展都是不可想像的。
B、這樣重復的課程當然增加了同學們很大的負擔,對於青年的健康問題是個極大的矛盾。
C、就在這時,機器忽然發生故障,鍋爐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幹部和新幹部要搞好團結。
5、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加以改正。
①有關醫學人士與心理學家認為,一些青少年長期迷戀上網,會患上一種病——「網路成癮症」。②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有:精神依賴、茶飯不思、記憶力減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④為此,專家建議,我們在強化網路監管的同時,也要有效的尋找治療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見:
第二句,修改意見:
6、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片斷,仔細閱讀後,請選擇4-6處(不得超過6處),用規定的符號(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記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責罵我:「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沒等我開口,她又說:「進普通高中?」我恥辱地點點頭。「那要是普通高中也沒考取呢?」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拓展延伸參考答案 :1、D 2、B 3、C 4、C 5、句③中要表達的意思是「防止上網」,結果表達為「防止不上網 」,應刪去「不」;句④語序顛倒,把「有效的」與「尋找」調換。 6、修改參考: ①「母親正拿著一張77分的數學」後應加上「試卷」一詞; ②「責罵」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責問」、「責備」等詞語; ③「『你告訴我,你一年混下來,考不上重點高中怎麼辦』?」一句,問號應在引號內;④「我恥辱地點點頭。」中「恥辱」一詞不恰當,可改為「慚愧」、「羞愧」等詞語;⑤「我想了一會兒,記得當時我信心地回答:」中「記得當時我」多餘,應刪去;⑥「信心地回答」中「信心」一詞不恰當,可改為「自信」、「信心百倍」等詞語;⑦「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一句句式雜糅,可改為「我非考取普通高中不可。」或「我一定能考取普通高中。」等,如句號改為感嘆號亦可。
⑧ 初中語文文言文中的成語
中故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十則》諱疾忌醫、病入膏肓《扁鵲見蔡桓公柳暗花明《游山西村撲朔迷離《木蘭詩》熟能生巧《賣油翁》
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桃花源記》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龐然大物、黔驢技窮《黔之驢》
老驥伏櫪《龜雖壽》
源頭活水《觀書有感》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明察秋毫《閑情記趣》
揮汗成雨、比肩繼踵、張袂成陰《晏子故事兩篇》
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犬牙交錯《小石潭記》
畫蛇添足、買櫝還珠、濫竽充數、塞翁失馬《寓言四則》
鴻鵠之志、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醉翁亭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二章》
百廢俱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岳陽樓記》
捨生取義《魚我所欲也》
簞食壺漿《隆中對》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轍亂旗靡《曹劌論戰》
三顧茅廬、妄自菲薄《出師表》
⑨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及解釋
7-9年級文言文中的成語
1、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2、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3、三人行必有我師:在一起行走的許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
4、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5、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源記》)
6、無人問津:沒有人來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7、吳下阿蒙:比喻缺少學識,才乾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別當日,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9、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難。(《愚公移山》)
10、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閑情記趣》)
11、揮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灑出去就像下雨一樣。原來形容人多,後來也形容出汗多。
12、比肩繼踵:肩膀靠肩膀,腳尖碰腳跟。形容人多,擁擠。
13、張袂成陰:張開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陽光,形容人多。(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晏子使楚》)
14、不求甚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況不深入。(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15、犬牙交錯:形容交界線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16、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17、披[被]堅執銳: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銳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戰斗。(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18、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19、水落石出——《醉翁亭記》)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義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則必然陷於孤立。(《孟子二章》)
2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愁患害能使人奮斗而獲得生存,安逸快樂使人沉迷於享樂,反而容易導致死亡。(《孟子二章》)
22、百廢俱興:指任事振作有為,凡有荒廢者,皆整理興舉起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23、氣象萬千: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24、心曠神怡:心胸曠達,精神愉快。(范仲淹《岳陽樓記》)
25、捨生取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26、簞食壺漿:(老百姓)用簞盛了飯,用壺裝了湯來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後來用以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27、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28、再衰三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劌論戰》)
29、轍亂旗靡:車跡錯亂,軍旗倒下。形容軍隊潰敗——《曹劌論戰》
30、三顧茅廬:東漢末,劉備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陽)聘請隱居於草廬的諸葛亮出來幫助打天下。後用來指誠心誠意再三邀請或訪問。(《出師表》)
31、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輕視自身價值。(《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