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成語西遊記
❶ 西遊記里的成語
1.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只要有決心去做,必能完成。西遊記˙第二回:「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亦作「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 賒三不敵見二:比喻空許的好處比不上現有的。西遊記˙第三回:「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個人承當到底,不麻煩第二個人。西遊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亦作「一客不煩二主」。
4.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運的時候,不會永遠屈居下位。西遊記˙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於我,便罷了。」
5. 馬流:猴子。西遊記˙第十五回:「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
6.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向人借東西或借錢,能守信用按期歸還,以後再借就容易了。西遊記˙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且喜就送來也。』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7. 君子不念舊惡:不計較過去的過錯。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大聖,古人雲:『君子不念舊惡。』只管題他怎的!菩薩著我來迎你哩!」
8. 虎毒不吃兒:老虎雖然兇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論如何狠毒,也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兒』,憑著我巧語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罷了。」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兒」。
9. 龍游淺水遭蝦戲:比喻能人處於困境,難以發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遊記˙第二十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11. 當家才知柴米價: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難。西遊記.第二十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12. 上門的買賣好做:別人找上門來的容易應付。比喻以逸待勞,容易成功。西遊記˙第二十八回:「常言道:『上門的買賣好做』,且等慢慢的捉他。」
13. 請將不如激將:請人做事,正面的請求不如反面的激發來得有效。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八戒又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
14.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師,就得終身視之為父輩。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萬望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
15. 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不經過一番艱苦磨練,便成不了大器。西遊記˙第三十二回:「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16.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抬高對方,助長對方的聲勢,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貶低自己。 西遊記․第三十二回:「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
17.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他人一命,遠勝為寺廟建造七層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無量。西遊記˙第三十三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甚麼『北斗經』、『南斗經』!」
18. 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比喻縱使是親人,三年不見,也會變得生疏、陌生。 西遊記˙第四十回:「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哩!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它那裡與你認甚麼親耶?
19.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指總要給點面子。 西遊記˙第四十二回:「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就我師父一難吧!」
20. 強龍不壓地頭蛇:比喻即使強大有力者也無法壓制地方上蠻橫凶惡的人。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或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21. 雞兒不吃無工之食:比喻人不能無緣無故接受優待或贈與。西遊記˙第四十七回:「常言道:『雞兒不吃無工之食。』你我進門,感承盛齋,你還嚷吃不飽哩!怎麼就不與人家救些患難?」
22.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對事物的了解不夠澈底、完整。西遊記˙第四十七回:「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嶮峻,我挑著重擔,著實難走,須要尋個去處,好眠一覺,養養精神,明日方好捱擔。」
23. 得勝的貓兒歡似虎:形容因勝利而得意忘形。西遊記˙第六十一回:「這大聖果然歡喜。古人雲:『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也,只倚著強能,更不察來人的意思。」
24. 好死不如惡活:只要活著,即使要忍受屈辱折磨,總比死了還好。西遊記˙第六十三回:「好死不如惡活。但留我命,憑你教做什麼。」
25. 放了屁兒卻使手掩:飾非的意思。西遊記˙第七十二回:「上門的買賣倒不好做!放了屁兒,卻使手掩。你往那裡去!」
26. 禽有禽言,獸有獸語:比喻各有彼此溝通了解的方法。西遊記˙第七十二回:「原來那妖精幔天結網,擄住這七般蟲蛭,卻要吃他。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當時這些蟲哀告饒命,願拜為母,遂此春采百花供怪物,夏尋諸卉孝妖精。」
27. 曾著賣糖君子哄,如今不信口甜人:比喻曾經吃虧上當,從此不再輕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語。西遊記˙第七十二回:「那些妖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雖然吊在那裡,不曾敢加刑受苦。望慈悲饒了我的性命,情願貼些盤費,送你師父往西天去也。』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築一鈀,各人走路!』」
28. 遠來的和尚好看經;比喻外來的人較受重視。西遊記․第七十二回: 常言道;「遠來的和尚好看經。」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
29.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好事情不容易傳揚,壞事情卻往往傳得很快。西遊記˙第七十三回:「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門,你就不曉的了。』」
30. 放屁添風:比喻力量雖小,卻也有幫助。西遊記˙第七十五回:「俗雲:『放屁添風。』你可也壯我些膽氣。」
31.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比喻群眾失去首領,即不能有所行動。 西遊記˙第七十七回:「那城裡一個小妖兒也沒有了。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他見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32. 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不能只信任對方表面的正直,要提防對方會下毒手。西遊記˙第八十一回:「妖精不精者不靈。一定會騰雲駕霧,一定會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
33. 告人死罪得死罪:誣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罰。勸誡不可誣陷他人。西遊記˙第八十三回:「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須是理順,方可為之。」
34.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在暗地裡做見不得人的事。指為人處事光明正大。西遊記˙第八十四回:「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吾乃齊天大聖臨凡,保唐僧往西天取經。」
35. 手插魚籃,避不得腥:比喻既然要做這事,就不要有顧慮。西遊記˙第八十六回:「古人說得好:『手插魚籃,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帥領家兵殺那和尚去來!」
36. 畫虎不成反類狗:描繪老虎的樣子卻畫得不像,反倒畫成一條威猛盡失的狗。比喻人好高騖遠,但能力不足,仿效失真,變得不倫不類。西遊記․第八十八回:「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無力量,使不得我們的兵器,恐學之不精,如 『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37. 泰極還生否,樂處又逢悲:事情發展到了極限,就轉化為相反的一面。指樂極生悲。西遊記˙第九十六回:「沒奈何,卻在那破房之下,揀遮得風雨處,將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聲,恐有妖邪知覺。坐的坐,站的站,苦捱了一夜未睡。咦!真是個:泰極還生否,樂處又逢悲。」
38. 起頭容易結梢難:事情開頭容易,但要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卻很難。西遊記˙第九十六回:「常言道:『起頭容易結梢難』,只等我做過了圓滿,方敢送程。」
39. 孫猴子一個筋斗翻了十萬八千里,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掌心:比喻雖然有很大的能耐,但始終逃不出對方的控制。
40. 孫悟空神通廣大,也不得不拜當方土地神。
41. 取到佛經,是唐僧的功勞;惹了禍,就是孫猴子倒楣。
1. 孫悟空的毫毛:(1) 隨變(便) ---喻不加限制,怎麼方便就怎麼作 (2)神通廣大。形容本領或手段極高強。 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 和孫猴子比跟斗:差著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一個跟斗可翻過十萬八千里。形容差距很大。
3. 孫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隨意,不加限制。西遊記第三回中,孫悟空從東海龍王那取來一根「如意金箍棒」,可隨心意變大變小。
4. 孫悟空鬧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西遊記第三回中,孫悟空學道後,曾大鬧地府,威脅地府十王把生死簿上猴類的名字全勾掉,以為這樣就能永生。 (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號,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廝所轄也。)
5. 叫他當了弼馬溫:表面上是封了官,實質上是架空了。西遊記第四回中,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請孫悟空上天,拜受仙籙,玉帝僅封他為『弼馬溫』,是個沒有品從的官。這樣的官,最低最小。
6. 孫悟空守蟠桃園:壞事。謂出了差錯或變故:喻指情況不妙了。西遊記第五回中,玉皇大帝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因孫悟空被封後,在天庭無所事事,變叫他看守蟠桃園。孫悟空趁機大量偷吃蟠桃。
7. 孫悟空赴蟠桃會:不請自來。西遊記第五回中,王目娘娘設宴,大開寶閣,做『蟠桃大會』,並未邀請孫悟空,孫悟空即暗自赴會。
8. 不管你怎樣變,也露出條尾巴來:任你如何狡猾善變,也會露出馬腳。西遊記第六回中,二郎真君斗孫悟空,二人變化無窮,後來孫悟空變作一座土地廟,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作門扇,舌頭變菩薩,眼睛變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作一根旗竿。以致被二郎真君識破。
9. 如來佛捉孫大聖:易如反掌。形容辦事毫不費力,輕而易舉。西遊記第七回中,孫悟空盡管本領高強,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10. 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下:背上越來越重。喻生活越艱難或負擔越來越沉重。西遊記第七回中,孫悟空雖然法力強大,但最終受制於如來佛,未能跳出如來摩手掌心。如來佛翻掌一推把孫悟空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即五行山,把孫悟空鎮壓住,直至五百年後唐僧取經路過,才把他稍出來收為徒弟。
11. 像緊箍咒那樣:可以管得住孫悟空。指用這種方法可以制服他。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觀音菩薩授唐僧『緊箍兒咒』,若孫悟空不服唐僧使喚,就默念此咒,孫悟空再不敢行凶,不敢無禮了。
12. 孫猴的帽子:緊得很。(1).指時間緊迫 (2). 喻約束很嚴。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孫悟空的頭上被戴著頭箍,只要唐僧念緊箍咒,頭箍就會變緊。
13. 豬八戒初進高家莊:假裝好漢子。比喻冒充英雄好漢。西遊記第十八回中,豬八戒被逐出天庭後,錯投豬胎。但為了取到高家莊的民女,變成俊和模樣,假裝勤勞能幹。
14. 招親招來了豬八戒:自找難看(堪)。西遊記第十八回中,高老要招個女婿,豬八戒變成俊和模樣,高老招了他。「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後來就變作一個長嘴大耳朵的獃子,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像個豬的模樣。」
15. 豬八戒吃人參果;(歇後語)全不知滋味。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中,豬八戒曾在五觀庄吃人參果,囫圇吞下,不知其滋味。藉此諷刺人對事物一無所知。
16. 白骨精給唐僧送飯:虛情假意。比喻並非是真心實意。西遊記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扮成村姑來為唐僧送飯,非為行好事;時是為了抓住唐僧,以便吃他的肉,求取長生不老罷了,所以說是不安好心。
17. 白骨精騙孫悟空:哄不住。喻矇混不了 無法欺騙。西遊記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為得到唐僧,曾三次變化形象,都被孫悟空識破。
18. 豬八戒戰白骨精:太自不量力。西遊記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變成美女前去誆騙唐僧師徒。豬八戒見色起心,不知對方是本領高強的妖精。
19. 乍入蘆圩---不知深淺。比喻新到一個地方,對當地情形還不熟悉。游記第三十二回:「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淺。』——倘或被妖魔擄去,卻不又要老孫費心?」
20. 皮笊籬---撈個磬盡。笊籬撈物時往往將水和物品一塊撈起,所以皮笊籬有取走全部東西的意思。西遊記第三十九回:「快把金丹拿出來,與我四六分分,還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個 皮笊籬——一撈個磬盡。」
21. 單絲不線--- 孤掌難鳴。一條絲紡不成線。比喻單獨一個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西遊記第四十四回: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與他混一混,奈何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且回去照顧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
22. 磨磚砌的喉嚨--- 又光又溜。磨磚,一種表面光滑的磚塊。全句比喻人吃飯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遊記第四十七回: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戒。獃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眾僮僕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
23. 牛魔王(羅剎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比喻某種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滿或怨氣。西遊記第五十九回中,牛魔王(羅剎女)藏有控制火焰山的兩把扇子,一把可以滅火,一把可以將火煽旺
24. 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1). 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2). 喻人手段靈活,無論大小事都能應付自如。西遊記第六十回:鐵扇公主所有的芭蕉扇根據不同的口訣可變大、變小。
25. 沒底竹籃汲水(竹籃兒打水) :一場空。竹籃多隙縫,盛水必漏,故比喻徒勞無功。西遊記第六十四回:
26. 滾湯潑老鼠(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皮爛毛脫。用滾燙的水去潑老鼠,老鼠的受傷情形自然嚴重。比喻災情慘重、體無完膚。西遊記第七十二回:行者道:「我若打他呵,只消把這棍子往池中一攪,就叫做『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可憐!可憐!」
27. 和尚拖木頭--- 做出了寺。寺音諧「事」。出寺指出事,即發生意外。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我父子只為受了一柱香,險些兒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
28. 唐三藏取經遇到豬八戒:整天叫散夥。指對所作事業缺乏堅定信念,一遇困難就動搖不定。
29. 豬八戒背媳婦:上了孫猴兒的當。喻給人蒙騙、愚弄了。
30. 豬八戒擦粉:遮不了丑。比喻用盡方法也遮掩不了不光彩的事。豬八戒本豬頭人身,丑極之人,再怎麼化妝,也是遮不了丑的。
31. 豬八戒戴花:(1)自覺美。 (2) 越是醜人越作怪。
32. 豬八戒照鏡子:(1)裡外不是人。形容處境為難,里外上下到處都遭受到埋怨。 (2) 當面給他難看。
33.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鈀。比喻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反而倒咬別人一口。豬八戒常用倒打一鈀的戰術擊敗對手。
34. 豬八戒坐飛機:丑上了天。因豬八戒豬頭人身,相貌丑怪。
35. 豬八戒挑個破包袱:要人沒人,要貨沒貨。
36. 觀世音看見紅孩兒:見財難舍。謂看見錢財即不忍心拋棄,而企圖據為己有。 ---紅孩兒即「聖嬰大王」,為牛魔王、羅煞女(鐵扇公主)之子,被觀世音收服,為「善財童子」。
37. 西天路上的孫行者:勞苦功高。喻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立了較高的功勞。
38. 唐僧肉:人人都想吃。西遊記中唐僧是金禪子轉世而生,誰吃了他身上一塊肉,就可以長生不老,所以在取經途中的各種妖魔鬼怪都想吃他的肉。
39. 吃了唐僧肉:-長生不老
40. 唐三藏取經:好事多磨。喻美好的事情總在實現或成功之前常常會經歷許多波折。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赴西天取經,或遇妖魔,或逢災難,共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從西天取得真經返回中土。
41. 送走了猴子來了個姓孫的:-一樣不好對付。喻人或事情難以應付。孫悟空是個石猴子,能七十二變,本領高強。
42. 一口氣吹滅火焰山:口氣不小。比喻人說話的氣勢很大。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的後脊樑——無能之輩(悟能之背)
孫行者卻是個販古董的——識貨!識貨!
老孫可是------好惹的主子!
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老孫比在前不同,爛板凳-----高談闊論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
你那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的(16回)
我爺啞!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個大疙疸!(21回)
醬瓜、醬茄、糟蘿卜、醋豆角、腌窩蕖、綽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兒
師父啊!你的故人,原是東來的和尚-------一夥強盜,十分兇狠
師父老大不濟事,你進去時,淚汪汪-------嘴上掛得油瓶
爺爺呀,這等凶漢-----------------------也吃素
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送在我丹爐煉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費了多少
不然,就送你個皮笊籬-----一撈個罄盡。
那豬八戒睡夢里聽見說吃好東西-------就醒了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
不是嘴長,耳大、臉丑-----便也是一個好男子
葯不執方-----合宜而用
說金子-----幌眼,說銀子-----傻白,說銅錢-----腥氣
那不是一對燈籠,是妖精的兩隻眼亮------這獃子就唬矮了三寸.
這猴子------是個有名的賴皮
我父子只為受了一炷香.險些兒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
你說那裡話!莫生懶惰意-------休起怠荒心
娘子,新開園的果子愛吃------所以去得快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沒處下金鉤(82回)
「孫」姓,古代相傳有三支。一支出自「姬」姓,春秋時衛國武公的後裔。一支出自楚國,孫叔敖的後人。另一支出自齊國,陳田氏的後代。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名這事家孫武、孫臏。唐代有醫學家孫思邈,書法家孫過庭。特別是《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更使「孫」姓威名遠揚。
❷ 西遊記成語有那些
防投訴作弊抄襲聲明:
摘自:http://..com/question/6812329.html?md=3
----------------------------
三頭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長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經, 萬事不求人, 好自為之.好吃懶做
唐僧--意志堅定
神通廣大
-勤勤懇懇
呼風喚雨
普度眾生
法力無邊
黃河之上水天來,
源遠流長, 五彩雲霞空中飄, 天真爛漫. 三人工作兩人干, 一不做二不休,欲將心事付瑤琴, 手下留情. 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
源於本書的四字成語不多;習語、歇後語倒不少:
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卻似蜉蚍撼鐵樹,怎能得動半分毫
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愁海龍王沒寶哩。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十萬八千里
唐僧的耳朵
你保你的唐三藏,我回我的高老莊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豬八戒摔耙子——不幹了
豬八戒啃豬蹄——不知自覺(腳)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孫猴子的屁股——沒定性
唐三藏的書——一本正經
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豬八戒見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豬八戒拉著西施拜天地——壓根不配
豬八戒招親——凡心難丟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不想走了
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乍入蘆芋——不知深淺(第32回 孫悟空)
皮笊籬——一撈個罄盡(第39回 孫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39回 豬八戒)
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溜(第47回 眾僮僕)
尖擔擔柴——兩頭脫(第57回 豬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67回 孫悟空)
狗咬尿泡——空歡喜(第71回 作者)
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81回 豬八戒)
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販古董的——識貨(第86回 小妖)
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87回 葛仙翁)
三錢銀子買個毛驢——自誇騎得(第93回 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豬八戒)
❸ 西遊記中的成語
西遊記中的成語:
花容月貌、
一物降一物、
洪福齊天、
火眼金睛、
斬盡殺絕、
左鄰右舍回、
風輕雲答淡、
今蟬蛻殼、
懵懵懂懂、
渾身解數、
人不可貌相、
騰雲駕霧、
事不過三、
心灰意冷、
情投意合、
齜牙咧嘴、
心神不寧、
胡說八道、
樹大招風、
冒名頂替、
一望無際、
劃地為牢、
虛情假意、
半路出家、
扭扭捏捏、
大顯神通、
講經說法、
不知好歹、
公平交易、
心灰意懶、
裊裊娜娜、
頭破血流、
叫苦連天、
沒齒不忘、
密密層層、
青枝綠葉、
搖身一變、
言之有理、
一通百通、
飄洋過海、
移星換斗、
秤砣雖小壓千斤、
不打自招、
鬼哭神號、
身強力壯、
蛟龍戲水、
養老送終、
餓虎撲食、
金璧輝煌、
作惡多端、
一心同體、
爭名奪利、
杳無人煙
一來一往、
紫綬金章、
餐風宿露、
聆音察理、
出頭露面、
心虔志誠、
懸心吊膽、
來去無蹤、
遇水疊橋、
安心定志、
蜀錦吳綾、
怡顏悅色、
一般無二、
翻江攪海、
花顏月貌、
千難萬險、
手急眼快、
呼來喝去、
昏頭昏腦、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關門閉戶、
不分勝負、
運蹇時乖、
眉花眼笑、
放屁添風、
全始全終、
迎風冒雪、
庸醫殺人、
捉影捕風
趁火打劫、
無拘無束、
提心吊膽、
相貌堂堂、
真人不露相、
念念有詞、
流星趕月
❹ 西遊記里的成語有哪些
安神定魄 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穩定神智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八仙:傳說的仙人,即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不顧死活 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
不容分說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不生不滅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餐風宿露 宿:住宿,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不識高低 識:知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不識好歹 識:知道;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不識起倒 識:知道,認識。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粗中有細 表面似乎粗率、隨便,實際卻細致、細心
典身賣命 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東游西盪 指到處游盪,不務正業
刁鑽古怪 刁鑽:狡詐。形容為人行事狡詐怪僻,古怪,也形容機靈乖巧
公平交易 公平合理的買賣
昏頭昏腦 形容頭腦發昏,糊里糊塗
聆音察理 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於分析
沒頭沒臉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夢想顛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念念有詞 念念:連續不斷地念叨;有詞:有像歌訣一樣的詞語。舊指和尚念經,現指低聲自語或含糊不清地說個不停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暴風驟雨 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不識抬舉 識:認識,理解;抬舉:贊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大顯神通 神通:原為佛家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後指特別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明的本領。
調虎離山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鵝行鴨步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餓虎撲食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怪誕不經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洪福齊天 洪:大。舊時頌揚人福氣極大。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花團錦簇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禍不單行 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火眼金睛 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火上弄冰 比喻一下子消失凈盡。
渾身解數 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家長里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架海金梁 梁:橋梁。架在海上的金橋。比喻能夠身肩重任的棟梁之才。
金碧輝煌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叫苦連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勞師動眾 勞:疲勞,辛苦;師、眾: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現指動用很多人力。
狼心狗行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明火執杖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後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謀財害命 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冒名頂替 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假冒別人的姓名,代他去幹事或竊取他的權力、地位。
年深日久 形容時間久遠。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七竅生煙 七竅:口和兩眼、兩耳、兩鼻孔。氣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氣憤到極點。
肉眼凡胎 迷信的說法,指塵世平常的人。
手疾眼快 形容機靈敏捷。
手到擒來 擒:捉。原指作戰一下子就能把敵人捉拿過來,後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
壽山福海 壽象山那樣久,福象海那樣大。舊時用於祝人長壽多福。
樹大招風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煩。
騰雲駕霧 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十萬八千里 形容相距極遠。
通情達理 指說話、做事很講道理。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銅筋鐵骨 如銅一樣的筋,如鐵一樣的骨。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重任的人。
五黃六月 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無拘無束 拘、束:限制、約束。形容自由自在,沒有牽掛。
蝦兵蟹將 古代神怪小說裏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婁羅。
凶多吉少 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計事態的發展趨勢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一表非凡 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搖身一變 舊時神怪小說中描寫有神通的人能用法術一晃身子就改變自己本來的模樣。現用來形容人不講道義原則,一下子來個大改變。
張皇失措 張皇:慌張;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作惡多端 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比眾不同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不分勝負 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不管一二 不論是非情由,不顧後果。
擦掌磨拳 形容准備動武,准備動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秤砣雖小壓千斤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
穿花納錦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呼來喝去 呼、喝:大聲喊叫。呼之即來,喝之即去。形容隨意驅使。
急處從寬 在緊急情況下並不緊張。
蛟龍戲水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金璧輝煌 形容建築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密密層層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弄嘴弄舌 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飄洋過海 渡過海洋。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
鋪胸納地 一種上半身貼近地面的跪拜禮,表示虔敬與隆重。
千難萬險 形容困難和危險極多。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
熱氣騰騰 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撒詐搗虛 指說謊騙人。
山高水險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停留長智 指事情耽擱久了,就會想出主意來。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心神不寧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靜。
星落雲散 像星星墜落,雲彩散開。形容七零八落的樣子。
一通百通 通:通曉。一個主要的弄通了,其它的自然也都會弄通。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紫氣東來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徵兆。
齜牙咧嘴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走花溜冰 比喻吹牛,說大話
鑽天入地 形容神通廣大,很有辦法。
左鄰右舍 左右的鄰居。
百下百著 〖解釋〗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同「百下百全」。
綳巴弔拷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並吊起來拷打。同「綳扒弔拷」。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解釋〗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趁哄打劫 〖解釋〗猶言在混亂中劫掠。
登界遊方 〖解釋〗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登山越嶺 〖解釋〗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翻江攪海 〖解釋〗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兇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急如風火 〖解釋〗急得像疾風烈火一樣。形容十分急迫。
家醜不可外談 〖解釋〗家裡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同「家醜不可外揚」。
拿賊拿贓 〖解釋〗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裊裊娜娜 〖解釋〗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破爛流丟 〖解釋〗破爛不堪的樣子。
千依萬順 〖解釋〗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人不可貌相 〖解釋〗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伸頭探腦 〖解釋〗不斷伸著腦袋張望。形容遲疑觀望,或心中有鬼。
事無三不成 〖解釋〗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相貌堂堂 〖解釋〗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
心癢難撾 〖解釋〗撾:古同「抓」,用指或爪撓。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眼花雀亂 〖解釋〗形容看見美色或繁復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亂。
一十八層地獄 〖解釋〗佛教指極惡眾生死後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湯、寒冰等十八種。比喻災難極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級。
移星換斗 〖解釋〗形容法術神妙或手段高超。
鷹頭雀腦 〖解釋〗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迎風冒雪 〖解釋〗迎:對著,沖著。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遇水疊橋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真人不露相 〖解釋〗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整舊如新 〖解釋〗修整陳舊的、破損的東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樣。
紫綬金章 〖解釋〗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顯爵。
疊嶺層巒 疊:重疊;層:重復,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得見青天 「得見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張。
❺ 西遊記的成語大全
花容月貌、
一物降一物、
火眼金睛、
斬盡殺絕、
左鄰右舍、
風輕雲淡、
懵懵懂懂、
人不可貌相、
騰雲駕霧、
事不過三、
心灰意冷、
情投意合、
齜牙咧嘴、
心神不寧、
胡說八道、
樹大招風、
冒名頂替、
一望無際、
虛情假意、
趁火打劫、
無拘無束、
提心吊膽、
相貌堂堂、
真人不露相、
念念有詞、
流星趕月、
半路出家、
扭扭捏捏、
大顯神通、
講經說法
❻ 來源於《西遊記》的成語
來源於《西遊記》的成語:
一、安神定魄
釋義: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穩定神智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意思是自從喝了安定心神穩定深智的葯劑,連喝了數次粥湯。
示例:賈母叫鴛鴦找些安神定魄的葯,按方吃了。
二、不顧死活
釋義: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3回:「這獃子不顧死活,闖上宮殿。」
示例:他們更希望有經驗的人來領導他們,他們原意不顧死活地保衛家鄉。
三、不容分說
釋義: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示例:寶釵不容分說,笑灌了湘雲一杯。
四、不識好歹
釋義: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識好歹!」
示例:古書又不是毒葯,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不識好歹呀!
五、典身賣命
釋義: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0回:「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
示例:我不需要你「典身賣命」的承諾
❼ 含有龍字的4個成語 簡要介紹西遊記中與龍有關的一個故事
來龍去脈 葉公好龍 龍飛鳳舞 虎踞龍蟠 車水馬龍 畫龍點睛 龍騰虎躍 魚龍混雜 龍馬精神 筆走龍蛇 望子成龍 生龍活虎 藏龍卧虎 白龍魚服 驥子龍文 老態龍鍾 一龍一豬 群龍無首 大水沖了龍王廟 乘龍快婿 青龍金匱 馬如游龍 馬足龍沙 龍鳳呈祥 鼎成龍去 喬龍畫虎 虎踞龍盤 鼎湖龍去 馬龍車水 龍驤虎步 乘龍佳婿 黃龍痛飲 騎龍弄鳳 鼎成龍升 雀馬魚龍 事火咒龍 卧虎藏龍 打鳳撈龍 筆底龍蛇 馬水車龍 二龍戲珠 神龍見首不見尾 乘龍佳壻 鳳翥龍翔 亢龍有悔 葯店飛龍 暴腮龍門 龍翔虎躍 龍盤虎踞 龍生九子 龍爭虎鬥 鯉魚跳龍
魚躍龍門 虎嘯龍吟 飛龍在天 貫斗雙龍 直搗黃龍 打虎牢龍 攀龍附鳳 畫龍點晴 龍御上賓 打鳳牢龍 強龍不壓地頭蛇 元龍豪氣 乘龍配鳳 屠龍之技 龍潭虎穴 一龍一蛇 龍吟虎嘯 龍生九種 虎略龍韜 龍蟠虎踞 土龍沐猴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風從虎,雲從龍 一世龍門 駭龍走蛇 火龍黼黻 龍翰鳳翼 龍馭上賓 禪世雕龍 降龍伏虎 龍翔鳳翥 土龍芻狗 鰲憤龍愁 龍頭蛇尾 伏龍鳳雛 矯若游龍 龍威燕頷 痛飲黃龍 龍戰玄黃 龍德在田 龍眉鳳目 綉虎雕龍 麟鳳龜龍
至於故事更簡單了,孫悟空取金箍棒就是在龍宮里,將那龍宮鬧得天翻地覆。
唐僧的坐騎就是白龍馬,他因犯戒被罰,跟隨唐僧一行去取西經。
❽ 西遊記的成語
第01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02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0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04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05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06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07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08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09回 陳光蕊赴任遭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第10回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魏丞相遺書托冥吏
第11回 游地府太宗還魂 進瓜果劉全續配
第12回 唐王秉誠修大會 觀音顯聖化金蟬
第13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14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15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16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17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18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第19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第20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第21回 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第22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吒奉法收悟凈
喜不自勝 抖擻精神 榮歸故里 光天化日 膽戰心驚 地動山搖 搖身一變 三頭六臂 火眼金睛 耳紅面赤 死心塌地 真情實意 金蟬脫殼 深謀遠慮 腳踏實地 戰戰兢兢 咬牙切齒 花言巧語 半途而廢 如入無人無境 魂飛魄散 大驚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廣大 作惡多端 不分勝負 棋逢對手 目不轉睛
一本正經, 萬事不求人, 好自為之. 黃河之上水天來,
源遠流長, 五彩雲霞空中飄, 天真爛漫. 三人工作兩人干, 一不做二不休,欲將心事付瑤琴, 手下留情. 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大逆不道
❾ 西遊記里的成語
出自西遊記 128 個成語
安神定魄 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穩定神智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八仙:傳說的仙人,即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不顧死活 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
不容分說 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不生不滅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餐風宿露 宿:住宿,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不識高低 識:知道,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不識好歹 識:知道;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不識起倒 識:知道,認識。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粗中有細 表面似乎粗率、隨便,實際卻細致、細心
典身賣命 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東游西盪 指到處游盪,不務正業
刁鑽古怪 刁鑽:狡詐。形容為人行事狡詐怪僻,古怪,也形容機靈乖巧
公平交易 公平合理的買賣
昏頭昏腦 形容頭腦發昏,糊里糊塗
聆音察理 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於分析
沒頭沒臉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夢想顛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念念有詞 念念:連續不斷地念叨;有詞:有像歌訣一樣的詞語。舊指和尚念經,現指低聲自語或含糊不清地說個不停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暴風驟雨 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不識抬舉 識:認識,理解;抬舉:贊揚,器重。不懂得人家對自己的好意。
大顯神通 神通:原為佛家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後指特別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明的本領。
調虎離山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鵝行鴨步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餓虎撲食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怪誕不經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洪福齊天 洪:大。舊時頌揚人福氣極大。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花團錦簇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禍不單行 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火眼金睛 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火上弄冰 比喻一下子消失凈盡。
渾身解數 渾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數:那套數,指武藝。所有的本領,全部的權術手腕。
家長里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架海金梁 梁:橋梁。架在海上的金橋。比喻能夠身肩重任的棟梁之才。
金碧輝煌 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叫苦連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勞師動眾 勞:疲勞,辛苦;師、眾:軍隊;動:出動,動員。原指出動大批軍隊,現指動用很多人力。
狼心狗行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明火執杖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後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謀財害命 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冒名頂替 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假冒別人的姓名,代他去幹事或竊取他的權力、地位。
年深日久 形容時間久遠。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七竅生煙 七竅:口和兩眼、兩耳、兩鼻孔。氣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氣憤到極點。
肉眼凡胎 迷信的說法,指塵世平常的人。
手疾眼快 形容機靈敏捷。
手到擒來 擒:捉。原指作戰一下子就能把敵人捉拿過來,後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
壽山福海 壽象山那樣久,福象海那樣大。舊時用於祝人長壽多福。
樹大招風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煩。
騰雲駕霧 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十萬八千里 形容相距極遠。
通情達理 指說話、做事很講道理。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銅筋鐵骨 如銅一樣的筋,如鐵一樣的骨。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重任的人。
五黃六月 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無拘無束 拘、束:限制、約束。形容自由自在,沒有牽掛。
蝦兵蟹將 古代神怪小說裏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婁羅。
凶多吉少 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計事態的發展趨勢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一表非凡 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搖身一變 舊時神怪小說中描寫有神通的人能用法術一晃身子就改變自己本來的模樣。現用來形容人不講道義原則,一下子來個大改變。
張皇失措 張皇:慌張;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作惡多端 做了許多壞事。指罪惡累累。
拙口鈍腮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 俗語。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也有無可奈何,勉強從事的意思。
比眾不同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不分勝負 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不管一二 不論是非情由,不顧後果。
擦掌磨拳 形容准備動武,准備動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秤砣雖小壓千斤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
穿花納錦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呼來喝去 呼、喝:大聲喊叫。呼之即來,喝之即去。形容隨意驅使。
急處從寬 在緊急情況下並不緊張。
蛟龍戲水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金璧輝煌 形容建築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密密層層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弄嘴弄舌 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飄洋過海 渡過海洋。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
鋪胸納地 一種上半身貼近地面的跪拜禮,表示虔敬與隆重。
千難萬險 形容困難和危險極多。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
熱氣騰騰 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撒詐搗虛 指說謊騙人。
山高水險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停留長智 指事情耽擱久了,就會想出主意來。
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心神不寧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靜。
星落雲散 像星星墜落,雲彩散開。形容七零八落的樣子。
一通百通 通:通曉。一個主要的弄通了,其它的自然也都會弄通。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紫氣東來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徵兆。
齜牙咧嘴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走花溜冰 比喻吹牛,說大話
鑽天入地 形容神通廣大,很有辦法。
左鄰右舍 左右的鄰居。
百下百著 〖解釋〗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同「百下百全」。
綳巴弔拷 〖解釋〗強行脫去衣服,捆綁並吊起來拷打。同「綳扒弔拷」。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解釋〗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趁哄打劫 〖解釋〗猶言在混亂中劫掠。
登界遊方 〖解釋〗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登山越嶺 〖解釋〗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翻江攪海 〖解釋〗形容水勢浩大。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也形容吵鬧得很兇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
急如風火 〖解釋〗急得像疾風烈火一樣。形容十分急迫。
家醜不可外談 〖解釋〗家裡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同「家醜不可外揚」。
拿賊拿贓 〖解釋〗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裊裊娜娜 〖解釋〗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破爛流丟 〖解釋〗破爛不堪的樣子。
千依萬順 〖解釋〗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人不可貌相 〖解釋〗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伸頭探腦 〖解釋〗不斷伸著腦袋張望。形容遲疑觀望,或心中有鬼。
事無三不成 〖解釋〗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相貌堂堂 〖解釋〗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
心癢難撾 〖解釋〗撾:古同「抓」,用指或爪撓。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制。同「心癢難撓」。
眼花雀亂 〖解釋〗形容看見美色或繁復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亂。
一十八層地獄 〖解釋〗佛教指極惡眾生死後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湯、寒冰等十八種。比喻災難極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級。
移星換斗 〖解釋〗形容法術神妙或手段高超。
鷹頭雀腦 〖解釋〗形容相貌醜陋而神情狡猾。
迎風冒雪 〖解釋〗迎:對著,沖著。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遇水疊橋 〖解釋〗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真人不露相 〖解釋〗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整舊如新 〖解釋〗修整陳舊的、破損的東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樣。
紫綬金章 〖解釋〗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顯爵。
疊嶺層巒 疊:重疊;層:重復,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得見青天 「得見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張。
❿ 西遊記四字成語大全
1.三頭六臂 (sān tóu liù bì) :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後比喻神奇的本領。(第七回:他即搖身一變,變作三頭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變作三條……) 2. 喜不自勝 (xǐ bù zì shèng) :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第一回: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 3. 搖身一變 (yáo shēn yī biàn):舊時神怪小說中描寫有神通的人能用法術一晃身子就改變自己本來的模樣。現用來形容人不講道義原則,一下子來個大改變。(第七回:他即搖身一變,變作三頭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變作三條……) 4. 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第九十八回: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 5. 魂飛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第三回: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鱉黿鼉皆縮頸,魚蝦鰲蟹盡藏頭。) 6. 地動山搖 (dì dòng shān yáo):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斗爭激烈。(第四回:這場斗,真是個地動山搖,好殺也。) 7.抖擻精神 (dǒu sǒu jīng shén):振作起精神。(第二十回:此時八戒抖擻精神,那怪敗下陣去。) 8.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第三回: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鱉黿鼉皆縮頸,魚蝦鰲蟹盡藏頭。) 9.光天化日 (guāng tiān huà rì) :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長萬物的太陽。原形容太平盛世。後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場合。(第三回: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們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10.死心塌地 (sǐ xīn tā dì) :原指死了心,不作別的打算。後常形容打定了主意,決不改變。